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 全民雞娃
李岩準時報到了《晚秋》雜誌社。社長親自陪同她逐個部門打招呼,編輯部、美編室、發行部,甚至財務部都一一拜訪了,對她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李岩留意到,公司的員工並不多,大部分都是中年人,這讓她有些意外,因為她一直以為自己算是中年人,沒想到在這裡卻被劃分到了年輕人的行列。
編輯部和新媒體部在一個辦公室,新媒體目前只有一個人。在介紹新媒體部的時候,社長特意提到,李岩將負責新媒體的一些工作,讓李岩跟新媒體的同事多多溝通。
工位安排好後,編輯部主任和總編紛紛主動加了她微信,對她態度也十分客氣,她的辦公桌就安排在新媒體部的工位上,總編給她安排了最熟悉的散文欄目。
坐下後,新媒體的同事小貝也主動加了她微信,小貝性格開朗,主動和李岩交談。在微信上,小貝主動把自己情況跟李岩介紹了下,她已經在公司工作了兩年,主要負責公眾號的更新和日常採訪工作。隨後她又把編輯部的人員都介紹清楚了。一個60後,兩個70後,另外兩個80年代初期,他們都在雜誌社待了多久,孩子工作了,還是在讀書,甚至有一個大齡同事還是單身都一清二楚。
中午雜誌社有自己的食堂,飯後可以在湖邊散散步,休息一個小時上班。上班時間是早上9點到下午5點,而且離家騎電動車只需20分鐘,這樣的工作時間對李岩來說簡直太理想了。
下午小貝又把她其他部門,該說的,不說的都說了,反正一天的功夫,李岩基本把目前同事的情況被動地了解了一遍。第一天的工作非常順利,工作環境也非常融洽,讓李岩倍感滿意。
原本以為這一天將順利結束,然而在下班前10分鐘,李岩接到了路丁老師的電話。作為家長,接到老師電話總是令人擔心,要麼是孩子生病了,要麼是孩子闖了禍。而對於李岩來說,接到路丁老師電話卻是比較罕見的事情。
她迅速接起電話,才知是路丁數學考了85分,李岩覺得這成績還行,至少基本知識點算是掌握的差不多了,卻遭到老師的責備,因為她全班排名倒數第一。老師還特意強調就連劉亞軒這次都考了90分。頓時讓她更加深刻地意識到路明所謂的。
大家都為了內卷,犧牲了孩子最重要的童年,但是結果是大家都努力了。中考是50%分流,因為這種「葵花寶典」的教育模式,活生生把錄取分數線拉高了幾個檔次。
老師還提到,路丁最近的家庭作業也做得一團糟,責備她沒有起到監督和批改的責任。李岩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回答,她明明記得小時候,家長們完全不干預孩子的學校作業,都是老師在學校批改。現如今孩子的作業,都要家長親自批改作業。她都想當場質問,學生的作業都要家長批改,那要老師還有何用?但這些話也只能別憋在心裡,當面還是跟老師說最近忙,以後一定會多注意。
掛斷電話後,李岩看到老師在家長群里發布的一條信息。大意是指出最近發現許多家長未批改孩子的作業,老師在群里嚴厲批評了這些沒有批改作業的家長,並解釋了為何要家長批改:只有經過批改,孩子的作業才能收到實質性的效果,只有通過批改,我們才能了解孩子哪些地方尚未掌握,進而更好地指導教學和學習。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時間和心血將來將會得到更寶貴的回報!故老師要求沒有批改作業的家長今晚務必完成批改。甚至還專門@了幾個家長,而路丁的學號就榜上有名。
而且還在最後特別說了最近手抄報大家都不積極,並強調手抄報這類德育作業是有積分的,會影響紅領巾證章結果。雖然這個沒點名,但李岩知道被罵的人裡面有她。以前這種任務李岩確實都是積極參與,但是自從不雞娃以後,李岩感覺也沒什麼必要了。她明明記得群里發的是自願。為何現在在群里又這樣說?
現在的教育方式,李岩是越來越看不懂了。家長需要批改完家庭作業,而且還需要簽字確認。老師還有說辭,學校任務那麼多不會認真審核每一道題的對錯,如果家長不認真批改,又怎麼能知道學生哪些地方掌握得好或不好,哪裡存在問題呢?
