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場鬧劇無疾而終,趙文瓊去找了村小學的老師,讓她督促孩子給劉佳安道歉,下午的拍攝自然也沒法進行。趙文瓊看出她有心事,便主動提出請她吃飯。趙文瓊找了一家燒烤攤,此時已是傍晚,小販推著芒果和山竹叫賣,街面擺滿了攤位,煎餅果子,肉夾饃,涼皮,烤羊肉串……焼烤攤上升起炊煙,濃烈的肉香和辣椒孜然的香氣糅合在一起,店裡擠滿了大快朵頤的食客,趙文瓊擠進人群中,找了個位置坐下,熟練地點了一堆燒烤。
薛芳華習慣了他的吃相,又不敢吃辣,慢條斯理的吹著雞湯上的油星:「為什麼我每次和你在一起時都在吃?」
「無論你是皇帝還是乞丐,這一日三餐都少不了。」趙文瓊嘴裡塞滿食物,含糊的說,「享受美食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嘛。」
薛芳華沉默了片刻,夾起一隻蒜蓉烤生蚝慢慢吃了起來,滿口生鮮。她的側面湮沒在濃重的陰影里,瞧不清神情,但趙文瓊可以感覺到環繞在她周邊的低沉氣壓。她看著滿桌的美食,忽然失去胃口,卻不想敗了趙文瓊的興致。趙文瓊注意到她的焦躁,又找服務員加了一份不加辣的烤串,笑道:「這些烤串太燙了,你吃慢點,不然對胃不好。」
「你怎麼知道我的胃不好?」
「看你瘦的跟竹竿一樣就知道了,卷王普遍起早貪黑飲食不規律,就沒幾個腸胃好的。」趙文瓊笑道,「既然都回來了,就別再這麼拼命了,好好享受美食吧,休息個一兩天你的人生也不會崩潰的。」
看他吃得開心,薛芳華忽然問道:「為什麼你就從來不著急呢?」
趙文瓊的動作頓了頓,思索了片刻:「可能我是天生的慢性子?」
「你家在徐州吧。」
「對,不過我和你一樣是留守兒童,一直被寄養在姑姑和姑父家裡。」趙文瓊拿了一個驢肉火燒,忽然笑著說道,「我現在一看到驢肉,就想起小時候的一件事。我從小和姑姑一家一起生活,他們對我也不錯,有一次有人送了他們一斤驢肉,姑姑拿來做了湯,我從沒吃過驢肉,喝了一碗還想添,姑姑就把碗收走了,說第二天再喝。晚上我出來起夜時,卻發現我表姐正在喝湯,原來她只是擔心我喝多了,她的女兒不夠喝。這件事過了二十多年,我都記得清清楚楚。寄人籬下,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他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我小時候瘦得像豆芽,性格也自卑敏感,在村里經常被其他孩子欺負,老師也不管。後來我受了委屈,就只好跟佳安一樣躲起來哭,哭完了才回家,還不能被他們看出來。」
薛芳華沉默了很久:「真看不出來你還有這種經歷。」
「留守兒童都不容易,父母也不容易,要設身處地地體諒他們很難。」趙文瓊輕聲說道,「即使後來我父母回來了,我和他們也不親,畢竟在我最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都不在,而且那一輩父母也沒學過怎麼和子女相處,畢竟他們就是在糟糕的親子關係中長大的。我今天看到佳安,就想到了小時候的我。」
「所以要借酒消愁?」
「也說不上愁吧,就是感慨一下,還好我現在已經成年了。」他晃著酒杯,目光像是沉入了幽暗的池塘,「但為了自己心裡舒服一些,我只能和自己和解,試著去體諒他們,告訴自己,他們也是愛我才會不遠千里地去打工。」
