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準備收網
綿綿神色凝重,將密信小心塞進烏鴉腿上的銅管,輕聲說:「速速飛回金獄,切莫耽擱。」
烏鴉「呱呱」叫了兩聲,振翅沖向夜空,很快便成了夜幕里的一個小黑點。
暗獄之中,燭火搖曳。』
一陣熟悉的撲翅聲傳來。
蘇千聞聲抬眸,見那烏鴉穩穩落在陳舊案几上。
他快步上前,取下銅管,抽出信件展開。目光掃過信上內容,臉上漸漸浮現笑意。
接著,蘇千仰頭髮出一陣豪邁朗笑。
「哈哈哈哈,靈靈真是厲害,這正將不知哪兒找的大神。就是不知道這三個人背後到底是誰在操控鴉片之事。」
再說鄧大人府邸,王大人前腳剛踏入門檻,鄧大人後腳便跟上來,臉上掛著似有似無的笑意,悠悠說道:「王兄,昨日欠下的銀子,打算何時還吶?」
王大人臉上閃過窘態,苦著臉道:「鄧兄,你又不是不知我如今境況,哪能一下子湊出這麼多銀錢?」
鄧大人故作大度地擺擺手,笑道:「王兄莫急,這錢不還也無妨。我這兒,有個賺錢的門路。」
王大人一聽,眼睛立刻亮了,忙不迭問道:「哦?竟有這等好事,鄧兄快細細說來。」
鄧大人往前湊近一步,壓低聲音道:「如今有樁屯糧的買賣,只要王兄肯稍稍放權,由我們出面收糧,無需你擔多大風險,不僅先前那筆帳一筆勾銷,事成之後,利潤還分給王兄一成。」
王大人聽後,低頭沉思,心中權衡利弊,半晌沒說話,臉上滿是躊躇之色。
良久,他抬起頭,咬咬牙道:「兩成!」
鄧大人笑意更濃,連忙道:「好說好說,就依王兄!」
待王大人離去,鄧大人立刻喚來親信,吩咐道:「速速去告知胡憶樓,事已成了。」那親信領命,身影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是夜,屋內燭火晃動。
綿綿聽到親信來報,臉上神色未變,只是輕聲吩咐戴管事:「上酒。」
戴管事心領神會,不多時,便將佳釀滿杯呈上。
二人相對而坐,舉杯暢飲。
次日破曉時分,戴管事便腳步匆匆,開始張羅收購糧食之事。
當下正值青黃不接之際,洪澇消息傳得滿城風雨,農戶們人心惶惶,都想趁災前把糧食低價脫手。
蘇千早有吩咐,不許惡意壓價,戴管事便暗中以市價收糧。
一袋袋稻穀、麥粟源源不斷運來,沒幾日,隱秘倉庫便堆積如山,而胡憶樓的流動資金也隨之見底。
再說那罌粟殼香料,近來在市面上極為搶手,消耗速度驚人。
不過寥寥數日,庫存便已告罄。
綿綿不敢耽擱,徑直去尋三位大人稟報:「大人們,咱這香料生意如今火爆,可庫存已然見底,敢問是否要接著進貨?」三位大人聽聞,紛紛回信催促速速補貨。
綿綿旋即邀三人來胡憶樓相聚。
待眾人到齊,綿綿卻故意姍姍來遲。
一進門,她徑直坐下,佯裝嚶嚶啜泣起來:「大人們吶,眼瞅著這大好生意要黃了,庫存眼見著就沒啦!南詔那邊精得很,不見銀子絕不發貨,如今眼巴巴想買的人可多了去,這可如何是好?」
鄧大人濃眉一皺,急忙問道:「咱胡憶樓的銀子呢?」
綿綿委屈巴巴地說道:「都按大人們先前吩咐,拿去屯糧了呀!」
鄧大人與其餘二位對視一眼,二人微微點頭。
