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開書局
在隨後的半個多月里,虞慶的生活被一種規律且安穩的節奏填滿。
在每日上午將虞朵送到書院後,虞慶自己就會懷揣著一百個銅板,朝著醉音樓走去。然後找個臨窗的位置坐下,邊聽著美人奏曲,邊沉浸在自己的《大話西遊》創作世界中。
在每日的申時,虞慶就會準時前往書院接虞朵回家。
有時,會在路上碰到項志。起初,他們的交談不怎麼多,會很尷尬的聊一些,比如「今天的天氣可真不錯」,「小姐書院裡的課業還順利吧」這類的話題。
但隨著碰面次數增多,話題漸漸深入,虞慶發現,項志一談及箭術,整個人就像被點燃的火把,眼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項志對箭術的痴迷近乎瘋狂,他可以為了練習一個射箭姿勢,在烈日下站一整天,從小便是如此。而且,項志為人正直,在太庸城這個小小的圈子裡,算得上是自己的朋友
項志對虞慶也充滿了好奇與欽佩。他覺得虞慶就像一座神秘的寶藏,總能挖掘出新奇有趣的知識。與虞慶交談,就像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每一次都能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
虞慶的幽默風趣常常逗得項志哈哈大笑,再加上他善良的天性,讓項志越發認定,虞慶是值得深交一生的摯友。
甚至有一日,項志在沐休之際,還主動邀請了虞慶同去醉音樓聽曲。
兩人坐在熟悉的角落,一邊品著香茗,一邊聆聽著婉轉的絲竹之音。
在樂曲的烘托下,他們飲酒暢談,分享著彼此心底的夢想與心事。
在那之後,兩人也在不知不覺之中成為了真正的好友。
在這半個多月的時光里,虞慶在規律又充實的生活中,終於完成了他的《大話西遊》。
————————
醉音樓。
虞慶收起墨筆,伸了個腰。
「好了,差不多該去書局會會了。」說罷,虞慶便整理了一下這數十幾日所寫完的冊子,厚厚的一沓,將它們全部用細質線捆綁在一起,放進帶來的挎包里,隨後便起身離開了這裡。
這麼多日,日日寫書,用的還是墨筆一筆一筆地寫,讓虞慶實在是感到些許疲憊。
不能用電腦碼字的日子太難咯。虞慶心裡暗暗叫苦。
走出醉音樓,虞慶喊了一輛車夫,讓車夫送自己去城裡的安宇書局,路途較為遙遠,走過去是不合理的。
車夫駕著馬,用了一刻鐘的時間就帶著虞慶到了目的地。
下了車,一起支付了五個銅板的費用,車夫便揚長而去。
站在書局大門前,虞慶打量了一番,書局很大,有三層樓那麼高,外牆均用橡木打造而成,看著很有書香氣的氛圍。
虞慶不做猶豫,邁著大步朝里走去。
進了內部,接待虞慶的是一個二十出頭的青年。
「先生,有什麼事情嗎?」
虞慶點了個頭,對他說:「我是來納書的,今日寫了一本書,想參與局裡的文學市集。」
青年聞言,便了解了,雙手做了個「請」的動作便帶著虞慶朝二樓走去。
到了二樓,青年帶虞慶進了間書房,裡面有大大小小的書櫃,放著小百本書籍。
青年先是請虞慶入座,隨後拿來了一張書冊,身子微屈,道:「先生,請您先在這張單子上面寫好您的名字和您的住址,我們這裡前來納書的作品都是要由書院院士親自審視的,通過了會派人前去通知您。」
虞慶填好自己的身份信息,隨後抬頭問道:「審視需要數日?」
「您前面還有百餘本書籍待審,順序是一個一個來的,按目前您的進度來看,院士們審書最早十日,最晚可能小一月。」
虞慶皺了皺眉,暗自心想:太慢了,還有十日就要學試了,那過後自己是有十足的打算通過學試進入京城的,最好是在三日內就要審好書,然後著手準備批量倒印的工程。
虞慶起身,拍了拍青年的肩,語重心長的說道:「這位俊朗,不瞞你說,從最初我踏進這扇門的時候就注意到了氣度不凡的你,沒有可說的,只是心中替你吶不平,如此才俊,書局不加以重用實在是他們屈才了,辛苦你了。」
青年被說的一愣一愣,但心裡還是很開心,但他在下一秒就感覺到了自己的手掌被虞慶抓了過去,然後一沓重重的荷包就出現在了自己的手上。
「先生,您這是......」
虞慶一笑,說道:「不要多想,沒有什麼別的意思,這只是來自一位與你同樣被屈才的學子的心意,難得遇知己,心裡感慨罷了,這錢不多,就五十兩銀子。」
青年一愣,心想:五十兩銀子?是自己不吃不喝都得攢三年多的俸祿啊......
