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碰撞測試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啊,實際上由於大米汽車的車身自重太輕,如果拉滿載的拖掛輪胎可能會打滑,而且4倍扭矩放大功能也不能很高的速度行駛,拉肯定是拉的動,只是行駛速度不會很快,這個扭矩放大功能是在一些極端情況下給車子提供更強勁的動力能夠更好的脫困用的,並不是用來拉拖掛的啊。」
彈幕這時候有人說道:「吉普牧馬人也有這4倍扭矩放大的功能。」
「前面的最新款牧馬人的最大扭矩才400扭米,4倍放大也就1600扭米,雖然說已經很強了,但是能跟大米這款4倍放大後的2640扭米的比嗎?」
「我x,這就是一輛拖掛車頭啊。」
雷總繼續說道:「扭矩放大的原理就像騎自行車時的變速器一樣,當前齒輪小後齒輪大時,你腳踩的飛快,但是這時候車速卻不快,這時候爬坡就會很輕鬆,因為輪上的扭力被放大了。」
「同樣的原理在汽車上就是發動機的轉速很高但是輪胎的轉速不高,這時候輪胎的扭力就會變得很大,雖然速度慢但是扭力卻很大,爬坡,脫坑就會變的很輕鬆。」
「想要實現前驅,後驅,四驅無縫自由切換市面上其實還有一種四驅系統能夠做到,就是電四驅系統,它不需要中央傳動軸,前後各有一個電機,通過電腦自動判斷當前路況適合的驅動模式自動切換,也可以手動切換固定前驅或者後驅和四驅模式,前驅模式時後電機不工作,後驅時前電機不工作,四驅時雙電機一起工作,這種模式的四驅在我們的大米汽車出來前可以說算是非常好的四驅系統了,幾乎沒有什麼缺點。」
「為什麼說是在我們的大米汽車出來之前呢?首先是,這種雙電機四驅是沒有變速箱的,也就是說不管你是前驅行駛還是後驅行駛,續航都沒有搭在了變速箱的長,其次是沒有分動箱,就沒有扭矩放大功能,拿來家用還可以,要想用來越野就不太行了。」
「雖然說它是雙電機,但是我們大米汽車搭載的這個電機無論是馬力,功率和扭矩都是它們2個電機的總和,沒必要上2個電機,還能節省空間和減輕重量,間接性的提升續航。」
「本來基本找不到缺點的雙電機四驅系統,隨便四驅一出就顯得它好像到處都是缺點。」
張偉看著發布會心想:「雷總說的沒錯,而且就這個分動箱單獨拿出來都是一個領先世界的技術水平,如果單獨賣給做硬派越野車型的車企還能在賺一筆,現在號稱硬派越野的車型基本配置都要有分動箱,沒有分動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硬派越野車,而且現在的四驅系統基本都是變速箱連接分動箱實現四驅系統和扭矩放大功能,他們只需要稍微把自己車型的底盤改一改,適配隨便科技這款分動箱的尺寸就可以了,不需要為了這款分動箱再重新投入大筆資金重新研發一款車型。」
停頓了一下雷總繼續說道:「介紹完了我們的動力系統,再說說其它的,我們的整備重量僅僅只有2噸,同級別的路虎攬勝行政加長版整備質量卻有2.74噸,為什麼?是我們偷工減料了嗎?」
「並沒有,首先我們採用的是非承載底盤,有著很強的剛性,車身跟底盤採用的都是同一種材料,是由隨便科技提供的一種石墨烯複合材料,除了擁有質量輕,硬度高的特性外,也有著很強的韌性。」
「韌性這一點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碳纖維很輕很硬,但是碳纖維的韌性非常低,如果受倒超出其承受的最大力量時不會像金屬一樣彎曲變形,而是會像玻璃一樣碎裂掉。」
「為了更直觀的讓大家了解我們的大米汽車的質量,我們特地做了幾項測試。」
「首先是被稱為業界最嚴苛的主駕百分之25偏置碰撞測試,因為我們的車還沒有開始售賣,這次測試不是中保研幫我們測的,是我們自己做的測試,如果有人質疑結果,後續等我們的車正式開售後其它測試機構可以再次進行測試。」
