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白驍的故事
今天白驍下班早,她已經吃過飯了,洪欣喬在樓下買了一份西式快餐回家吃。她知道白驍有職業操守,不會隨意把別人的事情往外說。洪欣喬把快餐袋子往餐桌上一放,一屁股坐到白驍身旁,「驍驍你知道嗎?」她忍不住要跟白驍分享這個令人唏噓的故事。
白驍在看手機新聞,洪欣喬直接把臉湊到她面前,「前兩天我去醫院送貨,遇到我以前的組長了,你記得我跟你說過我是因為組長跳槽被迫離職的吧?」
「嗯,怎麼了,他進醫院了?遭報應了?」白驍漫不經心的樣子。
「哎,還是別這麼說,不是他,是他弟弟。」洪欣喬把故事的經過告訴白驍,白驍卻陷入了沉思。難道她也覺得方信傑選擇當路人而沒有伸出援手,最終導致他弟弟死亡,是他的報應嗎?
許久後,白驍發出感嘆,「同樣出身農村,這兄弟感情真好,我弟弟也在上職業學校,跟他弟弟年紀應該差不多,但我是絕對不會去接我弟弟放學的。」
洪欣喬很疑惑,她只知道白驍有個弟弟,但從來沒聽她說過跟弟弟之間的關係,一個家庭出來的,關係會那麼僵嗎?不過仔細想想,她自己跟洪欣悅關係也就那樣,她本以為自己是少數,但或許方信傑那樣的兄弟關係才是珍貴的少數吧。
白驍出自一個小鄉村,是他們村里為數不多的大學生。她的父母觀念傳統,在她出生後一直想要個男孩,但努力了好幾年都沒有結果,於是經常把怨氣似有若無地發泄在白驍身上,自打白驍記事起,她做任何事都小心翼翼的,在不懂事的年紀,哪怕吃飯多掉出幾粒米都會挨罵,罵的內容已經不是事情本身,而總是上升到人格,那時候的白驍雖然聽不懂,但還是會害怕。
在白驍上小學二年級時,二老終於如願迎來了一個男孩,自那時起,白驍幾乎承擔了家裡的全部家務,父母對她的態度也是嗤之以鼻,什麼事都要她讓著弟弟。她弟弟患有輕微的先天性哮喘,白驍的父母也理所當然地把這件事也算到白驍頭上,說是她母親生她時落下的病根。隨著弟弟長大,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他對白驍的態度也是相當惡劣,小時候會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造謠向父母告狀,長大後也會威脅她達成自己的目標,白驍知道父母的態度,所以一直都只能順從他。
雖然要承擔家務,但白驍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初中畢業後,她父母一度想讓她別上高中了,浪費錢還不一定有用,還不如直接出來打工掙錢,後來運氣好遇到了下鄉的企業家資助了一部分村里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她父母也是好面子的人,女兒拿到資助名額讓他們在村里倍有面兒,這才同意讓她繼續讀高中,但私底下對她的態度沒有任何改觀。
自那時起,白驍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考上大學,名正言順地離開家裡,她諮詢過老師,大學學費可以申請助學貸款,從此她一門心思只想好好學習,儘管她所在的高中每年的本科率僅有百分之二三十,重點大學比例甚至只有個位數,但她有信心。剛上高一時她還不適應,成績在班裡還是中等偏下,但每每想到自己的家庭,她不甘心,找到了高中學習的技巧,發奮圖強,剛上高三時成績已經在級里名列前茅。
