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長安涌動
長安城的清晨,薄霧籠罩著巍峨的宮牆。衛昭站在城門外,望著那高聳的城門樓,心中思緒萬千。他身著普通商賈的服飾,臉上貼著假須,身後跟著幾名同樣喬裝打扮的親信。陳慶站在他身旁,低聲提醒道:「衛曹,長安城內耳目眾多,咱們得小心行事。」
衛昭點了點頭,目光深沉:「先找個落腳的地方,再打聽王嬿的消息。」
一行人進了城,在城南一處不起眼的客棧安頓下來。客棧老闆是個精明的中年人,見他們出手闊綽,便殷勤地招呼著。衛昭藉機與他攀談,得知近日城中風聲鶴唳,太原王氏的案子鬧得沸沸揚揚,連帶著朝中不少官員都受到了牽連。
「聽說王家的那位小姐也被抓了,關在天牢里,怕是凶多吉少。」老闆壓低聲音,神秘兮兮地說道。
衛昭眉頭微皺,心中隱隱不安。王嬿雖然出身太原王氏,但她的命運卻並非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她的生死,不僅關係到太原王氏的存亡,也可能影響到整個朝局的走向。
「天牢守衛森嚴,想要救人,恐怕沒那麼容易。」陳慶低聲說道。
衛昭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從懷中取出一張地圖,鋪在桌上。地圖上詳細標註了長安城內的街道、官署以及天牢的位置。他用手指輕輕點了點天牢的位置,沉聲道:「天牢雖然戒備森嚴,但並非沒有破綻。我們需要一個內應。」
「內應?」陳慶一愣,「我們在長安並無根基,哪裡去找內應?」
衛昭微微一笑,目光中透出一絲深意:「別忘了,我們還有一位老朋友。」
陳慶恍然大悟:「您是說……崔琰?」
衛昭點了點頭:「崔琰是御史大夫,掌管監察百官之職,天牢也在他的管轄範圍內。若能與他取得聯繫,或許有機會救出王嬿。」
正說著,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一名親信推門而入,神色緊張:「衛曹,外面有官兵在搜查,說是捉拿逃犯!」
衛昭神色一凜,立即起身:「收拾東西,從後門走!」
一行人迅速離開客棧,躲進了附近的一條小巷。巷子深處有一家不起眼的茶館,衛昭帶著人走了進去。茶館裡人不多,只有幾個茶客低聲交談著。衛昭選了一個角落坐下,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四周。
就在這時,茶館的門再次被推開,一名身著青衣的男子走了進來。他目光銳利,徑直走到衛昭面前,低聲道:「衛郡曹,久違了。」
衛昭抬頭一看,心中一驚,來人正是崔琰的心腹——李默。
「李兄?」衛昭壓低聲音,「你怎麼會在這裡?」
李默微微一笑,坐在衛昭對面:「崔大人早就料到您會來長安,特意讓我在此等候。」
衛昭心中一松,知道崔琰已經察覺到了自己的行動。他沉聲道:「崔大人有何指教?」
李默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給衛昭:「崔大人讓我轉交給您的。」
衛昭接過信,迅速瀏覽了一遍。信中,崔琰詳細說明了朝中的局勢,並提到王嬿被關押在天牢的東側牢房,守衛相對鬆懈。信的末尾,崔琰還提到了一件事——太原王氏與匈奴的交易背後,似乎另有隱情。
「崔大人還說,若您想救王小姐,今夜子時,天牢東側會有一處守衛空缺。」李默低聲說道。
衛昭收起信,心中暗自盤算。崔琰的用意很明顯,他想借自己的手救出王嬿,同時也能藉此機會打擊太原王氏的政敵。但衛昭並不完全信任崔琰,他知道,朝堂之上的博弈,從來都不是簡單的合作。
「替我謝過崔大人。」衛昭沉聲道,「我會慎重考慮。」
李默點了點頭,起身離開。臨走前,他意味深長地看了衛昭一眼:「衛郡曹,長安水深,您多加小心。」
待李默離開後,陳慶低聲問道:「衛曹,我們真的要按崔琰的計劃行事嗎?」
