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打倒大米
掛了電話後張偉又跟小愛討論了一番,最後決定將尺寸閹割到軸距為3008毫米,整體尺寸為4882x1894x1838毫米,跟吉普牧馬人同一個尺寸的級別。
只是更改了底盤尺寸,原有的生產線完全可以勝任,只需要將磨具換一下再稍微調整一下就可以生產,很快就做出了一批成品。
將一批成品運給大米汽車組裝工廠讓他們對車殼和內飾進行研發工作。
綠米跟大米其實就是一個公司,有了大米汽車的研發經驗,在研發一款只是稍微短一點的車型根本不是問題。
大米工廠也很簡單粗暴直接將大米汽車原先的車殼根據底盤的尺寸進行相對的減短,兩款車型除了尺寸不同整體造型都差不多,在將前臉的裝飾稍微改一下,用於區分兩款車型。
車殼內飾等都確定並且組裝好後,大米工廠發了幾輛成品車給隨便科技公司,這是來定製自動駕駛軟體來了。
等隨便科技將自動駕駛軟體適配完後就送去L3自動駕駛測試。
測試很順利,每次都能輕鬆通過,當所有手續都辦下來後,大米工廠又生產了一批庫存後綠米的官方微博就開始為其開啟預熱。
發布會也很快就在大家的期待中開始了,首先是性能上跟大米汽車沒有區別,無論是電機功率,四驅系統,變速器,扭矩放大,行駛成本上都一樣,因為尺寸變小了,電池容量也少了一半的原因整體車子的重量也跟著少了許多,在行駛成本上甚至比大米汽車還要經濟。
跟大米汽車不同之處主要在尺寸和內飾上,沒有了擋風顯示器,換成了HUD抬頭顯示,皮革用料方面的檔次也沒有大米汽車高,不過也不差,不是專門對這方面有研究的人其實根本感覺不出來。
有一部分人其實是不喜歡車內花里胡哨的燈光的,他們認為這樣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不安全,這輛車沒有了星空頂,保留了一些必要的車內功能燈光,比如門把手燈光,安全帶卡扣燈光,開門的踏板燈光等等一些實用性的燈光。
內飾全軟裝包裹,電動座椅,座椅加熱通風什麼的竟然也有,分區空調,分區影音,主動降噪等等都還有,其實這些功能成本也沒多少,只是很多廠商為了區分高低配故意去閹割而已。
跟大米汽車不同的是這次綠米車內的設備和皮料都是自己研發生產或者是跟國內廠商訂購的,沒有國外進口的知名大牌產品,但是品質上卻看不出什麼區別,所謂的大牌昂貴的部分都在其品牌價值而已,實際品質差不了多少。
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減去品牌溢價可以減少很多的成本。
至於尺寸上的閹割,對於一些人來說這根本不算閹割,比如越野愛好者,更短的軸距意味著更強的通過性,以前因為大米汽車軸距太長而糾結的越野愛好者們則是表示這車一上市必買。
畢竟大米汽車的越野性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這輛綠米汽車在越野性能沒有閹割的情況下還縮短了軸距,在他們看來這就是加強了越野能力啊。
而對於一些女士來說,大米汽車好是好就是太大了,很多女的都不喜歡太大的車,因為覺得不好操控,儘管大米汽車有行車電腦輔助根本沒有操控上的問題,但是心理上還是會讓人感覺小的就是比大的靈活的感覺,而這個尺寸不大不小正好符合她們的要求。
當然安全方面是沒有被閹割掉的,碰撞成績和抗壓成績都跟大米汽車一樣,甚至連大米汽車的落水自救功能都有。
自動駕駛就不用說了,支持L3.5級別自動駕駛,未來可升級為L4級別。
有5座和6座版本可供選擇,除了座椅數量不同配置保持一致,沒有所謂的高低配區分,全系高配。
這次發布會是綠米負責人盧總主持的,當他將9.98萬起,6座版本為10.98萬的價格公布以後現場和視頻中的人迎來了一陣高潮。
彈幕里紛紛刷著「打倒大米」和「我ko我自己」的彈幕。
