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回 黃謙談權力與勞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晚上,林沖家客廳里擺了五桌。為顧大嫂、李大富、李永福接風。林沖邀請了黃謙全家,燕青的十六個孩子,九個代表,四個隊長作陪。林沖、燕青、小七、黃謙、黃德善、加上顧大嫂李大富李永福一桌,小孩子兩桌,其他人坐了兩桌。

  酒過三巡,顧大嫂問:「林哥,你們三人怎麼將這個地方經營的如此富裕?」林沖道:「我哪有這種才能,大家日子過得好要感謝黃先生。黃先生擁有古今曠世之才,非諸子百家可比。」顧大嫂舉起酒杯道:「黃先生,我敬你一杯。」黃謙道:「是林總督不貪名,不貪利,我們大家才有了今天的生活。顧姐該敬林總督才是。」

  顧大嫂看向林沖問:「哥,你用了什麼好方法讓這裡人人住大房子?」林沖道:「黃先生將權力分散給每個人,做到人人平等。事事公平。每個人都願意對我們這個集體負責,每個人都為自己的好生活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所以這塊土地才會興旺發達。」

  顧大嫂聽得茫然:「哥我還是不懂?」林沖:「讓黃先生為你解釋。」黃謙道:「比如一個十人的大家庭,要想和慕就要分東西時每人所得相同,這就是公平;發展時,每個人都能提出自己的意見,這就是個人權力;大家共同制定道德法規,共同遵守,這是相同道德觀;遇到困難時大家有共同價值觀,所有人自然就會同進退。這就是我們能都過上好生活的方法。」

  顧大嫂似乎有些不太明白,問道:「黃先生你說的這些能讓每個人過上好生活?不是只有善於經商,良田萬傾,高官厚祿才能富裕嗎。」

  黃謙道:「非也,商富是賺了超額利潤。例如你喝的酒,可以賣十文一斤,也可賣百文一斤。按每個人的勞動價值來算,只有物價和勞動價值無限接近時,所有人都會生活得很好。皇帝什麼都不做,卻讓天下百姓把錢給他。他的勞動是零,百姓的勞動是有價值的。但勞動者的勞動價值被皇帝算作零給了皇帝,你說皇帝能不富裕?百姓的勞動被皇帝和那些官員以零價值拿走,百姓能不貧窮?」

  黃謙的這段話讓在座的每一人如同提壺灌頂。

  黃謙接著說:「天下皇帝權力最大,獲利益最多。所以集中的權力是對天下人最大的不公平。要想每個人都能獲取公平的利益,就必須讓有權力的人權力減到最小。所以林總督的權力是簽字生效。代表們所做的決定不管好不好,對不對,林總督都只能簽字生效。這就是讓林總督的權利最小化。還有就是代表。代表只能提議案,和表決,再沒有其它權力,這就是代表權力最小化。所以當有人想送錢給林總督,讓林總幫忙辦事。但林總督根本幫不了送錢的人,因為辦不辦事由代表決定。代表人數十倍於總督,送錢的人就會考慮成本。以後我們還會增加代表,以防有人買通代表。」

  黃謙的講話慷慨激昂,路過林沖家門的人都駐足聽講。黃謙這段話講完,門外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人們紛紛向黃謙鞠躬致謝。

  黃謙急忙起身向眾人躬身還禮。黃謙道:「大家太高看小老兒了,你們的林總督更值得尊敬。他和燕法、官阮防長為了讓大家能生活富足,帶領大家來到這片土地。他沒有像其他土匪頭子、皇帝那樣,將所有財富歸為自己。而是將一切分給了大家。更難得的是他們三人放棄了獨裁的機會,建立了我們這個民主之地。這是有史以來唯一放棄權力的人,他們三人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尊敬。」

  眾人舉起酒杯高聲道:「敬林總督、燕法官、阮防長。」三人也舉起酒杯道:「敬我們的民主,敬我們的明天。」

  顧大嫂問:「林哥,現在這裡生活道多少人?」林沖道:「我們最初是一百六十來人。現在幾乎每天都有人加入進來,以經超過五百人了。我們的土地大概一千二百來平方里,最多能生活十萬人。這是王明代表計算得出的結果。」顧大嫂:「我也要到這裡生活。」林沖:「明天你找王明代表,這事歸他管。」王明起身道:「顧姐,有時間我來這幫你辦戶籍土地證明。」第二天第三天林沖招待了顧大嫂。燕青道:「大哥,顧大姐總不能只在你一家熱鬧吧,也該讓我們幾家也熱鬧熱鬧。」接著是燕青招待了顧大嫂兩天,小七也招待了顧大嫂兩天。這六天裡眾人帶顧大嫂參觀了各種產業,和一百六十戶的農田。顧大嫂看著大片黃橙橙的稻子感慨,好制度可以創造人間天堂。