雷總按了一下手裡的遙控器,大屏幕上開始播放起了測試視頻。
視頻中車速在每小時64公里,跟中保研測試的速度相同,汽車裡也有相機和假人。
視頻很簡短車子以64公里每小時的速度撞向專門的障礙物,碰撞的一瞬間車內的所有氣囊瞬間打開,假人被保護的非常好。
外部視角,車子在撞向障礙物後,車子就逆時針旋轉的方向往右邊旋轉出了幾米。
但是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大米汽車不僅左側A柱沒有段,就連左側車頭都沒有變形,就左前的燈罩碎了,和一些裝飾用的鍍鉻條脫落了而已,車殼主體也只是掉了一點漆而已。
這結果驚呆了現場的觀眾和正在看直播的觀眾。
「我x,這速度有64公里每小時嗎?為什麼撞上去感覺力度不是很大?」
「前面的力度不大能夠旋轉的飛出去嗎?」
「這碰撞結果就跟中保研測試的其他車型每小時15公里的結果沒區別吧?」
雷總這時候說道:「大家都沒看錯,我們的數據絕對真實,剛剛的速度確確實實是64公里每小時碰撞的,來看看我們的車子受損情況,左前燈罩碎裂,但是裡面的雷射大燈和其它燈組都是完好的,只需要花十幾塊錢換個燈罩就可以了,還有就是幾個裝飾用的金屬條掉了,整車外觀受損最嚴重的應該是車漆了,這修補起來應該要300到500不等。」
「內部的話所有安全氣囊全部打開,其它的都沒有問題,內部那麼多安全氣囊要全部更換還是比較貴的。」
「看來這64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對我們的車輛並沒有什麼挑戰性啊?為了讓大家知道我們車子的極限,當時我就做了一個決定,我們要不在拿一輛車以每小時120公里來撞一次?」
現場觀眾都叫好。
彈幕里也是滿屏的刷著好。
雷總說道:「請大家觀看下面視頻。」
雷總按了一下手裡遙控器,大屏幕又開始播放起了視頻。
視頻中給車輛一個內外特寫,內部還是有假人和攝像機,跟剛剛不同,這條測試路段比較長也比較寬,目的是為了加速到120公里每小時。
視頻一切,大米汽車已非常驚人的速度從0提升到了120公里每小時,很快就到了專門設置的障礙物前,在撞上去的前一秒鐘,安全氣囊全部打開,安全帶收緊,把假人牢牢的固定在座位上。
很快車子就碰上了障礙物,由於安全帶提前收緊,緩解了一定的慣性,假人也被安全氣囊完全的保護住了,沒有損傷。
外部視角,大米汽車碰到障礙物後,就聽到一聲巨響,由於還是主駕百分之25的偏置碰撞,車子還是以逆時針的旋轉的飛了出去,不同的是,這次旋轉的圈速,和飛出去的距離要比剛才64公里每小時的要遠,畢竟速度在那裡擺著。
就在大家被這隻有電影特效里才能看到的場景震驚的時候,視角切到了車子的附近,從外部受損程度來看,車頭左前凹陷,車子左前輪被撞斷軸飛出去了,但是整體車廂並沒有受損,A柱也是完整如初。
大家還沒有從剛剛的震驚中緩過來,雷總就已經開口說道:「碰撞結果,跟中保研測試的其他車型以64公里每小時百分之25偏置碰撞結果相同,但是不同的是我們是以每小時120公里碰撞的。」
「當然實際情況中我們的行車電腦是不會讓這種事發生的,就算是非常非常極端的條件無法避免以這麼高的速度碰撞我們的行車電腦也會做出一系列儘可能挽救的操作,比如大家剛剛從視頻中看到的,安全氣囊提前1秒彈開,和安全帶提前收緊的操作,這樣的目的是為了不讓碰撞時安全氣囊彈出的速度跟碰撞時人向前的慣性疊加,畢竟12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還是太快了,安全氣囊彈出的速度也是非常的驚人的。」