高考時白驍雖然略有失誤,但總體發揮還算可以,考到了一個普通的一本,但接受了專業調劑到公共管理,學什麼她不在意,也從來沒想過專業就業方向,她一心只想遠離家裡,她很高興,她做到了,成了他們村里當年唯一的大學生,收到錄取通知後她第一時間開始研究助學貸款的申請流程。她的父母邊跟村里人炫耀,私底下卻邊說她不懂體恤家裡,還要那麼多年才能幫家裡掙錢,弟弟還那么小,她只想自己。「我不在乎,上大學可以遠離這些是是非非。」大學四年她也只有長假會回家,他父母更是怨聲載道。
在大學期間,因為周圍同學都是重點高中考上來的,她很努力但成績一直是中等左右,偶爾幾個學期能拿到獎學金緩解一些經濟壓力。她畢業前一年就業環境不好,加上她的專業就業面窄,白驍專業很多同學都選擇了考研,要麼就是家裡有關係可以安排工作,白驍貸款的六年還款期限幾乎讓她完全失去了讀研的可能性,她只能迎著就業市場的狂風暴雨海投簡歷。
有些企業了解到她的出身,不是同情,而是知道她急需工作,故意壓低薪資增加工作內容,有些則是用專業不對口拒絕她,哪怕她有相關的實習經驗,對工作的理解甚於很多正式入職的新員工,專業背景卻讓她到處碰壁。無可奈何之下,她才選擇了殯儀館,起碼工資能覆蓋她的貸款還款和日常開資,還能余出一部分給她難纏的父母。白驍在好友的建議下,對父母隱瞞了真實薪資,但她父母還不知道她的具體職業,只是埋怨花那麼多錢讀那麼久書也沒掙幾個錢。白驍也打聽過弟弟的狀態,在父母的溺愛下,他整天不學無術,在學校混日子,父母也不管,依舊對他寵愛有加。
紙終究包不住火,白驍父母無意中知道了白驍在殯儀館工作,覺得顏面盡失,讓她要麼把工作辭了,要麼永遠別回家了,但該給家裡的生活費不能少,那時白驍剛上手工作,就業環境沒有改善,她不可能找到其他適合的工作,父母說到做到沒有讓她回家,哪怕後來有所緩和,她也只能在非傳統節日回家,連過年都不能回去。
到了去年,弟弟沒考上高中是意料之內的事情,父母也知道在大時代的衝擊下,留在村里以後可能連自己都養活不了,四處打聽之下想把他送到城裡的職業學校學一門手藝,他們首先考慮廣州的學校,說是有白驍在姐弟倆可以相互照應,其實哪裡是什麼相互照應,是白驍給他「擦屁股」罷了。
職業學校的學費不低,幾乎都是白驍付的,他時不時還惹出麻煩讓老師打電話找家長,他爸媽也只能找白驍去處理,「就這玩意兒,還想讓我去接他放學,最好一次學校都別讓我去我就謝天謝地了。」
難怪白驍工資比洪欣喬高,卻過得比她節儉許多,但從她平時的精神狀態看,完全不像是背負了這麼個家庭的女孩,洪欣喬心生佩服。自己雖然跟她一樣是不被父母偏愛的那個,但情況完全不同,她的壓力來源於從小不斷被比較,她是被比下去的那個,加上魏女士那張「抹了毒」的嘴,內心那道防線真的很難堅守住。
洪欣喬也跟白驍分享了她的經歷,不知不覺聊了好久,她打包的外賣都放涼了。她趕緊湊合把它吃了後,立馬回了房間,今晚她要做完最後一次校對和審片,然後把第一個與壽衣直接相關的主題視頻發出來。因為是第一期,她首先要讓大家接受壽衣這個理念,推己及人,首先要讓大家知道壽衣最原本美好祝福的寓意,這也是她剛開始用來說服自己的最大助力。
從打開電腦開始她就揣揣不安,雖然前面三期視頻把流量帶了起來,也吸引了不少粉絲的關注,但壽衣在普羅大眾眼中終究是大忌,不知道這期視頻的結果會如何。在最後的校對時,她還是刪減了一部分可能會引起觀眾敏感或不適的遣詞造句,一些詞語模糊處理後也修改了字幕,非常謹慎。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她還在標題下註明了她做這期視頻的初衷,是希望大家能了解壽衣最初的寓意,非商業行為,無GG。
再三確認後,她終於點擊發布提交平台審核,因為沒有違禁和擦邊內容,平台很快就通過了審核。洪欣喬真正焦慮的時刻到來了,她最擔心的是觀眾的反應。
