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戰亂初遇恩師,初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春秋戰國,烽火如荼,諸侯紛爭似洶湧怒潮,以排山倒海之勢無情地席捲著大地。

  百姓仿若風中殘燭,在這亂世的狂風驟雨中瑟瑟顫抖,飽嘗著戰亂帶來的無盡悽苦。疫病猶如猙獰鬼魅,於這片飽經滄桑的土地上肆意橫行,眾多傷病者因醫療條件的極度匱乏與醫術的局限,生命如風中殘燈,搖曳欲熄,在痛苦與絕望中掙扎。

  傳說,在這混沌世間,隱匿著一部神秘非凡的典籍——《封騰九訣》。

  它由一位醫術與武道皆臻登峰造極之境的絕世奇人所著。

  這位奇人目睹戰爭給蒼生帶來的無盡傷痛,尤其是傷病對生命的殘酷戕害,遂窮盡畢生心血,精研醫術與武功,將二者精妙融合,著成此《封騰九訣》,冀望以此拯救亂世蒼生。

  更為神秘的是,一則預言在各國貴族、謀士以及江湖豪傑間悄然流傳:唯有尋得《封騰九訣》,洞悉其中玄奧,方能覓得結束戰亂、恢復天下太平的救世之法。這使得《封騰九訣》的意義,遠超普通醫術武功秘籍,成為各方勢力競相角逐的焦點。

  一場關乎天下命運的激烈角逐,在這亂世的帷幕下,悄然拉開。

  我於廢墟中甦醒,在這戰亂紛爭的動盪年代,命運如風中飄絮,悽慘而飄零。自懵懂記事起,我的世界便被無盡的黑暗與迷茫所籠罩,關於親生父母,我腦海中竟無一絲一毫的印象,仿佛我是憑空而降,孤獨地置身於這殘酷的世間。

  (或許這就是幽志和註定的宿命)

  我自幼便被主人家收養,本以為能在那一方小小的屋檐下尋得一絲溫暖與安寧。

  然而,命運卻對我露出了猙獰的獠牙。一場突如其來的戰亂,如惡魔般肆虐而來,瞬間將我僅有的一絲安穩擊得粉碎。

  主人家在戰亂的鐵蹄下,如同脆弱的螻蟻,毫無抵抗之力,瞬間覆滅。我眼睜睜看著曾經熟悉的家園在戰火中化為灰燼,親如家人的主僕們在眼前一個個倒下,慘叫與哭嚎聲仿佛一把把利刃,狠狠刺痛我的心。

  我拼盡全力,在刀光劍影與熊熊烈火中掙扎求生,身上不知何時已布滿了擦傷與淤青。

  好不容易從那修羅場般的戰亂中逃出,我卻已無家可歸,只能如無根浮萍般在這混亂的世間四處漂泊。

  每到一處,皆是滿目瘡痍,餓殍遍野。為了生存,我不得不與野狗爭食,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夜晚,只能蜷縮在冰冷的角落,寒風如刀,割在我瘦弱的身軀上,卻遠不及心中的傷痛刺骨。

  輾轉間,我來到一個全然陌生之地,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走進一片幽靜的竹林。(彼時的幽志和不過十六韶華,形容枯槁,眼神中滿是絕望與無助,在這亂世中顯得如此渺小與脆弱。)

  我拖著沉重的步伐,在竹林中緩緩前行,腳下竹葉發出沙沙的聲響,仿若在為我悲慘的命運低吟悲歌。

  四周靜謐得讓人心悸,可我卻無心欣賞這如畫美景。心中滿溢著對未來的迷茫與無助,不禁悲從中來,仰天長嘆。

  在這亂世,生存已然成為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望,今朝能否安然度過,明日又能否倖存於世,皆未可知。

  我下意識地輕撫脖子上掛著的圓盤,這是我從幼年便隨身攜帶的唯一物件,心中暗自思忖,這圓盤究竟是為何物,它與我那未知的身世又有著何種千絲萬縷的聯繫?難道它真能為我這如墜深淵的人生帶來一絲轉機?

