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友交於微末之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隨著歷時兩天半的摸底考試結束,高一年級的新生們才稍稍的鬆了一口氣。

  畢竟考試都已經結束了,多想也無益了。

  大家都滿懷著緊張期待的心情等著成績出爐,只是沒想到,僅僅時隔半天,等大夥趕到學校準備上早自習的時候,成績已經下發到各個班級的班主任手上了。

  梅裕、張萌萌和周珣分別後,就早早的走進了高一(13)班教室里,剛進門就聽到消息靈通的同學,公布了今天要出成績,可能下午就要分班的消息。

  梅裕聽完各種小道消息,就在自己座位上沉默了下來,有些緊張和擔心,倒不是擔心自己的考試成績,一方面是擔憂好友周珣的成績,另一方面也捨不得已經相處十來天的張萌萌。

  今天早自習前的等待顯得格外漫長,梅裕並沒有參與到同學間的討論之中,只不過偶爾會把視線掃過教室門口,但凡窗外有一絲什麼動靜,都會抬起頭望過去,以為是班主任錢春旺過來分發試卷。

  他發現並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再這樣做,而是每次窗外有點動靜的時候,班裡也很明顯的安靜下來,如果發現不是班主任,大家的面部表情也都會明顯的鬆弛下來。

  就在眾人一副既緊張偏又裝作無動於衷的神色時,早自習的鈴聲終於響起了,而窗外也再次傳來一陣皮鞋摩擦地面發出的聲音,大家下意識抬頭望去。

  銀色厚框眼鏡,白色長袖襯衣,黑色筆挺西褲,一隻手上拿著厚厚的幾沓試卷,另一隻手上捧著一個玻璃茶杯,這一次真的是班主任錢春旺來了。

  教室里頓時安靜下來,定定的望著進門的錢春旺,隱隱還夾雜著一些倒吸一口涼氣的聲音。

  班主任錢春旺雖說任職高中班主任沒有幾年,但畢竟常年處在教學一線,學生對考試成績的那種緊張不安的情緒,早已見怪不怪了。

  徑直站上講台,沉默半晌,面色嚴肅,視線從第一排掃到最後一排,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注意到自己的表情。

  等到教室里已經落針可聞了,方才將所有的試卷「砰」的一聲砸落在講台上,聲音在安靜的教室里不斷迴蕩起來。

  「這次摸底考試,成績已經出來了,看來大家暑假期間都過得不錯啊,是不是以為上了高中,初中的知識都不重要了?一個個的都不當一回事,看看你們的成績,跟入校前的中考成績好好比一比,如果就是這樣的學習態度,我看你們也不用讓家裡多花錢上一中,直接去二中多好,還能省下一筆錢呢。」

  錢春旺的話像是一顆炸彈,將台下低頭沉默的眾人,炸了個人仰馬翻,看來這次摸底考試,大傢伙的成績都不是很理想,13班的眾人,把頭埋的更低了。

  有些心理防線脆弱的同學,甚至已經緊張到想哭,眼含淚花了。

  眼見所有人被自己的一番話,說的無地自容了,他才漫不經心的說了一句:「不過,還是有一些態度認真的同學,成績不降反生,值得大家學習。」

  「現在,開始分發語文試卷,點到名字的同學上台來拿。」

  說完就從講台上拿起一沓試卷,準備開始點名了。

  高中時期的老師,好像都酷愛當眾點名來分發試卷,而且還是按照考試成績的高低順序來發,這樣一來,考到高分的同學會被大家高看一分,而成績稍低一些的同學也會心存愧疚,激發一絲好勝之心。