她不斷刷新視頻頁面,就像第一次發布視頻時一樣,但不一樣的是,上次全靠標籤吸引播放量,而這次她已經有很多的粉絲基礎,剛發布不久播放量就在不斷增長,她越來越緊張,不斷想刷新出評論,只有評論才能看出觀眾對她做壽衣主題視頻的態度。
刷出來了,一條,兩條,她的視頻一共五分多鐘,她剛發布三分鐘就刷出了評論,
「up主不是做歷史主題相關的嗎,怎麼變成壽衣了,多晦氣。」
「可以理解壽衣也跟歷史相關,下一期應該就恢復正常了吧。」
洪欣喬摁滅了手機,她沒有心情再往下看。果然大家對壽衣的接受程度都那麼低嗎?連視頻都沒完整看完就關掉,根深蒂固的觀念果然是很難改變。算了,就這樣吧,自己就如浩瀚海洋的一粒沙子,只能去適應潮起潮落、驚濤駭浪,而不可能改變這個規律。她丟下了手機,收了衣服去洗澡。
半小時後,洪欣喬洗完澡出來,常規打開手機看有沒有人找她,但她發現自己忘記關掉視頻號的消息推送,屏幕最上方直接顯示「您收到139贊,56條評論,趕緊去看看吧!」她瞬間有種不詳的預感,很多誤點的贊取消後也會推送到消息里沒有參考意義,但是突然多了那麼多評論,不會都是惡評吧。
既然已經知道有評論,自然會忍不住點開看,她顫顫巍巍點開了自己的視頻號,點開了評論,先粗略地過了一遍,意外的發現有不少好評,越往下刷發現好評甚至占了大多數,
「這期視頻做得好,我以前也以為壽衣只屬於往生者,直到我奶奶之前生病買了壽衣沖喜我才知道,壽衣跟端午划龍舟、中秋吃月餅賞月一樣有它的傳統寓意,誤會都源於我們的偏見。」
「點開前我還擔心會有不適的內容,沒想到up主做得如此絲滑,原來壽衣還有這層意思,漲見識了。」
洪欣喬決定從按時間順序仔細閱讀每一條評論,她發現第一條作好的評論來自一名叫「三金」的網友,他的名字和頭像都跟唐世鑫的微信名和頭像一模一樣,再往上刷幾條,還有個叫「堯馬白」的,反過來就是白驍,洪欣喬笑了,這倆人是生怕她看不出來那他們呀!但也僅有這兩條是熟人評論,剩下的都是陌生網友,好評不是刷出來的,洪欣喬倍感欣慰。
洪欣喬看了看書桌上的水杯,裡面還有大半杯水,她一口氣把它全部喝完,拿起水杯小跳著到客廳去打水。飲水機在右邊,她特意繞到左邊的沙發,經過白驍身旁時一個華麗的轉身坐到她身邊,親了她一口,「愛你哦。」白驍還在專心地刷其他視頻,被她嚇了一跳。
「我看到了,堯馬白。」
白驍終於知道她在說什麼,沒控制住嘴角,隨即硬生生地收了回去,「走開,別噁心我,我在看欣欣向榮的阿喬的視頻呢。」
她知道白驍是個直爽的人,再多說就有點矯情了。洪欣喬再一個華麗的轉身,邊轉邊走到飲水機旁,打完水又小跳著回了房間。
她又拿起手機,本以為唐世鑫評論完一定會給她發消息,結果沒有,他還真能忍,洪欣喬打開聊天框,「三金老師在忙什麼呀?」
「三金老師好忙,在忙著刷阿喬老師的視頻,太好看了,二刷三刷都不夠。」
玩笑開過後,兩人交流了一些對視頻的想法和看法以及預期,唐世鑫平時就喜歡刷些短的科普介紹類視頻,他發現洪欣喬幾期視頻下來用的都是一個套路,觀眾對這種框架可能會產生疲倦,於是給她提供了幾個之後可能可以用到的框架思路的建議,洪欣喬也記了下來,後面的視頻她已經有了一些思路,或許唐世鑫的建議還真能用上。
白驍在看手機新聞,洪欣喬直接把臉湊到她面前,「前兩天我去醫院送貨,遇到我以前的組長了,你記得我跟你說過我是因為組長跳槽被迫離職的吧?」
「嗯,怎麼了,他進醫院了?遭報應了?」白驍漫不經心的樣子。
「哎,還是別這麼說,不是他,是他弟弟。」洪欣喬把故事的經過告訴白驍,白驍卻陷入了沉思。難道她也覺得方信傑選擇當路人而沒有伸出援手,最終導致他弟弟死亡,是他的報應嗎?
