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火車:夕陽還懸在空中
老式火車的座位,很多都是四個人面對面坐著的,今天難得坐上了這樣的老式火車,要知道,這種車型已經快被子彈頭造型的高速列車替換的差不多了。墨綠漆面的火車頭,配合稜角分明的車身,遠遠的就給人「這趟列車看起來要坐很久」的感覺。座椅很硬,靠背很直,兩個人坐在一排,身子貼著身子,對面兩人再一伸腿,怎麼使渾身巧勁也坐不舒服,像一個豆莢里的四顆豌豆。
我坐在車廂中間部分,靠窗座位,正對面的乘客是一名中年男性,左臉比起右臉有著更明顯的曬痕,身上穿著略顯破舊的牛仔外套,左手托著一隻乳白色的、杯口有些掉瓷的搪瓷杯子,露出了些微鐵鏽,感覺像是用了很多年,反而是這個杯子表面完全沒有印花印字讓我感到詫異,「這種搪瓷杯,正面多少應該有個什麼標語才對」,我心裡暗暗想到。杯子裡面裝著半杯茶水,隨著火車的顛簸慢慢搖晃。茶水很燙,即使已然在夏天,也能看到從杯口升騰出的熱氣,男人只能時不時舉起杯子小飲一口,侷促的小空間裡遍布著他的茶香味。
我太好意思去問他,這是什麼茶,對於只是因為乘客關係而處在同一空間下的我,這麼問有點太冒昧了,起碼對於我自己的性格來說是這樣的。當然會有那種會大大方方上前詢問一切心中疑惑的人,甚至可能對面的中年人也是茶葉愛好者,在剩下的旅途里,互相攀談直至一方到站下車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我知道,我很難鼓足這樣的勇氣,對於只是一款茶葉名字這種無足輕重的小事而言。只是感覺茶香很熟悉,大概以前自己也喝過,但是對於茶葉,自己實在是沒有什麼知識儲備,一直是有什麼就喝什麼。
男人右手托著下巴,臉面朝窗外看著,一路上隧道很多,正值盛夏,即使是即將半晚的時候,太陽也足夠灼人,光線在他那面皺紋稀疏的臉上斑駁閃爍。他的呼吸都好像緩慢的與車上其他人不在同一個世界,和火車經過鐵軌的輪胎噪音,以及窗外的風景融為一體。
右側面對面坐著的是一對父子,小孩坐在中年男人那一側,父親坐在我這一側,小孩幾乎不吵鬧,父親應該年紀40有餘,也沉默寡言,時不時手機亮起,便打開手機回復幾條消息,有時候因為信號原因,信息無法傳送,他會一直嘗試開關手機網絡開關,直到消息確認發出。父親的性格說不上是嚴厲,時常會被小孩的調皮動作逗樂,但是他的眼神時不時總會給我一種家教森嚴的感覺。
這趟火車從北向南,大概要開18個半小時,中午吃完午飯上車,一直要坐到第二天太陽升起才能挪動屁股下車去吃早飯,想想就覺得真的很漫長,在外面餐廳吃義大利面的時候,很不優雅地吸到一根咬不斷還很長很長吸不完的意面的時候的那種時間一樣漫長。我看了眼手錶,晚上6點25分,又該吃飯了。
列車的餐車在6號車廂,就在隔壁,5點半過後,從其他車廂穿越過來的旅客越來越多,列車員也偶爾推著餐車過來叫賣,周圍的環境逐漸變得嘈雜,這些我居然剛剛都沒發現,耳機里放著不知道誰在主講的播客,我也完全沒在聽,剛剛一個小時,我的思緒都飄去了哪呢。
先開口和我搭話的是對面小孩,讓我有點意外。「叔叔,你長得好奇怪。」
他爸爸隨即瞪了他一眼,小孩說話時略顯好奇的眼神立馬又收了回去。
他父親趕忙轉過頭向我道歉「不好意思,小孩不懂事,總瞎說。」
我還沒來得及做任何反應,男人又轉過頭去跟孩子講,「趕緊給叔叔道歉,和大人說話要有禮貌。」
小孩愣了神,帶點委屈給我道歉「叔叔對不起。」隨即又沒有了話音。
「沒事的,沒事的,不過你想說的是哪裡奇怪呀。」
我先回應了小孩的話,也轉過去給父親道謝「都理解,小孩挺懂事的,我跟他聊聊天,孩子活潑愛說話是好事。」
