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想好了再說
父子倆剛討論完,應對荊州來人的方略。劉春娥就火急火燎地推門進來了,一看寶貝兒子居然沒挨打,父子倆竟然還和和氣氣的對坐著,頗感詫異。
不過,只要寶貝兒子沒挨打,她就心裡歡喜,打趣道:「老倌子有進步啊,居然沒動手,學會好好講道理了。」
王友連心裡想著大事,沒心思跟老妻閒扯。直接道:「滿伢子要回鄉下老宅靜養,你也跟著一起去吧,把靜婉和靜安也帶上,好有個照應。」
王耀祖往上有七個姐姐,一個哥哥,往下還有兩個妹妹,也就是八妹王靜婉,九妹王靜安。
清朝和宋朝不一樣,兄弟姐妹排輩,男女是分開排的,所以按年齡排行本該排第十的王靜婉,王耀祖卻稱她為八妹。
王靜婉只比王耀祖小几天,也是十六歲,還未出嫁,一直在縣城這邊幫家裡打理生意。
王靜安年方八歲,在王家辦的私塾讀書。
在王家,不管男女,都要進私塾讀書,在這一點上,王友連比大清朝大多數父親都要開明。
聽到幫忙打理生意的王靜婉和在讀書的王靜安,都要跟著走,劉春娥就知道事情不簡單。
「是不是出了什麼事?跟我說實話!」劉春娥逼問王友連道。
面對相濡以沫的老妻,在這種事關家族存亡的大事上,王友連也沒打算隱瞞到底,既然被問起,他便一五一十的把「湘江沉船計劃」跟劉春娥說了,包括二兒子裝傻扮紈絝的事。
對於這個膽大包天的計劃,劉春娥也是一點不驚訝,只是對於二兒子之前原來是在她面前扮紈絝,寵溺般地抱怨了一番。隨即她便堅定的表示,要和王友連一起留在縣城。
劉春娥的這番處變不驚的做派,在原主的記憶里,也是未見過的。不過有之前王友連的變化打底,王耀祖也就沒那麼驚訝了。只是覺得,原主這紈絝是真的不諳世事,連自己父母的底細都兩眼一抹黑。
王友連最終還是沒拗過劉春娥,只讓二兒子帶著兩個小女兒去鄉下,避免計劃萬一出了紕漏,全家在縣城被一鍋端。
至於已經出嫁的七個女兒,就暫時顧不了那麼多了。如果不告訴她們計劃,怕是很難在短時間內說服這七大家子人,拖家帶口的一起前往鄉下。如果告訴她們計劃,又怕人多口雜,致使計劃泄露,那樣更是危險。
計議已定,王耀祖拿上一些金銀珠寶,順手把王友連珍藏的燧發洋手銃也揣上,便帶著兩個妹妹,喬裝成下人,輕車簡從,連夜趕到了湘江邊的正泰碼頭。
一路上之所以要如此隱秘,便是怕李家得到風聲,看出端倪,致使「湘江沉船計劃」流產。
兄妹三人此行,為了不引人注意,除了小荷一個丫鬟,只帶了一個護衛,叫大牛。五人在碼頭街上的客棧,開了兩間相鄰的房間。
小荷和八妹王靜婉一間,王耀祖和王靜安一間,大牛在王耀祖房內值守,等第二天上了船再補覺。
王耀祖心裡還藏著一個疑問,在疑問解答之前,他不會也不敢碰小荷。
同時,帶著小荷去鄉下,也是為「湘江沉船計劃」消除隱患。
五人在客棧夜宿一晚,只等天一亮,便坐上王家運貨的船,沿涓水南下,回花岩鎮的鄉下老家。
不是不想連夜乘船南下,只是涓水航道狹窄,南下又是逆水航行,怕船擱淺,倒還耽誤時間。
第二日,天蒙蒙亮,大牛叫醒了兄妹三人和小荷。四人睡眼惺忪,頂著一窩蓬鬆的頭髮,跟隨大牛,徑直上了碼頭上早已停好的貨船。
客船王家也有,但下人裝扮的幾人,坐貨船才能更好的掩人耳目。
直到上了船,兄妹三人心下才稍安。
王靜婉和王靜安只是被告知,有急事要隨二哥回鄉下,上船之前又不讓多問。
王靜安正是讀書犯懶的年紀,聽到不要上課背書,書本一丟,屁顛屁顛地便跟來了。此刻由於太早被叫醒,一個大字躺在船艙里的麵粉袋上,睡得正香。這沒心沒肺的樣,跟原主有的一拼。
王靜婉幫著管著家裡生意的帳目,正為幾筆帳目頭疼呢,就稀里糊塗被叫過來,心裡頗為不忿。
「王耀祖,什麼情況?這麼急著要我跟著去鄉下,還讓我作這身打扮,」此刻,王靜婉素麵朝天,身上是丫鬟日常穿的素青襦裙,平時的威風氣勢全無。
要知道,她可是掌管王家財政大權,王家上下人人敬服的八小姐。
