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解 五十六(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曾經有一個人說他知道永生不死之道,燕君聽聞後,派使者前去師從於他,然而還沒等使者學成,這個人便死了。燕君心中惱怒,想要把使者殺了。燕君的寵臣勸諫道:「人們所擔憂的事情中沒有比死亡更急迫的;所重視的事情沒有比生存更重要的。那個說他知道不死之道的人已經死了,如此又如何能讓您得到永生呢?」於是燕君才打消了殺死使者的念頭。

  齊子也想學此不死之道,聽聞知道此道的人死了,不由得拍胸嘆息,恨自己沒有早點前去拜訪。富子聽聞齊子如此,不由笑道:「齊子想學習不死之道,而他想要師從的那個人卻死掉了,齊子居然還為之悔恨,難道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學嗎?」

  鬍子聽聞富子的言論後說道:「富子所說的話並不對,人有方法而不能實行的情況是有的,能夠達到某種目的而沒有方法的情況也是有的。衛國有一個善於算術的人,臨死前,將他算數的訣竅告訴了他的兒子。他兒子將他所說的話記了下來,之後按遺言算數卻無法得到正確的解。其他人來問其中的方法,他兒子便告訴了來者。來者用其方法行其算術,結果與其父親生前的答案沒有差別。如此,死去的人又如何不能言說永生的方法呢?

  (通常而言的永生是指建立在形體之上的永生,即是對小我浪花形態的無限維持,對夢境的無限延長,對夢醒的無限推遲。真我的理念大海是不生不滅的,沒有生死可言。小我的自我認知是建立在記憶之上的,小我的形體經歷著一段生壯老死的自然過程,如果將小我的記憶移植到新的形體之上,這便等同於續生或瞬移。如果能突破基因序列上端粒體的長度限制,實現細胞的無限複製和防癌化控制,便可以在不更換形體的情況下進行續生。當然,還有將自己的記憶認知上傳到網絡上,以計算機為大腦和軀體,數位化的永生,等等。永生的方式有很多種,其核心是圍繞著小我的記憶認知的保存和形體狀態的維持延續。但是,這樣的永生真的很無聊,日復一日接收著重複的信息,毫無刺激。只有當小我不斷出入於真我,不斷的失憶和回憶,一次次的生成相同或不同的我和你,一次次地奏響自我意識的旋律,一次次地開始旅途,一次次地書寫故事和結局,一次次的分別和重逢,一次次的痛苦與快樂,才更有意思不是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