子張19.16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9.16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

  曾子,姓曾名參,字子輿。生於前505年,和子夏、子游、子張是同齡人。在《論語》中,卻被稱呼「子」,而不是「子輿」,可見在《論語》整理和編撰者心目中的位之「尊」。下面回顧一下《論語》中有關曾子的章句。

  學而篇,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里仁篇,4.15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泰伯篇,8.3曾子有疾,召門第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8.4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8.5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8.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8.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先進篇,11.18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顏淵篇,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憲問篇,14.26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回到曾子本句,「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

  朱熹說:堂堂,容貌之盛。言其務外自高,不可輔而為仁,亦不能有以輔人之仁也。

  范祖禹說:子張外有餘而內不足,故門人皆不與其為仁。子曰:「剛、毅、木、訥,近仁。」寧外不足而內有餘,庶可以為仁矣。

  邢昺說:此章亦論子張材德也。堂堂,容儀盛貌。曾子言子張容儀堂堂然盛,於仁道則薄,故難與並為仁矣。

  這裡,為什么子游和子輿(曾參)集中評論子張呢?而且認識幾乎一致,都是子張外在表現比較「誇張」,但尚達不到「仁」的境界。這裡面有什麼背景故事嗎?或許只能從殘存的其他文獻資料中找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