衛昭搖了搖頭:「崔琰的提議雖然可行,但我們不能完全依賴他。天牢守衛森嚴,即便有內應,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我們需要另做打算。」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遠處巍峨的宮牆,目光深邃:「今夜,我們先去天牢附近探查一番,再做決定。」
夜幕降臨,長安城籠罩在一片寂靜之中。衛昭帶著陳慶和幾名親信,悄悄潛入了天牢附近的街區。天牢位於城東,四周高牆環繞,守衛森嚴。衛昭躲在一處陰影中,仔細觀察著守衛的巡邏路線。
「守衛每半個時辰換一次崗,東側的守衛確實比其他地方鬆懈。」陳慶低聲說道。
衛昭點了點頭,心中已經有了計劃。他正準備下令行動,突然聽到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緊接著,一隊騎兵疾馳而來,停在了天牢門口。
「是羽林軍!」陳慶低呼一聲。
衛昭心中一凜,羽林軍是皇帝的親軍,此時出現在天牢,顯然是為了加強守衛。他意識到,事情可能比預想的更加複雜。
「撤!」衛昭果斷下令。
一行人迅速撤離,回到了藏身的茶館。衛昭坐在桌前,眉頭緊鎖。羽林軍的出現,意味著皇帝對太原王氏的案子極為重視,甚至可能已經察覺到了朝中的暗流涌動。
「衛曹,我們接下來怎麼辦?」陳慶問道。
衛昭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既然天牢難以突破,我們就換個思路。王嬿的案子是由御史台審理的,若能找到案件的破綻,或許能讓她脫罪。」
「可我們手頭並無證據。」陳慶皺眉道。
衛昭微微一笑,從懷中取出一枚銅牌:「這是從匈奴大營繳獲的,上面刻有太原王氏的家徽。但這枚銅牌的鑄造工藝,卻並非出自太原王氏的工匠之手。」
陳慶接過銅牌,仔細端詳:「您的意思是……有人偽造了證據,陷害太原王氏?」
衛昭點了點頭:「正是。若能找到偽造證據的人,或許就能為王嬿洗清罪名。」
「可這人會是誰?」陳慶疑惑道。
衛昭目光深邃,緩緩吐出兩個字:「崔琰。」
衛昭點了點頭,目光深沉:「先找個落腳的地方,再打聽王嬿的消息。」
一行人進了城,在城南一處不起眼的客棧安頓下來。客棧老闆是個精明的中年人,見他們出手闊綽,便殷勤地招呼著。衛昭藉機與他攀談,得知近日城中風聲鶴唳,太原王氏的案子鬧得沸沸揚揚,連帶著朝中不少官員都受到了牽連。
「聽說王家的那位小姐也被抓了,關在天牢里,怕是凶多吉少。」老闆壓低聲音,神秘兮兮地說道。
衛昭眉頭微皺,心中隱隱不安。王嬿雖然出身太原王氏,但她的命運卻並非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她的生死,不僅關係到太原王氏的存亡,也可能影響到整個朝局的走向。
「天牢守衛森嚴,想要救人,恐怕沒那麼容易。」陳慶低聲說道。
衛昭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從懷中取出一張地圖,鋪在桌上。地圖上詳細標註了長安城內的街道、官署以及天牢的位置。他用手指輕輕點了點天牢的位置,沉聲道:「天牢雖然戒備森嚴,但並非沒有破綻。我們需要一個內應。」
「內應?」陳慶一愣,「我們在長安並無根基,哪裡去找內應?」
衛昭微微一笑,目光中透出一絲深意:「別忘了,我們還有一位老朋友。」
陳慶恍然大悟:「您是說……崔琰?」
衛昭點了點頭:「崔琰是御史大夫,掌管監察百官之職,天牢也在他的管轄範圍內。若能與他取得聯繫,或許有機會救出王嬿。」
正說著,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一名親信推門而入,神色緊張:「衛曹,外面有官兵在搜查,說是捉拿逃犯!」
衛昭神色一凜,立即起身:「收拾東西,從後門走!」