「王靜婉,你有沒有禮貌,我是你二哥,對兄長直呼其名,你的教養呢?」原主廢物,還有點怕這個精明強幹的八妹,穿越過來的王耀祖可不會慣著她。
王靜婉白眼一翻,「屁的兄長,就比我大幾天。長本事了是吧?不想從我這拿銀子了是吧?」
原主之前月例銀是百分之百花超,就算劉春娥偷偷塞錢都不夠用,所以還經常從這個掌管財政大權的八妹手裡,軟磨硬泡地要銀子。
王靜婉能有好臉色給原主,那就怪了。
「你那點銀子,我不稀罕!我有的是法子賺錢。」
穿越過來之前,王耀祖就讀於一所985大學的工商管理專業。畢業後,入職一家做金屬製品加工和組裝的民企。最開始廠子不大,辦公室除了兩個老闆,就他一個人,所以他身兼N職。生管,倉管,網管,行政,人事,採購都是他。
那公司老闆也挺有意思,為了辦事方便,名片上職位直接寫成總助。王耀祖由一個打雜的,搖身一變,成了王總。
王耀祖畢竟是985大學畢業,學習能力擺在那。經歷的崗位多,時間一長,隨著企業的發展,生產企業實際運營的知識和經驗,掌握的就多。
王家現有的工坊,基本都還是作坊式的,引入後世的現代化生產管理體系,提升一下生產效率和品質,王耀祖還是很有把握的。
王靜婉看王耀祖在這裡大言不慚,只覺得他是腦子上的傷還沒好利索,不想再跟他糾纏,再次問了她最關心的問題。
「為什麼這麼急著帶我們去鄉下?」
「你不是不認我這個兄長嗎?那我們就正常生意往來,信息費1000兩。」王耀祖沒好氣道。
王靜婉咬著牙,在心裡默念,「他有傷,他有傷,不計較,不計較,」轉頭就到船頭欣賞風景去了。
正值陽春三月,河兩岸綠草茵茵,嫩柳依依,和暖的微風吹來,不時還有柳絮紛飛。
此番景色,比王耀祖順眼多了。
望著氣鼓鼓,被逗敗而去的小丫頭片子,王耀祖只覺頗為有趣。
此時船艙內,除了睡相頗為難看的王靜安,就只剩下侍立在兩旁,裝木頭人的小荷和大牛。把大牛叫去補覺,王耀祖把燧發手銃拿出來,指著小荷,道:「我老爹本來是要把你沉湘江的,我給攔住了。」
「現在,我問你答,想好了再說,不然,我不介意先給你來上一槍,再沉湘江。」
不過,只要寶貝兒子沒挨打,她就心裡歡喜,打趣道:「老倌子有進步啊,居然沒動手,學會好好講道理了。」
王友連心裡想著大事,沒心思跟老妻閒扯。直接道:「滿伢子要回鄉下老宅靜養,你也跟著一起去吧,把靜婉和靜安也帶上,好有個照應。」
王耀祖往上有七個姐姐,一個哥哥,往下還有兩個妹妹,也就是八妹王靜婉,九妹王靜安。
清朝和宋朝不一樣,兄弟姐妹排輩,男女是分開排的,所以按年齡排行本該排第十的王靜婉,王耀祖卻稱她為八妹。
王靜婉只比王耀祖小几天,也是十六歲,還未出嫁,一直在縣城這邊幫家裡打理生意。
王靜安年方八歲,在王家辦的私塾讀書。
在王家,不管男女,都要進私塾讀書,在這一點上,王友連比大清朝大多數父親都要開明。
聽到幫忙打理生意的王靜婉和在讀書的王靜安,都要跟著走,劉春娥就知道事情不簡單。
「是不是出了什麼事?跟我說實話!」劉春娥逼問王友連道。
面對相濡以沫的老妻,在這種事關家族存亡的大事上,王友連也沒打算隱瞞到底,既然被問起,他便一五一十的把「湘江沉船計劃」跟劉春娥說了,包括二兒子裝傻扮紈絝的事。
對於這個膽大包天的計劃,劉春娥也是一點不驚訝,只是對於二兒子之前原來是在她面前扮紈絝,寵溺般地抱怨了一番。隨即她便堅定的表示,要和王友連一起留在縣城。
劉春娥的這番處變不驚的做派,在原主的記憶里,也是未見過的。不過有之前王友連的變化打底,王耀祖也就沒那麼驚訝了。只是覺得,原主這紈絝是真的不諳世事,連自己父母的底細都兩眼一抹黑。
王友連最終還是沒拗過劉春娥,只讓二兒子帶著兩個小女兒去鄉下,避免計劃萬一出了紕漏,全家在縣城被一鍋端。
至於已經出嫁的七個女兒,就暫時顧不了那麼多了。如果不告訴她們計劃,怕是很難在短時間內說服這七大家子人,拖家帶口的一起前往鄉下。如果告訴她們計劃,又怕人多口雜,致使計劃泄露,那樣更是危險。