「那是因為你父母本來就在乎你,是為了你才去打工的。」薛芳華的目光移向屋外,「有的父母只是不想對孩子負責,所以把孩子扔下就逃跑了。」
薛芳華總是馬不停蹄地往前跑,因為那些兒時回憶,她只要一想起來就覺得辛酸。
只有無依無靠的孩子才會不撒嬌不訴苦,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學業和事業上,因為他們輸不起。有父母愛護的孩子會有滿滿的安全感,但她總擔心只要停下來就會萬劫不復,只有拼命地往前跑。
這些話薛芳華沒有對任何人說過,此刻都盤桓在她的心頭,但她不允許在外人面前暴露出脆弱的一面。她沉默了許久,問店家要了一碗驢肉湯放在他面前,正色道:「現在你可以想喝多少喝多少了,喝完了我請你。」
趙文瓊一下子笑出聲來:「那就多謝薛總了。」
攤位上蒸汽氤氳,由於方才的對話,兩人之間瀰漫著一種奇異的默契,薛芳華問道:「你到底是怎麼走出來的?」
「其實也很簡單,我有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能聊聊心裡話,還有自己熱愛的事業。把自己當作小孩,再養育自己一次,多接觸自己喜歡的人和事,就能慢慢走出來了。」
「你喜歡當村官?」
「對,我從小就想為村民做點實事。」
「怪不得你上了這麼多年班,身上一點班味兒都沒有?你看我,整個人都被醃入味了。」薛芳華感慨道,趙文瓊問道:「你喜歡以前的工作嗎?」
「不喜歡,以前的工作糟心事一大堆,加班又嚴重,只有收入高而已。」薛芳華搖了搖頭,「我們都只是普通人,把愛好當作事業來做太奢侈了。」
「那你喜歡做絨花嗎?」
「談不上喜不喜歡,這是我外婆的愛好,她做了一輩子。」薛芳華想了想,補充道,「但比之前的工作要好,至少我不討厭。」
「那你要不想一想,自己有沒有真正熱愛的事?」趙文瓊的目光清澈溫暖,仿佛一望見底的溪流,裡面盛滿了關懷和擔憂。「我也在周圍都是卷王的地方待過,當周圍人都在拼命往上游時,你肯定沒有時間思考自己想做什麼,停下來歇一歇很重要。」
薛芳華心頭一熱,點了點頭。兩人離開了燒烤攤。河道兩側有一些高低錯落的白色小樓,以前都是一些街邊得小攤之類。河面上行駛著掛滿各色各樣小旗的遊船,兩船相錯時,黃橙色和蘋果綠色的燈影搖晃著交織在一起,拖曳在水中點點磷光,滿目流彩。明晃晃的月光在水上織出一條細碎的光帶,水波在那裡來回搖,那些亮光也跟著來回搖,一閃一閃的。朦朧燈光從路旁建築物的橘色護窗板透出,寧靜而安詳。剛才燒烤攤上的喧囂,已然遠去,散在風裡,了無痕跡。
趙文瓊的心情不錯,展開雙臂,享受細涼晚風,衣衫在他身體兩側鼓起,像兩隻漲滿的帆。薛芳華一路上都保持著沉默,直到趙文瓊把她送到家門口,從兜里取出一包花種:「這是一個村民送給我的禮物,我也不知道是什麼,你要不要種下去試一試?等到花開的時候,說不定你已經找到了新的生活。」
薛芳華伸手接過種子,感到掌心沉甸甸的。仿佛一直以來的心酸和疲憊都隨著溫柔的水流走,她咀嚼著他的話,鄭重地點了點頭:「謝謝你。」
薛芳華回到家,屋裡收拾得整整齊齊,門口的雜物也被收進了屋裡,陶念娣正在忙裡忙外,把洗好的衣服收進來:「孩子找到了嗎?」
村里沒有秘密,他們發動全村人一起找孩子,陶念娣也有所耳聞。薛芳華倒了一杯茶,隨口說道:「找到了,孩子已經回家了。」
「那就好,對了,外婆有件事要問你。」
「什麼事?」
