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奶奶的喪事
天,慢慢亮了。
對於保生和素珍來說好像過了一個漫長的一天。他昨天一晚都守在母親愛華身邊。直到醒來,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
母親愛華的身體冰冷,僵硬。保生想哭卻哭不出來。也許不是哭不出來,是哭太多了,沒有眼淚去哭了。
保生找了幾個村裡的親戚,將母親愛華放到棺材裡。這個棺材是愛華在五年前就準備好的。
農村的老人都有這個習俗,會在提前幾年給自己做好棺材,生前沒有享福,死後希望能享福。因此棺材還有一個充滿吉祥的名字,名字叫千年屋。
還好現在是冬天,如果是夏天,人老去,是不能停放太久。容易腐爛,惡臭。
保生去鎮上找淑珍,告訴了母親愛華走了的事。淑珍聽到後也很難過,連忙叫上國富一起去保生家裡料理母親的後事。
在農村,老人去世。遺體需要擺放三天。這三天,子女需要哭喪,然後有法師和吹嗩吶的做法師,頌經文。
法師會邊說邊念,講的也是去世之人的生平事跡以及功德。
旺來,平傑,平安看著奶奶的棺材,也一直在哭。昨天他們還看著奶奶吃了很多飯,比平時還要多些。今天就去世了。
平梁躺在搖籃里,沒有開心,也沒有不開心,只是好奇的看著來來往往的人,有的他好像認識,有的好像又不認識。
第一天晚上,保生,素珍,淑珍需要守夜。他們穿著白色的素服。跪在棺材前,聽著法師在那裡誦經。
每個人心中想起以前的很多事。在保生的腦海里,母親愛華自從爸爸走後,一個人養活了自己和妹妹。無論是去田裡幹活,還是家裡的瑣事都能做好。
素珍想起嫁入姚家的往事。剛來時,愛華並不待見她。總是說她什麼事都做不好。炒菜不好吃,洗碗也洗不乾淨,不會料理家務,打掃衛生。總之除了能生孩子,別的一無是處。儘管如此,面對去世的婆婆,她的心裡還是很悲傷。
淑珍看著靈山的遺像,想起被母親愛華針對的時候。以前她不懂,以為母親只疼愛她哥保生。有好吃的,有好的衣服都優先給保生。直到淑珍成家立業後,生了孩子才明白。
第二天,法師依然會繼續誦經。親戚朋友都會來祭拜,作揖。到了晚上,家屬叩拜作揖,先是是長輩,其次是孩子。旺來,平傑,平安在素珍的帶領下,來到靈前,按照指示作揖叩拜,然後三個孩子站在旁邊流起了眼淚。
吃過晚飯後,家屬就要哭喪。首先是保生,其次是素珍和淑珍。
保生來到棺材旁,頭挨著棺材一側。
「媽,這麼多年,你辛苦了。兒子沒有能力,沒有照顧好你,沒有讓你有一個幸福的晚年」
保生邊說邊哭,自責,愧疚,讓他的情緒越來越控制不住。他很久沒有哭過,也很久沒有這麼大膽哭過了。哭完之後,似乎心裡的感覺比之前好多了。
接著輪到素珍。
「媽,我知道你不喜歡我,我做事不行,還拖累這個家,我也沒有怪你,以後我會把孩子照顧好,自己也會盡力給保生提供助力,不拖累」
素珍用布抹掉了流出的眼淚和鼻子。雖然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但是畢竟也跟自己相處了十年。
後面輪到淑珍。
「媽,從小你對哥好,好處都給他。我心裡那個時候是恨你的。後面我和國富結婚,你也不同意,也沒有給嫁妝。但是我跟你一樣都是一個要強的人。爸爸走後,你沒有再嫁,一個人將我們兩個孩子養大,吃了很多苦,我也知道,所以我也沒有再怪你。以後哥有什麼事,能幫的,做妹妹的一定會盡力,希望你也保佑我們」淑珍泣聲說著這些事。
等到這些流程走完,已經晚上十點了,親戚朋友和法師都陸續走了。淑珍這兩天就住在保生家。