  來這單馬錫的人確實越來越多了,王明每天最少要處理將近十人的土地買賣。中產階層懼怕權貴掠奪。聽說單馬錫對每個人都公平公正,還可以參與選舉領導人。都一窩蜂的往單馬錫跑。這些移民來了首先要買土地蓋房子。這讓王明每天都要登記來人家庭成員,領新移民確認土地位置,一天到晚忙得不腳不沾地。等王明來到林沖家時以到晚上。王明給了顧大嫂一張地契,讓顧大嫂自己填地方。林沖幫顧大嫂選了自己住的這塊區域,在第三條街上。每戶的土地面積一樣大小,只是現在價格漲了百倍。半年以前一畝地一兩銀子,現在街道兩旁的住地漲到了一百兩銀子。這點錢對顧大嫂來說九牛一毛。漲價是因為過往的商船都喜歡到這裡停留。這裡可以修理船隻,可以買到工具。小七把農用地靠河邊三角地帶建了一坐大酒樓,酒樓里有各種海鮮、河鮮、山上的野味。最主要的一道特色菜是紅燒鼉龍,引得過往的客商紛紛嘗鮮。儘管一盤紅燒鱷魚肉買到五兩銀子,吃的人還是絡繹不絕。這也讓喜歡抓鱷魚的劉福大賺特賺,因為他將鱷魚一條賣十兩銀子。而且只賣鱷魚肉,不賣鱷魚皮。


  劉福自己開了個小作坊,就是把那些晾乾的鱷魚皮做成精美的皮包和鞋子。皮包十兩銀子一個,鞋十兩銀子一雙。女人們看著那表皮不規則花紋的皮包,泛著黑光就移不動腳步。月兒就給自己買了一隻鱷魚皮做的包,安兒常把媽媽的皮包背在身上,再裝些零食、荔枝、龍眼什的的,一吃走一邊吃的到處顯擺。氣得月兒追著安兒揍。鱷魚皮做的靴子比牛皮靴結實,還有防水的功能。那些在野外討生活的人是劉福的主要客戶。

  燕青孩子多,十六個。十七間房子是連在一起造的。他家開了本地最大的旅店,六個女孩將旅店的床單洗得乾乾淨淨,房間收拾的緊緊有條。客人住了一次後就不再選擇別家。馬志遠馬志行兄弟兩正好幫忙管帳。

  戰艦上兩個做飯的女人,她倆的房子離燕青家很近,正好利用他家旅店的優勢開起了兩家小餐館,生意很好。

  林沖的商船上次拖回很多日用品,各種工具。他正好用這些物品開了一個大雜貨鋪。林沖不會做生意,沒想到月兒居然是個做買賣的天才。她總能讓客人覺得自己買的東西即有用又值得。月兒一個人忙不過來,就請黃夫人和她的兒媳來幫忙。其實這個雜貨鋪應該有燕青和小七的一份。只是兩人都不想要,送給了林沖。

  趙興、尹大志、錢多多賺了很多錢,必竟幾百幢房子,需要的磚瓦數目極其龐大。這也讓蓋房子的人達到了近百人,很多人都是被陳三從其他地方請來的。這些人拉動了這裡的生活需求。

  梅芳在家裡開了這裡唯一的一家水果店。她的店裡永遠缺貨。一是買的人多,二是只要家裡有水果當天沒賣完,她就將水果運到三家磚瓦廠賣掉。這也讓梅芳忙得沒經歷想任何事情。只要梅芳一閒下來就會想起如果不是燕大哥,她不知自己現在是不是還活著。如果不是林大哥,(不對,也許該叫林叔。他年齡應該和自己爸媽差不多。)自己也不會有現在的生活。自己現在生活的很好,不缺錢。可燕大哥和林大哥似乎什麼都有,也不知拿什麼感謝他們才能拿得出手。每當自己提著最新鮮的特產去林大哥家,那個漂亮的林大嫂就會說:「梅芳啊,你看燕青又聰明又能幹。我給你們做媒怎麼樣?」梅芳也覺得燕大哥是個非常不錯的人,只是那個漂亮的葉小玉總去燕大哥家找燕大哥。但燕大哥似乎對什么女人都不感興趣。梅芳只能說:「燕大哥可能看不上我。」