「一開始我們在做碰撞測試的時候都失敗了,並不是因為碰撞結果不理想而失敗的,而是行車電腦太智能了,都完美避讓了障礙物,迫不得已我們後來請了這套自動駕駛系統的開發公司,也就是隨便科技公司加入了一項碰撞測試的模式,才讓碰撞測試能夠順利進行。」
彈幕這時候有人說道:「吉普牧馬人也有這4倍扭矩放大的功能。」
「前面的最新款牧馬人的最大扭矩才400扭米,4倍放大也就1600扭米,雖然說已經很強了,但是能跟大米這款4倍放大後的2640扭米的比嗎?」
「我x,這就是一輛拖掛車頭啊。」
雷總繼續說道:「扭矩放大的原理就像騎自行車時的變速器一樣,當前齒輪小後齒輪大時,你腳踩的飛快,但是這時候車速卻不快,這時候爬坡就會很輕鬆,因為輪上的扭力被放大了。」
「同樣的原理在汽車上就是發動機的轉速很高但是輪胎的轉速不高,這時候輪胎的扭力就會變得很大,雖然速度慢但是扭力卻很大,爬坡,脫坑就會變的很輕鬆。」
「想要實現前驅,後驅,四驅無縫自由切換市面上其實還有一種四驅系統能夠做到,就是電四驅系統,它不需要中央傳動軸,前後各有一個電機,通過電腦自動判斷當前路況適合的驅動模式自動切換,也可以手動切換固定前驅或者後驅和四驅模式,前驅模式時後電機不工作,後驅時前電機不工作,四驅時雙電機一起工作,這種模式的四驅在我們的大米汽車出來前可以說算是非常好的四驅系統了,幾乎沒有什麼缺點。」
「為什麼說是在我們的大米汽車出來之前呢?首先是,這種雙電機四驅是沒有變速箱的,也就是說不管你是前驅行駛還是後驅行駛,續航都沒有搭在了變速箱的長,其次是沒有分動箱,就沒有扭矩放大功能,拿來家用還可以,要想用來越野就不太行了。」
「雖然說它是雙電機,但是我們大米汽車搭載的這個電機無論是馬力,功率和扭矩都是它們2個電機的總和,沒必要上2個電機,還能節省空間和減輕重量,間接性的提升續航。」
「本來基本找不到缺點的雙電機四驅系統,隨便四驅一出就顯得它好像到處都是缺點。」
張偉看著發布會心想:「雷總說的沒錯,而且就這個分動箱單獨拿出來都是一個領先世界的技術水平,如果單獨賣給做硬派越野車型的車企還能在賺一筆,現在號稱硬派越野的車型基本配置都要有分動箱,沒有分動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硬派越野車,而且現在的四驅系統基本都是變速箱連接分動箱實現四驅系統和扭矩放大功能,他們只需要稍微把自己車型的底盤改一改,適配隨便科技這款分動箱的尺寸就可以了,不需要為了這款分動箱再重新投入大筆資金重新研發一款車型。」
停頓了一下雷總繼續說道:「介紹完了我們的動力系統,再說說其它的,我們的整備重量僅僅只有2噸,同級別的路虎攬勝行政加長版整備質量卻有2.74噸,為什麼?是我們偷工減料了嗎?」
「並沒有,首先我們採用的是非承載底盤,有著很強的剛性,車身跟底盤採用的都是同一種材料,是由隨便科技提供的一種石墨烯複合材料,除了擁有質量輕,硬度高的特性外,也有著很強的韌性。」
「韌性這一點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碳纖維很輕很硬,但是碳纖維的韌性非常低,如果受倒超出其承受的最大力量時不會像金屬一樣彎曲變形,而是會像玻璃一樣碎裂掉。」
「為了更直觀的讓大家了解我們的大米汽車的質量,我們特地做了幾項測試。」
「首先是被稱為業界最嚴苛的主駕百分之25偏置碰撞測試,因為我們的車還沒有開始售賣,這次測試不是中保研幫我們測的,是我們自己做的測試,如果有人質疑結果,後續等我們的車正式開售後其它測試機構可以再次進行測試。」
雷總按了一下手裡的遙控器,大屏幕上開始播放起了測試視頻。
視頻中車速在每小時64公里,跟中保研測試的速度相同,汽車裡也有相機和假人。