許久後,白驍發出感嘆,「同樣出身農村,這兄弟感情真好,我弟弟也在上職業學校,跟他弟弟年紀應該差不多,但我是絕對不會去接我弟弟放學的。」
洪欣喬很疑惑,她只知道白驍有個弟弟,但從來沒聽她說過跟弟弟之間的關係,一個家庭出來的,關係會那麼僵嗎?不過仔細想想,她自己跟洪欣悅關係也就那樣,她本以為自己是少數,但或許方信傑那樣的兄弟關係才是珍貴的少數吧。
白驍出自一個小鄉村,是他們村里為數不多的大學生。她的父母觀念傳統,在她出生後一直想要個男孩,但努力了好幾年都沒有結果,於是經常把怨氣似有若無地發泄在白驍身上,自打白驍記事起,她做任何事都小心翼翼的,在不懂事的年紀,哪怕吃飯多掉出幾粒米都會挨罵,罵的內容已經不是事情本身,而總是上升到人格,那時候的白驍雖然聽不懂,但還是會害怕。
在白驍上小學二年級時,二老終於如願迎來了一個男孩,自那時起,白驍幾乎承擔了家裡的全部家務,父母對她的態度也是嗤之以鼻,什麼事都要她讓著弟弟。她弟弟患有輕微的先天性哮喘,白驍的父母也理所當然地把這件事也算到白驍頭上,說是她母親生她時落下的病根。隨著弟弟長大,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他對白驍的態度也是相當惡劣,小時候會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造謠向父母告狀,長大後也會威脅她達成自己的目標,白驍知道父母的態度,所以一直都只能順從他。
雖然要承擔家務,但白驍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初中畢業後,她父母一度想讓她別上高中了,浪費錢還不一定有用,還不如直接出來打工掙錢,後來運氣好遇到了下鄉的企業家資助了一部分村里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她父母也是好面子的人,女兒拿到資助名額讓他們在村里倍有面兒,這才同意讓她繼續讀高中,但私底下對她的態度沒有任何改觀。
自那時起,白驍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考上大學,名正言順地離開家裡,她諮詢過老師,大學學費可以申請助學貸款,從此她一門心思只想好好學習,儘管她所在的高中每年的本科率僅有百分之二三十,重點大學比例甚至只有個位數,但她有信心。剛上高一時她還不適應,成績在班裡還是中等偏下,但每每想到自己的家庭,她不甘心,找到了高中學習的技巧,發奮圖強,剛上高三時成績已經在級里名列前茅。
高考時白驍雖然略有失誤,但總體發揮還算可以,考到了一個普通的一本,但接受了專業調劑到公共管理,學什麼她不在意,也從來沒想過專業就業方向,她一心只想遠離家裡,她很高興,她做到了,成了他們村里當年唯一的大學生,收到錄取通知後她第一時間開始研究助學貸款的申請流程。她的父母邊跟村里人炫耀,私底下卻邊說她不懂體恤家裡,還要那麼多年才能幫家裡掙錢,弟弟還那么小,她只想自己。「我不在乎,上大學可以遠離這些是是非非。」大學四年她也只有長假會回家,他父母更是怨聲載道。