「你最近跟咱們村那個新來的大學生村官小趙走的很近對吧?」陶念娣一臉八卦相地湊過來,「我看著那他個兒高高的,看著精神又正派,一看就是個好小伙子,你老實跟外婆交代,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我才回來多久,能有什麼情況。」薛芳華失笑道,「我只是最近幫著他弘揚絨花技藝,你想多了。」
「真的嗎?但我看著你天天和他碰面,他昨天還親自你送回來,村里人都說還看到你兩在深更半夜在小樹林裡卿卿我我。」
「你在胡說什麼呢,我還沒找到工作,哪來的心思談情說愛。」薛芳華不以為然,「他是鄉鎮公務員,我將來肯定要出去工作的,我們兩沒可能。」
「話也不能這麼說,小趙也是上海的學校出來的,還不是回到了鄉下工作,現在不是提倡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嘛,上海的房子那麼貴,把你人都熬瘦了一大圈,我看著也不放心。」陶念娣絮絮叨叨地念著,「早年我想讓你出去闖蕩闖蕩,可是你一個人也太辛苦了,我看著都心疼。」
「說什麼呢,我還這麼年輕,不想著掙錢,留在鄉下養老啊?」薛芳華沒把她的話放在心上,只敷衍地笑笑,「你放心,我一定會掙下一棟大房子,把你接到城裡過上好日子。」
「其實外婆比起大房子,更希望你能快快樂樂地過日子。」
薛芳華怔了一怔,脫口而出:「我只要忙起來就覺得快樂。」
「但我看到的是回到家以後,你一次都沒有休息過,經常半夜還在房間裡忙碌,外婆沒文化,不懂什麼大道理,就是覺得你過得太累了,好不容易回來一趟,你就不能好好歇一歇嗎?」
「我歇不下來。」薛芳華猶豫了一下,還是掠過了自己的焦慮症,「別擔心,我還年輕呢,正是要拼的時候。」
陶念娣柔柔地嘆了口氣,輕撫過她的頭髮:「年輕時願意拼搏是好事,但說到底,人這一輩子也就幾十年,不管多麼厲害的人,最後眼一閉什麼都沒有了,死人是最好打發的,燒點紙錢紙房子也就夠了,好好享受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她原本以為薛芳華會爭辯,但她卻思索了片刻,難得點了點頭。薛芳華把種子拿出來遞給她:「你知道這是什麼花嗎?」
「不知道,看上去像是玫瑰的種子,不種下來我也不知道會開出什麼花。」陶念娣皺著眉頭,仔細打量著種子,「這是誰給你的?想讓你沖水服用嗎?」
「這倒不是。」薛芳華被逗笑了,「一個朋友送給我的,只是想讓我種出來試試。」
「那我們就把它種在院子裡吧,反正不是還有一大片荒地嗎?現在天氣越來越暖和,種子發芽很快的。」陶念娣微笑道,「等到花開的時候,你一定已經找到了新生活了。」
她拿來了一個陶土的花缽,裡面裝著苗圃中自己混合的肥料土,蹲在在寬廊下的踏腳石上,把那顆種子埋進去。薛芳華坐在旁邊看著,陶念娣一邊填土一邊說:「如果想要讓種子順利地發芽,一定不能埋得太深,否則出芽的時候會很費力的;當然了,太淺也是不行的,不然風吹走了浮土,種子暴露出來就會被麻雀吃掉,也容易腐爛,土也不能壓得太實,要讓種子能自由呼吸,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成長。」
她靈巧的手指把黝黑的泥土攏在一起,漸漸地蓋住了深棕色的種子,她的神色讓薛芳華覺得安心,連脈搏都漸漸地舒緩下來,仿佛心底的期待被蒙上了一層帶著暖意的棉被,並慢慢發酵。
回到房間裡以後,薛芳華想起趙文瓊的話,收拾起了屋子裡的東西。陶念娣把她幼年時用過的書本和練習冊都收在柜子里,她突然想把它們拿出來看看,結果意外發現了一個粉色封皮的日記本。
