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殿頭童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童貫彪形燕頷,身形魁梧,膚色黝黑。其雙目炯炯,似有精光乍現,透著精幹。令人稱奇的是,他的嘴角竟還生有少許鬍鬚,全然不見宦官常有的陰柔之態。

  這般獨特的相貌,使童貫卓然於尋常宦官之列,讓趙俁忍不住去想:

  「在北宋那風雲變幻的歷史舞台上,你能以一種令人矚目的形象縱橫捭闔,無論是在西北的烽火硝煙中,還是在朝堂的權力漩渦里,都留下了獨屬於你的、深刻而又複雜的印記,與你這超越尋常宦官形象的特質、你這股子不同於尋常閹人的氣質和氣場也脫不開關係吧?」

  在趙俁打量童貫的同時,童貫也在不著痕跡地打量趙俁。

  老實說,對於是否來投趙俁這個閒散王爺,童貫其實很猶豫。

  是。

  因為受到李憲的連累,這幾年童貫一直很不得志。

  可童貫並沒有因此就自暴自棄,他每時每刻都在嚮往從前在西北征戰的歲月,懷念那金戈鐵馬,希望靠著軍功榮耀加身,這才不枉費他活這一場。

  沒錯。

  童貫就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

  而趙俁這個閒散王爺,能給他想要的舞台嗎?

  對此,童貫深感懷疑。

  可黃經臣是童貫的至交好友。

  童貫十分清楚,黃經臣生性忠義,不會害朋友,既然想將他引薦給趙俁,必定是覺得,他投靠趙俁,能有所作為。

  而且,童貫打聽到了那日福寧殿發生的事,以及趙俁準備娶向太后的兩個侍女做王妃,覺得趙俁很不一般。

  所以童貫還是過來碰碰運氣。

  此刻,兩人相顧無言,氣氛略顯凝重。

  未幾,趙俁率先打破沉默:「李憲隨王韶開邊熙河,戰功赫赫,你曾在其麾下效力,想來對西北之事瞭若指掌。今邊疆未平,党項人又狼子野心、貪婪狡詐,正是用人之際。你且在本王這裡訓練幾日親衛門客,他日若有機會,本王定會為你謀取去邊庭建功立業之機。」

  歷史上,以童貫前幾十年所立下的赫赫戰功,完全可以躺在功勞簿上呼呼大睡,直至壽終正寢。

  憑良心說,如果不是想為趙宋王朝收復燕雲十六州,立下不世之功,當時已經六十多歲的童貫,完全沒有必要攛掇趙佶聯金滅遼收復燕雲十六州。

  如果童貫沒走錯那一步,他的名聲即便不如狄青、王韶、章楶這些北宋名將,也絕不會在他義父李憲之下。

  只可惜,童貫太想有更大的作為了。

  而有宋一朝,沒有任何功勞能跟收復燕雲十六州相比。

  假如童貫真幫趙宋王朝收復了燕雲十六州,什麼狄青,什麼王韶、章楶,都得往後排。

  然而,童貫錯估了當時的形勢,也高看了被他們君臣折騰得千瘡百孔的趙宋王朝的政治軍事經濟實力。

  這才一步一步導致童貫留下了六賊之名,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架上,永遠都下不來。

  極為熟悉兩宋時期歷史的趙俁,怎麼可能不知道童貫的野心、不了解童貫真正想要什麼?

  另一方面,趙俁是閒散王爺,是不能參與趙宋王朝的政治,但他要是誠心想引薦幾個人,那還不是輕而易舉?

