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粉墨登場
趙慶上四年級時,木冶縣開始普及座機電話,大部分學生的消遣方式,一間書報亭就能滿足。除了報紙雜誌,還會售賣來自港台日韓的休閒娛樂讀物,印刷精美。那時他熱衷研究西方的星座學,性格、配對之類的。書中對於自己摩羯座的那些描述,他認為大部分是準確的,比如嚴肅、認真、謹慎和深思熟慮,對於遭遇到的挫折和阻礙,總是不停地反思和總結,以期能提煉點可以指導自己今後少走彎路的經驗教訓。
回想起在陶瓷公司最後參與的那次競聘,趙慶反覆總結思考,外加和萬事都喜歡在背後追根究底的同事們交流探討,得出的落選原因是趙慶工作的部門運氣不好。部門的設置當然是正確的,工作也是無可替代的,遺憾的是部門分管領導缺失,當時的主管領導——一位傑出的女士在競聘前一個月意外榮升,回昆明了。
十年前,趙慶結束了珠海的打工生涯回到木冶縣,閒賦在家個把月後,通過姐夫的介紹進入木冶交警當了協警。愛看電視的父親在本地台看到陶瓷公司的招聘啟事,待遇比協警強,叫他去試試。起初還不大情願,因為工廠離家遠,十幾公里。抱著敷衍了事、心不在焉的心態去的,不料成績很理想,順利入職,分到市場營銷部。
幾年下來,也是起起落落,體驗各種明爭暗鬥,經歷了員工、經理、主管再到員工的俯仰沉浮。趙慶成竹在胸地認為,如果競聘時還在市場部,自己十拿九穩能夠東山再起。是那位女士改變了這一切,說起她,得從2022年底的一次會議講起。
嚴格來說,這不是會議室,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一個小型禮堂,大小就像現在中學校里的階梯教室。室內通風不好,夏天悶熱,12月有這樣的室溫倒是好事,坐著暖和。趙慶此時就坐在最後一排,因為信號不好,無法用手機解悶,有點昏昏欲睡的感覺。主席台區域有不少同事,三三兩兩的在忙碌著,而自己卻毫不相干、無所事事,也應驗了來之前的判斷,純屬多此一舉。
「慶哥,走!參加會議。」選舉大會籌備組成員馬季寶叫趙慶參會。
「我就一項拍攝任務,到時候拍就是了,這種場合已經不是第一次,沒必要去了。」
「還是去聽一下,會議很重要,要確保萬無一失。」語氣開始帶點乞求的味道。
「全程錄像而已,場地我也熟悉,真的沒必要。」
「這次不一樣,有上級公司領導參加,規格很高,不能出現任何紕漏。」小寶還是不依不饒。
「好吧,你先去,我一會就到。」說完假裝手上剛好有一件十萬火急的事非處理不可的樣子。
趙慶甚至帶了筆記本和中性筆,一副鄭重其事、手不釋卷的態度。他們從早晨就在會議室了,作為籌備組成員之一,不露一面也說不過去。到了會場見到籌備組長另一位得力幹將小普,「慶哥,到時候你負責攝像就行,你比我專業,機位自己找。」簡單交代一句就去忙別的了。
詳細方案趙慶也大略看過,他們這是現場彩排、提前預演,無非誰負責宣讀選舉草案,唱票人、計票人、監票人坐那裡方便出列匯報,投票箱放那裡方便搬運的人抬進抬出,如何走位不遮擋主席台視線等等。趙慶把腿伸長,四仰八叉的打了一會盹,一看時間,下午三點半。離下班時間還有兩小時,睡眼惺忪的看看會場,這裡已經不需要他了,決定回工位去,那裡信號滿格。
回到工位沒多久,微信群收到信息,所在黨支部四點召開會議,不得缺席。
會議由馬季寶主持,他是支部書記。趙慶看著這位滔滔不絕念著開場白的同僚,剛還在大會議室里忙得汗流浹背,轉眼又容光煥發、精神抖擻的在這裡口如懸河,真心佩服。
「這麼著急把大家叫來,是有重要指示向大家傳達。就一項,通報公司黨委的候選人初步建議名單。」接著馬書記念了7個人的名字,4位原班人馬和三位部門經理。
看見黨員開始交頭接耳,他稍微低下頭清了清嗓子,說,「名單里沒有冉總和胡書記,是因為冉總的組織關係在縣裡,胡書記因身體原因辭去紀官員的職務,大家下去遇到不明真相的同事亂傳謠言要及時制止。」