虞慶接著道:「我也不是不守規矩之輩,自然知道書院有書院的規矩,我不強求,在下放好書這就告辭。」
往書櫃走了幾步,扭頭問向青年,「這位俊郎,下一次最近的審視,書院的院士是從哪一個書櫃的書開始?」
青年有些摸不著頭腦,手指了一下在虞慶左側第一排的書櫃,道:「那,那裡的開始。」
虞慶頷首,很自然的把手中的書冊放了進去,還是放在了排首。
隨後拱了拱雙手:「書在下已經自行放好了,就不用勞煩俊朗再次動手了,那麼就不再做打擾,先行告辭。」
就在青年有些不知所措的目光之中,虞慶徑直地離開了書房,轉身下了二樓。
「這,這樣,這樣做可以嗎......」青年留在原地喃喃自語。
但在感受到手中沉甸甸的銀子後,青年便一咬牙,也速速地離開了書房。
走出了書院,虞慶感覺有些肉疼,張城尉賞了自己百兩銀子,第一筆就這麼花出去了。
但轉念一想,要是能夠快一點投入市集,自己就越早的能賺到更多的銀子,這麼想著,虞慶心裡頓時好多了。
樂呵呵的,虞慶又掏出五個銅板,攔了一輛馬車,揚長而去,只不過這次去的方向不是家,而是城尉府邸。
馬車一路顛簸的趕到了城尉府邸。
城尉一職,在整個京洲,除了都城京城以外,官位僅在城令之下,其地位尊崇至極。
城尉府作為這一顯赫職位的象徵,規模宏大,盡顯氣派。典型的三進三出大院子,飛檐高高翹起,斗拱精巧繁複,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這座府邸的不凡。
門口的守衛們身姿筆挺如松,手中長槍在日光下閃爍著寒光,他們面容冷峻,眼神堅毅,宛如守護古老城堡的忠誠衛士,無聲地宣示著這座府邸的威嚴與莊重。
虞慶乘坐的馬車緩緩停在了城尉府門口,他推開車門,下了馬車,邁出步子,走到守衛面前,雙手抱拳,身子微微前傾,以一種恭敬又不失分寸的姿態說道:「勞煩兄弟,幫忙通稟一聲張城尉,就說虞慶有要事求見。」
聲音雖不高,卻沉穩有力,透著滿滿的誠意。
守衛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便微微點頭,轉身快步走進院子。
虞慶站在門口,目光不由自主地在這座氣派的府邸上流轉。他看著那高大的門樓,精美的磚雕,心中不禁暗自感嘆。
不過片刻,守衛匆匆返回,臉上的神情比之前柔和了些許,對虞慶說道:「城尉大人有請。」
在守衛的引領下,虞慶踏入了城尉府邸。
剛一進院子,一股古樸而典雅的氣息便撲面而來。
庭院深深,青磚鋪就的地面泛著溫潤的光澤,兩側的迴廊蜿蜒曲折,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沿途,虞慶的目光被那些精美的雕樑畫棟牢牢吸引,他在心底暗暗咂舌,如此奢華大氣的住宅,他平日裡實在是難得一見。
走進內廳,守衛很識趣地退下。
虞慶抬眼望去,只見主位之上,張城尉正悠然端坐。
張城尉身著一襲素色長袍,簡約的服飾難掩其久居高位沉澱下來的沉穩氣場。
此刻,他正手持茶杯,輕輕抿了一口,動作優雅閒適,盡顯從容。
張城尉看到虞慶進來,微微頷首示意,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輕聲說道:「來了。」聲音不疾不徐,透著幾分親和。
隨後,他放下茶杯,抬手示意虞慶入座,並親自起身,拿起一旁的茶壺,動作嫻熟地為虞慶沏上一杯茶。
熱氣騰騰的茶香瞬間在空氣中瀰漫開來,為這略顯嚴肅的氛圍增添了幾分溫馨。
虞慶入座後,雙手恭敬地接過茶杯,向張城尉道謝,而後輕抿一口,微微閉上雙眼,細細品味一番,由衷讚嘆道:「這茶口感醇厚綿柔,入口爽滑,咽下之後,餘味中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苦澀,當真是難得的好茶。」
張城尉原本平靜的臉上微微皺起眉頭,似乎對虞慶的這番品鑑感到些許意外。
不過轉瞬之間,他便展顏一笑,說道:「喲,虞公子看來對茶頗有研究啊。」那笑容里,多了幾分欣賞與認可。