  畢竟大家又不是分數不夠,需要多交錢「借讀」才上的一中,都是好面子的,誰也不比誰低了一頭。

  「付洪波92、蔣亞男88、孫莉86......張萌萌82......劉琦77......梅裕75......」

  錢春旺依次將語文試卷分發下去,每當一個名字和成績念出來,大傢伙是既羨慕又緊張。

  劉琦聽到自己的名字十分高興,畢竟成績排名是從高到底分發的,還沒有念到梅裕的名字,很明顯自己比梅裕考的好,下來的時候,還對著梅裕做了一個不屑的挑釁動作。

  梅裕壓根沒注意到劉琦的動作,哪有閒心看她的惺惺作態啊。

  等到梅裕上前拿到自己的卷子,看到105分,和張萌萌的差距並不是很大,心裡才稍微放鬆了一些,但又不能徹底放下擔憂,畢竟後面還有4科成績沒有公布呢。

  「姜!雅!馨!79!」

  姜雅馨聽到自己排名墊底,上前拿卷子的時候,全程低著頭不敢抬起,返身回到座位的時候,大傢伙分明看到她的一張臉上,早已羞愧的紅透了。


  但是錢春旺絲毫沒有給大傢伙喘息的機會,語文試卷隨著姜雅馨的最後一張發完,就拿起了另一沓數學試卷,開始點名分發起來。

  「孫莉96....」

  接下來的幾科試卷依次分發下去,錢春旺早已口乾舌燥,徑直打開玻璃杯子喝起了茶來,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好讓大傢伙自己消化這次摸底考試的成績。

  梅裕每次聽到張萌萌成績的時候,都留了心眼,將每科成績寫在了一張空白草稿紙上,此刻已經算出她的總分了。

  語文82,數學85,英語88,物理化學生物三科綜合106,歷史地理政治三科綜合122,這樣一來她的總分已經達到了483分。

  再瞅了一眼自己的成績,總分486分,雖然跟中考成績相比低了大概80多分,但是這其中並沒有計算中考的體育素質綜合成績,所以嚴格說起來,只比中考成績低了35分。

  2006年的楚西縣中考,按照鄖陽市教育局的統一安排,中考成績滿分650分,其中語數外三科每科100分,其他6科滿分均是50分,還有一科所謂的體育素質綜合,雖然滿分也是50分,但是基本上這一科9成的同學都是滿分,況且此次摸底考試並沒有計算這一科成績。

  但低了終究是低了,幸好跟張萌萌的差距並沒有拉開很多,如果不考慮文理分科,大抵是能做一對三年的高中同班同學了,想通此節,不由得暗自欣喜,現在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周珣了。

  而同一時間,高三(7)班的周珣,也已經統計出了自己的摸底考試成績,不過中間出現了一個小插曲。

  雖然早已忘記了初中的知識點,但這次考試的內容,對於一個後世的人而言,很多題目可以說是屬於常識了,總體下來,如果不包含體育素質綜合的50分,周珣的成績可以說是不降反升了。

  滿分600的摸底考試,周珣的總分竟然是512分,表面上是比中考的560低了38分,但實際上應該是高了2分。

  當然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那場英語考試的試卷互換了,高三(3)班的張雅嵐學姐居功至偉。

  按照他的中考成績分布來看,周珣是屬於偏科十分嚴重的類型,偏文科向的語文成績高居不下,但是同樣屬於文科向的歷史、地理、思想政治,還有英語這一共四科的成績,可謂是慘不忍睹。

  反而理科向的物理、化學、生物三科,周珣的成績一向不錯,雖不是班級的前三名,但排到班級前10,卻是毫無壓力的。

  周珣的摸底考試成績一出來,不僅讓班主任王彥萍摸不著頭腦,就連從二中一起過來的同班同學劉媛媛都驚詫不已。

  其他科目的成績雖然多少有些離譜,王彥萍和劉媛媛也只以為是周珣,在暑假期間好好複習了,有所提高也不意外。

  等到英語成績公布的時候,別人不知道,但是這兩人,一個是掌握著中考各科成績的班主任,一個是對他還算熟知的初中同班同學,都是一副嚇傻了的表情,因為滿分100分的卷面,周珣的英語考試成績竟然是98分。

  唯二的扣分點,竟然是聽力的第一道題扣了1分,和最後的英語作文也扣了1分,就這樣他的英語卷子上,明晃晃的寫著98的班級第一高分。

  按照王彥萍的推測,這個英語成績,說是年級第一都八九不離十了。

  王彥萍翻來覆去的看著手上的中考成績單,周珣的英語成績僅僅只有59分,竟然比60分的及格線都還低了一分,難不成這個學生趁著暑假出國了一趟,有了外部的語言環境,培養了語感?