  李大牛和李小凡大半年來得益於大批房子的建成也賺了不少錢。除開工人工資,兩人賺了三千兩銀子。兩人給林沖、燕青、小七一人送來三百兩銀子,說是半年給三人的分紅。兩人很在意自己的信用。林沖三人根本沒把那一千兩銀子當回事,只是認為要想大家生活好,創業者一定要支持。

  林沖說現在本地有五百多人,其中有很多周圍國家的女人嫁給了這批船工。一是因為船工們有錢有房有地,二是這裡生活環境好,沒有官府壓榨百姓。

  汪洋近來也很忙,這裡有大大小小的從商者近百家。什麼魚店、肉店、米店、油店、船廠、磚廠、鹽廠、石灰廠、手工作坊數不勝數。天天忙著哪家該繳多少稅。雖然採用的是三十稅一,但稅收發放所有政府工作人員工資後居然有盈於。這讓他由衷的敬佩那三個政府當家人。

  黃德善每天教那十多個小孩讀書,還要清點政府的收入和支出。還是很辛苦的。等幾年那些結婚的船員有了後代,就不在做政府工作。辦個學校專心教書育人。

  這美好祥和的生活讓所有人都覺得將一直長久下去。

  廣州知府王靖賢一直咽不下一口氣。單馬錫那個島本來是自己的,兩年前被一夥不知名的人奪走。自己最得力的管家,和三十名親兵不知去向。廣州都統制武藝高強也沒了信息。去年準備好了船隻人員準備去報仇,結果上面查了下了來。軍備倉庫少了三百多顆炮彈,六門火炮。懷疑統制秦越夥同知府王靖賢走私軍火。沒請示兵部,將戰艦私自開走不見蹤影。王靖賢給新任宰相秦檜送去十萬兩文銀,將所有罪責推給秦越此事才算過去。近段時間有人從南洋逃回,說管家幾次組織人圍剿那伙搶他們地盤的人都以失敗告終。還折損了王管家和秦大人。這讓王靖賢惱火,什麼人敢太歲頭上動土?

  王靖賢去找了新任崔統制,希望崔統制能入伙,崔統制一口回絕。必竟上任統制參與到地方官寮利益中,被朝廷通告私自開走朝廷戰艦叛國。後果是家人發配瓊州。自己初來乍到,可不想摻和其中。

  王靖賢找不到軍方支持轉而找江洋大盜、海盜、那些玩命歹徒。甚至與倭寇合作,條件是倭寇幫忙打下單馬錫,可以在他們打劫廣州府附近海域時給他們提供朝廷軍事信息。

  在王靖賢的重利之下組織了三百來人。這些人多是黑道上混的,三百來人乘坐六艘大商船出發南洋單馬錫。

  今天早上開始就是狂風暴雨,一直持續到了下午還沒停。王明吃過中飯後坐在書桌前就沒起來過。上百份的移民申請書每一份都要仔細閱讀:為什麼要移民這裡,對這裡的法律制度持什麼態度?對公民權利和自由是否願意承擔責任?移民後準備從事什麼職業?………等等。看得兩眼發脹,當王明端起杯子喝口水,發現杯子空了。王明站起身,準備去爐子上倒點熱水,才發現己經坐得腰酸背痛。天快黑了,桌子上的申請書只簽了一半。看來明天的工作可能更累。工作干不完可不行。明天就向林總督申請,增加幾個帶新居民看地的人。自己以後就不用往外跑,工作量最少減一半。

  汪洋今天去看了幾家一月前備案新開張的店鋪和家具作坊,出門時那把油紙傘還有作用。到了下午油紙傘在大風大雨的雙重打擊下散了架。汪洋如同落湯雞一樣回到了家。這工作量也太大了,走街竄巷還算好的。那些新居民大多住河東,那裡道路遠不像街區路面鋪著磚石。晴天一身灰,雨天腳在泥地里粘得拔不出來。沒辦法,為了雨天不穿濕鞋子,特意到劉福家買了雙鱷魚皮的鞋子。還別說,雨天穿這鞋子還真不賴。腳不濕,還不怕沾泥。水一洗布一擦立馬乾乾淨淨。剛買這鱷魚皮鞋時為了顯擺,大晴天穿這鞋出去辦事。別提腳有多難受,腳又濕又熱。脫了鞋,腳都可以把自己熏死。看來十兩銀子的鞋也並不全是好字。今晚得寫份申請,讓林總都加人。給自己減輕工作壓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