在大學期間,因為周圍同學都是重點高中考上來的,她很努力但成績一直是中等左右,偶爾幾個學期能拿到獎學金緩解一些經濟壓力。她畢業前一年就業環境不好,加上她的專業就業面窄,白驍專業很多同學都選擇了考研,要麼就是家裡有關係可以安排工作,白驍貸款的六年還款期限幾乎讓她完全失去了讀研的可能性,她只能迎著就業市場的狂風暴雨海投簡歷。
有些企業了解到她的出身,不是同情,而是知道她急需工作,故意壓低薪資增加工作內容,有些則是用專業不對口拒絕她,哪怕她有相關的實習經驗,對工作的理解甚於很多正式入職的新員工,專業背景卻讓她到處碰壁。無可奈何之下,她才選擇了殯儀館,起碼工資能覆蓋她的貸款還款和日常開資,還能余出一部分給她難纏的父母。白驍在好友的建議下,對父母隱瞞了真實薪資,但她父母還不知道她的具體職業,只是埋怨花那麼多錢讀那麼久書也沒掙幾個錢。白驍也打聽過弟弟的狀態,在父母的溺愛下,他整天不學無術,在學校混日子,父母也不管,依舊對他寵愛有加。
紙終究包不住火,白驍父母無意中知道了白驍在殯儀館工作,覺得顏面盡失,讓她要麼把工作辭了,要麼永遠別回家了,但該給家裡的生活費不能少,那時白驍剛上手工作,就業環境沒有改善,她不可能找到其他適合的工作,父母說到做到沒有讓她回家,哪怕後來有所緩和,她也只能在非傳統節日回家,連過年都不能回去。
到了去年,弟弟沒考上高中是意料之內的事情,父母也知道在大時代的衝擊下,留在村里以後可能連自己都養活不了,四處打聽之下想把他送到城裡的職業學校學一門手藝,他們首先考慮廣州的學校,說是有白驍在姐弟倆可以相互照應,其實哪裡是什麼相互照應,是白驍給他「擦屁股」罷了。
職業學校的學費不低,幾乎都是白驍付的,他時不時還惹出麻煩讓老師打電話找家長,他爸媽也只能找白驍去處理,「就這玩意兒,還想讓我去接他放學,最好一次學校都別讓我去我就謝天謝地了。」
難怪白驍工資比洪欣喬高,卻過得比她節儉許多,但從她平時的精神狀態看,完全不像是背負了這麼個家庭的女孩,洪欣喬心生佩服。自己雖然跟她一樣是不被父母偏愛的那個,但情況完全不同,她的壓力來源於從小不斷被比較,她是被比下去的那個,加上魏女士那張「抹了毒」的嘴,內心那道防線真的很難堅守住。
洪欣喬也跟白驍分享了她的經歷,不知不覺聊了好久,她打包的外賣都放涼了。她趕緊湊合把它吃了後,立馬回了房間,今晚她要做完最後一次校對和審片,然後把第一個與壽衣直接相關的主題視頻發出來。因為是第一期,她首先要讓大家接受壽衣這個理念,推己及人,首先要讓大家知道壽衣最原本美好祝福的寓意,這也是她剛開始用來說服自己的最大助力。
從打開電腦開始她就揣揣不安,雖然前面三期視頻把流量帶了起來,也吸引了不少粉絲的關注,但壽衣在普羅大眾眼中終究是大忌,不知道這期視頻的結果會如何。在最後的校對時,她還是刪減了一部分可能會引起觀眾敏感或不適的遣詞造句,一些詞語模糊處理後也修改了字幕,非常謹慎。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她還在標題下註明了她做這期視頻的初衷,是希望大家能了解壽衣最初的寓意,非商業行為,無GG。
再三確認後,她終於點擊發布提交平台審核,因為沒有違禁和擦邊內容,平台很快就通過了審核。洪欣喬真正焦慮的時刻到來了,她最擔心的是觀眾的反應。