學校作業都是直接布置在家長群里,孩子根本不知情。相比之下,過去老師會在黑板上寫作業,要求學生親自抄寫,這完全是學生自己的事情,與家長無關。而現在,作業直接交給了家長,孩子的事情變成了家長的事情。
各種瑣碎的手工、手抄報等任務亦是如此。李岩最討厭的是那些冗長的德育作業。從一年級開始,手抄報就接踵而至,幾乎每周一次。但一年級的孩子又何嘗能理解其中的含義呢?往往是家長們在辛苦奮戰,儘管老師口頭上說鼓勵學生獨立完成,但最終展示的作品中,背後卻都是家長的功勞。誰不希望自家孩子的作品脫穎而出呢?為了讓孩子的作品出類拔萃,家長們真是費盡心思。不得不上網找教程,再搜集原材料,這已不只是孩子們的作業,簡直就像在進行「拼媽」比賽。
李岩過去也是老老實實地替孩子們畫手抄報,但發現自己繪製的作品總是不能過關。後來打聽才知道,許多人都是花錢請專業設計師設計,手抄報竟還帶來了一個賺錢的機會,有人專門在網上為五元一張設計手抄報。李岩每次都在網上購買設計,回家再親自上色,即使只是上色也得花費數小時,因為常用的都是4開紙。
還有那些要定期關注的公眾號,安裝App,觀看直播、打卡、做測試題等,全都是為了應付老師布置的任務,家長們大部分時間都被這些瑣事占據。
編輯部和新媒體部在一個辦公室,新媒體目前只有一個人。在介紹新媒體部的時候,社長特意提到,李岩將負責新媒體的一些工作,讓李岩跟新媒體的同事多多溝通。
工位安排好後,編輯部主任和總編紛紛主動加了她微信,對她態度也十分客氣,她的辦公桌就安排在新媒體部的工位上,總編給她安排了最熟悉的散文欄目。
坐下後,新媒體的同事小貝也主動加了她微信,小貝性格開朗,主動和李岩交談。在微信上,小貝主動把自己情況跟李岩介紹了下,她已經在公司工作了兩年,主要負責公眾號的更新和日常採訪工作。隨後她又把編輯部的人員都介紹清楚了。一個60後,兩個70後,另外兩個80年代初期,他們都在雜誌社待了多久,孩子工作了,還是在讀書,甚至有一個大齡同事還是單身都一清二楚。
中午雜誌社有自己的食堂,飯後可以在湖邊散散步,休息一個小時上班。上班時間是早上9點到下午5點,而且離家騎電動車只需20分鐘,這樣的工作時間對李岩來說簡直太理想了。
下午小貝又把她其他部門,該說的,不說的都說了,反正一天的功夫,李岩基本把目前同事的情況被動地了解了一遍。第一天的工作非常順利,工作環境也非常融洽,讓李岩倍感滿意。
原本以為這一天將順利結束,然而在下班前10分鐘,李岩接到了路丁老師的電話。作為家長,接到老師電話總是令人擔心,要麼是孩子生病了,要麼是孩子闖了禍。而對於李岩來說,接到路丁老師電話卻是比較罕見的事情。
她迅速接起電話,才知是路丁數學考了85分,李岩覺得這成績還行,至少基本知識點算是掌握的差不多了,卻遭到老師的責備,因為她全班排名倒數第一。老師還特意強調就連劉亞軒這次都考了90分。頓時讓她更加深刻地意識到路明所謂的。
大家都為了內卷,犧牲了孩子最重要的童年,但是結果是大家都努力了。中考是50%分流,因為這種「葵花寶典」的教育模式,活生生把錄取分數線拉高了幾個檔次。
老師還提到,路丁最近的家庭作業也做得一團糟,責備她沒有起到監督和批改的責任。李岩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回答,她明明記得小時候,家長們完全不干預孩子的學校作業,都是老師在學校批改。現如今孩子的作業,都要家長親自批改作業。她都想當場質問,學生的作業都要家長批改,那要老師還有何用?但這些話也只能別憋在心裡,當面還是跟老師說最近忙,以後一定會多注意。
掛斷電話後,李岩看到老師在家長群里發布的一條信息。大意是指出最近發現許多家長未批改孩子的作業,老師在群里嚴厲批評了這些沒有批改作業的家長,並解釋了為何要家長批改:只有經過批改,孩子的作業才能收到實質性的效果,只有通過批改,我們才能了解孩子哪些地方尚未掌握,進而更好地指導教學和學習。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時間和心血將來將會得到更寶貴的回報!故老師要求沒有批改作業的家長今晚務必完成批改。甚至還專門@了幾個家長,而路丁的學號就榜上有名。
而且還在最後特別說了最近手抄報大家都不積極,並強調手抄報這類德育作業是有積分的,會影響紅領巾證章結果。雖然這個沒點名,但李岩知道被罵的人裡面有她。以前這種任務李岩確實都是積極參與,但是自從不雞娃以後,李岩感覺也沒什麼必要了。她明明記得群里發的是自願。為何現在在群里又這樣說?
現在的教育方式,李岩是越來越看不懂了。家長需要批改完家庭作業,而且還需要簽字確認。老師還有說辭,學校任務那麼多不會認真審核每一道題的對錯,如果家長不認真批改,又怎麼能知道學生哪些地方掌握得好或不好,哪裡存在問題呢?
學校作業都是直接布置在家長群里,孩子根本不知情。相比之下,過去老師會在黑板上寫作業,要求學生親自抄寫,這完全是學生自己的事情,與家長無關。而現在,作業直接交給了家長,孩子的事情變成了家長的事情。
各種瑣碎的手工、手抄報等任務亦是如此。李岩最討厭的是那些冗長的德育作業。從一年級開始,手抄報就接踵而至,幾乎每周一次。但一年級的孩子又何嘗能理解其中的含義呢?往往是家長們在辛苦奮戰,儘管老師口頭上說鼓勵學生獨立完成,但最終展示的作品中,背後卻都是家長的功勞。誰不希望自家孩子的作品脫穎而出呢?為了讓孩子的作品出類拔萃,家長們真是費盡心思。不得不上網找教程,再搜集原材料,這已不只是孩子們的作業,簡直就像在進行「拼媽」比賽。
李岩過去也是老老實實地替孩子們畫手抄報,但發現自己繪製的作品總是不能過關。後來打聽才知道,許多人都是花錢請專業設計師設計,手抄報竟還帶來了一個賺錢的機會,有人專門在網上為五元一張設計手抄報。李岩每次都在網上購買設計,回家再親自上色,即使只是上色也得花費數小時,因為常用的都是4開紙。
還有那些要定期關注的公眾號,安裝App,觀看直播、打卡、做測試題等,全都是為了應付老師布置的任務,家長們大部分時間都被這些瑣事占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