會議就這一項議程,大家表示已聽清楚,就散會了。
過了幾天,確定候選人初步名單的大會如期舉行,這樣的會議在組織工作手冊里有明確而嚴格的指南,按部就班就行。因為前期準備十分到位,進行得很順利,比預估的時間早半小時結束。對早已駕輕就熟的趙慶來說,更是手到擒來,一塊電池都沒用完。
散會後,大家對選舉結果大呼意外,供應管理部劉經理落選無可非議,他資歷最淺。市場營銷部魏經理落選就始料未及、難以置信了。在省資未控股的時代,他可是副總之一,怎麼混到每況愈下的地步。
名單公示五天,之後是審查與考察。這是上級公司的事情,詳情大家也不知道,只能置身事外、淡然處之了,每天有條不紊的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就這樣一連7天過去了。
公司再次發出通知,正式選舉大會於當天下午兩點半舉行。有些遺落世事的老黨員,和一些冷眼漠視的同志,現出一臉茫然的表情,驚呼前幾天不是選過一次了嗎,同樣的會議怎麼又來一次,心裡大罵領導閒著沒事幹,盡會瞎折騰。
還是同樣的流程,只是主席台就坐的領導和上次相比有所不同,多了兩個陌生面孔。沒錯,正是昆明上級公司來人了。雖說如此,獨自掌鏡的趙慶還是遊刃有餘,記錄著現場的一切,沒有分心。可能是有上級在場,現場氣氛凝重,大家都噤若寒蟬,導致各項議程進行得異常緩慢,大家都如坐針氈,不得不中場休息。
休息期間,熟悉內情的同事告訴趙慶,主席台上那位陌生的女士就是新到任的紀官員。聽到此言,趙慶心中頓時豁然開朗,之前的疑惑瞬間煙消雲散。因為她作為上級公司下來指導選舉的一員,居然穿著陶瓷公司下發的統一制式常服,且似量身定做般合身。
受限於公司簡陋的條件,供趙慶使用的設備僅一台攝影機和兩塊電池,無法呈現多角度、多機位、場景豐富的效果,只能全程使用全景視角。為此,他一直在最後一排的中心位置,關注的也是畫面、聲音、電量,完全沒注意到鏡頭裡的個人情況。
休息十分鐘後,趙慶提前換了一塊電池,繼續全神貫注地攝製著,這時才開始仔細端詳起離鏡頭30米的主席台。初來乍到的她還在拘謹狀態,沒有利用休息時間放鬆自己,還是正襟危坐在原位,和旁邊的同事小聲交談,以此來緩解疲勞。
會議開始,端坐於自己位置上的她又恢復了挺拔的身姿,盡顯專注。視線始終停留在面前的發言稿上,手裡拿著一支筆,不曾停歇的舞動著,勾勾畫畫,寫寫塗塗。翻動書頁時手指輕柔利落,旁邊的領導低聲交談,看看手機,挪動椅背,或是台下聽眾的交頭接耳,都無法干擾她分毫。這氣質與她即將擔任的職務十分契合。
看了選票,她叫薛墨瑤,是來自上級公司的第三個管理人員,前兩位是董事長、黨官員和財務總監。這次選舉會上,她順利當選黨委委員、紀官員。
投票環節,趙慶走到投票箱前特意放緩腳步,側目而視,近距離瞥視了一眼這位新書記。結合主席台成員首先投票時的場景,她身高1米6左右,亭亭玉立,皮膚白皙,稠密烏黑的秀髮柔順地垂落到脖頸處,發尾微微內扣,將臉部輪廓映襯得愈發柔和,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溫婉之感。行走間,顯得利落幹練,她面容清秀,五官舒適和諧,不算炫目,卻也溫潤持久。如果參加T台走秀,混在一群模特中,那她會顯得平平無奇,假如放在一個普通大學班級中,就顯得格外醒目了。
散會後,她回到領導辦公區,之後感覺很久沒再遇到。趙慶在工作中,又聽到關於她的一些增補信息。和上級公司有業務往來的部門同事介紹,她以前是運營管理部副經理,一直負責檢查陶瓷公司的各項工程投資檔案,工作細心、負責、認真,即使再小的遺漏都難逃她的法眼,很奇怪她會轉崗做黨務。