她不斷刷新視頻頁面,就像第一次發布視頻時一樣,但不一樣的是,上次全靠標籤吸引播放量,而這次她已經有很多的粉絲基礎,剛發布不久播放量就在不斷增長,她越來越緊張,不斷想刷新出評論,只有評論才能看出觀眾對她做壽衣主題視頻的態度。
刷出來了,一條,兩條,她的視頻一共五分多鐘,她剛發布三分鐘就刷出了評論,
「up主不是做歷史主題相關的嗎,怎麼變成壽衣了,多晦氣。」
「可以理解壽衣也跟歷史相關,下一期應該就恢復正常了吧。」
洪欣喬摁滅了手機,她沒有心情再往下看。果然大家對壽衣的接受程度都那麼低嗎?連視頻都沒完整看完就關掉,根深蒂固的觀念果然是很難改變。算了,就這樣吧,自己就如浩瀚海洋的一粒沙子,只能去適應潮起潮落、驚濤駭浪,而不可能改變這個規律。她丟下了手機,收了衣服去洗澡。
半小時後,洪欣喬洗完澡出來,常規打開手機看有沒有人找她,但她發現自己忘記關掉視頻號的消息推送,屏幕最上方直接顯示「您收到139贊,56條評論,趕緊去看看吧!」她瞬間有種不詳的預感,很多誤點的贊取消後也會推送到消息里沒有參考意義,但是突然多了那麼多評論,不會都是惡評吧。
既然已經知道有評論,自然會忍不住點開看,她顫顫巍巍點開了自己的視頻號,點開了評論,先粗略地過了一遍,意外的發現有不少好評,越往下刷發現好評甚至占了大多數,
「這期視頻做得好,我以前也以為壽衣只屬於往生者,直到我奶奶之前生病買了壽衣沖喜我才知道,壽衣跟端午划龍舟、中秋吃月餅賞月一樣有它的傳統寓意,誤會都源於我們的偏見。」
「點開前我還擔心會有不適的內容,沒想到up主做得如此絲滑,原來壽衣還有這層意思,漲見識了。」
洪欣喬決定從按時間順序仔細閱讀每一條評論,她發現第一條作好的評論來自一名叫「三金」的網友,他的名字和頭像都跟唐世鑫的微信名和頭像一模一樣,再往上刷幾條,還有個叫「堯馬白」的,反過來就是白驍,洪欣喬笑了,這倆人是生怕她看不出來那他們呀!但也僅有這兩條是熟人評論,剩下的都是陌生網友,好評不是刷出來的,洪欣喬倍感欣慰。
洪欣喬看了看書桌上的水杯,裡面還有大半杯水,她一口氣把它全部喝完,拿起水杯小跳著到客廳去打水。飲水機在右邊,她特意繞到左邊的沙發,經過白驍身旁時一個華麗的轉身坐到她身邊,親了她一口,「愛你哦。」白驍還在專心地刷其他視頻,被她嚇了一跳。
「我看到了,堯馬白。」
白驍終於知道她在說什麼,沒控制住嘴角,隨即硬生生地收了回去,「走開,別噁心我,我在看欣欣向榮的阿喬的視頻呢。」
她知道白驍是個直爽的人,再多說就有點矯情了。洪欣喬再一個華麗的轉身,邊轉邊走到飲水機旁,打完水又小跳著回了房間。
她又拿起手機,本以為唐世鑫評論完一定會給她發消息,結果沒有,他還真能忍,洪欣喬打開聊天框,「三金老師在忙什麼呀?」
「三金老師好忙,在忙著刷阿喬老師的視頻,太好看了,二刷三刷都不夠。」
玩笑開過後,兩人交流了一些對視頻的想法和看法以及預期,唐世鑫平時就喜歡刷些短的科普介紹類視頻,他發現洪欣喬幾期視頻下來用的都是一個套路,觀眾對這種框架可能會產生疲倦,於是給她提供了幾個之後可能可以用到的框架思路的建議,洪欣喬也記了下來,後面的視頻她已經有了一些思路,或許唐世鑫的建議還真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