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
除了上朝,王惡多數時間還是窩在小王莊,逗弄王仁與王延。
宅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逍遙度日,它不快活麼?
為甚還要在這大冷天的上朝?惆悵。
幸好如今太極宮中也安了地龍,不是太寒冷,否則王惡不保證自己不會披著棉襖上朝。
天冷,連最能叨叨的御使也下意識的加快了進程。
回家,盤腿上暖乎乎的熱炕席,它不香麼?
好不容易熬到散朝,王惡抬腿就準備開溜,卻看到一個宦官進殿:「藍田伯留步,太上皇有請。」
群臣為之一驚,與王惡交好的程咬金、尉遲恭更是面色凝重。
太上皇相召,不能不去;可若真去了,陛下這頭會有甚麼想法?
李世民只是掃了一眼,並不在意。
王惡有選擇麼?沒有。
大安宮其實有很多人,羽林衛、宦官、宮女,甚至是李淵的嬪妃,但仍舊一股撲面而來的寂寞之味。
李淵的長相,比李世民溫和得多,畢竟被人叫了多年的「李老媼」,脾氣有點面瓜是很正常的。
「《三國演義》的第三卷呢?」李淵待王惡入座,揚眉問道。
幸好王惡身上還真帶了一本第三卷的樣書,王惡只能遞給李淵:「請太上皇指正。」
李淵迫不及待的看了起來,王惡只能耐心等待,好在大安宮吃喝不缺,王惡也顧不上甚麼禮儀,自顧自的取用。
不知過了多久,李淵掩卷嘆息:「書上的智計百出,果然令人嘆為觀止,尤其是空城計,竟然能嚇住司馬懿這等梟雄。」
王惡抹了抹嘴角的糕點渣:「太上皇這一節可是膚淺了。」
「嗯?」李淵揚眉。
「養寇自重啊。」王惡微微嘆息。
李淵能結束亂世,自然不是等閒人物,略一思索,已經明白王惡的意思:「所以,這其實是兩個政客之間的默契,諸葛亮以此全身而退,司馬懿養寇自重,以防魏帝鳥盡弓藏,其實不是表層的謀略這麼簡單。」
「說到人心,額就想問你一句,你對人心真的了解麼?」李淵似笑非笑的看著王惡。
王惡急忙放低姿態:「臣不過愚者千慮、略有一得而已。」
「人心吶!朕要依著本心,應該殺你的頭!」李淵突然聲色俱厲的拍案。
王惡一臉懵懂。
但是,保命最重要!
「太上皇恕罪!臣有罪,臣悔過!」
王惡果斷拿出老電影《抓壯丁》里的腔調,可惜自己是用關中調,要是能配合上蜀調,那味道,巴適!
「呵呵,你編的《三字經》最後一句是甚?」李淵眯著眼睛乜向王惡。
「唐高祖,起義師……」王惡這才發現一個天大的破綻!嘶!
「朕還沒死吶,你就迫不及待的給朕上廟號了?」李淵的話如穿心一刀,狠狠扎在王噁心頭。
這話,配合這寒冷的天氣,真·秋後算帳。
「臣有罪,臣這就把市面上的《三字經》全部回收,重新刊印。」王惡果斷認慫,畢竟這事自己不占理,幸好老老李沒有要砍自己腦殼的意思,否則太上皇發飆,連皇帝都不一定攔得住。
李淵走過來,一腳踢在王惡屁股上:「收甚麼收?朕要計較這個,當初《三字經》能准許發賣麼?咋地,替朕揚名,不情願了?」
王惡恍然大悟。
難怪有這天大的漏洞,依然能通過官方審核,順利的發行,敢情是有太上皇為自己揚名的意思啊!
「臣不敢。」王惡陪著笑臉。
(書友菲尼克思,這一章對前面你提出意見的解釋,可滿意否?)
李淵依舊拳打腳踢,不過沒用甚勁就是了。
王惡只能老實的任由他老人家發泄怒火,做錯事的人,挨打只能立正。
「阿翁,明達來看你了。」稚嫩甜美的聲音在殿外響起。
兕子?
