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蟻王進入基地
很快室內的屏幕出現一個林中湖泊。湖面在輕柔的月光下波光粼粼,湖邊的植物長得特別旺盛,浮萍翠翠綠綠,一大片層層疊疊交織在一起,圓圓的葉子爭先恐後地在月光下袒露著。湖邊的一個2米高鐵絲網隔開了樹林跟湖泊,鐵絲網上還掛著顯眼的警示提示遊人切勿靠近,湖裡有攻擊性的動物。
「從這裡下水嗎?」老闆一邊說一邊走近屏幕前拉開小八身旁的椅子坐下。屏幕淡淡的青光照在老闆寬闊而平滑的額頭上,微卷的劉海搭在額邊,眼角下垂的內雙眼在飽滿的臥蠶的襯托下倒顯得炯炯有神,消瘦的臉部清晰的下顎線勾勒出流暢的側臉輪廓,微微上揚的嘴角給臉蛋增添了一份自信跟從容。
「嗯,出水口在湖中間,距離湖邊5米。我讓蟻王跨國鐵絲網就拼成流線型下水」,小八一邊敲擊著鍵盤一邊說。
屏幕出現水中的畫面後才暴露出平靜的湖面下隱藏的殺機。時不時有一群在亞馬遜河稱王稱霸的紅腹食人魚出現在畫面中,卵圓形的體型,墨綠色的背部下面鮮紅色的腹部格外顯眼,短短扁扁的頭部下顎突出,厚厚的嘴唇中密密麻麻尖尖的牙齒清晰可見。
「是畫面放大的效果嗎?看起來這些食人鯧的體型比常見的大」,老闆突然問道。
「它們體型確實很大。昨天我把探測器偽裝成30厘米長的食人鯧,本來想著它下水後就是這個湖泊的霸王了。進去後卻發現它是裡面的小比比,最後還被周圍的食人鯧圍攻得只剩核心的機械體逃出來。」,八爪魚一邊說一邊指手畫腳地描畫著被圍攻後狼狽的樣子,甚是滑稽,臨了抱怨一句:「目測它們大部分超過50厘米,不知道生科用什麼東西餵的」。
老闆看著小八罕有的樣子舒展眉眼差點笑出來,但還是一本正經地解釋:「未必需要特地投喂,基地排出來的水富有營養,這些食人鯧長期泡在裡面營養絕對夠夠的,這樣它們的攻擊性更強。」
「可是污水不應該做好處理才能排出來嗎?」小八不解問道。
「這條湖泊還屬於生科公司的地,排污點設在另外的地方,他們內部有污水處理系統將污水處理循環利用,最後排出的污水量很少而且都是達標的。這種基本的社會責任覺悟大企業肯定不缺的,不然也走不遠。」
「老闆快看」,小八突然示意老闆看向屏幕中的小魚。
「這是什麼魚?」,看著眼前幾條體型細長、長度10毫米以內、體表沒有鱗片、通體透明的魚老闆好奇地問。
「這是寄生鯰,平時寄生在魚鰓里吸食血液的。但也攻擊人類,特別愛不知不覺中鑽入人體尿道,是不是很可怕?而且詭異的是,寄生鯰的體型並沒有跟食人鯧一樣比普通的大。」小八瞪著大眼睛看著老闆說。
「有可能生科的人調節了湖裡水的成分,特地讓寄生鯰保持小的體型不容易被發現。那入侵的盜賊可是夠嗆,就算躲開了兇猛的食人鯧還有寄生鯰猝不及防。幸虧是蟻王出手。」老闆說完拿起旁邊的杯子準備喝水。
「老闆,如果待會發生意外蟻王逃不出來會怎麼樣?」,小八突然問。
杯子在半空停頓一秒後老闆說:「盡力保全所有的螞蟻,每隻損失的螞蟻都會從我們的報酬中扣錢的,我們只是進去錄製實驗室的視頻,不至於搞出很大的動靜。」
不一會畫面出現一塊凸出來2米長直徑兩米的圓形出水口。出水口上有一排十字交叉的金屬欄杆,欄杆直徑比成年人胳膊還粗,欄杆中間每個通水孔只剩拇指般大小。
「金屬欄內測裝有感應器,估計除了食人鯧其他物體碰上它都會觸發警報。待會我讓蟻王變幻成線形游進去」
「進去後計劃怎麼行動?」老闆放下水杯問。