薛芳華怔了怔,突然想起小時候自己曾寫過小說。她小時候電子產品還沒有現在這麼普及,孩子們的娛樂方式有限,她最喜歡的就是看書。她看見小時候的自己,在那樣一個有著溫暖夕陽的傍晚,順著那些曲曲折折的樓梯爬上了自家的閣樓。夕陽照進了閣樓,四面高大寬闊的牆壁被擁擠然而錯落有致的書占據,有些地方的書籍放得特別擠,兩排書被迫一前一後站在承受重負的同一格書架上,就連地板上也讓一堆堆的書籍覆蓋了,有些書翻開來放在那裡,有些書里夾滿小書籤,許許多多的書和沉寂盈滿了房間,還有股奇妙的氣味,那是智慧散發的誘人芬芳。
薛芳華喜歡用手去撫弄書本,書頁都已經發舊泛黃,卻被夕陽鍍著金色的邊,呈現出一種驚心動魄的美麗。她懷著好奇甚至是虔誠的心情打開了它,那些美麗的句子洞穿了她的靈魂,讓她感受到往昔歲月的餘波。她小心翼翼地把書捧在心口,讀了又讀,然後花了一周零花錢,在村小學門口的文具店買了這個粉色封皮的日記本。
那個夜晚,她擰亮了檯燈,懷著虔誠的心情打開筆記本,在純白的紙面上寫下第一句話。第一本小說完成的時候,她激動了一整夜,在陶念娣的房間門口徘徊,那種渴望被認同的忐忑不安的心情,她直到現在想起來都很清楚。她還把這個本子借給她最好的朋友閱讀,暢想著成為大作家的未來。
薛芳華覺得懷念,她翻開日記本,讀著以前寫的故事,那是一個女孩在家中的閣樓里發現了時空的大門,隨後穿越到過去成為女將軍的故事,現在看來有些幼稚,卻是她兒時的夢想。她擰亮了檯燈,翻開日記本,腦海里卻一片空白。她曾熱衷於閱讀,但當老師否認了她的作文,認為她的作文不符合考試的要求,批評她總是對名著提出自己的見解,漸漸的,她就把小說放在了一邊,也開始只為了功利的目的而閱讀,忘記了自己曾多麼熱愛閱讀和寫作。
好在她終於想起來了。她的手指很溫柔的從頁面上輕輕擦過,側過頭的時候,她看見自己映在窗戶上的淡淡笑容。
薛芳華習慣了他的吃相,又不敢吃辣,慢條斯理的吹著雞湯上的油星:「為什麼我每次和你在一起時都在吃?」
「無論你是皇帝還是乞丐,這一日三餐都少不了。」趙文瓊嘴裡塞滿食物,含糊的說,「享受美食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嘛。」
薛芳華沉默了片刻,夾起一隻蒜蓉烤生蚝慢慢吃了起來,滿口生鮮。她的側面湮沒在濃重的陰影里,瞧不清神情,但趙文瓊可以感覺到環繞在她周邊的低沉氣壓。她看著滿桌的美食,忽然失去胃口,卻不想敗了趙文瓊的興致。趙文瓊注意到她的焦躁,又找服務員加了一份不加辣的烤串,笑道:「這些烤串太燙了,你吃慢點,不然對胃不好。」
「你怎麼知道我的胃不好?」
「看你瘦的跟竹竿一樣就知道了,卷王普遍起早貪黑飲食不規律,就沒幾個腸胃好的。」趙文瓊笑道,「既然都回來了,就別再這麼拼命了,好好享受美食吧,休息個一兩天你的人生也不會崩潰的。」
看他吃得開心,薛芳華忽然問道:「為什麼你就從來不著急呢?」
趙文瓊的動作頓了頓,思索了片刻:「可能我是天生的慢性子?」
「你家在徐州吧。」
