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回 再見黃謙先生
一轉眼林沖一家在船上住了十來天,正值春季溫暖怡人,今天正好陽光燦爛。早上吃完早飯月兒:「江邊梨花比雪還白,今天陪我去踏青好嗎?」安兒:「爹我要去看花,花又香又漂亮。而且我好多天沒讀書了,我想讀書。」林沖聽安兒這麼一說心中一驚:總不能讓孩子們不識字吧。不行,要緊快找個先生。林沖立刻回答:「好的,那我今天就陪你們去踏青。」
林沖一家三口在白塔附近上山,用了一個時辰爬到山頂,一個時辰在山北下山。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小安兒摘摘桃花,看看梨花,聞聞槐花樂此不彼。月兒心情好嘆息道:「要是和李盈妹妹一起爬山那就太好了。要不我們去小七家看看?」林沖:「那就去吧。」月兒:「怎麼啦,一路上心事重重的。」林沖:「得給孩子們找個老師。」月兒:「那就找唄,又不是什麼大事。」林沖順手攔下一輛馬車:「師傅送我們去西湖附近。」
一家三口坐到了車裡。林沖:「老師是好找,但要去南洋的老師不好找。」月兒:「多給錢不就行了嗎?」林沖:「讓一個人拋棄家小,獨自去遙遠的地方你願意呀?」月兒:「這麼說確實不太好找。」半個時辰後車來到了南湖邊。安兒早就在車上說肚子餓了。林沖叫了停,下車付過車錢,三人進了一家飯館。
林沖點了兩三個菜,兩碗飯慢慢吃著。三人飯吃到一半,不遠處一桌四五個人和小二吵了起來。小二:「你們沒錢吃什麼飯?」一個五十來歲的老人道:「我們不是沒錢,只是身上的錢不知丟了。」小二:「你在杭州有親友嗎?」老人:「沒有親友,我們全家是從巢湖逃難過來的。」小二:「沒錢不能走。」老人道:「我本是秀才出身,我們願意打工還帳。」林沖一聽秀才出身立刻站了起來。月兒:「你想讓他當孩子老師?」林沖:「機會難得,我試試。」林沖走了過去:「夥計,這位老先生的飯錢我買單。」小二:「五錢銀子。」林沖掏錢給了小二。
老生先正要給林沖鞠躬,林沖大驚:「黃先生,怎麼是您?」林沖立刻讓小二又上了幾個菜,一壇酒。黃謙向林沖介紹了身邊男子:「這是我兒子黃善德,前幾年考中秀才。」林沖拱手:「黃兄高才。」黃謙在飯桌上開始說自己的經歷來:
去年金軍在完顏宗弼(金兀朮)一路南下打到了長江邊,自己一家也逃難到了江南。本想金軍不善水戰,又有長江天塹的阻隔,便在蕪湖安了家。誰知今年金軍就打過了長江。本想來杭州投靠親友,不想親友離開了此地。現在又丟了銀子,所以和小二吵了起來。
林沖問:「先生您安頓下來了嗎?」黃謙:「還沒呢,老朽錢不多,一家子人正為找房子發愁。」
林沖問:「先生還教孩子嗎?」黃謙道:「老朽年紀大了,只能教教孩子讀書了。」林沖:「不知您是否願意去南洋?當然工錢還是我以前說的數。」林沖想這次去南洋就把黑虎寨打掃出來讓船員們住進去。黃謙:「容我一家人商量商量好嗎?」林沖:「可以的,三天後您到西湖西邊的阮府回個話可以嗎?」黃謙:「好的,三天內我一定給個准信。」林沖掏出二十兩金子給了黃謙:「先生,這點錢您暫時救救急。」黃謙手中住宿費都沒了,只得硬著頭皮收下。