塗大人緊接著發問:「那眼下該如何是好?」
綿綿抽抽搭搭地說:「依我看,要不乾脆不做了,這銀子不賺也罷。」
鄧大人一聽,連忙擺手:「那哪成!進貨的銀子,咱們想法子湊湊。」
張大人眼珠一轉,搶先開口:「正是,我看後面這批貨,就按出資比例占成吧,我出五百兩。」
說罷,喚小廝速去取銀票。
鄧、塗二位大人見狀,心中著急,生怕這利益被張大人獨吞。
鄧大人忙不迭道:「我也出五百兩!」
塗大人不甘落後:「我亦是五百兩!」
綿綿假意抹淚:「我也還有點老本,湊個一百兩吧。」
三人麵皮一熱,不好推脫,只能應允。
這夜酒過三巡,三位大人皆藉口有事,匆匆離席。
夜漸深,張大人遣小廝送來一千兩銀票,還附話要多占份額;緊接著,鄧大人也差人送了八百兩;塗大人更是心急,不光五百兩現銀奉上,還額外加了些珠寶,稱能抵一百兩,不忘讓綿綿把前些日子輸的錢折進去算。
綿綿一一應下,待來人走後,白眼一翻,冷哼道:「這幫貪婪老兒!」
戴管事看著滿屋子的銀票珠寶、白花花的銀子,咧嘴笑道:「這幫腌臢貨,平日裡搜刮不少,要不是這暴利誘惑,怕是摳一輩子也不捨得掏出一文錢!」
綿綿端起茶盞,輕抿一口,輕蔑道:「哼,活該他們吃虧!快,把這些都換成飛錢送去南詔。」戴管事領命而去。
綿綿旋即回信:「萬事俱備。」
不出兩日,南詔的飛錢已兌成現銀,存於當地錢莊,只等綿綿去支取。
綿綿差人給三位大人送信:「新貨已在路上,安心。」
三位大人在各自府中聞信,皆是喜笑顏開。
綿綿與戴管事又拿出早先備好的罌粟殼香料送至胡憶樓後廚,量雖不多,應付七日倒也足夠。
此刻萬事俱備,只等蘇千一聲收網即可。
烏鴉「呱呱」叫了兩聲,振翅沖向夜空,很快便成了夜幕里的一個小黑點。
暗獄之中,燭火搖曳。』
一陣熟悉的撲翅聲傳來。
蘇千聞聲抬眸,見那烏鴉穩穩落在陳舊案几上。
他快步上前,取下銅管,抽出信件展開。目光掃過信上內容,臉上漸漸浮現笑意。
接著,蘇千仰頭髮出一陣豪邁朗笑。
「哈哈哈哈,靈靈真是厲害,這正將不知哪兒找的大神。就是不知道這三個人背後到底是誰在操控鴉片之事。」
再說鄧大人府邸,王大人前腳剛踏入門檻,鄧大人後腳便跟上來,臉上掛著似有似無的笑意,悠悠說道:「王兄,昨日欠下的銀子,打算何時還吶?」
王大人臉上閃過窘態,苦著臉道:「鄧兄,你又不是不知我如今境況,哪能一下子湊出這麼多銀錢?」
鄧大人故作大度地擺擺手,笑道:「王兄莫急,這錢不還也無妨。我這兒,有個賺錢的門路。」
王大人一聽,眼睛立刻亮了,忙不迭問道:「哦?竟有這等好事,鄧兄快細細說來。」
鄧大人往前湊近一步,壓低聲音道:「如今有樁屯糧的買賣,只要王兄肯稍稍放權,由我們出面收糧,無需你擔多大風險,不僅先前那筆帳一筆勾銷,事成之後,利潤還分給王兄一成。」
王大人聽後,低頭沉思,心中權衡利弊,半晌沒說話,臉上滿是躊躇之色。
良久,他抬起頭,咬咬牙道:「兩成!」
鄧大人笑意更濃,連忙道:「好說好說,就依王兄!」
待王大人離去,鄧大人立刻喚來親信,吩咐道:「速速去告知胡憶樓,事已成了。」那親信領命,身影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是夜,屋內燭火晃動。