男人用成年人熟悉的和解聲回應了我,又朝小孩使了個眼色,尷尬的伸出手向我示意,可以和孩子聊幾句。
「叔叔上車開始就一直沒什麼精神,眼睛看起來,就像我們家魚缸里受傷的金魚,遠遠的聞起來,有一些魚腥味。」
「哈哈,那可能是因為我工作正好和你說的相關,我在一家魚罐頭公司上班,經常在工廠里走動,難免其他人聞起來有一些魚的味道,魚見多了,自然而然也長得像魚了。」
「孩子看人挺有天賦的,」我又轉頭給他父親說到「挺好的孩子。」父親略帶笑意默許了,轉頭他手機就響起來,起身出去接了電話。
「但是魚受傷了就很難好起來,希望叔叔不一樣,能快點好起來。」
我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旁邊的中年男人終於稍微回頭,微微笑了一下,表示他聽到了我們的對話,然後又抿了一口茶,不做聲。
「叔叔只是累了,沒有受傷呢,叔叔會快點好起來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在火車上對小孩的話做出像承諾一樣的回應。
踏上這趟向南的旅程後,我一直心神不寧的。前兩天,因為身體原因,辭去了罐頭廠的工作,隨即便想要收拾行李回家休息一段時間。我離家很早,自從成年後便一直在北城工作。北城很乾燥,少雨,空氣中總帶著沙礫摩擦的粗糲感。我在這裡學到了很多,10年過後,我被北城粗糲的空氣養育得像極了一位北城人,除了每年春天,腳底乾裂的皴口中會迸出的南城的綠芽,我幾乎忘了南城。
家人很少聯繫,每次都用簡短的句子或者能代替自己輸出情緒的表情包回復「近來很好」的通訊留言外,和家裡人幾乎沒有其他交流。
印象中的南城,滿是山林與海灘,光線照在事物上,反射到眼球里,會比北城所能見到的一切多了三分之一的色彩。那三分之一的色彩,是我這次旅程最大的理由。
「我也希望叔叔早點好起來,最好是吃一頓好吃的就能立馬好起來。」小孩見我又茫然地看著他許久,安慰式的回答我「我不是故意說叔叔長得奇怪的,希望叔叔原諒我。」我只能莞爾一笑作為回答。
列車發出刺耳的警笛聲和剎車聲,廣播也滋滋地發出聲音,列車準備靠站了。小孩的父親急匆匆往座位這邊趕回來,但是電話還沒有掛斷,一邊通話著,一邊回到座位這裡翻開手提包,挑出一包煙,然後跟孩子講,坐在這裡不要亂動,順便給我揮手示意,幫他看一下孩子,就又往車廂遠處跑去。我甚至沒跟他講上幾句話,這種對陌生人的信任讓我自己都有點擔心。
車輛停靠在山城站,至少在我們這個車廂,沒有幾名乘客上下車的,大家似乎都在享受這幾分鐘列車安靜地時候,談話的聲音都變低了幾個調。
小孩父親站在站台上點燃了一根煙,手裡的電話也沒有停,肢體活動變得豐富了起來,隔著玻璃聽不見外面的聲音,但是明顯和電話那頭起了衝突。也時不時會向車廂內看過來,應該是在確認小孩是不是坐在原地等待。2分鐘後,他掐滅了煙,關掉了電話,急匆匆趕著上車。
「不好意思,麻煩你了」男人跟我道謝,然後坐回到我旁邊。「餓嗎,我們去吃飯吧?」男人對兒子說到,然後立即有感覺有點尷尬,問我要不要一起。
我沒打算去,一般來講,這就是成年人之間的客套話,但是被小孩聽到就不一樣了「叔叔,我們一起去嘛,剛剛對你說了不好聽的話,我們一起去吃飯吧。」然後站起來拎住我的胳膊。男人有點尷尬,不過也對我釋然點點頭,我微笑回禮,說「好呀。」
5秒後我反應過來,似乎回答「不用啦,叔叔還不餓」之類的會更符合那個場景,不過這時候我已經跟他們一起站起來,往餐車走去了。站起來的時候我才發現,我以為人滿為患的車廂,實際上已經空空的沒有幾個人了,人都是什麼時候下車的呢?似乎在我和這個孩子相處的那段時間裡,列車周圍的時空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列火車已經不再像我想像中那樣在運行了。