「對,不過我和你一樣是留守兒童,一直被寄養在姑姑和姑父家裡。」趙文瓊拿了一個驢肉火燒,忽然笑著說道,「我現在一看到驢肉,就想起小時候的一件事。我從小和姑姑一家一起生活,他們對我也不錯,有一次有人送了他們一斤驢肉,姑姑拿來做了湯,我從沒吃過驢肉,喝了一碗還想添,姑姑就把碗收走了,說第二天再喝。晚上我出來起夜時,卻發現我表姐正在喝湯,原來她只是擔心我喝多了,她的女兒不夠喝。這件事過了二十多年,我都記得清清楚楚。寄人籬下,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他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我小時候瘦得像豆芽,性格也自卑敏感,在村里經常被其他孩子欺負,老師也不管。後來我受了委屈,就只好跟佳安一樣躲起來哭,哭完了才回家,還不能被他們看出來。」
薛芳華沉默了很久:「真看不出來你還有這種經歷。」
「留守兒童都不容易,父母也不容易,要設身處地地體諒他們很難。」趙文瓊輕聲說道,「即使後來我父母回來了,我和他們也不親,畢竟在我最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都不在,而且那一輩父母也沒學過怎麼和子女相處,畢竟他們就是在糟糕的親子關係中長大的。我今天看到佳安,就想到了小時候的我。」
「所以要借酒消愁?」
「也說不上愁吧,就是感慨一下,還好我現在已經成年了。」他晃著酒杯,目光像是沉入了幽暗的池塘,「但為了自己心裡舒服一些,我只能和自己和解,試著去體諒他們,告訴自己,他們也是愛我才會不遠千里地去打工。」
「那是因為你父母本來就在乎你,是為了你才去打工的。」薛芳華的目光移向屋外,「有的父母只是不想對孩子負責,所以把孩子扔下就逃跑了。」
薛芳華總是馬不停蹄地往前跑,因為那些兒時回憶,她只要一想起來就覺得辛酸。
只有無依無靠的孩子才會不撒嬌不訴苦,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學業和事業上,因為他們輸不起。有父母愛護的孩子會有滿滿的安全感,但她總擔心只要停下來就會萬劫不復,只有拼命地往前跑。
這些話薛芳華沒有對任何人說過,此刻都盤桓在她的心頭,但她不允許在外人面前暴露出脆弱的一面。她沉默了許久,問店家要了一碗驢肉湯放在他面前,正色道:「現在你可以想喝多少喝多少了,喝完了我請你。」
趙文瓊一下子笑出聲來:「那就多謝薛總了。」
攤位上蒸汽氤氳,由於方才的對話,兩人之間瀰漫著一種奇異的默契,薛芳華問道:「你到底是怎麼走出來的?」
「其實也很簡單,我有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能聊聊心裡話,還有自己熱愛的事業。把自己當作小孩,再養育自己一次,多接觸自己喜歡的人和事,就能慢慢走出來了。」
「你喜歡當村官?」
「對,我從小就想為村民做點實事。」
「怪不得你上了這麼多年班,身上一點班味兒都沒有?你看我,整個人都被醃入味了。」薛芳華感慨道,趙文瓊問道:「你喜歡以前的工作嗎?」
「不喜歡,以前的工作糟心事一大堆,加班又嚴重,只有收入高而已。」薛芳華搖了搖頭,「我們都只是普通人,把愛好當作事業來做太奢侈了。」
「那你喜歡做絨花嗎?」
「談不上喜不喜歡,這是我外婆的愛好,她做了一輩子。」薛芳華想了想,補充道,「但比之前的工作要好,至少我不討厭。」
「那你要不想一想,自己有沒有真正熱愛的事?」趙文瓊的目光清澈溫暖,仿佛一望見底的溪流,裡面盛滿了關懷和擔憂。「我也在周圍都是卷王的地方待過,當周圍人都在拼命往上游時,你肯定沒有時間思考自己想做什麼,停下來歇一歇很重要。」