行政辦公區也不大,開始會遇到她了,停車場、食堂、走廊等,不管認識與否,都會微笑地和每一位同事打招呼。按慣例在員工早會上公開亮相,比起幾位與員工相處多年的本地領導,她的發言不長,善於引經據典,出口成章,給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覺。
回想起在陶瓷公司最後參與的那次競聘,趙慶反覆總結思考,外加和萬事都喜歡在背後追根究底的同事們交流探討,得出的落選原因是趙慶工作的部門運氣不好。部門的設置當然是正確的,工作也是無可替代的,遺憾的是部門分管領導缺失,當時的主管領導——一位傑出的女士在競聘前一個月意外榮升,回昆明了。
十年前,趙慶結束了珠海的打工生涯回到木冶縣,閒賦在家個把月後,通過姐夫的介紹進入木冶交警當了協警。愛看電視的父親在本地台看到陶瓷公司的招聘啟事,待遇比協警強,叫他去試試。起初還不大情願,因為工廠離家遠,十幾公里。抱著敷衍了事、心不在焉的心態去的,不料成績很理想,順利入職,分到市場營銷部。
幾年下來,也是起起落落,體驗各種明爭暗鬥,經歷了員工、經理、主管再到員工的俯仰沉浮。趙慶成竹在胸地認為,如果競聘時還在市場部,自己十拿九穩能夠東山再起。是那位女士改變了這一切,說起她,得從2022年底的一次會議講起。
嚴格來說,這不是會議室,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一個小型禮堂,大小就像現在中學校里的階梯教室。室內通風不好,夏天悶熱,12月有這樣的室溫倒是好事,坐著暖和。趙慶此時就坐在最後一排,因為信號不好,無法用手機解悶,有點昏昏欲睡的感覺。主席台區域有不少同事,三三兩兩的在忙碌著,而自己卻毫不相干、無所事事,也應驗了來之前的判斷,純屬多此一舉。
「慶哥,走!參加會議。」選舉大會籌備組成員馬季寶叫趙慶參會。
「我就一項拍攝任務,到時候拍就是了,這種場合已經不是第一次,沒必要去了。」
「還是去聽一下,會議很重要,要確保萬無一失。」語氣開始帶點乞求的味道。
「全程錄像而已,場地我也熟悉,真的沒必要。」
「這次不一樣,有上級公司領導參加,規格很高,不能出現任何紕漏。」小寶還是不依不饒。
「好吧,你先去,我一會就到。」說完假裝手上剛好有一件十萬火急的事非處理不可的樣子。
趙慶甚至帶了筆記本和中性筆,一副鄭重其事、手不釋卷的態度。他們從早晨就在會議室了,作為籌備組成員之一,不露一面也說不過去。到了會場見到籌備組長另一位得力幹將小普,「慶哥,到時候你負責攝像就行,你比我專業,機位自己找。」簡單交代一句就去忙別的了。
詳細方案趙慶也大略看過,他們這是現場彩排、提前預演,無非誰負責宣讀選舉草案,唱票人、計票人、監票人坐那裡方便出列匯報,投票箱放那裡方便搬運的人抬進抬出,如何走位不遮擋主席台視線等等。趙慶把腿伸長,四仰八叉的打了一會盹,一看時間,下午三點半。離下班時間還有兩小時,睡眼惺忪的看看會場,這裡已經不需要他了,決定回工位去,那裡信號滿格。
回到工位沒多久,微信群收到信息,所在黨支部四點召開會議,不得缺席。
會議由馬季寶主持,他是支部書記。趙慶看著這位滔滔不絕念著開場白的同僚,剛還在大會議室里忙得汗流浹背,轉眼又容光煥發、精神抖擻的在這裡口如懸河,真心佩服。
「這麼著急把大家叫來,是有重要指示向大家傳達。就一項,通報公司黨委的候選人初步建議名單。」接著馬書記念了7個人的名字,4位原班人馬和三位部門經理。
看見黨員開始交頭接耳,他稍微低下頭清了清嗓子,說,「名單里沒有冉總和胡書記,是因為冉總的組織關係在縣裡,胡書記因身體原因辭去紀官員的職務,大家下去遇到不明真相的同事亂傳謠言要及時制止。」
會議就這一項議程,大家表示已聽清楚,就散會了。
過了幾天,確定候選人初步名單的大會如期舉行,這樣的會議在組織工作手冊里有明確而嚴格的指南,按部就班就行。因為前期準備十分到位,進行得很順利,比預估的時間早半小時結束。對早已駕輕就熟的趙慶來說,更是手到擒來,一塊電池都沒用完。