  算了,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活下去,要是這圓盤現在能給我變點東西出來吃就好了,我用手擺弄著圓盤,圓盤不聲不響,顯然無事發生。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從背後悠悠傳來:「咳咳,年輕人,你在此處做甚?」

  我心中一驚,旋即迅速調整情緒,轉過身來,只見一位看上去六七十歲的老者正安坐於後面的石板之上。

  我不動聲色地上下打量著他,老者頭戴草帽,身上的衣衫雖已破舊,卻依舊整潔得體,透著一種質樸無華之感。他背上馱著一袋物什,似是衣物。

  不知為何,我總覺這老者似曾相識,可究竟在何處見過,卻怎麼也追憶不起。在這亂世之中,人心叵測,他的出現究竟是巧合,還是另有圖謀?我必須審慎應對。

  老者目光關切地問道:「年輕人,如今外面亂象紛呈,你的家人何在?」

  見老者並無惡意,我神色黯然,眼中滿是悲戚,低聲嘆道:「我自幼便不知家人蹤跡,一直是老爺家收養我長大。可如今,老爺家已在戰亂中灰飛煙滅,我已無親無故,孤身一人。」


  老者聽聞,亦不禁隨之嘆息,又問道:「那你今後欲往何處?」

  我無奈地搖了搖頭,心中滿是苦澀,思索著他問這些話語的意圖,嘴上說道:「我亦不知該去往何方,這世間之大,竟無我容身之處。」

  老者微笑著端詳我,說道:「要不,你隨我一同出征凌州吧,一路上我尚可傳授你些本領。」

  我心中一動,這或許是個改變命運的契機,但在這亂世,無緣無故的善意往往潛藏著更深的陰謀。我略作遲疑,迅速權衡利弊,目前我孤身一人,無依無靠,跟隨老者或許能習得本領,增加在這亂世生存的機率。

  思索再三,我輕聲應許了老者。老者臉上浮現出慈祥的笑容,目光平和地望向我。我暗自篤定,一定要活下去,為了自己,也為了揭開身世之謎。

  「走吧。」老者輕盈跳下石板,向我招了招手。

  我急忙趨步跟上,問道:「老人家,我該如何稱呼您呢?」

  老者答道:「名字無關緊要,既然我要授你本領,從今日起,你便喚我師傅吧。」

  「好的!師傅。」

  (幽志和仿若又尋得一絲生的希望,就這樣,幽志和伴隨著這位神秘的師傅踏上了前往凌州的征程。而此刻的幽志和尚未知曉,正是這一抉擇,開啟了他註定波瀾壯闊的人生旅程。)

  (在這戰火紛飛、疫病肆虐的春秋戰國亂世,幽志和的身世猶如一團迷霧,神秘莫測。)

  (自記事起,幽志和的腦海便一片混沌,記憶仿佛從某個未知節點陡然中斷,往昔種種皆如過眼雲煙,消散無蹤,唯有自己的名字,如同黑暗中閃爍的微弱星辰,依舊清晰。)

  (除此之外,幽志和還依稀記得,在那遙遠而朦朧的過往,曾見過一輪如般血殷紅的月亮,那詭異的紅色月光,仿佛能穿透靈魂,每當回想起來,內心都會泛起莫名的波瀾。)

  (從幼年起,幽志和便一直佩戴著一塊圓盤狀物件。此物質地溫潤,觸手生溫,邊緣刻著奇異紋路,似字非字,似圖非圖,無人能解其中奧秘。

  (幽志和總覺得,這圓盤與自己的身世或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或許是解開身世謎團的關鍵所在。)

  (在遇到師傅之前,幽志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心中滿是對未來的迷茫與對身世的困惑。那輪血色月亮和圓盤狀物件,如同兩個神秘符號,在他腦海中不斷盤旋,驅使著他在這混亂世間,追尋那被遺忘的過去,渴望揭開身世的真相。)

  一路上,我發覺師傅總會在閒暇之時,小心翼翼地從懷中掏出幾張泛黃的殘頁,目不轉睛地凝視,眼神中透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專注與深邃。

  每當我好奇湊近,師傅總會迅速將殘頁收起,嚴厲訓斥道:「小小年紀,不學好,學什麼偷看,成何體統!」

  每次我都會因此受到責罰。有一回,師傅在河中沐浴,我偶然間瞥見他身上布滿了各種傷痕,有劍傷、刀傷,還有一些形狀怪異,不像是普通兵器所致。目睹這些傷痕的瞬間,我心中一緊,師傅究竟歷經了何種磨難,才會留下如此眾多的傷痕?這些傷痕背後,又隱匿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他的身份愈發顯得神秘,而他對殘頁的珍視,是否意味著這些殘頁蘊含著驚世駭俗的秘密?