視頻很簡短車子以64公里每小時的速度撞向專門的障礙物,碰撞的一瞬間車內的所有氣囊瞬間打開,假人被保護的非常好。
外部視角,車子在撞向障礙物後,車子就逆時針旋轉的方向往右邊旋轉出了幾米。
但是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大米汽車不僅左側A柱沒有段,就連左側車頭都沒有變形,就左前的燈罩碎了,和一些裝飾用的鍍鉻條脫落了而已,車殼主體也只是掉了一點漆而已。
這結果驚呆了現場的觀眾和正在看直播的觀眾。
「我x,這速度有64公里每小時嗎?為什麼撞上去感覺力度不是很大?」
「前面的力度不大能夠旋轉的飛出去嗎?」
「這碰撞結果就跟中保研測試的其他車型每小時15公里的結果沒區別吧?」
雷總這時候說道:「大家都沒看錯,我們的數據絕對真實,剛剛的速度確確實實是64公里每小時碰撞的,來看看我們的車子受損情況,左前燈罩碎裂,但是裡面的雷射大燈和其它燈組都是完好的,只需要花十幾塊錢換個燈罩就可以了,還有就是幾個裝飾用的金屬條掉了,整車外觀受損最嚴重的應該是車漆了,這修補起來應該要300到500不等。」
「內部的話所有安全氣囊全部打開,其它的都沒有問題,內部那麼多安全氣囊要全部更換還是比較貴的。」
「看來這64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對我們的車輛並沒有什麼挑戰性啊?為了讓大家知道我們車子的極限,當時我就做了一個決定,我們要不在拿一輛車以每小時120公里來撞一次?」
現場觀眾都叫好。
彈幕里也是滿屏的刷著好。
雷總說道:「請大家觀看下面視頻。」
雷總按了一下手裡遙控器,大屏幕又開始播放起了視頻。
視頻中給車輛一個內外特寫,內部還是有假人和攝像機,跟剛剛不同,這條測試路段比較長也比較寬,目的是為了加速到120公里每小時。
視頻一切,大米汽車已非常驚人的速度從0提升到了120公里每小時,很快就到了專門設置的障礙物前,在撞上去的前一秒鐘,安全氣囊全部打開,安全帶收緊,把假人牢牢的固定在座位上。
很快車子就碰上了障礙物,由於安全帶提前收緊,緩解了一定的慣性,假人也被安全氣囊完全的保護住了,沒有損傷。
外部視角,大米汽車碰到障礙物後,就聽到一聲巨響,由於還是主駕百分之25的偏置碰撞,車子還是以逆時針的旋轉的飛了出去,不同的是,這次旋轉的圈速,和飛出去的距離要比剛才64公里每小時的要遠,畢竟速度在那裡擺著。
就在大家被這隻有電影特效里才能看到的場景震驚的時候,視角切到了車子的附近,從外部受損程度來看,車頭左前凹陷,車子左前輪被撞斷軸飛出去了,但是整體車廂並沒有受損,A柱也是完整如初。
大家還沒有從剛剛的震驚中緩過來,雷總就已經開口說道:「碰撞結果,跟中保研測試的其他車型以64公里每小時百分之25偏置碰撞結果相同,但是不同的是我們是以每小時120公里碰撞的。」
「當然實際情況中我們的行車電腦是不會讓這種事發生的,就算是非常非常極端的條件無法避免以這麼高的速度碰撞我們的行車電腦也會做出一系列儘可能挽救的操作,比如大家剛剛從視頻中看到的,安全氣囊提前1秒彈開,和安全帶提前收緊的操作,這樣的目的是為了不讓碰撞時安全氣囊彈出的速度跟碰撞時人向前的慣性疊加,畢竟12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還是太快了,安全氣囊彈出的速度也是非常的驚人的。」
「一開始我們在做碰撞測試的時候都失敗了,並不是因為碰撞結果不理想而失敗的,而是行車電腦太智能了,都完美避讓了障礙物,迫不得已我們後來請了這套自動駕駛系統的開發公司,也就是隨便科技公司加入了一項碰撞測試的模式,才讓碰撞測試能夠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