我坐在車廂中間部分,靠窗座位,正對面的乘客是一名中年男性,左臉比起右臉有著更明顯的曬痕,身上穿著略顯破舊的牛仔外套,左手托著一隻乳白色的、杯口有些掉瓷的搪瓷杯子,露出了些微鐵鏽,感覺像是用了很多年,反而是這個杯子表面完全沒有印花印字讓我感到詫異,「這種搪瓷杯,正面多少應該有個什麼標語才對」,我心裡暗暗想到。杯子裡面裝著半杯茶水,隨著火車的顛簸慢慢搖晃。茶水很燙,即使已然在夏天,也能看到從杯口升騰出的熱氣,男人只能時不時舉起杯子小飲一口,侷促的小空間裡遍布著他的茶香味。
我太好意思去問他,這是什麼茶,對於只是因為乘客關係而處在同一空間下的我,這麼問有點太冒昧了,起碼對於我自己的性格來說是這樣的。當然會有那種會大大方方上前詢問一切心中疑惑的人,甚至可能對面的中年人也是茶葉愛好者,在剩下的旅途里,互相攀談直至一方到站下車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我知道,我很難鼓足這樣的勇氣,對於只是一款茶葉名字這種無足輕重的小事而言。只是感覺茶香很熟悉,大概以前自己也喝過,但是對於茶葉,自己實在是沒有什麼知識儲備,一直是有什麼就喝什麼。
男人右手托著下巴,臉面朝窗外看著,一路上隧道很多,正值盛夏,即使是即將半晚的時候,太陽也足夠灼人,光線在他那面皺紋稀疏的臉上斑駁閃爍。他的呼吸都好像緩慢的與車上其他人不在同一個世界,和火車經過鐵軌的輪胎噪音,以及窗外的風景融為一體。
右側面對面坐著的是一對父子,小孩坐在中年男人那一側,父親坐在我這一側,小孩幾乎不吵鬧,父親應該年紀40有餘,也沉默寡言,時不時手機亮起,便打開手機回復幾條消息,有時候因為信號原因,信息無法傳送,他會一直嘗試開關手機網絡開關,直到消息確認發出。父親的性格說不上是嚴厲,時常會被小孩的調皮動作逗樂,但是他的眼神時不時總會給我一種家教森嚴的感覺。
這趟火車從北向南,大概要開18個半小時,中午吃完午飯上車,一直要坐到第二天太陽升起才能挪動屁股下車去吃早飯,想想就覺得真的很漫長,在外面餐廳吃義大利面的時候,很不優雅地吸到一根咬不斷還很長很長吸不完的意面的時候的那種時間一樣漫長。我看了眼手錶,晚上6點25分,又該吃飯了。
列車的餐車在6號車廂,就在隔壁,5點半過後,從其他車廂穿越過來的旅客越來越多,列車員也偶爾推著餐車過來叫賣,周圍的環境逐漸變得嘈雜,這些我居然剛剛都沒發現,耳機里放著不知道誰在主講的播客,我也完全沒在聽,剛剛一個小時,我的思緒都飄去了哪呢。
先開口和我搭話的是對面小孩,讓我有點意外。「叔叔,你長得好奇怪。」
他爸爸隨即瞪了他一眼,小孩說話時略顯好奇的眼神立馬又收了回去。
他父親趕忙轉過頭向我道歉「不好意思,小孩不懂事,總瞎說。」
我還沒來得及做任何反應,男人又轉過頭去跟孩子講,「趕緊給叔叔道歉,和大人說話要有禮貌。」
小孩愣了神,帶點委屈給我道歉「叔叔對不起。」隨即又沒有了話音。
「沒事的,沒事的,不過你想說的是哪裡奇怪呀。」
我先回應了小孩的話,也轉過去給父親道謝「都理解,小孩挺懂事的,我跟他聊聊天,孩子活潑愛說話是好事。」
男人用成年人熟悉的和解聲回應了我,又朝小孩使了個眼色,尷尬的伸出手向我示意,可以和孩子聊幾句。
「叔叔上車開始就一直沒什麼精神,眼睛看起來,就像我們家魚缸里受傷的金魚,遠遠的聞起來,有一些魚腥味。」