  然而,師傅在傳授我醫術時,卻毫無保留。我們行走在滿目瘡痍的大地上,時常邂逅流離失所的難民。師傅見難民中傷病者眾多,便停下趕路的腳步,尋覓一處稍顯安穩之地,就地展開救治。他一邊悉心救治,一邊耐心地向我講解病症的緣由、診斷的方法以及用藥的原理。

  我學得格外認真,將每一個細節都銘記於心,深知這些知識或許能在未來的某一天成為我救命的稻草。

  在一次救助一位高燒不退的孩童時,師傅詳盡地說道:「你瞧這孩子,面色潮紅,呼吸急促,乃是外感邪氣所致。用藥需以疏散風熱之品為主,輔以調理脾胃之藥,以防邪氣入里。」

  言罷,師傅熟練地從背囊中取出幾味草藥,搗碎後餵予孩童。我在一旁專注觀察,心中對師傅的醫術欽佩不已,同時亦在思忖,師傅為何會擁有如此精湛的醫術,這與他神秘的過往是否息息相關?

  沒過幾日,孩童的病竟真的痊癒了,我從未見過誰家孩子的病能痊癒得這般迅速。但蹊蹺的是,在孩童痊癒之後,我察覺到有一個神秘人一直在暗中窺視我們。

  起初,只是偶爾瞥見一個黑影一閃而過,我便暗自留心,佯裝若無其事,暗中留意周遭的動靜。

  隨著時光流轉,這種被窺視的感覺愈發強烈,仿佛無論我們行至何處,都被一雙眼睛緊緊追隨。


  我心中暗自警惕,這個神秘人究竟是何方神聖?是衝著師傅而來,還是與我有關?又或者,與師傅的神秘殘頁以及傳說中的《封騰九訣》有著某種隱秘的關聯?

  有一次,我佯裝未曾察覺,故意在偏僻之處徘徊,試圖引出這個神秘人。果然,一個身著黑色勁裝,蒙著面的人悄然現身,他身形矯健,行動敏捷,一看便身負武功。

  「站住!你是何人?」我大聲喝道。

  見我發覺他,他卻並不慌張,只是冷冷地瞥了我一眼,便迅速消失在樹林之中。望著他消失的方向,我心中思緒翻湧,這個神秘人的出現絕非偶然,背後必定隱藏著更大的陰謀。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救助的難民日益增多。一日夜裡,我和師傅來到一座破舊的廟宇休息。

  踏入廟宇時,我注意到大門上有看似隨意卻暗藏規律的劃痕,廟宇外幾株草木被刻意折斷,斷口新鮮,角落裡還有一小堆新翻的泥土。但彼時我並未在意這些細節,只當是尋常景象。

  夜裡,我坐在廟宇,擔憂著我的未來,我下意識握緊懷中的圓盤。那圓盤帶著歲月溫度,剎那間觸動心底某根弦。一道略含紅色的月光鬼魅般從屋頂缺口瀉入,可我滿心憂慮,未留意這奇異紅色,思緒全被圓盤牽引。

  強烈的既視感如潮水湧來,我仿佛脫離這個苦海之地,我只感覺自己身子飄然了起來。

  再睜開眼,我依舊身處廟宇,可不同的是,周圍的一切仿佛靜止。

  「師傅,師傅!你在哪?」

  周圍一片寧靜,我圍繞著廟宇內看了一圈,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忽而我聽見外面似乎傳來了什麼聲響,我走出廟宇觀望,竟看見了十幾個拿著刀刃的黑衣人在樹林中竄動著。

  恍惚間,先前那些被忽視的細節在腦海中清晰串聯。我驚覺這廟宇已設下重重埋伏,我和師傅已踏入敵人精心布置的陷阱。轉眼,我好像又一次被剝離,周圍的寧靜讓我頓感不妙。

  「師傅小心!」我大聲喊道,霎時間,幾道黑影從廟宇的四周涌了進來

  「志和,快來為師身後。」師傅迅速將我護在身後,與黑衣人展開殊死搏鬥。黑衣人配合默契,招式狠辣,一看便是訓練有素。他們呈合圍之勢,妄圖將師傅和我困於中間。

  我躲在師傅身後,大腦飛速運轉,此時已明晰我們身處險境的緣由——他們定是對師傅手中的殘頁感興趣。

  我驚覺師傅竟然毫無懼色,只看他一個七旬老漢竟然身輕如燕,在黑衣人之間穿梭自如。

  他的每一招每一式都蘊含著深厚的內力,掌風呼呼作響,逼得黑衣人連連後退。我望著師傅以一敵眾,心中既緊張又驚嘆。平日裡只知師傅醫術精湛,未曾想他的武功竟如此高強。

  師傅究竟是何等人物?他為何會擁有如此高深的武功和醫術?這一切的謎團,在我心中愈發濃烈。

  在激烈的打鬥中,我竭力讓自己保持冷靜,仔細觀察著黑衣人的招式和行動規律。

  我躲在師傅身後,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目光緊緊鎖住黑衣人的一舉一動。他們的步伐沉穩而有序,每一次出刀都伴隨著凌厲的風聲,目標明確且兇狠,顯然是衝著置我們於死地而來。我趕緊躲在一旁,不敢輕舉妄動,成了師傅的累贅。