晚上阮府一房間裡月兒問:「相公你說黃先生會去南洋嗎?」林沖:「我不知道,我只能盡我最大的誠意邀請。黃先生不去也情有可原。讓別人拋家棄子去萬里之外又有幾人願意。」月兒:「我們自己不可以教孩子嗎?」林沖:「我爹以前是提轄,我念過幾年私塾。小乙是孤兒,有幸跟盧員外也是能認得一些字。小七家是漁民識字更少。沒先生哪能教得好孩子。月兒你書念得怎麼樣?」月兒:「我們草原上的人很少有識字的,我小時很淘氣,也只念了三字經弟子規什麼的。我爹對我們讀書也沒什麼要求。」林沖摸了摸睡著的安兒:「先生一定要找,不能讓孩子不識字。」
晚上一家客棧內黃謙正和家人討論:「林壯士為人謙遜,這次幸虧有他幫助,不然我們要睡大街。」黃夫人:「這恩情不好還啊。如果答應林壯士我們要遠走他鄉,」黃謙兒子黃德善道:「留在這裡我們將很難翻身,如果去南洋說不定可以改變我們全家人的命運。」黃謙:「我一個去怎麼樣?必竟全家一起去風險太大。」黃德善:「如果將全家人的前途放在南洋,我們遲早要經歷這個過程,我認為應該早出去見識見識。」黃謙看了一下自己的兒媳和孫女道:「兒媳婦你的意見呢?」黃琦的媳婦徐英道:「我聽丈夫的。」黃謙:「那就這麼定了,我們全家去南洋。」
杭州城最繁華的孟夏路,一群衙役正在挨家挨戶收商鋪的稅。李大富正在自家綢緞莊睡午覺,一群衙役闖了進來。「誰是李大富?」一個衙役大聲詢問。李大富從躺椅上坐了起來睜開惺松的睡眼回答:「我是李大富,官差大人有什麼事嗎?」一個官差道:「李大富你店本月稅銀三百兩。」李大富一聽觸電般從躺椅上跳了起來問:「官爺是不是搞錯了,小人稅銀不是每月五十兩嗎,本月怎麼成了三百兩?」衙役道:「你怎那麼多廢話,我說三百兩就三百兩。再敢廢話把你扔大牢里去。」李大富嚇得不敢再爭辯,乖乖給了衙役三百兩銀子。
衙役走後李大富越想越氣憤,官府怎麼誰便漲稅金。一月三百兩稅銀,自己這間店鋪一個月最多能賺三百兩,那還得是過年的那個月。生意不好一個月一百兩都難賺。這樣不行,得去問問怎麼回事。李大富來到縣衙,掏出二兩銀子給了一個看門的衙役問:「官差小哥,這商鋪稅銀怎麼突然漲了五倍?」衙役一了一眼面前的胖子道:「我們縣太爺沒漲稅收啊。」李大富:「今天我家孟夏路的商鋪交了三百兩銀子,已前只交五十兩。」衙役:「哦,你說孟夏路的商鋪呀,聽說新進相爺秦大人要收購那條路上的商鋪,凡是不願將商鋪轉給秦大人的都加收五倍稅銀。」李大富一聽這衙役的話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完了,自己的生意完了。宰相大人自己哪能惹得起。這商鋪怕是保不住了,五萬兩買的這間商鋪打水漂了。
李大富回到家召集全家人商量怎麼辦。小七聽了李大富說的情況暴跳如雷:「好他的鳥官,老子去宰了他們。」李大富混跡商場多年的人精立刻勸小七別衝動:「小七,民不與官斗,和他們硬拼咱們是雞蛋碰石頭。」小七:「我咽不下這口氣。」李盈:「咽不下這口氣也得咽,這一大家子幾十口人都跟你去死啊?」小七:「把咱家的錢清點一下,去打幾艘船,我們去做海盜。」李大富:「小七你可別瞎說,會抄家滅族的。」小七:「到了海上天高皇帝遠誰也管不著。」