「哈哈,那可能是因為我工作正好和你說的相關,我在一家魚罐頭公司上班,經常在工廠里走動,難免其他人聞起來有一些魚的味道,魚見多了,自然而然也長得像魚了。」
「孩子看人挺有天賦的,」我又轉頭給他父親說到「挺好的孩子。」父親略帶笑意默許了,轉頭他手機就響起來,起身出去接了電話。
「但是魚受傷了就很難好起來,希望叔叔不一樣,能快點好起來。」
我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旁邊的中年男人終於稍微回頭,微微笑了一下,表示他聽到了我們的對話,然後又抿了一口茶,不做聲。
「叔叔只是累了,沒有受傷呢,叔叔會快點好起來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在火車上對小孩的話做出像承諾一樣的回應。
踏上這趟向南的旅程後,我一直心神不寧的。前兩天,因為身體原因,辭去了罐頭廠的工作,隨即便想要收拾行李回家休息一段時間。我離家很早,自從成年後便一直在北城工作。北城很乾燥,少雨,空氣中總帶著沙礫摩擦的粗糲感。我在這裡學到了很多,10年過後,我被北城粗糲的空氣養育得像極了一位北城人,除了每年春天,腳底乾裂的皴口中會迸出的南城的綠芽,我幾乎忘了南城。
家人很少聯繫,每次都用簡短的句子或者能代替自己輸出情緒的表情包回復「近來很好」的通訊留言外,和家裡人幾乎沒有其他交流。
印象中的南城,滿是山林與海灘,光線照在事物上,反射到眼球里,會比北城所能見到的一切多了三分之一的色彩。那三分之一的色彩,是我這次旅程最大的理由。
「我也希望叔叔早點好起來,最好是吃一頓好吃的就能立馬好起來。」小孩見我又茫然地看著他許久,安慰式的回答我「我不是故意說叔叔長得奇怪的,希望叔叔原諒我。」我只能莞爾一笑作為回答。
列車發出刺耳的警笛聲和剎車聲,廣播也滋滋地發出聲音,列車準備靠站了。小孩的父親急匆匆往座位這邊趕回來,但是電話還沒有掛斷,一邊通話著,一邊回到座位這裡翻開手提包,挑出一包煙,然後跟孩子講,坐在這裡不要亂動,順便給我揮手示意,幫他看一下孩子,就又往車廂遠處跑去。我甚至沒跟他講上幾句話,這種對陌生人的信任讓我自己都有點擔心。
車輛停靠在山城站,至少在我們這個車廂,沒有幾名乘客上下車的,大家似乎都在享受這幾分鐘列車安靜地時候,談話的聲音都變低了幾個調。
小孩父親站在站台上點燃了一根煙,手裡的電話也沒有停,肢體活動變得豐富了起來,隔著玻璃聽不見外面的聲音,但是明顯和電話那頭起了衝突。也時不時會向車廂內看過來,應該是在確認小孩是不是坐在原地等待。2分鐘後,他掐滅了煙,關掉了電話,急匆匆趕著上車。
「不好意思,麻煩你了」男人跟我道謝,然後坐回到我旁邊。「餓嗎,我們去吃飯吧?」男人對兒子說到,然後立即有感覺有點尷尬,問我要不要一起。
我沒打算去,一般來講,這就是成年人之間的客套話,但是被小孩聽到就不一樣了「叔叔,我們一起去嘛,剛剛對你說了不好聽的話,我們一起去吃飯吧。」然後站起來拎住我的胳膊。男人有點尷尬,不過也對我釋然點點頭,我微笑回禮,說「好呀。」
5秒後我反應過來,似乎回答「不用啦,叔叔還不餓」之類的會更符合那個場景,不過這時候我已經跟他們一起站起來,往餐車走去了。站起來的時候我才發現,我以為人滿為患的車廂,實際上已經空空的沒有幾個人了,人都是什麼時候下車的呢?似乎在我和這個孩子相處的那段時間裡,列車周圍的時空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列火車已經不再像我想像中那樣在運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