  畢竟,再怎麼說,趙俁也是趙宋王朝一等一的皇親貴胄,是能跟皇帝和太后說得上話的人。

  所以,短短几句話,趙俁就打消了童貫的猶豫,讓童貫心甘情願地說出:「奴婢領命!」

  莘王府根本就沒有門客,侍衛倒是有二十幾個。

  讓童貫來訓練這二十幾個侍衛,真有些大材小用了。

  不過,童貫很清楚,這只是趙俁給他安排的臨時職務,只要他能得到趙俁的認可,他想要的機會也許就會來了。

  這些天,黃經臣、梁師成、李彥包括童貫給趙俁引薦了近百人才,其中有些是宦官,有些是小黃門,還有些是他們的親朋好友。

  這裡面著實是有些真正的人才。

  比如,童貫就將北宋名將,在平定方臘起義之戰中擔任先鋒,領導過兩宋時期著名的五大保衛戰之一的太原保衛戰的王稟,介紹到趙俁這裡擔任門客。

  像王稟這樣的正常人還好說,只要不太過分,趙俁想招攬多少招攬多少,而宦官、小黃門就比較麻煩了。


  因為,王爺使用這樣的人,是有上限的。

  不過沒關係。

  趙俁先從黃經臣等人引薦的宦官、小黃門中挑一些留在莘王府使用。

  剩下的宦官和小黃門,趙俁答應每個月都給他們一份額外的俸祿,讓他們先回到原職,為自己打探消息,並表示,只要他們立功,自己必不吝封賞。

  趙俁不只是說說而已,而是很痛快地就先給他們每人預付了三個月俸祿。

  雖然不能立即加入莘王府,但能有一份額外的工資拿,黃經臣等人引薦來的這些宦官和小黃門也都開心不已!

  他們紛紛向趙俁表忠心,發誓一定會盡心竭力地完成任務。

  趙俁勉勵他們幾句後,就讓他們去領錢了。

  在底層待過的趙俁,十分清楚,對基層員工最好的激勵方式就是給錢,別的屁話都不要談,什麼理想啊,什麼報國啊,都不要去談,關心就一個,你最近錢夠不夠花,能不能得到充足的生存物質。

  也就是說,跟這些生活在最底層的宦官、小黃門,不要談理想,不要談情操,也不要談願景,也不要談使命,這都是扯蛋,先解決他們的溫飽,他們自然就會為自己效命,甚至感恩戴德。

  引薦這些人才給趙俁的黃經臣等人,看出來了趙俁的高明,意識到趙俁心思縝密,馭下有方,且出手闊綽,是個值得追隨之人,所以對趙俁越發地敬重。

  不過,這麼大手大腳的花錢,讓本就不太富裕的趙俁,財產快速縮水。

  幸好,麻曉嬌給了趙俁香皂的製造方法,不然一時之間趙俁還真不知道怎麼解決自己的財政問題。

  趙俁一個王爺,肯定不能親自去研製香皂,他也沒有這個時間。

  趙俁將此事交給了他最信任的黃經臣,讓黃經臣親自去招攬一批穩妥之人研製香皂,並注意保密。

  見趙俁如此重視香皂,黃經臣不敢怠慢,他親自去軍器監挖最好的工匠。

  當初,宋神宗即位後,憂慮河北兵械皆不可用。

  怎樣有效地監管兵器生產,實現強兵的目標,成為當時王安石變法中的重點問題。

  而重視並加強兵器生產質量則正是強兵的一個關鍵點。

  為了消除兵器製造機構存在的弊端,王安石設置了軍器監。

  軍器監設立後,不僅沒有辜負宋神宗的期望,讓兵器的品質得到大幅度的改善,更是徹底結束了宋朝兵器生產官無專職的現象,帶領宋朝的兵器生產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軍器監設立後,大力改進舊兵器,不斷研製新兵器,其中改進後最為出名的就是「神臂弓」。

  這也使得軍器監聚集了一大批當今世上最傑出的能工巧匠。

  黃經臣直接去軍器監優中選優挖人,又是按照麻曉嬌已經寫得非常詳細的方法研製,小小香皂,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這天,就在黃經臣給趙俁奉上香皂的樣品,等待趙俁親自檢驗效果之際,梁師成來報:「端王派府上小廝高俅前來邀請殿下明日過府蹴鞠……」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