小七這話讓李大富心中一驚:是啊,到了外面就不會有人管了。不用向官府繳稅,那不賺多少是多少嗎。這幾天小七那批香料自己不是輕輕鬆鬆賣了十多萬兩銀子。李大富立刻問道:「小七,你們那艘船用了多少錢?」小七:「岳父你想買船嗎?」李大富:「你跑了一趟南洋就賺了不下三十萬兩,不如我們再買幾艘船做海上貿易。」小七:「我們是賺了點錢,但那也是打打殺殺用命換來的。岳父不怕嗎?」李大富:「如果我們多招些人不就不怕了嗎。」小七:「我和我兩個哥哥商量一下。」李大富:「那你快點。」
溗四島戰艦上林沖、小七、燕青三人碰頭。小七:「兩位哥哥,我岳父想加入我們做海上貿易,你們同意嗎?」燕青:「你和你岳父談過這是玩命的行業嗎?」小七:「我和我岳父說過。」燕青:「大哥你認為呢?」林沖:「條件是我們要在南洋有一塊自己的地盤。沒有根據地最終會失敗。」燕青:「黑虎寨不能做根據地嗎?」林沖:「那個地方比不上南洋港口,問題是我們沒那麼多人占有那塊地。」燕青:「三百人可以嗎?」林沖:「三百人可以,但必須有火炮。船上的炮彈已不足一百顆。」燕青:「我們再招兩百人怎麼樣?」林沖:「運不了啊,我們兩艘船最多裝一百五十人。」小七:「那我們再買兩艘船。」林沖:「可以,但那是半年以後的事。」小七:「那我們明天就去訂船。」林沖:「好的,我和小乙去辦這事。」小七:「大哥不用去,我和我岳父去就可以了。你倆還是看家的好。」林沖:「那就辛苦你和你岳父了。」
第二天下午林沖和燕青在艦船甲板上曬太陽。燕青道:「大哥,我們的炮彈最多還能支撐三次戰鬥,這是個大問題?」林沖:「是啊,火炮技術是朝廷保密的。我們很難弄到。眼下還有一個問題是要找個先生教孩子們識字。」燕青:「大哥你找過先生嗎?」林沖:「找過一個人,那人的才學和其他人不一樣。他這兩天應該會給我一個答覆。」燕青:「有什麼不一樣,先生不都是教四書五經嗎?」林沖把黃謙向學生提問的事給燕青講了一遍。燕青聽了後大受啟發道:「大哥,問題居然可以從幾個方面去看?」林沖:「是的,我當時就被黃先生折服了。」
兩人正談論著黃先生的話題一個船工來報:「兩位老闆,阮府有人來報:說黃先生同意了林老闆到南洋教書,但要求全家一起去南洋。」林沖對報信的人說:「黃先生的要求沒問題,黃公子要是去南洋待遇和黃先生一樣。告訴黃先生最晚半個月後就走。黃先生如果沒地方住也可以來船上住。」阮府報信的人聽完林沖的話,回阮府給黃先生回話去了。
第二天下午黃謙全家乘小船來到了戰艦上。林沖和燕青熱忱相迎,林沖挑選了兩個最好的房間給了黃謙父子。晚上安排了豐盛的晚宴,宴請黃謙全家。二十多種海鮮上桌,讓黃謙父子受寵若驚。黃謙端著酒杯道:「林壯士可有什麼想法?」林沖:「我兄弟三人四處闖蕩只想求得一個安身之地。耐何我三人愚頓,至今為止仍然四處飄泊。今日有黃先生相助定能求得安生立命之所。」黃謙:「天下之人無非一張嘴,一身衣。世道公平便安居樂業,世道險惡則人人自危。管理一個地方,律法合乎人倫天道,對每個人公平公正,不拘束百業,百姓自然豐衣足食,此地不用上天避佑自可興旺。國之所亡,無非是權貴太多,聚天下財富而不可養。」林沖燕青兩人立刻明白了朝代的更替。兩人起身向黃謙一拜:「多謝先生教誨。」