「我設計了兩種方案。第一種方案是進入基地後通訊正常,另一種是通訊信號被截斷的場景。兩種方案的第一步都是找培育基質的實驗室跟存放原材料的倉庫。沒有地圖或給水圖,只能靠蟻王全面搜索。方案一是取第一個分岔路當蟻巢,方案二是取信號屏蔽點。如果在第一個分岔路後面發現信號屏蔽點,隨從的螞蟻立即上報。將此路線調整為方案二。接著蟻后跟兩隻螞蟻留在蟻巢,其他的三位一組從洗手間或茶水間下水口進入辦公區。找到目的地的螞蟻在方案一是直接上報讓其他螞蟻到目的地集合,方案二是做標記並回蟻巢把目的地的線路同步給其他螞蟻。到目的地後奇數號螞蟻負責查找數據並錄製,偶數號螞蟻假設原路被切斷的情況下尋找其他退路,找到退路的通知邏輯同於尋找基液的,最後一同撤出。」小八簡要地描述它的方案。
「最大的風險點是什麼,怎麼化解?」老闆繼續問
「械衛士的X光系統可以發現蟻王。最優策略是蟻王在基地重整前進入,趁實驗室遷移時動手,據說這段時間被遷移的樓宇監控系統會被關閉所有的械衛士都得在外面守著。如果蟻王被發現只能拼盡全力逃跑,沒得解。」
小八口中的重整是指基地動態調整建築的行動。因為管理空閒場地的成本比較高,基地對於閒置空間一般直接回收,等需要的時候再拓展。於是每個季度上旬基地的智能系統根據每個部門上報的需求規劃好建築並跟原有建築的設計圖對比,找出差異的區域做好標記並設計一個調整建築的方案。等晚上員工都離開基地後採用3D列印技術先在空地列印一個臨時建築,停掉待調整區域的智能實驗機器助手,把需要調整的辦公區域內物資封裝打包遷移到臨時建築。再對原有建築進行擴容或縮小。然後將物資搬回到原有建築,最後銷毀臨時建築。整個調整過程幾個小時即可搞定,相對傳統的建築過程效率提升相當多,且提高了地面的利用率。3D列印的建築安全性、耐用性、美觀性、易用性等都勝於傳統建築。所以3D列印建築在最近幾年也得到很大的普及。
說完小八突然轉向老闆問:「但老闆我有疑問,我並沒有基質相關專業的數據,如果基地裡面原料的成分跟庫存有問題我也判斷不出來,盲目地錄製視頻未必就有用,為什麼不找專業的人來查?」
「生物科技的專業人士不一定能闖入基地。我們只要錄製視頻上交就好了,僱主有專業人士分析裡面的數據。實驗室的數據一般不會作假。按理說這麼大的公司不至於被一項原材料拖下這麼大的產量。一般大企業如果預估到這項原料供貨有問題他們提前就會尋找好替代品。生科有很大的嫌疑故意降低產量。」
「聽起來像是在打不是很有把握的仗」,小八自言自語道。
「別抱怨了,反正你有最新的武器玩,我也可以挑戰下舉國聞名的安保設施,一舉兩得的美差」,說完老闆又吩咐道:「讓烏鴉看一下基地裡面的情況,對方的內部消息透露基地今晚有樓棟需要重整。」
這時屏幕右上角彈出一個視窗,裡面是二十米的高牆開斷河流,牆頂豎著密密麻麻的高壓電線,下面有180度的攝像頭,還有很強烈的光不時越過牆頭掃視牆外,讓基地跟傳統的獨島監獄很像。接著畫面騰空而起十多米再往前推進,圓形牆內的建築由遠及近逐漸清晰。牆內有八棟建築形成一個八邊形,每棟建築寬度一樣,但高度不一,建築之間穿插著很漂亮的園林,綠草鮮花石飾小橋流水柳樹把基地打扮得如江南的美景。然而諾大的建築里看不到人的影子,基地中有三個械衛士在空中來回巡邏,兩個械衛士在地面。這便是A國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研發基地。
突然西北方向的樓一樓的大門打開,駛出一輛自動駕駛的車朝北側的樓靠近。在距離該建築5米的地方停下後車上下來4隻蜘蛛形狀的機器人。蜘蛛機器人以車子為中心往四個方向走一段距離後車子的上空冒出一片藍色的柔光,光線中出現一個四根圓柱子高度超過所有植物但上面是一個大平台的建築。蜘蛛機器人抬頭嘴巴朝著四根柱子的幻影射出大塊的3D材料,它們的力度控制得恰到好處,每一塊材料都不偏不倚地落到投影中.每一層都形成一個完美的圓盤。而空中的兩個械衛士這時也靠近建築從外面巡視裡面,確保裡面沒有異常情況。