薛芳華心頭一熱,點了點頭。兩人離開了燒烤攤。河道兩側有一些高低錯落的白色小樓,以前都是一些街邊得小攤之類。河面上行駛著掛滿各色各樣小旗的遊船,兩船相錯時,黃橙色和蘋果綠色的燈影搖晃著交織在一起,拖曳在水中點點磷光,滿目流彩。明晃晃的月光在水上織出一條細碎的光帶,水波在那裡來回搖,那些亮光也跟著來回搖,一閃一閃的。朦朧燈光從路旁建築物的橘色護窗板透出,寧靜而安詳。剛才燒烤攤上的喧囂,已然遠去,散在風裡,了無痕跡。
趙文瓊的心情不錯,展開雙臂,享受細涼晚風,衣衫在他身體兩側鼓起,像兩隻漲滿的帆。薛芳華一路上都保持著沉默,直到趙文瓊把她送到家門口,從兜里取出一包花種:「這是一個村民送給我的禮物,我也不知道是什麼,你要不要種下去試一試?等到花開的時候,說不定你已經找到了新的生活。」
薛芳華伸手接過種子,感到掌心沉甸甸的。仿佛一直以來的心酸和疲憊都隨著溫柔的水流走,她咀嚼著他的話,鄭重地點了點頭:「謝謝你。」
薛芳華回到家,屋裡收拾得整整齊齊,門口的雜物也被收進了屋裡,陶念娣正在忙裡忙外,把洗好的衣服收進來:「孩子找到了嗎?」
村里沒有秘密,他們發動全村人一起找孩子,陶念娣也有所耳聞。薛芳華倒了一杯茶,隨口說道:「找到了,孩子已經回家了。」
「那就好,對了,外婆有件事要問你。」
「什麼事?」
「你最近跟咱們村那個新來的大學生村官小趙走的很近對吧?」陶念娣一臉八卦相地湊過來,「我看著那他個兒高高的,看著精神又正派,一看就是個好小伙子,你老實跟外婆交代,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我才回來多久,能有什麼情況。」薛芳華失笑道,「我只是最近幫著他弘揚絨花技藝,你想多了。」
「真的嗎?但我看著你天天和他碰面,他昨天還親自你送回來,村里人都說還看到你兩在深更半夜在小樹林裡卿卿我我。」
「你在胡說什麼呢,我還沒找到工作,哪來的心思談情說愛。」薛芳華不以為然,「他是鄉鎮公務員,我將來肯定要出去工作的,我們兩沒可能。」
「話也不能這麼說,小趙也是上海的學校出來的,還不是回到了鄉下工作,現在不是提倡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嘛,上海的房子那麼貴,把你人都熬瘦了一大圈,我看著也不放心。」陶念娣絮絮叨叨地念著,「早年我想讓你出去闖蕩闖蕩,可是你一個人也太辛苦了,我看著都心疼。」
「說什麼呢,我還這麼年輕,不想著掙錢,留在鄉下養老啊?」薛芳華沒把她的話放在心上,只敷衍地笑笑,「你放心,我一定會掙下一棟大房子,把你接到城裡過上好日子。」
「其實外婆比起大房子,更希望你能快快樂樂地過日子。」
薛芳華怔了一怔,脫口而出:「我只要忙起來就覺得快樂。」
「但我看到的是回到家以後,你一次都沒有休息過,經常半夜還在房間裡忙碌,外婆沒文化,不懂什麼大道理,就是覺得你過得太累了,好不容易回來一趟,你就不能好好歇一歇嗎?」
「我歇不下來。」薛芳華猶豫了一下,還是掠過了自己的焦慮症,「別擔心,我還年輕呢,正是要拼的時候。」
陶念娣柔柔地嘆了口氣,輕撫過她的頭髮:「年輕時願意拼搏是好事,但說到底,人這一輩子也就幾十年,不管多麼厲害的人,最後眼一閉什麼都沒有了,死人是最好打發的,燒點紙錢紙房子也就夠了,好好享受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她原本以為薛芳華會爭辯,但她卻思索了片刻,難得點了點頭。薛芳華把種子拿出來遞給她:「你知道這是什麼花嗎?」