小七和李大富來到明州張記船行找到船行張老闆道:「張老闆,前年你賣給我大哥的船我們兄弟三人非常滿意,現在我們想再買兩艘船。」張老闆一聽來了大生意立刻準備酒菜。
張老闆舉著酒杯問:「阮老闆要兩艘多大的船?」小七:「能做十五丈的船嗎?」張老闆:「沒問題。」小七:「一艘船加大貨艙,一艘船加多房間。一共多少錢?」張老闆:「兩艘船一共八萬貫,八個月可交付。阮老闆是老客戶,給你打個折七萬貫。」李大富:「六萬貫。」張老闆:「李老闆,如果你一紋錢都不讓我賺,甚至讓我虧損。我能把船造好嗎?你一船的貨和人如果沉在海里那是一萬貫錢的事嗎?」李大富連忙道歉:「張老闆對不起,我這都成了習慣買賣都喜歡講價。」小七:「那就有勞張老闆了。」吃完飯李大富付了一萬兩銀子的訂金。張老闆開出了合同一式兩份。雙方簽字畫押收好。張老闆將二人送出屋外。
小七和岳父回到阮府,商討招船工的事。李大富道:「小七我對船上的事不懂,這船工的事你要費心。」小七:「船工不好找,我和小乙哥出了雙倍的價錢才找到了人。這次恐怕也一樣不好找。」李大富:「江北一直在打仗,流民肯定很多。我去江北找人一定便宜。要什麼樣的人你說說,這事就交給你兩個舅哥去辦。」小七:「好的。」小七交待:船長六人,水手八十人,哨兵六人,廚師三人,打雜十人,這些人必須會水。哨兵要機靈善爬桅杆。另外打聽有沒有懂火藥製造的人,工錢誰便提。李大富用紙筆記下了工種人員問:「小七為什麼要六個哨兵,三個廚師?」小七:「我們當時招人沒經驗配備的人手不足,這次一併招了。」李大富接著問:「這懂火藥的人工錢誰便提會不會太浪費錢?」小七:「岳父,這樣的人對我們極其重要,可以說一個這樣的人可頂一百個士兵。」李大富覺得小七說的太誇張但沒說。
李大富交待兩個兒子把家裡的鋪子都關了,然後去江北招船工。
林沖一家三口在白塔附近上山,用了一個時辰爬到山頂,一個時辰在山北下山。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小安兒摘摘桃花,看看梨花,聞聞槐花樂此不彼。月兒心情好嘆息道:「要是和李盈妹妹一起爬山那就太好了。要不我們去小七家看看?」林沖:「那就去吧。」月兒:「怎麼啦,一路上心事重重的。」林沖:「得給孩子們找個老師。」月兒:「那就找唄,又不是什麼大事。」林沖順手攔下一輛馬車:「師傅送我們去西湖附近。」
一家三口坐到了車裡。林沖:「老師是好找,但要去南洋的老師不好找。」月兒:「多給錢不就行了嗎?」林沖:「讓一個人拋棄家小,獨自去遙遠的地方你願意呀?」月兒:「這麼說確實不太好找。」半個時辰後車來到了南湖邊。安兒早就在車上說肚子餓了。林沖叫了停,下車付過車錢,三人進了一家飯館。
林沖點了兩三個菜,兩碗飯慢慢吃著。三人飯吃到一半,不遠處一桌四五個人和小二吵了起來。小二:「你們沒錢吃什麼飯?」一個五十來歲的老人道:「我們不是沒錢,只是身上的錢不知丟了。」小二:「你在杭州有親友嗎?」老人:「沒有親友,我們全家是從巢湖逃難過來的。」小二:「沒錢不能走。」老人道:「我本是秀才出身,我們願意打工還帳。」林沖一聽秀才出身立刻站了起來。月兒:「你想讓他當孩子老師?」林沖:「機會難得,我試試。」林沖走了過去:「夥計,這位老先生的飯錢我買單。」小二:「五錢銀子。」林沖掏錢給了小二。