這次的轟動甚至比大米汽車發布的時候還要強烈,仿佛當年綠米將智慧型手機價格壓到千元以內一樣的效果。
盧總:「明天即可到全國各地大米之家進行試駕和購買,發布會結束後也有試駕活動,本次發布會到此結束。」
隨著盧總宣布發布會結束,各大評測自媒體馬上就更新了動態,一時間各大網站的主頁都被綠米汽車的視頻給占領了。
發布會結束後大部分人也是紛紛打開自己喜歡的評測博主觀看起綠米汽車的評測。
大部分人都是看過大米汽車評測的,在看了綠米汽車的評測在對比大米汽車後都表示,閹割掉的功能都是可有可無的,都可以接受,最主要的是這個價格可太香了。
但是還是有很多別的廠商請來黑綠米的人,在彈幕中和評論中發表了惡意評論。
「電池只有10千瓦時,喇叭,座椅,內飾皮料都是國產雜牌。」
這一條評論幾乎每個綠米汽車的視頻都能看到,字數標點符號都一模一樣,一看就知道是故意黑的人。
當然每條這樣的惡意評論下都有著這樣的回覆。
「10千瓦時對於增程式來說完全夠用,要不是發電機效率太高,趕不上消耗的甚至可以不需要電池,電池只是作為緩存而已,要那麼大電池怎麼不去買純電車?」
「國產品牌的內飾怎麼了?品質不比某些所謂的大牌好?而且價格就擺在那裡要什麼自行車?想要高端豪華品牌去買大米汽車啊,全車可定製,內飾全鑽石只要你出的起錢都可以給你定製上。」
當然還是有一部分人被這種惡意評論影響的,不過在開售第一天時去大米之家親自體驗後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因為綠米汽車的內飾雖然不是什麼知名大牌,但是品質確實是非常不錯的,作為普通人在對比旁邊的大米汽車內飾後感覺不出有什麼區別。
綠米汽車開售第一天銷量非常驚人,甚至連大米汽車的銷量都被此拉低了,因為需求就那麼多,你銷量好了,別的銷量就肯定會下降。
綠米這真的是要打倒大米的節奏啊,第一天銷量就有3萬台,而大米汽車在今天的銷量則只有2千台,這是硬生生的從自己大哥那搶錢啊。
只是更改了底盤尺寸,原有的生產線完全可以勝任,只需要將磨具換一下再稍微調整一下就可以生產,很快就做出了一批成品。
將一批成品運給大米汽車組裝工廠讓他們對車殼和內飾進行研發工作。
綠米跟大米其實就是一個公司,有了大米汽車的研發經驗,在研發一款只是稍微短一點的車型根本不是問題。
大米工廠也很簡單粗暴直接將大米汽車原先的車殼根據底盤的尺寸進行相對的減短,兩款車型除了尺寸不同整體造型都差不多,在將前臉的裝飾稍微改一下,用於區分兩款車型。
車殼內飾等都確定並且組裝好後,大米工廠發了幾輛成品車給隨便科技公司,這是來定製自動駕駛軟體來了。
等隨便科技將自動駕駛軟體適配完後就送去L3自動駕駛測試。
測試很順利,每次都能輕鬆通過,當所有手續都辦下來後,大米工廠又生產了一批庫存後綠米的官方微博就開始為其開啟預熱。
發布會也很快就在大家的期待中開始了,首先是性能上跟大米汽車沒有區別,無論是電機功率,四驅系統,變速器,扭矩放大,行駛成本上都一樣,因為尺寸變小了,電池容量也少了一半的原因整體車子的重量也跟著少了許多,在行駛成本上甚至比大米汽車還要經濟。
跟大米汽車不同之處主要在尺寸和內飾上,沒有了擋風顯示器,換成了HUD抬頭顯示,皮革用料方面的檔次也沒有大米汽車高,不過也不差,不是專門對這方面有研究的人其實根本感覺不出來。
有一部分人其實是不喜歡車內花里胡哨的燈光的,他們認為這樣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不安全,這輛車沒有了星空頂,保留了一些必要的車內功能燈光,比如門把手燈光,安全帶卡扣燈光,開門的踏板燈光等等一些實用性的燈光。
內飾全軟裝包裹,電動座椅,座椅加熱通風什麼的竟然也有,分區空調,分區影音,主動降噪等等都還有,其實這些功能成本也沒多少,只是很多廠商為了區分高低配故意去閹割而已。
