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升級D27 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天李巍曾經駕駛的D27送來了,其實吧這架戰機的毛病不大,不是摔了一下嘛,隱患很難簡單排除,因此就送到了修造廠。

  九一八事變之後,張學浪不抵抗,常凱申也不想戰,但中華有脊樑!三個月後,一二八淞滬抗戰就會打響!李巍已經打定主意,參戰!所以,這架D27李巍就找藉口留了下來!

  俗話說:預先工必先利其器!D27戰鬥機雖然已經算是先進了,但遠遠不能滿足李巍的要求,因此需要升級。升級,需要錢!

  按照修造廠的慣例,大修一架戰機五百塊的經費,李巍又求了手下某人搞到了五百塊經費。但遠遠不夠,而且修造廠的技術資料也缺乏。

  李巍想了又想,想出了一個辦法,抱著試試看的念頭,他十月下旬跑到了外交部,正好外交部長施肇基在,說明來意後。堂堂外交部部長,竟然苦笑道:「這個忙,外交部是願意幫的,但是,咱們的外交官窮啊,莫說是搜集資料了,就是正常的房租都快付不起了。」

  「不會吧?」李巍大為驚奇。「外交官是一國的顏面所在,怎麼會如此窘迫?」

  施肇基部長沒有多解釋,估計是文化人愛面子。只是給了地址聯繫方式,讓李巍寫信,承諾他那邊也會關照。

  這事兒,李巍看著玄乎,但是,寫信還是必須的。為了得到一些航空資料,李巍不得不找外交部,外交部沒錢,李巍絞盡腦汁又想了個賺錢的辦法。

  在修理飛機的過程中,李巍發現當下的發動機氣門杆的結構很落後。他雖然不是發動機專家,但是他知道有一項技術對航空發動機非常重要,具體時間不知道,大約也就是在三十年代初發明的。發動機排出的廢氣,溫度相當高,在四百度以上。而氣門杆這玩意又是一分鐘上千次的來回動作,材料不僅得扛得住溫度還要扛得住磨損,在材料不發達的年代,這個問題不好解決。在三十年代以前,對於航空活塞發動機的功率提高,氣門杆這個小問題簡直就是攔路虎。後來,或許是英國,或許是美國找到了解決辦法,到底是誰發明的,(英國)李巍又不是歷史專家,搞不清也記不住,除非有百毒。

  解決辦法非常簡單,那就是把氣門杆弄成空心的,裡面裝上金屬鈉,然後封口即可。其原理是:金屬鈉97.5度就融化成液體,所以在氣門工作時,鈉變成液體,在氣門杆內上下激烈地晃動,不斷地從氣門頭部吸收熱量並傳給氣門杆,再經氣門杆傳給氣缸蓋,使氣門頭部得到冷卻。

  這項技術,製造方面很簡單,增加的成本也非常有限。每個氣門增加的成本不超過半美元,一台發動機增加成本也不過幾美元。如果採用了這項技術,即便是其他的部分一點都不改進,也能讓發動機提高功率和延長壽命。對於貴重的航空發動機來說,哪怕提高一個小時的使用壽命,那就是幾十美元,能提高百分之五的功率,就能多賣幾百美元。幾美元的成本帶來的是幾百美元的收益,這項技術的性價比極高,非常有商業價值。

  不過,李巍不確定的是,這項技術到底出現了沒有。至少當下,他還沒有發現,所以速度要快。短短几天,李巍已經搞出了樣品,並且在D27發動機上使用,效果明顯!

  於是,再次找到外交部部長施肇基。

  施部長是有見識的大人物,他完全看得出這項技術的價值,估計收益不會少。李巍承諾五五分成,或許能緩解一下外交部的經濟窘況。別的不說,這項技術的專利收益會讓外交官們的日子好過一些,至少能負的起房租,不被房東趕出租住的領事館。

  賣專利這事兒,李巍自個兒肯定是搞不定的。這年頭,除了美國還有專利保護,其他國家的專利保護雖然也有法律,但是實際上和沒有差不多。實際上的推銷,只能是找發動機廠家一次性的賣斷,因此很複雜,工作量也很大。一國的外交系統,那就是一個非常高層次的銷售平台,這是其他商業機構所難以比擬的。也就是中國,現在外交部窮的揭不開鍋,要不然根本不可能讓高高在上的外交官幫自己做商業推銷。

  在以後的日子裡,李巍和外交部關係極好,就得益於這一次的合作。

  鑑於這個年代的交通情況,估計一個月,商業計劃書專利資料等才能到達各駐外使節那裡。有回饋,至少得三個月之後。想靠這個籌集資金,肯定趕不上一二八淞滬抗戰。

  李巍正打算下樓,突然聽到了熟悉的東北腔,倒退幾步,看到一人。

  「哎呀,李巍,你怎麼在這裡?」

  李巍還沒有認出對方何人,人家卻已經開口招呼。原主臉盲的後遺症啊。

  「額,我找部長有點事。」

  「也來南京了?」對方問到。其意指:在南京做事。

  「是啊。我現在大校場機場。」李巍應付著,但絞盡腦汁卻想不起來這位是何許人也。

  「我也不在東北軍呆了,剛剛在外交部找了個差事,你以後再來,到我這邊喝杯茶。」

  「好的,好的,一定。」李巍應付著走人。到了樓下找人打聽,這才知道,這位叫袁士開,和洪憲皇帝袁世凱名字同音。袁士開精通日語,俄語,原本在張學浪手下作外交文書。九一八事變之後,對張學浪深感失望,於是遠走南京,在外交部找了個差事。同樣的原因,東北軍航空部門許多人都會南下!而且,還有人會加入修造廠。

  回到修造廠,李巍繼續升級D27戰鬥機。這架D27是固定起落架,改成可收放起落架,肯定是不成的。但是,給起落架加裝整流罩,這個不難。李巍把加裝整流罩的任務交給了一個新來的機械師--田培業。

  李巍給田培業畫了個雞蛋,然後讓他以雞蛋為模板,自己搞個小風洞,做實驗,造整流罩吧。流線型,雞蛋就是流線型。這個李巍倒是從某本書上看到過,至於需要怎麼調整,就看田培業的了。總之,只要給主起落架加上整流罩,總體阻力降低百分之幾絕對沒有問題。這是李巍第一次畫雞蛋,而他畫雞蛋的歷史還要繼續延伸,直到某一天有人無聊,給他起了個外號:「雞蛋飛機設計師。」

  整流罩,說白了就是給飛機輪加個靴子,不過是兩塊鋁板的事兒。但,這雙靴子,設計起來可就不簡單了。如果不做風洞試驗,憑想像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修造廠正好有一個小風洞,直徑僅僅兩個英尺,動力也僅僅是五千瓦的馬達,勉強可以用來做整流罩的試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