「不知道,看上去像是玫瑰的種子,不種下來我也不知道會開出什麼花。」陶念娣皺著眉頭,仔細打量著種子,「這是誰給你的?想讓你沖水服用嗎?」
「這倒不是。」薛芳華被逗笑了,「一個朋友送給我的,只是想讓我種出來試試。」
「那我們就把它種在院子裡吧,反正不是還有一大片荒地嗎?現在天氣越來越暖和,種子發芽很快的。」陶念娣微笑道,「等到花開的時候,你一定已經找到了新生活了。」
她拿來了一個陶土的花缽,裡面裝著苗圃中自己混合的肥料土,蹲在在寬廊下的踏腳石上,把那顆種子埋進去。薛芳華坐在旁邊看著,陶念娣一邊填土一邊說:「如果想要讓種子順利地發芽,一定不能埋得太深,否則出芽的時候會很費力的;當然了,太淺也是不行的,不然風吹走了浮土,種子暴露出來就會被麻雀吃掉,也容易腐爛,土也不能壓得太實,要讓種子能自由呼吸,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成長。」
她靈巧的手指把黝黑的泥土攏在一起,漸漸地蓋住了深棕色的種子,她的神色讓薛芳華覺得安心,連脈搏都漸漸地舒緩下來,仿佛心底的期待被蒙上了一層帶著暖意的棉被,並慢慢發酵。
回到房間裡以後,薛芳華想起趙文瓊的話,收拾起了屋子裡的東西。陶念娣把她幼年時用過的書本和練習冊都收在柜子里,她突然想把它們拿出來看看,結果意外發現了一個粉色封皮的日記本。
薛芳華怔了怔,突然想起小時候自己曾寫過小說。她小時候電子產品還沒有現在這麼普及,孩子們的娛樂方式有限,她最喜歡的就是看書。她看見小時候的自己,在那樣一個有著溫暖夕陽的傍晚,順著那些曲曲折折的樓梯爬上了自家的閣樓。夕陽照進了閣樓,四面高大寬闊的牆壁被擁擠然而錯落有致的書占據,有些地方的書籍放得特別擠,兩排書被迫一前一後站在承受重負的同一格書架上,就連地板上也讓一堆堆的書籍覆蓋了,有些書翻開來放在那裡,有些書里夾滿小書籤,許許多多的書和沉寂盈滿了房間,還有股奇妙的氣味,那是智慧散發的誘人芬芳。
薛芳華喜歡用手去撫弄書本,書頁都已經發舊泛黃,卻被夕陽鍍著金色的邊,呈現出一種驚心動魄的美麗。她懷著好奇甚至是虔誠的心情打開了它,那些美麗的句子洞穿了她的靈魂,讓她感受到往昔歲月的餘波。她小心翼翼地把書捧在心口,讀了又讀,然後花了一周零花錢,在村小學門口的文具店買了這個粉色封皮的日記本。
那個夜晚,她擰亮了檯燈,懷著虔誠的心情打開筆記本,在純白的紙面上寫下第一句話。第一本小說完成的時候,她激動了一整夜,在陶念娣的房間門口徘徊,那種渴望被認同的忐忑不安的心情,她直到現在想起來都很清楚。她還把這個本子借給她最好的朋友閱讀,暢想著成為大作家的未來。
薛芳華覺得懷念,她翻開日記本,讀著以前寫的故事,那是一個女孩在家中的閣樓里發現了時空的大門,隨後穿越到過去成為女將軍的故事,現在看來有些幼稚,卻是她兒時的夢想。她擰亮了檯燈,翻開日記本,腦海里卻一片空白。她曾熱衷於閱讀,但當老師否認了她的作文,認為她的作文不符合考試的要求,批評她總是對名著提出自己的見解,漸漸的,她就把小說放在了一邊,也開始只為了功利的目的而閱讀,忘記了自己曾多麼熱愛閱讀和寫作。
好在她終於想起來了。她的手指很溫柔的從頁面上輕輕擦過,側過頭的時候,她看見自己映在窗戶上的淡淡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