「基地正在列印臨時建築,重整開始。蟻王已經進出水口了,穿越柵欄時激活每隻螞蟻的複眼」,未待老闆開口,小八一邊敲擊鍵盤,一邊匯報著進度。看來他們今晚的運氣不錯。
「從這裡下水嗎?」老闆一邊說一邊走近屏幕前拉開小八身旁的椅子坐下。屏幕淡淡的青光照在老闆寬闊而平滑的額頭上,微卷的劉海搭在額邊,眼角下垂的內雙眼在飽滿的臥蠶的襯托下倒顯得炯炯有神,消瘦的臉部清晰的下顎線勾勒出流暢的側臉輪廓,微微上揚的嘴角給臉蛋增添了一份自信跟從容。
「嗯,出水口在湖中間,距離湖邊5米。我讓蟻王跨國鐵絲網就拼成流線型下水」,小八一邊敲擊著鍵盤一邊說。
屏幕出現水中的畫面後才暴露出平靜的湖面下隱藏的殺機。時不時有一群在亞馬遜河稱王稱霸的紅腹食人魚出現在畫面中,卵圓形的體型,墨綠色的背部下面鮮紅色的腹部格外顯眼,短短扁扁的頭部下顎突出,厚厚的嘴唇中密密麻麻尖尖的牙齒清晰可見。
「是畫面放大的效果嗎?看起來這些食人鯧的體型比常見的大」,老闆突然問道。
「它們體型確實很大。昨天我把探測器偽裝成30厘米長的食人鯧,本來想著它下水後就是這個湖泊的霸王了。進去後卻發現它是裡面的小比比,最後還被周圍的食人鯧圍攻得只剩核心的機械體逃出來。」,八爪魚一邊說一邊指手畫腳地描畫著被圍攻後狼狽的樣子,甚是滑稽,臨了抱怨一句:「目測它們大部分超過50厘米,不知道生科用什麼東西餵的」。
老闆看著小八罕有的樣子舒展眉眼差點笑出來,但還是一本正經地解釋:「未必需要特地投喂,基地排出來的水富有營養,這些食人鯧長期泡在裡面營養絕對夠夠的,這樣它們的攻擊性更強。」
「可是污水不應該做好處理才能排出來嗎?」小八不解問道。
「這條湖泊還屬於生科公司的地,排污點設在另外的地方,他們內部有污水處理系統將污水處理循環利用,最後排出的污水量很少而且都是達標的。這種基本的社會責任覺悟大企業肯定不缺的,不然也走不遠。」
「老闆快看」,小八突然示意老闆看向屏幕中的小魚。
「這是什麼魚?」,看著眼前幾條體型細長、長度10毫米以內、體表沒有鱗片、通體透明的魚老闆好奇地問。
「這是寄生鯰,平時寄生在魚鰓里吸食血液的。但也攻擊人類,特別愛不知不覺中鑽入人體尿道,是不是很可怕?而且詭異的是,寄生鯰的體型並沒有跟食人鯧一樣比普通的大。」小八瞪著大眼睛看著老闆說。
「有可能生科的人調節了湖裡水的成分,特地讓寄生鯰保持小的體型不容易被發現。那入侵的盜賊可是夠嗆,就算躲開了兇猛的食人鯧還有寄生鯰猝不及防。幸虧是蟻王出手。」老闆說完拿起旁邊的杯子準備喝水。
「老闆,如果待會發生意外蟻王逃不出來會怎麼樣?」,小八突然問。
杯子在半空停頓一秒後老闆說:「盡力保全所有的螞蟻,每隻損失的螞蟻都會從我們的報酬中扣錢的,我們只是進去錄製實驗室的視頻,不至於搞出很大的動靜。」
不一會畫面出現一塊凸出來2米長直徑兩米的圓形出水口。出水口上有一排十字交叉的金屬欄杆,欄杆直徑比成年人胳膊還粗,欄杆中間每個通水孔只剩拇指般大小。
「金屬欄內測裝有感應器,估計除了食人鯧其他物體碰上它都會觸發警報。待會我讓蟻王變幻成線形游進去」
「進去後計劃怎麼行動?」老闆放下水杯問。
「我設計了兩種方案。第一種方案是進入基地後通訊正常,另一種是通訊信號被截斷的場景。兩種方案的第一步都是找培育基質的實驗室跟存放原材料的倉庫。沒有地圖或給水圖,只能靠蟻王全面搜索。方案一是取第一個分岔路當蟻巢,方案二是取信號屏蔽點。如果在第一個分岔路後面發現信號屏蔽點,隨從的螞蟻立即上報。將此路線調整為方案二。接著蟻后跟兩隻螞蟻留在蟻巢,其他的三位一組從洗手間或茶水間下水口進入辦公區。找到目的地的螞蟻在方案一是直接上報讓其他螞蟻到目的地集合,方案二是做標記並回蟻巢把目的地的線路同步給其他螞蟻。到目的地後奇數號螞蟻負責查找數據並錄製,偶數號螞蟻假設原路被切斷的情況下尋找其他退路,找到退路的通知邏輯同於尋找基液的,最後一同撤出。」小八簡要地描述它的方案。