「妹,妹夫,早點睡,明天一早要準備抬棺入土埋葬」保生嘶啞說著。
次日一早,抬棺的人就來了。這些人是有要求的,生肖不能和劉愛華的相剋。
隨著法師一聲起棺,八個人就一起使勁將棺木抬起。保生雙手捧著劉愛華的遺像。一支二十多人的隊伍,在一片嗩吶聲,鞭炮聲中緩緩向村子後山走去。
每經過有人家的地方,別人都會打一掛鞭炮為去世的老人送行。
慢慢的隊伍來到了碼頭,船夫看到這個情況,立馬將船划過來。經過五分鐘的划船,將隊伍送到了對岸碼頭。
隊伍走了大概有半小時後,來到了指定安葬的地方。這個地方是請風水師看過的。是一個適合安葬的地方。
「落棺」法師一聲說完,八個人將棺木輕輕放入墓穴中。
法師繼續誦經,保生,素珍和淑珍在旁邊哭。這也是最後的時間能看看了,以後再也看不到了。
隨後將紙人,紙屋等都燒掉。希望在另一個世界,能夠有一個好的生活。這個是生人對去世之人的感情安慰。
等到最後一層土掩埋,棺木完全被覆蓋,整個禮儀就完成了。最後隊伍走回去。路上誰也沒有說話。
吃完這頓午餐,親戚朋友,法師都離開了。淑珍和國富因為要忙生意也走了。
之前七個人的房間,只有六個人了。劉愛華的廂房也空出來了。保生感受這突然的變化,有些難以適應。
從今天開始,他沒有媽媽了。從今天開始,他只有老婆和孩子。三代人變成兩代人。人生沒有來處,只有歸處。
晚餐的時候,還需要供奉母親愛華。保生和素珍拿了一些祭品,擺在遺像前,說了一些保佑的話。
「素珍,你今天陪孩子們睡吧」
「那你呢?」
「我今天睡媽的房」
素珍帶著孩子去睡覺了。保生來到愛華的廂房,擺設都沒有變,人卻不在了。
對於普通人來說,生老病死是常態,誰也無法改變。只是保生覺得,自己對於母親愛華有很多虧欠。自己努力的幹活,並沒有給到好的生活,老人走的悲涼。
對於保生和素珍來說好像過了一個漫長的一天。他昨天一晚都守在母親愛華身邊。直到醒來,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
母親愛華的身體冰冷,僵硬。保生想哭卻哭不出來。也許不是哭不出來,是哭太多了,沒有眼淚去哭了。
保生找了幾個村裡的親戚,將母親愛華放到棺材裡。這個棺材是愛華在五年前就準備好的。
農村的老人都有這個習俗,會在提前幾年給自己做好棺材,生前沒有享福,死後希望能享福。因此棺材還有一個充滿吉祥的名字,名字叫千年屋。
還好現在是冬天,如果是夏天,人老去,是不能停放太久。容易腐爛,惡臭。
保生去鎮上找淑珍,告訴了母親愛華走了的事。淑珍聽到後也很難過,連忙叫上國富一起去保生家裡料理母親的後事。
在農村,老人去世。遺體需要擺放三天。這三天,子女需要哭喪,然後有法師和吹嗩吶的做法師,頌經文。
法師會邊說邊念,講的也是去世之人的生平事跡以及功德。
旺來,平傑,平安看著奶奶的棺材,也一直在哭。昨天他們還看著奶奶吃了很多飯,比平時還要多些。今天就去世了。
平梁躺在搖籃里,沒有開心,也沒有不開心,只是好奇的看著來來往往的人,有的他好像認識,有的好像又不認識。
第一天晚上,保生,素珍,淑珍需要守夜。他們穿著白色的素服。跪在棺材前,聽著法師在那裡誦經。
每個人心中想起以前的很多事。在保生的腦海里,母親愛華自從爸爸走後,一個人養活了自己和妹妹。無論是去田裡幹活,還是家裡的瑣事都能做好。
素珍想起嫁入姚家的往事。剛來時,愛華並不待見她。總是說她什麼事都做不好。炒菜不好吃,洗碗也洗不乾淨,不會料理家務,打掃衛生。總之除了能生孩子,別的一無是處。儘管如此,面對去世的婆婆,她的心裡還是很悲傷。