王噁心頭一暖,不枉額為你弄了小半年的蛋羹,這時候出來解圍,夠義氣!
李淵臉色一變,拳腳立刻收起,堆出一副慈祥面孔,迎著那小小的身影走去:「啊哈,兕子辛苦了,還提著食盒,這是給阿翁的嗎?」
兕子費力地將食盒交到李淵手中,揉著發酸的手腕:「這是明達去藍田伯府上帶回來的油糕,可好吃了,阿翁嘗嘗嘛。」
李淵取出一塊油糕放入口中,立刻眉開眼笑:「果然如兕子所說,可好吃了。對了,兕子,你去藍田伯府上做甚呀?」
兕子輕輕撫著李淵的長須,奶聲奶氣地說:「阿翁不記得了嗎?兕子有氣疾呀!要不是藍田伯家的蛋羹能治兕子的氣疾,現在兕子還應該喘著呢。」
李淵對王惡翻了個白眼:「看在兕子面上,不與你計較!滾犢子!早點將《三國演義》完本!」
謝過李淵的不殺之恩,謝過兕子的說情,王惡圓潤潤的離開大安宮。
天氣雖寒,王惡的背上還是出了一層的冷汗。
老老李夠陰的,當初不出聲,暗中助力《三字經》通過,揚了他的名,現在來秋後算帳。哼哼,要不是機靈的兕子幫忙解圍,還不曉得要挨多少腳。
兕子自然不會是自己出現的,這一份人情,得掛在長孫無垢身上。
決定了,以後牽扯到皇家的書一律不寫了,太兇險了。
今日是撞了哪門子邪?
前腳從老老李那裡開溜,後腳在自家別府看到小李——太子李承乾。
王惡與李承乾其實是八字不合的,似乎一直是大矛盾沒有,小過節不斷,今日是日頭打西邊出來了?
「臣見過太子殿下。」
還好,在自己主場,王惡倒也不會怯場。
按府上的規矩,錢旺給王惡一杯茶水,給李承乾一杯熱果汁。
要是按李承乾的狗熊脾氣,早就翻臉了,偏偏他今日完全不在意這小事,只是一臉凝重的看著王惡,專注得讓人懷疑這是不是年僅十三的少年。
「東宮困苦,對於民間疾苦,孤有心無力,特來請教。之前的冒犯,是孤太年輕,完全沒有站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請藍田伯恕過。」李承乾擺出誠心誠意的架勢。
王惡嘬了口熱茶,驅走身上的寒意。
「其實太子有極大的優勢。」王惡慢條斯理地組織語言。「譬如說行商,西域商人能來大唐掙錢,大唐商人憑甚不能去西域掙錢?」
「你的意思,孤組織人手去西域經商?」李承乾還是有些顧忌。「聽說,西域的沙匪不少吧?若是遇上沙匪,豈不是危險了?」
王惡笑了:「太子六率是幹甚麼的?每年抽調部分人手充入商隊,正好在外面經歷一下磨練,同時讓他們搜集西域各國的訊息,難道還怕陛下不准麼?若是沒本錢,臣名下的玻璃作坊可以賒銷玻璃鏡給殿下,待回程時,可以從商隊帶回的各種種子、稀罕物上抵扣。」
李承乾想了一下:「正好,高昌國主鞠文泰來長安朝貢,孤可以組織人手隨他返回高昌。」
王惡指點了一下李承乾:「西域諸國一直在大唐與西突厥之間來回搖擺,極不可信,所以太子的人馬必須提高警惕,萬萬不可輕信。」
李承乾點頭告辭,直入皇宮。
王惡與李承乾之間的隔閡,此時已經消除了部分。
後宮中,長孫無垢聽到李承乾要錢的想法,眉頭微微蹙起。
「這一年,後宮確實寬裕了些,錢財是沒有問題,可你說要組織商隊去西域?是不是太冒進了?」
「並不冒進,孩兒已經請教過藍田伯,藍田伯允諾,第一趟的玻璃鏡可以賒銷給東宮,孩兒所需負擔的,只是人吃馬嚼的費用。」李承乾眼裡放出熾熱的光芒。「另外,商隊的人手,孩兒會從六率里抽調人手,一來是歷練未經廝殺的軍士,二來是讓他們收集西域各國的訊息,有朝一日大唐兵臨西域,也不至於一片茫然。」
長孫無垢沉默。
李承乾急了:「阿娘,孩兒知道以往率性胡為,讓阿耶阿娘多有顧忌,可這一次,是孩兒認真想做一件事,請阿娘成全!」
李世民的聲音自李承乾身後響起:「可是,西域貨物在大唐售價幾何、大唐貨物在西域售價幾何,各自成本又是多少,路上沙匪規模幾何,何等兵器,你的商隊應該派多少人合適,你了解過麼?」
李承乾怔了一下,才知道原本想做一件事,竟然那麼難!