散會後,大家對選舉結果大呼意外,供應管理部劉經理落選無可非議,他資歷最淺。市場營銷部魏經理落選就始料未及、難以置信了。在省資未控股的時代,他可是副總之一,怎麼混到每況愈下的地步。
名單公示五天,之後是審查與考察。這是上級公司的事情,詳情大家也不知道,只能置身事外、淡然處之了,每天有條不紊的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就這樣一連7天過去了。
公司再次發出通知,正式選舉大會於當天下午兩點半舉行。有些遺落世事的老黨員,和一些冷眼漠視的同志,現出一臉茫然的表情,驚呼前幾天不是選過一次了嗎,同樣的會議怎麼又來一次,心裡大罵領導閒著沒事幹,盡會瞎折騰。
還是同樣的流程,只是主席台就坐的領導和上次相比有所不同,多了兩個陌生面孔。沒錯,正是昆明上級公司來人了。雖說如此,獨自掌鏡的趙慶還是遊刃有餘,記錄著現場的一切,沒有分心。可能是有上級在場,現場氣氛凝重,大家都噤若寒蟬,導致各項議程進行得異常緩慢,大家都如坐針氈,不得不中場休息。
休息期間,熟悉內情的同事告訴趙慶,主席台上那位陌生的女士就是新到任的紀官員。聽到此言,趙慶心中頓時豁然開朗,之前的疑惑瞬間煙消雲散。因為她作為上級公司下來指導選舉的一員,居然穿著陶瓷公司下發的統一制式常服,且似量身定做般合身。
受限於公司簡陋的條件,供趙慶使用的設備僅一台攝影機和兩塊電池,無法呈現多角度、多機位、場景豐富的效果,只能全程使用全景視角。為此,他一直在最後一排的中心位置,關注的也是畫面、聲音、電量,完全沒注意到鏡頭裡的個人情況。
休息十分鐘後,趙慶提前換了一塊電池,繼續全神貫注地攝製著,這時才開始仔細端詳起離鏡頭30米的主席台。初來乍到的她還在拘謹狀態,沒有利用休息時間放鬆自己,還是正襟危坐在原位,和旁邊的同事小聲交談,以此來緩解疲勞。
會議開始,端坐於自己位置上的她又恢復了挺拔的身姿,盡顯專注。視線始終停留在面前的發言稿上,手裡拿著一支筆,不曾停歇的舞動著,勾勾畫畫,寫寫塗塗。翻動書頁時手指輕柔利落,旁邊的領導低聲交談,看看手機,挪動椅背,或是台下聽眾的交頭接耳,都無法干擾她分毫。這氣質與她即將擔任的職務十分契合。
看了選票,她叫薛墨瑤,是來自上級公司的第三個管理人員,前兩位是董事長、黨官員和財務總監。這次選舉會上,她順利當選黨委委員、紀官員。
投票環節,趙慶走到投票箱前特意放緩腳步,側目而視,近距離瞥視了一眼這位新書記。結合主席台成員首先投票時的場景,她身高1米6左右,亭亭玉立,皮膚白皙,稠密烏黑的秀髮柔順地垂落到脖頸處,發尾微微內扣,將臉部輪廓映襯得愈發柔和,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溫婉之感。行走間,顯得利落幹練,她面容清秀,五官舒適和諧,不算炫目,卻也溫潤持久。如果參加T台走秀,混在一群模特中,那她會顯得平平無奇,假如放在一個普通大學班級中,就顯得格外醒目了。
散會後,她回到領導辦公區,之後感覺很久沒再遇到。趙慶在工作中,又聽到關於她的一些增補信息。和上級公司有業務往來的部門同事介紹,她以前是運營管理部副經理,一直負責檢查陶瓷公司的各項工程投資檔案,工作細心、負責、認真,即使再小的遺漏都難逃她的法眼,很奇怪她會轉崗做黨務。
行政辦公區也不大,開始會遇到她了,停車場、食堂、走廊等,不管認識與否,都會微笑地和每一位同事打招呼。按慣例在員工早會上公開亮相,比起幾位與員工相處多年的本地領導,她的發言不長,善於引經據典,出口成章,給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