「最大的風險點是什麼,怎麼化解?」老闆繼續問
「械衛士的X光系統可以發現蟻王。最優策略是蟻王在基地重整前進入,趁實驗室遷移時動手,據說這段時間被遷移的樓宇監控系統會被關閉所有的械衛士都得在外面守著。如果蟻王被發現只能拼盡全力逃跑,沒得解。」
小八口中的重整是指基地動態調整建築的行動。因為管理空閒場地的成本比較高,基地對於閒置空間一般直接回收,等需要的時候再拓展。於是每個季度上旬基地的智能系統根據每個部門上報的需求規劃好建築並跟原有建築的設計圖對比,找出差異的區域做好標記並設計一個調整建築的方案。等晚上員工都離開基地後採用3D列印技術先在空地列印一個臨時建築,停掉待調整區域的智能實驗機器助手,把需要調整的辦公區域內物資封裝打包遷移到臨時建築。再對原有建築進行擴容或縮小。然後將物資搬回到原有建築,最後銷毀臨時建築。整個調整過程幾個小時即可搞定,相對傳統的建築過程效率提升相當多,且提高了地面的利用率。3D列印的建築安全性、耐用性、美觀性、易用性等都勝於傳統建築。所以3D列印建築在最近幾年也得到很大的普及。
說完小八突然轉向老闆問:「但老闆我有疑問,我並沒有基質相關專業的數據,如果基地裡面原料的成分跟庫存有問題我也判斷不出來,盲目地錄製視頻未必就有用,為什麼不找專業的人來查?」
「生物科技的專業人士不一定能闖入基地。我們只要錄製視頻上交就好了,僱主有專業人士分析裡面的數據。實驗室的數據一般不會作假。按理說這麼大的公司不至於被一項原材料拖下這麼大的產量。一般大企業如果預估到這項原料供貨有問題他們提前就會尋找好替代品。生科有很大的嫌疑故意降低產量。」
「聽起來像是在打不是很有把握的仗」,小八自言自語道。
「別抱怨了,反正你有最新的武器玩,我也可以挑戰下舉國聞名的安保設施,一舉兩得的美差」,說完老闆又吩咐道:「讓烏鴉看一下基地裡面的情況,對方的內部消息透露基地今晚有樓棟需要重整。」
這時屏幕右上角彈出一個視窗,裡面是二十米的高牆開斷河流,牆頂豎著密密麻麻的高壓電線,下面有180度的攝像頭,還有很強烈的光不時越過牆頭掃視牆外,讓基地跟傳統的獨島監獄很像。接著畫面騰空而起十多米再往前推進,圓形牆內的建築由遠及近逐漸清晰。牆內有八棟建築形成一個八邊形,每棟建築寬度一樣,但高度不一,建築之間穿插著很漂亮的園林,綠草鮮花石飾小橋流水柳樹把基地打扮得如江南的美景。然而諾大的建築里看不到人的影子,基地中有三個械衛士在空中來回巡邏,兩個械衛士在地面。這便是A國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研發基地。
突然西北方向的樓一樓的大門打開,駛出一輛自動駕駛的車朝北側的樓靠近。在距離該建築5米的地方停下後車上下來4隻蜘蛛形狀的機器人。蜘蛛機器人以車子為中心往四個方向走一段距離後車子的上空冒出一片藍色的柔光,光線中出現一個四根圓柱子高度超過所有植物但上面是一個大平台的建築。蜘蛛機器人抬頭嘴巴朝著四根柱子的幻影射出大塊的3D材料,它們的力度控制得恰到好處,每一塊材料都不偏不倚地落到投影中.每一層都形成一個完美的圓盤。而空中的兩個械衛士這時也靠近建築從外面巡視裡面,確保裡面沒有異常情況。
「基地正在列印臨時建築,重整開始。蟻王已經進出水口了,穿越柵欄時激活每隻螞蟻的複眼」,未待老闆開口,小八一邊敲擊鍵盤,一邊匯報著進度。看來他們今晚的運氣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