跟大米汽車不同的是這次綠米車內的設備和皮料都是自己研發生產或者是跟國內廠商訂購的,沒有國外進口的知名大牌產品,但是品質上卻看不出什麼區別,所謂的大牌昂貴的部分都在其品牌價值而已,實際品質差不了多少。
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減去品牌溢價可以減少很多的成本。
至於尺寸上的閹割,對於一些人來說這根本不算閹割,比如越野愛好者,更短的軸距意味著更強的通過性,以前因為大米汽車軸距太長而糾結的越野愛好者們則是表示這車一上市必買。
畢竟大米汽車的越野性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這輛綠米汽車在越野性能沒有閹割的情況下還縮短了軸距,在他們看來這就是加強了越野能力啊。
而對於一些女士來說,大米汽車好是好就是太大了,很多女的都不喜歡太大的車,因為覺得不好操控,儘管大米汽車有行車電腦輔助根本沒有操控上的問題,但是心理上還是會讓人感覺小的就是比大的靈活的感覺,而這個尺寸不大不小正好符合她們的要求。
當然安全方面是沒有被閹割掉的,碰撞成績和抗壓成績都跟大米汽車一樣,甚至連大米汽車的落水自救功能都有。
自動駕駛就不用說了,支持L3.5級別自動駕駛,未來可升級為L4級別。
有5座和6座版本可供選擇,除了座椅數量不同配置保持一致,沒有所謂的高低配區分,全系高配。
這次發布會是綠米負責人盧總主持的,當他將9.98萬起,6座版本為10.98萬的價格公布以後現場和視頻中的人迎來了一陣高潮。
彈幕里紛紛刷著「打倒大米」和「我ko我自己」的彈幕。
這次的轟動甚至比大米汽車發布的時候還要強烈,仿佛當年綠米將智慧型手機價格壓到千元以內一樣的效果。
盧總:「明天即可到全國各地大米之家進行試駕和購買,發布會結束後也有試駕活動,本次發布會到此結束。」
隨著盧總宣布發布會結束,各大評測自媒體馬上就更新了動態,一時間各大網站的主頁都被綠米汽車的視頻給占領了。
發布會結束後大部分人也是紛紛打開自己喜歡的評測博主觀看起綠米汽車的評測。
大部分人都是看過大米汽車評測的,在看了綠米汽車的評測在對比大米汽車後都表示,閹割掉的功能都是可有可無的,都可以接受,最主要的是這個價格可太香了。
但是還是有很多別的廠商請來黑綠米的人,在彈幕中和評論中發表了惡意評論。
「電池只有10千瓦時,喇叭,座椅,內飾皮料都是國產雜牌。」
這一條評論幾乎每個綠米汽車的視頻都能看到,字數標點符號都一模一樣,一看就知道是故意黑的人。
當然每條這樣的惡意評論下都有著這樣的回覆。
「10千瓦時對於增程式來說完全夠用,要不是發電機效率太高,趕不上消耗的甚至可以不需要電池,電池只是作為緩存而已,要那麼大電池怎麼不去買純電車?」
「國產品牌的內飾怎麼了?品質不比某些所謂的大牌好?而且價格就擺在那裡要什麼自行車?想要高端豪華品牌去買大米汽車啊,全車可定製,內飾全鑽石只要你出的起錢都可以給你定製上。」
當然還是有一部分人被這種惡意評論影響的,不過在開售第一天時去大米之家親自體驗後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因為綠米汽車的內飾雖然不是什麼知名大牌,但是品質確實是非常不錯的,作為普通人在對比旁邊的大米汽車內飾後感覺不出有什麼區別。
綠米汽車開售第一天銷量非常驚人,甚至連大米汽車的銷量都被此拉低了,因為需求就那麼多,你銷量好了,別的銷量就肯定會下降。
綠米這真的是要打倒大米的節奏啊,第一天銷量就有3萬台,而大米汽車在今天的銷量則只有2千台,這是硬生生的從自己大哥那搶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