老生先正要給林沖鞠躬,林沖大驚:「黃先生,怎麼是您?」林沖立刻讓小二又上了幾個菜,一壇酒。黃謙向林沖介紹了身邊男子:「這是我兒子黃善德,前幾年考中秀才。」林沖拱手:「黃兄高才。」黃謙在飯桌上開始說自己的經歷來:
去年金軍在完顏宗弼(金兀朮)一路南下打到了長江邊,自己一家也逃難到了江南。本想金軍不善水戰,又有長江天塹的阻隔,便在蕪湖安了家。誰知今年金軍就打過了長江。本想來杭州投靠親友,不想親友離開了此地。現在又丟了銀子,所以和小二吵了起來。
林沖問:「先生您安頓下來了嗎?」黃謙:「還沒呢,老朽錢不多,一家子人正為找房子發愁。」
林沖問:「先生還教孩子嗎?」黃謙道:「老朽年紀大了,只能教教孩子讀書了。」林沖:「不知您是否願意去南洋?當然工錢還是我以前說的數。」林沖想這次去南洋就把黑虎寨打掃出來讓船員們住進去。黃謙:「容我一家人商量商量好嗎?」林沖:「可以的,三天後您到西湖西邊的阮府回個話可以嗎?」黃謙:「好的,三天內我一定給個准信。」林沖掏出二十兩金子給了黃謙:「先生,這點錢您暫時救救急。」黃謙手中住宿費都沒了,只得硬著頭皮收下。
晚上阮府一房間裡月兒問:「相公你說黃先生會去南洋嗎?」林沖:「我不知道,我只能盡我最大的誠意邀請。黃先生不去也情有可原。讓別人拋家棄子去萬里之外又有幾人願意。」月兒:「我們自己不可以教孩子嗎?」林沖:「我爹以前是提轄,我念過幾年私塾。小乙是孤兒,有幸跟盧員外也是能認得一些字。小七家是漁民識字更少。沒先生哪能教得好孩子。月兒你書念得怎麼樣?」月兒:「我們草原上的人很少有識字的,我小時很淘氣,也只念了三字經弟子規什麼的。我爹對我們讀書也沒什麼要求。」林沖摸了摸睡著的安兒:「先生一定要找,不能讓孩子不識字。」
晚上一家客棧內黃謙正和家人討論:「林壯士為人謙遜,這次幸虧有他幫助,不然我們要睡大街。」黃夫人:「這恩情不好還啊。如果答應林壯士我們要遠走他鄉,」黃謙兒子黃德善道:「留在這裡我們將很難翻身,如果去南洋說不定可以改變我們全家人的命運。」黃謙:「我一個去怎麼樣?必竟全家一起去風險太大。」黃德善:「如果將全家人的前途放在南洋,我們遲早要經歷這個過程,我認為應該早出去見識見識。」黃謙看了一下自己的兒媳和孫女道:「兒媳婦你的意見呢?」黃琦的媳婦徐英道:「我聽丈夫的。」黃謙:「那就這麼定了,我們全家去南洋。」
杭州城最繁華的孟夏路,一群衙役正在挨家挨戶收商鋪的稅。李大富正在自家綢緞莊睡午覺,一群衙役闖了進來。「誰是李大富?」一個衙役大聲詢問。李大富從躺椅上坐了起來睜開惺松的睡眼回答:「我是李大富,官差大人有什麼事嗎?」一個官差道:「李大富你店本月稅銀三百兩。」李大富一聽觸電般從躺椅上跳了起來問:「官爺是不是搞錯了,小人稅銀不是每月五十兩嗎,本月怎麼成了三百兩?」衙役道:「你怎那麼多廢話,我說三百兩就三百兩。再敢廢話把你扔大牢里去。」李大富嚇得不敢再爭辯,乖乖給了衙役三百兩銀子。