  師傅身形如電,每一次出手都虎虎生風。只見他雙掌揮舞,帶起呼呼風聲,掌影重重,如同一頭勇猛無畏的雄獅沖入羊群。

  一名黑衣人趁機從側方突襲,手中長刀閃爍著寒光,直逼師傅腰間。師傅察覺後,身體如陀螺般飛速旋轉,衣袂獵獵作響,順勢一記迴旋踢,精準地踢在黑衣人的手腕上。

  「咔嚓」一聲,黑衣人手中長刀脫手飛出,整個人也如斷線風箏般倒飛出去,重重砸在牆上。其餘黑衣人見狀,非但沒有退縮,反而更加兇狠地圍攏上來。他們配合默契,形成一個緊密的包圍圈,試圖將師傅困在中央。

  師傅卻毫無懼色,大喝一聲,聲如洪鐘,震得廟宇內塵土飛揚。他身形閃動,在黑衣人之間穿梭自如,每一次出拳都剛猛有力,每一次踢腿都凌厲迅猛,招招直奔黑衣人要害。

  一時間,廟宇內刀光劍影閃爍,拳腳相交之聲不絕於耳。師傅以一敵眾,卻絲毫不落下風,反而將黑衣人打得節節敗退。然而,黑衣人源源不斷地湧來,局勢愈發緊張。師傅瞅准一個破綻,猛地發力,雙掌如開山巨斧,硬生生撕開黑衣人的包圍圈,向著廟宇中央衝去。

  在那裡,師傅如同一尊戰神,屹立不倒,眼神中透著堅毅與無畏。他的衣衫在激鬥中已多處破損,但氣勢卻絲毫不減。我觀察出黑衣人們有一套固定的行動規律,像是某種陣法,而這個陣法有個明顯的弊端,在面對師傅靈活多變的應對時,他們的反應略顯遲緩。


  他們需要短暫的瞬間來重新調整配合,這零點幾秒的間隙,便是他們陣型中出現的細微破綻。

  若師傅能抓住這些轉瞬即逝的機會,攻擊主攻者的破綻,或利用黑衣人反應的間隙,打亂他們的節奏,或許能打破這看似緊密的包圍圈。

  我大聲喊道「師傅,他們......」

  「閉嘴,好好欣賞為師的武藝就好了。」師傅打斷了我的話。

  我看著師傅接下來的行動讓我大吃一驚,師傅居然對我心中所想心領神會,輕鬆化解了黑衣人的進攻。

  在一系列的激烈對攻後,黑衣人見無法取勝,只得不甘地撤離。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我心中的疑惑愈發強烈。

  師傅究竟和這個神秘組織有何過往?這些疑問在我心中不斷盤旋,而我們的旅程,似乎也因此陷入了更大的危機之中。我深知,在這亂世之中,想要活下去,想要揭開身世之謎,就必須更加謹小慎微。

  「還愣著幹嘛?還不來給為師上藥。」師傅輕撫著剛剛打鬥時受傷的手臂。

  「哦哦,好。」我剛從一時的愣神中緩過神來,趕忙來到師傅跟前,為師傅上藥......

  (黑衣人撤離後,廟宇重歸寂靜。此時,一抹清冷的明月悄然爬上夜空,遠處,山巒連綿起伏,在月光下只勾勒出模糊的輪廓,恰似沉默的巨獸,冷眼旁觀著世間的紛爭。)

  (山風呼嘯而過,帶著絲絲寒意,吹得幽志和破舊的麻衣獵獵作響。風聲中,似乎還夾雜著隱隱約約的哀號與嘆息,那是戰亂中百姓的苦難之聲,在這寂靜的夜裡,顯得格外淒涼。)

  (此時的幽志和正為自己未知的旅途擔憂著,還有那個靜止的世界,究竟是什麼?幽志和深知,在這看似平靜的月色下,隱藏著無數的危險與謎團,而他與師傅的旅程,才剛剛啟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