虞慶也跟著微微一笑,臉上帶著謙遜的神情,回應道:「只是從前有些機緣,略懂些皮毛,讓大人見笑了。」
實際上,虞慶上輩子在複雜的職場中歷經沉浮,為了應酬領導,對菸酒茶之類的學問下了不少功夫,自然是頗為精通。
虞慶又抿了一口茶,感受著茶香在口中散開,他知道,是時候切入正題了。
他抬眼看向張城尉,心中暗自思量,坐在對面的這位城尉,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經驗老到,是個十足的老手。在這樣的人面前,耍任何小心思都只會弄巧成拙,倒不如坦誠相見,直抒胸臆。
於是,虞慶坐正身子,表情誠懇地對張城尉說道:「城尉大人,小的深知您平日公務繁忙,日理萬機,本不該輕易打擾您。可如今實在是遇到了棘手難題,思來想去,唯有大人您能幫小的排憂解難,所以斗膽前來,還望大人海涵。」
這番話,雖帶著幾分客套,但情真意切,盡顯誠懇。
虞慶心裡明白,張城尉先前之所以承諾會幫自己,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之前的賊寇案中,自己不顧危險救下了城尉家的獨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對方欠了自己一個人情。
而像張城尉這樣在城中有頭有臉的人物,最看重人情往來,最不願欠別人的人情。所以,自己今日前來求助,對方不僅不會厭煩,反而會因能還了這份人情而感到舒暢,並且肯定會竭盡全力幫忙。
張城尉聽完虞慶的話,臉上依舊掛著溫和的笑容,爽快地說道:「無妨,本官既然說過,虞公子日後有任何事情,只要在合理範圍內,都可前來尋求本官的幫助,自然不會食言。」
虞慶見時機已然成熟,深吸一口氣,說道:「張城尉,實不相瞞,我想開一家書局。」
在每日上午將虞朵送到書院後,虞慶自己就會懷揣著一百個銅板,朝著醉音樓走去。然後找個臨窗的位置坐下,邊聽著美人奏曲,邊沉浸在自己的《大話西遊》創作世界中。
在每日的申時,虞慶就會準時前往書院接虞朵回家。
有時,會在路上碰到項志。起初,他們的交談不怎麼多,會很尷尬的聊一些,比如「今天的天氣可真不錯」,「小姐書院裡的課業還順利吧」這類的話題。
但隨著碰面次數增多,話題漸漸深入,虞慶發現,項志一談及箭術,整個人就像被點燃的火把,眼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項志對箭術的痴迷近乎瘋狂,他可以為了練習一個射箭姿勢,在烈日下站一整天,從小便是如此。而且,項志為人正直,在太庸城這個小小的圈子裡,算得上是自己的朋友
項志對虞慶也充滿了好奇與欽佩。他覺得虞慶就像一座神秘的寶藏,總能挖掘出新奇有趣的知識。與虞慶交談,就像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每一次都能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
虞慶的幽默風趣常常逗得項志哈哈大笑,再加上他善良的天性,讓項志越發認定,虞慶是值得深交一生的摯友。
甚至有一日,項志在沐休之際,還主動邀請了虞慶同去醉音樓聽曲。
兩人坐在熟悉的角落,一邊品著香茗,一邊聆聽著婉轉的絲竹之音。
在樂曲的烘托下,他們飲酒暢談,分享著彼此心底的夢想與心事。
在那之後,兩人也在不知不覺之中成為了真正的好友。
在這半個多月的時光里,虞慶在規律又充實的生活中,終於完成了他的《大話西遊》。
————————
醉音樓。
虞慶收起墨筆,伸了個腰。
「好了,差不多該去書局會會了。」說罷,虞慶便整理了一下這數十幾日所寫完的冊子,厚厚的一沓,將它們全部用細質線捆綁在一起,放進帶來的挎包里,隨後便起身離開了這裡。
這麼多日,日日寫書,用的還是墨筆一筆一筆地寫,讓虞慶實在是感到些許疲憊。
不能用電腦碼字的日子太難咯。虞慶心裡暗暗叫苦。