「孩兒這就讓紇干承基他們去了解!」李承乾沒有沮喪,反而是打起了精神。
李世民的話中之意,竟是默許了李承乾的想法,只是想讓他完善細節。
李世民注視了李承乾一陣,輕聲嘆道:「太子長大了,有自己想法,還會與阿耶阿娘交流,這是不小的進步。朕不能束縛太子的翅膀,雄鷹長大了,總得有自己的天空。」
李承乾心頭一暖。
本以為父皇只是寵愛青雀,卻不愛自己,原本,是自己長大了麼?
「孩兒定會不負所望,將事情做好!」李承乾保證。
從來都是聽那些夫子說教、模擬批閱奏章,從來沒有真正做過一件真正有意義的事,躍躍欲試的李承乾那興奮勁看得長孫無垢直搖頭。
待李承乾出宮,長孫無垢微微蹙眉:「二郎,這樣做,如果失敗了,對他的威信可是一種打擊啊!」
李世民輕輕搖頭:「朕不擔心這個,失敗了,頂多再來一次就是,朕擔心的是他失去銳氣,如青雀一般穩重,那就不好了。」
長孫無垢表示不理解,穩重不好嗎?
宅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逍遙度日,它不快活麼?
為甚還要在這大冷天的上朝?惆悵。
幸好如今太極宮中也安了地龍,不是太寒冷,否則王惡不保證自己不會披著棉襖上朝。
天冷,連最能叨叨的御使也下意識的加快了進程。
回家,盤腿上暖乎乎的熱炕席,它不香麼?
好不容易熬到散朝,王惡抬腿就準備開溜,卻看到一個宦官進殿:「藍田伯留步,太上皇有請。」
群臣為之一驚,與王惡交好的程咬金、尉遲恭更是面色凝重。
太上皇相召,不能不去;可若真去了,陛下這頭會有甚麼想法?
李世民只是掃了一眼,並不在意。
王惡有選擇麼?沒有。
大安宮其實有很多人,羽林衛、宦官、宮女,甚至是李淵的嬪妃,但仍舊一股撲面而來的寂寞之味。
李淵的長相,比李世民溫和得多,畢竟被人叫了多年的「李老媼」,脾氣有點面瓜是很正常的。
「《三國演義》的第三卷呢?」李淵待王惡入座,揚眉問道。
幸好王惡身上還真帶了一本第三卷的樣書,王惡只能遞給李淵:「請太上皇指正。」
李淵迫不及待的看了起來,王惡只能耐心等待,好在大安宮吃喝不缺,王惡也顧不上甚麼禮儀,自顧自的取用。
不知過了多久,李淵掩卷嘆息:「書上的智計百出,果然令人嘆為觀止,尤其是空城計,竟然能嚇住司馬懿這等梟雄。」
王惡抹了抹嘴角的糕點渣:「太上皇這一節可是膚淺了。」
「嗯?」李淵揚眉。
「養寇自重啊。」王惡微微嘆息。
李淵能結束亂世,自然不是等閒人物,略一思索,已經明白王惡的意思:「所以,這其實是兩個政客之間的默契,諸葛亮以此全身而退,司馬懿養寇自重,以防魏帝鳥盡弓藏,其實不是表層的謀略這麼簡單。」
「說到人心,額就想問你一句,你對人心真的了解麼?」李淵似笑非笑的看著王惡。
王惡急忙放低姿態:「臣不過愚者千慮、略有一得而已。」
「人心吶!朕要依著本心,應該殺你的頭!」李淵突然聲色俱厲的拍案。
王惡一臉懵懂。
但是,保命最重要!