計議已定,王耀祖拿上一些金銀珠寶,順手把王友連珍藏的燧發洋手銃也揣上,便帶著兩個妹妹,喬裝成下人,輕車簡從,連夜趕到了湘江邊的正泰碼頭。
一路上之所以要如此隱秘,便是怕李家得到風聲,看出端倪,致使「湘江沉船計劃」流產。
兄妹三人此行,為了不引人注意,除了小荷一個丫鬟,只帶了一個護衛,叫大牛。五人在碼頭街上的客棧,開了兩間相鄰的房間。
小荷和八妹王靜婉一間,王耀祖和王靜安一間,大牛在王耀祖房內值守,等第二天上了船再補覺。
王耀祖心裡還藏著一個疑問,在疑問解答之前,他不會也不敢碰小荷。
同時,帶著小荷去鄉下,也是為「湘江沉船計劃」消除隱患。
五人在客棧夜宿一晚,只等天一亮,便坐上王家運貨的船,沿涓水南下,回花岩鎮的鄉下老家。
不是不想連夜乘船南下,只是涓水航道狹窄,南下又是逆水航行,怕船擱淺,倒還耽誤時間。
第二日,天蒙蒙亮,大牛叫醒了兄妹三人和小荷。四人睡眼惺忪,頂著一窩蓬鬆的頭髮,跟隨大牛,徑直上了碼頭上早已停好的貨船。
客船王家也有,但下人裝扮的幾人,坐貨船才能更好的掩人耳目。
直到上了船,兄妹三人心下才稍安。
王靜婉和王靜安只是被告知,有急事要隨二哥回鄉下,上船之前又不讓多問。
王靜安正是讀書犯懶的年紀,聽到不要上課背書,書本一丟,屁顛屁顛地便跟來了。此刻由於太早被叫醒,一個大字躺在船艙里的麵粉袋上,睡得正香。這沒心沒肺的樣,跟原主有的一拼。
王靜婉幫著管著家裡生意的帳目,正為幾筆帳目頭疼呢,就稀里糊塗被叫過來,心裡頗為不忿。
「王耀祖,什麼情況?這麼急著要我跟著去鄉下,還讓我作這身打扮,」此刻,王靜婉素麵朝天,身上是丫鬟日常穿的素青襦裙,平時的威風氣勢全無。
要知道,她可是掌管王家財政大權,王家上下人人敬服的八小姐。
「王靜婉,你有沒有禮貌,我是你二哥,對兄長直呼其名,你的教養呢?」原主廢物,還有點怕這個精明強幹的八妹,穿越過來的王耀祖可不會慣著她。
王靜婉白眼一翻,「屁的兄長,就比我大幾天。長本事了是吧?不想從我這拿銀子了是吧?」
原主之前月例銀是百分之百花超,就算劉春娥偷偷塞錢都不夠用,所以還經常從這個掌管財政大權的八妹手裡,軟磨硬泡地要銀子。
王靜婉能有好臉色給原主,那就怪了。
「你那點銀子,我不稀罕!我有的是法子賺錢。」
穿越過來之前,王耀祖就讀於一所985大學的工商管理專業。畢業後,入職一家做金屬製品加工和組裝的民企。最開始廠子不大,辦公室除了兩個老闆,就他一個人,所以他身兼N職。生管,倉管,網管,行政,人事,採購都是他。
那公司老闆也挺有意思,為了辦事方便,名片上職位直接寫成總助。王耀祖由一個打雜的,搖身一變,成了王總。
王耀祖畢竟是985大學畢業,學習能力擺在那。經歷的崗位多,時間一長,隨著企業的發展,生產企業實際運營的知識和經驗,掌握的就多。
王家現有的工坊,基本都還是作坊式的,引入後世的現代化生產管理體系,提升一下生產效率和品質,王耀祖還是很有把握的。
王靜婉看王耀祖在這裡大言不慚,只覺得他是腦子上的傷還沒好利索,不想再跟他糾纏,再次問了她最關心的問題。
「為什麼這麼急著帶我們去鄉下?」
「你不是不認我這個兄長嗎?那我們就正常生意往來,信息費1000兩。」王耀祖沒好氣道。
王靜婉咬著牙,在心裡默念,「他有傷,他有傷,不計較,不計較,」轉頭就到船頭欣賞風景去了。
正值陽春三月,河兩岸綠草茵茵,嫩柳依依,和暖的微風吹來,不時還有柳絮紛飛。
此番景色,比王耀祖順眼多了。
望著氣鼓鼓,被逗敗而去的小丫頭片子,王耀祖只覺頗為有趣。
此時船艙內,除了睡相頗為難看的王靜安,就只剩下侍立在兩旁,裝木頭人的小荷和大牛。把大牛叫去補覺,王耀祖把燧發手銃拿出來,指著小荷,道:「我老爹本來是要把你沉湘江的,我給攔住了。」
「現在,我問你答,想好了再說,不然,我不介意先給你來上一槍,再沉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