走出醉音樓,虞慶喊了一輛車夫,讓車夫送自己去城裡的安宇書局,路途較為遙遠,走過去是不合理的。
車夫駕著馬,用了一刻鐘的時間就帶著虞慶到了目的地。
下了車,一起支付了五個銅板的費用,車夫便揚長而去。
站在書局大門前,虞慶打量了一番,書局很大,有三層樓那麼高,外牆均用橡木打造而成,看著很有書香氣的氛圍。
虞慶不做猶豫,邁著大步朝里走去。
進了內部,接待虞慶的是一個二十出頭的青年。
「先生,有什麼事情嗎?」
虞慶點了個頭,對他說:「我是來納書的,今日寫了一本書,想參與局裡的文學市集。」
青年聞言,便了解了,雙手做了個「請」的動作便帶著虞慶朝二樓走去。
到了二樓,青年帶虞慶進了間書房,裡面有大大小小的書櫃,放著小百本書籍。
青年先是請虞慶入座,隨後拿來了一張書冊,身子微屈,道:「先生,請您先在這張單子上面寫好您的名字和您的住址,我們這裡前來納書的作品都是要由書院院士親自審視的,通過了會派人前去通知您。」
虞慶填好自己的身份信息,隨後抬頭問道:「審視需要數日?」
「您前面還有百餘本書籍待審,順序是一個一個來的,按目前您的進度來看,院士們審書最早十日,最晚可能小一月。」
虞慶皺了皺眉,暗自心想:太慢了,還有十日就要學試了,那過後自己是有十足的打算通過學試進入京城的,最好是在三日內就要審好書,然後著手準備批量倒印的工程。
虞慶起身,拍了拍青年的肩,語重心長的說道:「這位俊朗,不瞞你說,從最初我踏進這扇門的時候就注意到了氣度不凡的你,沒有可說的,只是心中替你吶不平,如此才俊,書局不加以重用實在是他們屈才了,辛苦你了。」
青年被說的一愣一愣,但心裡還是很開心,但他在下一秒就感覺到了自己的手掌被虞慶抓了過去,然後一沓重重的荷包就出現在了自己的手上。
「先生,您這是......」
虞慶一笑,說道:「不要多想,沒有什麼別的意思,這只是來自一位與你同樣被屈才的學子的心意,難得遇知己,心裡感慨罷了,這錢不多,就五十兩銀子。」
青年一愣,心想:五十兩銀子?是自己不吃不喝都得攢三年多的俸祿啊......
虞慶接著道:「我也不是不守規矩之輩,自然知道書院有書院的規矩,我不強求,在下放好書這就告辭。」
往書櫃走了幾步,扭頭問向青年,「這位俊郎,下一次最近的審視,書院的院士是從哪一個書櫃的書開始?」
青年有些摸不著頭腦,手指了一下在虞慶左側第一排的書櫃,道:「那,那裡的開始。」
虞慶頷首,很自然的把手中的書冊放了進去,還是放在了排首。
隨後拱了拱雙手:「書在下已經自行放好了,就不用勞煩俊朗再次動手了,那麼就不再做打擾,先行告辭。」
就在青年有些不知所措的目光之中,虞慶徑直地離開了書房,轉身下了二樓。
「這,這樣,這樣做可以嗎......」青年留在原地喃喃自語。
但在感受到手中沉甸甸的銀子後,青年便一咬牙,也速速地離開了書房。
走出了書院,虞慶感覺有些肉疼,張城尉賞了自己百兩銀子,第一筆就這麼花出去了。
但轉念一想,要是能夠快一點投入市集,自己就越早的能賺到更多的銀子,這麼想著,虞慶心裡頓時好多了。
樂呵呵的,虞慶又掏出五個銅板,攔了一輛馬車,揚長而去,只不過這次去的方向不是家,而是城尉府邸。
馬車一路顛簸的趕到了城尉府邸。
城尉一職,在整個京洲,除了都城京城以外,官位僅在城令之下,其地位尊崇至極。
城尉府作為這一顯赫職位的象徵,規模宏大,盡顯氣派。典型的三進三出大院子,飛檐高高翹起,斗拱精巧繁複,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這座府邸的不凡。
門口的守衛們身姿筆挺如松,手中長槍在日光下閃爍著寒光,他們面容冷峻,眼神堅毅,宛如守護古老城堡的忠誠衛士,無聲地宣示著這座府邸的威嚴與莊重。
虞慶乘坐的馬車緩緩停在了城尉府門口,他推開車門,下了馬車,邁出步子,走到守衛面前,雙手抱拳,身子微微前傾,以一種恭敬又不失分寸的姿態說道:「勞煩兄弟,幫忙通稟一聲張城尉,就說虞慶有要事求見。」
聲音雖不高,卻沉穩有力,透著滿滿的誠意。
