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工坊區的形成更重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州城內。

  到處都是議論聲。

  「我的個乖乖,十萬石糧食啊,就這麼沒了。」

  「上里縣怎麼會出現山匪?」

  「肯定是當地一些潑皮活不下去了,就選擇當山匪了。」

  「真是不知死活,州牧大人治下還敢跑去做山匪。」

  「……」

  除了頭版頭條之外,百姓和商人最感興趣的就是GG區的GG。

  七月第一版《秦州時報》GG區頭條GG對所有商人來說,便是王炸。

  【秦州營造司:鑑於香皂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經由州牧大人批准,特開放普通香皂製造技術,秦州本地商人及外地商人,皆可前往營造司諮詢相關事宜。】

  看到這則GG的商賈,第一時間湧向了營造司。

  這個官署,終於享受到了宣傳司這幾個月的待遇。

  一大群商賈來到營造司,諮詢香皂技術開放的事情。

  這個事其實很簡單。

  工坊區不可能浪費人力和物力去製造普通香皂。

  加之香皂是日常消耗品,且市場太龐大了。

  為了營造司的健康發展,必須對外授權普通香皂的技術。

  此次對外技術授權,一共有30個名額。

  秦州商會現有的十五個成員可以無需審批,可以直接在工坊區建造工坊生產普通香皂。

  其餘的本地商人和外地商人,則需要先報名,然後再通過抽籤的形式,決定剩下十五個授權名額。

  營造司的官吏將技術授權的規則說完後。

  一些本地商人感到不忿。

  一名本地商賈直接開口問道:「官爺,牧府不應該傾力扶持本地商人嗎?」

  周圍的外地商賈剛想開口反駁,就被官吏攔住了。

  「牧府一直都在大力扶持本地商人,秦州商會成員直接獲得技術授權開辦工坊,這便是證據之一。」

  這名官吏繼續說道:「州牧大人曾說過,牧府會扶持本地商人,卻也不會打壓外地商人。

  只要本分在秦州行商,皆一視同仁。」

  官吏的話讓所有外地商賈都很高興,也很感動。

  他們在外經商,最怕的就是當地官府打壓他們。

  官吏見那些本地商人不說話,便說道:「都排好隊,過來登記好個人信息,記住籍貫一項絕對不能寫錯。」

  一個時辰後,這名官吏將整理好的商賈信息表,送到了呂茂手中。

  呂茂並沒有看,而是在寫摺子。

  「信息沒問題就直接抽籤,記住要公平分配,知道嗎?」

  這名官吏連連應下。

  他肯定明白啊。

  雖說對外說是抽籤,可怎麼抽,抽出來的是什麼,由營造司說了算。

  最終,十五個名額中,秦州本地商人分到了4個,靈州商人分到了3個。

  岐州商人分到了4個,隴州商人分到了4個。

  抽籤結果出來之後,營造司外面所有等候消息的商人,都愣了下。

  這抽籤怎麼感覺有貓膩呢?

  但很快,隨著抽中的名單張貼出來後,眾人的心思全飛走了。

  「哈哈哈,我抽中了。」

  「唉,我沒有抽中。」

  「名額太少了,太難抽中了。」

  「……」

  有人歡喜自然有人愁。

  抽中授權的商人,歡天喜地去做準備了。

  他們需要先去城外的工坊區挑選工坊位置。

  挑選好工坊位置,獲得營造司批准之後,就可以動工建造工坊。

  建造好工坊之後,便可以去營造司領取普通香皂的製造技術。

  技術授權的價錢非常便宜,每年五百貫。

  前陣子,秦州商會的成員曾詢問過呂茂,技術授權給出去了。

  萬一那些外地商賈跑去別的地方生產香皂,那豈不是要虧大發了。


  對此,呂茂也給出了解釋。

  「我曾經也問過州牧大人,大人的解釋是,普通香皂的製造技術最多不超過一年,就會被其他人摸索出來。

  另外,只要香精的製造技術掌握在營造司手中,外地商人在工坊區的工坊就一定不會停工。」

  呂茂若有所思道:「相較於技術,州牧大人貌似更在意工坊區的建設成形,本官感覺州牧大人在布一個大局。」

  不論呂茂和秦州商會成員是否理解,工坊區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

  繞水村。

  今日所有的村民都興奮地聚在村門口。

  因為昨天官員傳來消息,繞水村因為開荒積極,加上村中有鹽鹼地和化肥試驗地。

  官員特地獎勵繞水村五頭耕牛。

  天吶,這可是五頭耕牛。

  自從村民們昨天聽到這個消息,便一晚上都沒有睡。

  有了這五頭耕牛,繞水村以後再也不用去別的村借耕牛,也不需要排隊等待官員抽調耕牛。

  忽然這時,幾名漢子從村口處跑過來,嘴裡還大喊著:「耕牛來了,我們村的耕牛來了。」

  在這幾名漢子身後,兩名官府的小吏正驅趕著五頭耕牛過來。

  看到耕牛,村民們再也按耐不住,紛紛迎了上去。

  一名小吏擦了下額頭上的汗水,從懷裡拿出一本冊子。

  「繞水村村正何在?」

  「老朽在這。」

  小吏一邊書寫,一邊說道:「這五頭耕牛是牧府特地囑咐,分配給繞水村,你們一定要照顧好。

  每年官員都會來繞水村檢查耕牛是否安在,耕牛有疫病問題需第一時間上報官府,官府會遣人來治理。」

  繞水村村正一臉正色道:「官爺放心,我們繞水村一定會照顧好五頭耕牛,這五頭耕牛以後就是我們繞水村的命根子。」

  周圍村民也都認真的點著頭。

  對他們來說,耕牛就是寶貝。

  誰要是胡亂使用耕牛,其他村民可不會放過他。

  書吏撕下一張文書遞給村正。

  「這是五頭耕牛的憑證文書,千萬不能丟了。」

  「官爺放心,老朽就算是把家丟了,都不會丟了文書。」

  繞水村村長小心的將文書折好,然後放進懷裡。

  並且,一隻手還緊緊地按在胸前,生怕文書會不翼而飛。

  其實,並不止繞水村獲得了耕牛。

  安陽郡、河西郡和定山郡將近兩百多個村莊,都分配得到了耕牛。

  這兩百個村莊,一直都沒有耕牛,嚴重影響耕種。

  正好這次,上天送來五百多頭牛,暫時緩解了秦地耕牛不足的窘境。

  後面等到收服關遠郡,秦州缺牛的問題將被徹底解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