「太上皇恕罪!臣有罪,臣悔過!」
王惡果斷拿出老電影《抓壯丁》里的腔調,可惜自己是用關中調,要是能配合上蜀調,那味道,巴適!
「呵呵,你編的《三字經》最後一句是甚?」李淵眯著眼睛乜向王惡。
「唐高祖,起義師……」王惡這才發現一個天大的破綻!嘶!
「朕還沒死吶,你就迫不及待的給朕上廟號了?」李淵的話如穿心一刀,狠狠扎在王噁心頭。
這話,配合這寒冷的天氣,真·秋後算帳。
「臣有罪,臣這就把市面上的《三字經》全部回收,重新刊印。」王惡果斷認慫,畢竟這事自己不占理,幸好老老李沒有要砍自己腦殼的意思,否則太上皇發飆,連皇帝都不一定攔得住。
李淵走過來,一腳踢在王惡屁股上:「收甚麼收?朕要計較這個,當初《三字經》能准許發賣麼?咋地,替朕揚名,不情願了?」
王惡恍然大悟。
難怪有這天大的漏洞,依然能通過官方審核,順利的發行,敢情是有太上皇為自己揚名的意思啊!
「臣不敢。」王惡陪著笑臉。
(書友菲尼克思,這一章對前面你提出意見的解釋,可滿意否?)
李淵依舊拳打腳踢,不過沒用甚勁就是了。
王惡只能老實的任由他老人家發泄怒火,做錯事的人,挨打只能立正。
「阿翁,明達來看你了。」稚嫩甜美的聲音在殿外響起。
兕子?
王噁心頭一暖,不枉額為你弄了小半年的蛋羹,這時候出來解圍,夠義氣!
李淵臉色一變,拳腳立刻收起,堆出一副慈祥面孔,迎著那小小的身影走去:「啊哈,兕子辛苦了,還提著食盒,這是給阿翁的嗎?」
兕子費力地將食盒交到李淵手中,揉著發酸的手腕:「這是明達去藍田伯府上帶回來的油糕,可好吃了,阿翁嘗嘗嘛。」
李淵取出一塊油糕放入口中,立刻眉開眼笑:「果然如兕子所說,可好吃了。對了,兕子,你去藍田伯府上做甚呀?」
兕子輕輕撫著李淵的長須,奶聲奶氣地說:「阿翁不記得了嗎?兕子有氣疾呀!要不是藍田伯家的蛋羹能治兕子的氣疾,現在兕子還應該喘著呢。」
李淵對王惡翻了個白眼:「看在兕子面上,不與你計較!滾犢子!早點將《三國演義》完本!」
謝過李淵的不殺之恩,謝過兕子的說情,王惡圓潤潤的離開大安宮。
天氣雖寒,王惡的背上還是出了一層的冷汗。
老老李夠陰的,當初不出聲,暗中助力《三字經》通過,揚了他的名,現在來秋後算帳。哼哼,要不是機靈的兕子幫忙解圍,還不曉得要挨多少腳。
兕子自然不會是自己出現的,這一份人情,得掛在長孫無垢身上。
決定了,以後牽扯到皇家的書一律不寫了,太兇險了。
今日是撞了哪門子邪?
前腳從老老李那裡開溜,後腳在自家別府看到小李——太子李承乾。
王惡與李承乾其實是八字不合的,似乎一直是大矛盾沒有,小過節不斷,今日是日頭打西邊出來了?