守衛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便微微點頭,轉身快步走進院子。
虞慶站在門口,目光不由自主地在這座氣派的府邸上流轉。他看著那高大的門樓,精美的磚雕,心中不禁暗自感嘆。
不過片刻,守衛匆匆返回,臉上的神情比之前柔和了些許,對虞慶說道:「城尉大人有請。」
在守衛的引領下,虞慶踏入了城尉府邸。
剛一進院子,一股古樸而典雅的氣息便撲面而來。
庭院深深,青磚鋪就的地面泛著溫潤的光澤,兩側的迴廊蜿蜒曲折,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沿途,虞慶的目光被那些精美的雕樑畫棟牢牢吸引,他在心底暗暗咂舌,如此奢華大氣的住宅,他平日裡實在是難得一見。
走進內廳,守衛很識趣地退下。
虞慶抬眼望去,只見主位之上,張城尉正悠然端坐。
張城尉身著一襲素色長袍,簡約的服飾難掩其久居高位沉澱下來的沉穩氣場。
此刻,他正手持茶杯,輕輕抿了一口,動作優雅閒適,盡顯從容。
張城尉看到虞慶進來,微微頷首示意,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輕聲說道:「來了。」聲音不疾不徐,透著幾分親和。
隨後,他放下茶杯,抬手示意虞慶入座,並親自起身,拿起一旁的茶壺,動作嫻熟地為虞慶沏上一杯茶。
熱氣騰騰的茶香瞬間在空氣中瀰漫開來,為這略顯嚴肅的氛圍增添了幾分溫馨。
虞慶入座後,雙手恭敬地接過茶杯,向張城尉道謝,而後輕抿一口,微微閉上雙眼,細細品味一番,由衷讚嘆道:「這茶口感醇厚綿柔,入口爽滑,咽下之後,餘味中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苦澀,當真是難得的好茶。」
張城尉原本平靜的臉上微微皺起眉頭,似乎對虞慶的這番品鑑感到些許意外。
不過轉瞬之間,他便展顏一笑,說道:「喲,虞公子看來對茶頗有研究啊。」那笑容里,多了幾分欣賞與認可。
虞慶也跟著微微一笑,臉上帶著謙遜的神情,回應道:「只是從前有些機緣,略懂些皮毛,讓大人見笑了。」
實際上,虞慶上輩子在複雜的職場中歷經沉浮,為了應酬領導,對菸酒茶之類的學問下了不少功夫,自然是頗為精通。
虞慶又抿了一口茶,感受著茶香在口中散開,他知道,是時候切入正題了。
他抬眼看向張城尉,心中暗自思量,坐在對面的這位城尉,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經驗老到,是個十足的老手。在這樣的人面前,耍任何小心思都只會弄巧成拙,倒不如坦誠相見,直抒胸臆。
於是,虞慶坐正身子,表情誠懇地對張城尉說道:「城尉大人,小的深知您平日公務繁忙,日理萬機,本不該輕易打擾您。可如今實在是遇到了棘手難題,思來想去,唯有大人您能幫小的排憂解難,所以斗膽前來,還望大人海涵。」
這番話,雖帶著幾分客套,但情真意切,盡顯誠懇。
虞慶心裡明白,張城尉先前之所以承諾會幫自己,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之前的賊寇案中,自己不顧危險救下了城尉家的獨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對方欠了自己一個人情。
而像張城尉這樣在城中有頭有臉的人物,最看重人情往來,最不願欠別人的人情。所以,自己今日前來求助,對方不僅不會厭煩,反而會因能還了這份人情而感到舒暢,並且肯定會竭盡全力幫忙。
張城尉聽完虞慶的話,臉上依舊掛著溫和的笑容,爽快地說道:「無妨,本官既然說過,虞公子日後有任何事情,只要在合理範圍內,都可前來尋求本官的幫助,自然不會食言。」
虞慶見時機已然成熟,深吸一口氣,說道:「張城尉,實不相瞞,我想開一家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