淑珍看著靈山的遺像,想起被母親愛華針對的時候。以前她不懂,以為母親只疼愛她哥保生。有好吃的,有好的衣服都優先給保生。直到淑珍成家立業後,生了孩子才明白。
第二天,法師依然會繼續誦經。親戚朋友都會來祭拜,作揖。到了晚上,家屬叩拜作揖,先是是長輩,其次是孩子。旺來,平傑,平安在素珍的帶領下,來到靈前,按照指示作揖叩拜,然後三個孩子站在旁邊流起了眼淚。
吃過晚飯後,家屬就要哭喪。首先是保生,其次是素珍和淑珍。
保生來到棺材旁,頭挨著棺材一側。
「媽,這麼多年,你辛苦了。兒子沒有能力,沒有照顧好你,沒有讓你有一個幸福的晚年」
保生邊說邊哭,自責,愧疚,讓他的情緒越來越控制不住。他很久沒有哭過,也很久沒有這麼大膽哭過了。哭完之後,似乎心裡的感覺比之前好多了。
接著輪到素珍。
「媽,我知道你不喜歡我,我做事不行,還拖累這個家,我也沒有怪你,以後我會把孩子照顧好,自己也會盡力給保生提供助力,不拖累」
素珍用布抹掉了流出的眼淚和鼻子。雖然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但是畢竟也跟自己相處了十年。
後面輪到淑珍。
「媽,從小你對哥好,好處都給他。我心裡那個時候是恨你的。後面我和國富結婚,你也不同意,也沒有給嫁妝。但是我跟你一樣都是一個要強的人。爸爸走後,你沒有再嫁,一個人將我們兩個孩子養大,吃了很多苦,我也知道,所以我也沒有再怪你。以後哥有什麼事,能幫的,做妹妹的一定會盡力,希望你也保佑我們」淑珍泣聲說著這些事。
等到這些流程走完,已經晚上十點了,親戚朋友和法師都陸續走了。淑珍這兩天就住在保生家。
「妹,妹夫,早點睡,明天一早要準備抬棺入土埋葬」保生嘶啞說著。
次日一早,抬棺的人就來了。這些人是有要求的,生肖不能和劉愛華的相剋。
隨著法師一聲起棺,八個人就一起使勁將棺木抬起。保生雙手捧著劉愛華的遺像。一支二十多人的隊伍,在一片嗩吶聲,鞭炮聲中緩緩向村子後山走去。
每經過有人家的地方,別人都會打一掛鞭炮為去世的老人送行。
慢慢的隊伍來到了碼頭,船夫看到這個情況,立馬將船划過來。經過五分鐘的划船,將隊伍送到了對岸碼頭。
隊伍走了大概有半小時後,來到了指定安葬的地方。這個地方是請風水師看過的。是一個適合安葬的地方。
「落棺」法師一聲說完,八個人將棺木輕輕放入墓穴中。
法師繼續誦經,保生,素珍和淑珍在旁邊哭。這也是最後的時間能看看了,以後再也看不到了。
隨後將紙人,紙屋等都燒掉。希望在另一個世界,能夠有一個好的生活。這個是生人對去世之人的感情安慰。
等到最後一層土掩埋,棺木完全被覆蓋,整個禮儀就完成了。最後隊伍走回去。路上誰也沒有說話。
吃完這頓午餐,親戚朋友,法師都離開了。淑珍和國富因為要忙生意也走了。
之前七個人的房間,只有六個人了。劉愛華的廂房也空出來了。保生感受這突然的變化,有些難以適應。
從今天開始,他沒有媽媽了。從今天開始,他只有老婆和孩子。三代人變成兩代人。人生沒有來處,只有歸處。
晚餐的時候,還需要供奉母親愛華。保生和素珍拿了一些祭品,擺在遺像前,說了一些保佑的話。
「素珍,你今天陪孩子們睡吧」
「那你呢?」
「我今天睡媽的房」
素珍帶著孩子去睡覺了。保生來到愛華的廂房,擺設都沒有變,人卻不在了。
對於普通人來說,生老病死是常態,誰也無法改變。只是保生覺得,自己對於母親愛華有很多虧欠。自己努力的幹活,並沒有給到好的生活,老人走的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