「臣見過太子殿下。」
還好,在自己主場,王惡倒也不會怯場。
按府上的規矩,錢旺給王惡一杯茶水,給李承乾一杯熱果汁。
要是按李承乾的狗熊脾氣,早就翻臉了,偏偏他今日完全不在意這小事,只是一臉凝重的看著王惡,專注得讓人懷疑這是不是年僅十三的少年。
「東宮困苦,對於民間疾苦,孤有心無力,特來請教。之前的冒犯,是孤太年輕,完全沒有站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請藍田伯恕過。」李承乾擺出誠心誠意的架勢。
王惡嘬了口熱茶,驅走身上的寒意。
「其實太子有極大的優勢。」王惡慢條斯理地組織語言。「譬如說行商,西域商人能來大唐掙錢,大唐商人憑甚不能去西域掙錢?」
「你的意思,孤組織人手去西域經商?」李承乾還是有些顧忌。「聽說,西域的沙匪不少吧?若是遇上沙匪,豈不是危險了?」
王惡笑了:「太子六率是幹甚麼的?每年抽調部分人手充入商隊,正好在外面經歷一下磨練,同時讓他們搜集西域各國的訊息,難道還怕陛下不准麼?若是沒本錢,臣名下的玻璃作坊可以賒銷玻璃鏡給殿下,待回程時,可以從商隊帶回的各種種子、稀罕物上抵扣。」
李承乾想了一下:「正好,高昌國主鞠文泰來長安朝貢,孤可以組織人手隨他返回高昌。」
王惡指點了一下李承乾:「西域諸國一直在大唐與西突厥之間來回搖擺,極不可信,所以太子的人馬必須提高警惕,萬萬不可輕信。」
李承乾點頭告辭,直入皇宮。
王惡與李承乾之間的隔閡,此時已經消除了部分。
後宮中,長孫無垢聽到李承乾要錢的想法,眉頭微微蹙起。
「這一年,後宮確實寬裕了些,錢財是沒有問題,可你說要組織商隊去西域?是不是太冒進了?」
「並不冒進,孩兒已經請教過藍田伯,藍田伯允諾,第一趟的玻璃鏡可以賒銷給東宮,孩兒所需負擔的,只是人吃馬嚼的費用。」李承乾眼裡放出熾熱的光芒。「另外,商隊的人手,孩兒會從六率里抽調人手,一來是歷練未經廝殺的軍士,二來是讓他們收集西域各國的訊息,有朝一日大唐兵臨西域,也不至於一片茫然。」
長孫無垢沉默。
李承乾急了:「阿娘,孩兒知道以往率性胡為,讓阿耶阿娘多有顧忌,可這一次,是孩兒認真想做一件事,請阿娘成全!」
李世民的聲音自李承乾身後響起:「可是,西域貨物在大唐售價幾何、大唐貨物在西域售價幾何,各自成本又是多少,路上沙匪規模幾何,何等兵器,你的商隊應該派多少人合適,你了解過麼?」
李承乾怔了一下,才知道原本想做一件事,竟然那麼難!
「孩兒這就讓紇干承基他們去了解!」李承乾沒有沮喪,反而是打起了精神。
李世民的話中之意,竟是默許了李承乾的想法,只是想讓他完善細節。
李世民注視了李承乾一陣,輕聲嘆道:「太子長大了,有自己想法,還會與阿耶阿娘交流,這是不小的進步。朕不能束縛太子的翅膀,雄鷹長大了,總得有自己的天空。」
李承乾心頭一暖。
本以為父皇只是寵愛青雀,卻不愛自己,原本,是自己長大了麼?
「孩兒定會不負所望,將事情做好!」李承乾保證。
從來都是聽那些夫子說教、模擬批閱奏章,從來沒有真正做過一件真正有意義的事,躍躍欲試的李承乾那興奮勁看得長孫無垢直搖頭。
待李承乾出宮,長孫無垢微微蹙眉:「二郎,這樣做,如果失敗了,對他的威信可是一種打擊啊!」
李世民輕輕搖頭:「朕不擔心這個,失敗了,頂多再來一次就是,朕擔心的是他失去銳氣,如青雀一般穩重,那就不好了。」
長孫無垢表示不理解,穩重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