  但是望著面前穿著略顯寒酸的周珣,也不像是能出國旅遊的家庭出身的啊,難道是暑假參加了外語課外培訓?

  也不太對,又不是要參加高考,哪個家庭捨得為了一次中考,花上不菲的價錢給孩子複習英語啊?

  王彥萍是百思不得其解。

  另一邊的劉媛媛,倒沒有班主任王彥萍的思維活躍,壓根就沒有這些壓根不符合事實的胡思亂想。

  腦海里只是不停的迴蕩著周珣的英語成績,一會望向對他誇讚不已的班主任王彥萍,一會望向沉思不語的周珣。

  心裡暗暗的計算起來,如果周珣的中考英語成績,跟這次的摸底考試一樣,豈不是總分還要超過閨蜜趙靜雯了,那只能說明他中考失利了,不然應該也能跟閨蜜一起,進入市裡的重點高中:鄖陽一中。

  這樣看起來,周珣對趙靜雯的態度轉變,倒也不是無跡可尋了,應該是他中考發揮失常,既然不能跟喜歡的人上同一所高中,那就只能破罐子破摔了,這分明是他「因愛生恨」啊,那對自己「恨屋及烏」倒也說得過去了。


  只是沒想到,周珣竟然是一個這麼極端主義的男生,以前都看走眼了啊。

  不提這兩人的各種猜測,周珣自從拿到自己的英語試卷開始,就一言不發,沉默的盯著卷子發呆。

  畢竟他也沒想到,兩世都毫無關聯的一位陌生學姐,這隨便一出手,就是這麼的「驚天動地」啊。

  前世網際網路圈子裡的一位大佬,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

  周珣此刻,儼然感覺自己成了這麼一頭會飛的豬了。

  頭疼不已,完全跟自己的人設不符啊,本想著低調做人,也低調做事的,這下好了,直接站在了風口浪尖上,倒逼著自己激流勇進啊。

  「哎~」

  一聲嘆息,周珣心知等到年級排名一公布出來,再加上上次的軍訓演說,自己不可避免的低調不起來了。

  相比起那場演說,對於單純的高中生而言,成績顯然更有說服力。

  只能說是造化弄人了。

  自從成績公布之後,劉媛媛想明白了周珣的態度轉變,視線就沒離開過他,總是想從他的表情動作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用來佐證自己的猜測,幻象著給他和閨蜜牽線搭橋,修復一下關係,畢竟現在看來,周珣這分明是個潛力股嘛。

  所以周珣的這一聲嘆息,雖然沒引起其他同學和班主任的注意,但落入她的眼裡,自以為是證明了對他的猜測,不由得浮想聯翩,苦思著緩和倆人關係的辦法起來。

  整個一上午的時間,高一年級都沉浸在這次摸底考試的成績里了,卻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但眾人來不及過多感慨,因為下午就要按照這次摸底考試的成績,來進行分班了。

  分班說起來簡單,其實並不然,畢竟除了高一(1)班和高一(2)班,這兩個同一年級的借讀班以外,其他的將近900多名新生,會被學校分散到3到20這一共18個班級里去。

  由於此次周珣的發揮異常,中午放學之後,三個小夥伴相互一打聽成績,心知三人肯定是不可能相聚在同一個班級里了,不免心情抑鬱。

  最終鬧騰了一下午的分班結束後,周珣的摸底考試成績,年級排名85,被分配到了高一(19)班,儼然被學校當成了一個可造之材,將之分配進了高一年級,唯三的「火箭班」之一。

  而梅裕則如願以償,跟張萌萌的分差僅有3分,順利的被留在了同一班級,甚至連搬家都不用,依然還是在高一(13)班裡。

  ......