一行人迅速離開客棧,躲進了附近的一條小巷。巷子深處有一家不起眼的茶館,衛昭帶著人走了進去。茶館裡人不多,只有幾個茶客低聲交談著。衛昭選了一個角落坐下,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四周。
就在這時,茶館的門再次被推開,一名身著青衣的男子走了進來。他目光銳利,徑直走到衛昭面前,低聲道:「衛郡曹,久違了。」
衛昭抬頭一看,心中一驚,來人正是崔琰的心腹——李默。
「李兄?」衛昭壓低聲音,「你怎麼會在這裡?」
李默微微一笑,坐在衛昭對面:「崔大人早就料到您會來長安,特意讓我在此等候。」
衛昭心中一松,知道崔琰已經察覺到了自己的行動。他沉聲道:「崔大人有何指教?」
李默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給衛昭:「崔大人讓我轉交給您的。」
衛昭接過信,迅速瀏覽了一遍。信中,崔琰詳細說明了朝中的局勢,並提到王嬿被關押在天牢的東側牢房,守衛相對鬆懈。信的末尾,崔琰還提到了一件事——太原王氏與匈奴的交易背後,似乎另有隱情。
「崔大人還說,若您想救王小姐,今夜子時,天牢東側會有一處守衛空缺。」李默低聲說道。
衛昭收起信,心中暗自盤算。崔琰的用意很明顯,他想借自己的手救出王嬿,同時也能藉此機會打擊太原王氏的政敵。但衛昭並不完全信任崔琰,他知道,朝堂之上的博弈,從來都不是簡單的合作。
「替我謝過崔大人。」衛昭沉聲道,「我會慎重考慮。」
李默點了點頭,起身離開。臨走前,他意味深長地看了衛昭一眼:「衛郡曹,長安水深,您多加小心。」
待李默離開後,陳慶低聲問道:「衛曹,我們真的要按崔琰的計劃行事嗎?」
衛昭搖了搖頭:「崔琰的提議雖然可行,但我們不能完全依賴他。天牢守衛森嚴,即便有內應,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我們需要另做打算。」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遠處巍峨的宮牆,目光深邃:「今夜,我們先去天牢附近探查一番,再做決定。」
夜幕降臨,長安城籠罩在一片寂靜之中。衛昭帶著陳慶和幾名親信,悄悄潛入了天牢附近的街區。天牢位於城東,四周高牆環繞,守衛森嚴。衛昭躲在一處陰影中,仔細觀察著守衛的巡邏路線。
「守衛每半個時辰換一次崗,東側的守衛確實比其他地方鬆懈。」陳慶低聲說道。
衛昭點了點頭,心中已經有了計劃。他正準備下令行動,突然聽到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緊接著,一隊騎兵疾馳而來,停在了天牢門口。
「是羽林軍!」陳慶低呼一聲。
衛昭心中一凜,羽林軍是皇帝的親軍,此時出現在天牢,顯然是為了加強守衛。他意識到,事情可能比預想的更加複雜。
「撤!」衛昭果斷下令。
一行人迅速撤離,回到了藏身的茶館。衛昭坐在桌前,眉頭緊鎖。羽林軍的出現,意味著皇帝對太原王氏的案子極為重視,甚至可能已經察覺到了朝中的暗流涌動。
「衛曹,我們接下來怎麼辦?」陳慶問道。
衛昭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既然天牢難以突破,我們就換個思路。王嬿的案子是由御史台審理的,若能找到案件的破綻,或許能讓她脫罪。」
「可我們手頭並無證據。」陳慶皺眉道。
衛昭微微一笑,從懷中取出一枚銅牌:「這是從匈奴大營繳獲的,上面刻有太原王氏的家徽。但這枚銅牌的鑄造工藝,卻並非出自太原王氏的工匠之手。」
陳慶接過銅牌,仔細端詳:「您的意思是……有人偽造了證據,陷害太原王氏?」
衛昭點了點頭:「正是。若能找到偽造證據的人,或許就能為王嬿洗清罪名。」
「可這人會是誰?」陳慶疑惑道。
衛昭目光深邃,緩緩吐出兩個字:「崔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