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出生貧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中國有句這樣的話,男人的一生有兩次改變命運的機會。第一次是出生,第二次是高考。

  出生的好,意味著你比其他人的起點高。別人需要花費18年才能在辦公室喝咖啡,你可能出生就有。

  當然如果出身不好,還有一次機會是高考。高考對於中國普通人來說,屬於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在這裡的人,都各顯神通,發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考取一個好的大學,以後的前途也是不可估量。

  90年代的中國,雖然改革開放已經將近二十年了。但是對於廣大的農村家裡來說,電話、電視,洗衣機,冰箱、還是稀罕物。

  在那個時候村里誰家有電視,,特別是夏天晚上他家裡都會有很多村里大人,老人小孩,看新聞,看電視。

  93年的夏天,大概是農曆七月份中旬的時候。是雨季頻繁的時候。這個時候大部分農村人都在地里收割稻穀。

  金水村的姚保生正在地里收割早稻。這個時候的他大概三十多歲,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勁。他熟練的用鐮刀收割稻子整齊的放成一排。技能嫻熟而又利落。等到這一塊田地收割完後,他又要把稻子放在打穀機,腳踩打穀機踏板,利用機械動能,滾輪上的凸起鋼圈就會將稻草上的稻穗分離在下面的機箱裡。

  南方的七月,天氣是炎熱又多變的。有時候剛出太陽,天空萬里無雲,後又突然黑雲驟起,然後像一張破了幾個洞的黑布,極不規則。隨之而來的是颳風打雷下雨。

  姚保生此時還是在田裡勞作。今天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日子。因為他的媳婦陳素珍可能要分娩。他心裡既高興又感到有壓力。高興的是他又有一個孩子了,感到有壓力的是他前面已經有兩個兒子一個大女兒了,以後的生活壓力將會很大。

  中國在1971年就頒布憲法,要號計劃生育。這個也是出於當時的國情考慮。但是中國傳宗接代和多子多福的觀念根深蒂固。即使背著要罰款也要多生幾個小孩。所以那個年代也好,還是70.80年代,很少有獨生子女。真正開始有獨生子女要從90年後算起。

  當天空開始打雷,烏雲開始攏聚時,在田野上姚淑珍嘹亮的聲音傳到了姚保生的耳朵里。

  「哥,嫂子快要生了,你快帶她去醫院吧。「

  姚保生立馬放下手裡的稻穀,將已經打出來的穀子倒進蛇皮袋,並背上板車。人就拉著板車迅速往家裡趕。

  陳素珍此時虛弱的躺在床上。劉愛華在旁邊照看著兒媳。

  「保生,你快點帶素珍去鎮上醫院吧,估計是要生了」。

  「媽,我知道了,那你和爸幫忙照看下,旺蘭,平傑,平安。」

  「淑珍你跟你你哥一起去,將富國也帶上,他畢竟在鎮上,如果需要熟人或許能幫上。

  「好的,媽,我知道了。」

  就這樣,趁著即將下雨的清涼,保生拉著板車,淑珍推著車,板車上躺著他媳婦素珍,走了十公里,花了將近兩個小時到了鎮上的醫院。

  醫生經過檢查,確定了到該生產的時候,就讓保生簽字做手術,剖腹產。

  經過幾個小時的手術,成功誕下一個男孩。保生,素珍,淑珍,都有高興。

  交錢的時候,保生發現自己錢不夠,淑珍就打電話讓自己老公富國送錢來。

  「保生哥,給孩子取個名字吧。」富國在旁邊激動的說。

  「名字就叫平梁。希望他平安長大,成為家裡和國家的棟樑。」

  「這個名字,好。」淑珍笑著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