衙役走後李大富越想越氣憤,官府怎麼誰便漲稅金。一月三百兩稅銀,自己這間店鋪一個月最多能賺三百兩,那還得是過年的那個月。生意不好一個月一百兩都難賺。這樣不行,得去問問怎麼回事。李大富來到縣衙,掏出二兩銀子給了一個看門的衙役問:「官差小哥,這商鋪稅銀怎麼突然漲了五倍?」衙役一了一眼面前的胖子道:「我們縣太爺沒漲稅收啊。」李大富:「今天我家孟夏路的商鋪交了三百兩銀子,已前只交五十兩。」衙役:「哦,你說孟夏路的商鋪呀,聽說新進相爺秦大人要收購那條路上的商鋪,凡是不願將商鋪轉給秦大人的都加收五倍稅銀。」李大富一聽這衙役的話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完了,自己的生意完了。宰相大人自己哪能惹得起。這商鋪怕是保不住了,五萬兩買的這間商鋪打水漂了。
李大富回到家召集全家人商量怎麼辦。小七聽了李大富說的情況暴跳如雷:「好他的鳥官,老子去宰了他們。」李大富混跡商場多年的人精立刻勸小七別衝動:「小七,民不與官斗,和他們硬拼咱們是雞蛋碰石頭。」小七:「我咽不下這口氣。」李盈:「咽不下這口氣也得咽,這一大家子幾十口人都跟你去死啊?」小七:「把咱家的錢清點一下,去打幾艘船,我們去做海盜。」李大富:「小七你可別瞎說,會抄家滅族的。」小七:「到了海上天高皇帝遠誰也管不著。」小七這話讓李大富心中一驚:是啊,到了外面就不會有人管了。不用向官府繳稅,那不賺多少是多少嗎。這幾天小七那批香料自己不是輕輕鬆鬆賣了十多萬兩銀子。李大富立刻問道:「小七,你們那艘船用了多少錢?」小七:「岳父你想買船嗎?」李大富:「你跑了一趟南洋就賺了不下三十萬兩,不如我們再買幾艘船做海上貿易。」小七:「我們是賺了點錢,但那也是打打殺殺用命換來的。岳父不怕嗎?」李大富:「如果我們多招些人不就不怕了嗎。」小七:「我和我兩個哥哥商量一下。」李大富:「那你快點。」
溗四島戰艦上林沖、小七、燕青三人碰頭。小七:「兩位哥哥,我岳父想加入我們做海上貿易,你們同意嗎?」燕青:「你和你岳父談過這是玩命的行業嗎?」小七:「我和我岳父說過。」燕青:「大哥你認為呢?」林沖:「條件是我們要在南洋有一塊自己的地盤。沒有根據地最終會失敗。」燕青:「黑虎寨不能做根據地嗎?」林沖:「那個地方比不上南洋港口,問題是我們沒那麼多人占有那塊地。」燕青:「三百人可以嗎?」林沖:「三百人可以,但必須有火炮。船上的炮彈已不足一百顆。」燕青:「我們再招兩百人怎麼樣?」林沖:「運不了啊,我們兩艘船最多裝一百五十人。」小七:「那我們再買兩艘船。」林沖:「可以,但那是半年以後的事。」小七:「那我們明天就去訂船。」林沖:「好的,我和小乙去辦這事。」小七:「大哥不用去,我和我岳父去就可以了。你倆還是看家的好。」林沖:「那就辛苦你和你岳父了。」
第二天下午林沖和燕青在艦船甲板上曬太陽。燕青道:「大哥,我們的炮彈最多還能支撐三次戰鬥,這是個大問題?」林沖:「是啊,火炮技術是朝廷保密的。我們很難弄到。眼下還有一個問題是要找個先生教孩子們識字。」燕青:「大哥你找過先生嗎?」林沖:「找過一個人,那人的才學和其他人不一樣。他這兩天應該會給我一個答覆。」燕青:「有什麼不一樣,先生不都是教四書五經嗎?」林沖把黃謙向學生提問的事給燕青講了一遍。燕青聽了後大受啟發道:「大哥,問題居然可以從幾個方面去看?」林沖:「是的,我當時就被黃先生折服了。」