綿綿聽到親信來報,臉上神色未變,只是輕聲吩咐戴管事:「上酒。」
戴管事心領神會,不多時,便將佳釀滿杯呈上。
二人相對而坐,舉杯暢飲。
次日破曉時分,戴管事便腳步匆匆,開始張羅收購糧食之事。
當下正值青黃不接之際,洪澇消息傳得滿城風雨,農戶們人心惶惶,都想趁災前把糧食低價脫手。
蘇千早有吩咐,不許惡意壓價,戴管事便暗中以市價收糧。
一袋袋稻穀、麥粟源源不斷運來,沒幾日,隱秘倉庫便堆積如山,而胡憶樓的流動資金也隨之見底。
再說那罌粟殼香料,近來在市面上極為搶手,消耗速度驚人。
不過寥寥數日,庫存便已告罄。
綿綿不敢耽擱,徑直去尋三位大人稟報:「大人們,咱這香料生意如今火爆,可庫存已然見底,敢問是否要接著進貨?」三位大人聽聞,紛紛回信催促速速補貨。
綿綿旋即邀三人來胡憶樓相聚。
待眾人到齊,綿綿卻故意姍姍來遲。
一進門,她徑直坐下,佯裝嚶嚶啜泣起來:「大人們吶,眼瞅著這大好生意要黃了,庫存眼見著就沒啦!南詔那邊精得很,不見銀子絕不發貨,如今眼巴巴想買的人可多了去,這可如何是好?」
鄧大人濃眉一皺,急忙問道:「咱胡憶樓的銀子呢?」
綿綿委屈巴巴地說道:「都按大人們先前吩咐,拿去屯糧了呀!」
鄧大人與其餘二位對視一眼,二人微微點頭。
塗大人緊接著發問:「那眼下該如何是好?」
綿綿抽抽搭搭地說:「依我看,要不乾脆不做了,這銀子不賺也罷。」
鄧大人一聽,連忙擺手:「那哪成!進貨的銀子,咱們想法子湊湊。」
張大人眼珠一轉,搶先開口:「正是,我看後面這批貨,就按出資比例占成吧,我出五百兩。」
說罷,喚小廝速去取銀票。
鄧、塗二位大人見狀,心中著急,生怕這利益被張大人獨吞。
鄧大人忙不迭道:「我也出五百兩!」
塗大人不甘落後:「我亦是五百兩!」
綿綿假意抹淚:「我也還有點老本,湊個一百兩吧。」
三人麵皮一熱,不好推脫,只能應允。
這夜酒過三巡,三位大人皆藉口有事,匆匆離席。
夜漸深,張大人遣小廝送來一千兩銀票,還附話要多占份額;緊接著,鄧大人也差人送了八百兩;塗大人更是心急,不光五百兩現銀奉上,還額外加了些珠寶,稱能抵一百兩,不忘讓綿綿把前些日子輸的錢折進去算。
綿綿一一應下,待來人走後,白眼一翻,冷哼道:「這幫貪婪老兒!」
戴管事看著滿屋子的銀票珠寶、白花花的銀子,咧嘴笑道:「這幫腌臢貨,平日裡搜刮不少,要不是這暴利誘惑,怕是摳一輩子也不捨得掏出一文錢!」
綿綿端起茶盞,輕抿一口,輕蔑道:「哼,活該他們吃虧!快,把這些都換成飛錢送去南詔。」戴管事領命而去。
綿綿旋即回信:「萬事俱備。」
不出兩日,南詔的飛錢已兌成現銀,存於當地錢莊,只等綿綿去支取。
綿綿差人給三位大人送信:「新貨已在路上,安心。」
三位大人在各自府中聞信,皆是喜笑顏開。
綿綿與戴管事又拿出早先備好的罌粟殼香料送至胡憶樓後廚,量雖不多,應付七日倒也足夠。
此刻萬事俱備,只等蘇千一聲收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