兩人正談論著黃先生的話題一個船工來報:「兩位老闆,阮府有人來報:說黃先生同意了林老闆到南洋教書,但要求全家一起去南洋。」林沖對報信的人說:「黃先生的要求沒問題,黃公子要是去南洋待遇和黃先生一樣。告訴黃先生最晚半個月後就走。黃先生如果沒地方住也可以來船上住。」阮府報信的人聽完林沖的話,回阮府給黃先生回話去了。
第二天下午黃謙全家乘小船來到了戰艦上。林沖和燕青熱忱相迎,林沖挑選了兩個最好的房間給了黃謙父子。晚上安排了豐盛的晚宴,宴請黃謙全家。二十多種海鮮上桌,讓黃謙父子受寵若驚。黃謙端著酒杯道:「林壯士可有什麼想法?」林沖:「我兄弟三人四處闖蕩只想求得一個安身之地。耐何我三人愚頓,至今為止仍然四處飄泊。今日有黃先生相助定能求得安生立命之所。」黃謙:「天下之人無非一張嘴,一身衣。世道公平便安居樂業,世道險惡則人人自危。管理一個地方,律法合乎人倫天道,對每個人公平公正,不拘束百業,百姓自然豐衣足食,此地不用上天避佑自可興旺。國之所亡,無非是權貴太多,聚天下財富而不可養。」林沖燕青兩人立刻明白了朝代的更替。兩人起身向黃謙一拜:「多謝先生教誨。」
小七和李大富來到明州張記船行找到船行張老闆道:「張老闆,前年你賣給我大哥的船我們兄弟三人非常滿意,現在我們想再買兩艘船。」張老闆一聽來了大生意立刻準備酒菜。
張老闆舉著酒杯問:「阮老闆要兩艘多大的船?」小七:「能做十五丈的船嗎?」張老闆:「沒問題。」小七:「一艘船加大貨艙,一艘船加多房間。一共多少錢?」張老闆:「兩艘船一共八萬貫,八個月可交付。阮老闆是老客戶,給你打個折七萬貫。」李大富:「六萬貫。」張老闆:「李老闆,如果你一紋錢都不讓我賺,甚至讓我虧損。我能把船造好嗎?你一船的貨和人如果沉在海里那是一萬貫錢的事嗎?」李大富連忙道歉:「張老闆對不起,我這都成了習慣買賣都喜歡講價。」小七:「那就有勞張老闆了。」吃完飯李大富付了一萬兩銀子的訂金。張老闆開出了合同一式兩份。雙方簽字畫押收好。張老闆將二人送出屋外。
小七和岳父回到阮府,商討招船工的事。李大富道:「小七我對船上的事不懂,這船工的事你要費心。」小七:「船工不好找,我和小乙哥出了雙倍的價錢才找到了人。這次恐怕也一樣不好找。」李大富:「江北一直在打仗,流民肯定很多。我去江北找人一定便宜。要什麼樣的人你說說,這事就交給你兩個舅哥去辦。」小七:「好的。」小七交待:船長六人,水手八十人,哨兵六人,廚師三人,打雜十人,這些人必須會水。哨兵要機靈善爬桅杆。另外打聽有沒有懂火藥製造的人,工錢誰便提。李大富用紙筆記下了工種人員問:「小七為什麼要六個哨兵,三個廚師?」小七:「我們當時招人沒經驗配備的人手不足,這次一併招了。」李大富接著問:「這懂火藥的人工錢誰便提會不會太浪費錢?」小七:「岳父,這樣的人對我們極其重要,可以說一個這樣的人可頂一百個士兵。」李大富覺得小七說的太誇張但沒說。
李大富交待兩個兒子把家裡的鋪子都關了,然後去江北招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