  沈先玉由於下午接到前去市台的通知,跟胡勝波商量好了第二天出發的時候後,就光明正大的翹班回家了,說是翹班,也不過是提前了半個小時而已。

  作為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沈先玉雖然已經工作了,但畢竟沒有成家,所以下班後照例回了老兩口的家。

  加上下午剛剛由實習轉正了,心情正是好的時候,路過街邊的一家熟食店,徑直走進去買了一些平時捨不得買的滷菜,溜達著就進了家門。

  「回來了,今兒下班這麼早啊?」

  沈先玉剛進門,正在院子裡摘菜的龔懷珍,就神色疑惑的站起來。

  龔懷珍今年58歲,和老伴沈從國育有一子兩女,大兒子早夭就不提了,大女兒也早已出嫁,如今跟著自己老兩口一起生活的,只有這個剛大學畢業,待字家中的小女兒了。

  「媽~晚上不炒菜了,我買了點滷菜回來,下點麵條就行。」

  沈先玉跟老母親打了個招呼,就將手上買來的滷菜遞了過去。

  龔懷珍是個典型的家庭婦女,一輩子柴米油鹽的生活下來,早已養成了勤儉持家的好習慣,接過小女兒買的滷菜一看,發現都是一些昂貴的葷菜,什麼滷牛肉啊,鹵豬耳啊,竟是一個素菜都沒有。

  不由得瞥了一眼這個「老來得女」的小女兒,伸出手點在她的腦門上,開始了日常的叮囑嘮叨。

  「家裡什麼沒有啊,還去買這些滷菜,小玉啊,我看你上班掙的那點錢,都填自己的五臟廟了吧,一點都不知道節儉,等以後嫁人了,看你婆婆說不說你?」

  沈先玉面對老母親的嘮叨,一臉生無可戀的表情。

  自己今年才22歲,剛參加工作,老媽就開始暗戳戳的「催婚」起來,也不知道是誰,當年高中大學的時候,對自己耳提面命的,嚴禁自己早戀,現在是三句不離結婚出嫁的話了。


  只好轉過身悄悄的翻了一個白眼,才走到母親背後環抱著她的胸口,撒起嬌來。

  「媽~哪有你這樣說自己女兒的,我還想多陪你們老兩口幾年呢,再說今天不是遇到好事了嘛,買點好吃的,慶祝慶祝唄。」

  「都多大的人了,好(hao,第四聲)吃就好(hao,第四聲)吃,還跟你媽撒嬌呢。」

  龔懷珍到底是心疼女兒,既然買都買了,也不再多說。

  「我爸呢?」沈先玉見老母親不在嘮叨,開始打聽起父親沈從國來。

  「諾,在後院喝茶呢。」

  「那我先去跟爸請教請教去。」

  沈先玉順著母親的手指方向,自顧自的走去了後院。

  沈從國如今62歲,早年間是縣裡的單位一把手,如今退休下來,每天就是在家喝喝茶、養養花,生活過得頗有滋味。

  小女兒回家的動靜老爺子自然聽到了,但是抬頭看了眼堂屋裡的時鐘,今天卻是提前了半個小時下班,心知肯定是遇到了什麼事,估計要來跟自己問詢,不急不躁的倒好一杯白開水,放在桌子上靜等女兒前來。

  果然不出所料,她應該是在前院跟老伴打招呼,耽誤了一會才過來。

  不等沈先玉走近,老爺子看著女兒滿臉掩飾不住的喜色,逕自開口了。

  「說說吧,今怎麼提前下班了,看你這臉色,遇到什麼好事了?」

  「嘿嘿,老爸,我下午轉正了,這不是好事嘛?」

  沈先玉不在隱瞞,在老爺子面前,既沒有必要掩飾,也不需要做作,直接道出了喜形於色的緣由。

  「哦?這麼快就轉正了?恐怕不是正常的工作原因,說說吧,最近遇到什麼特殊情況了?」

  沈老爺子久在體制內擔任要職,哪裡看不出這次之所以急速轉正,是另有機遇?

  沈先玉隨即就將自己參與一中軍訓時,偶然獲得的一件新聞事件,跟老爺子娓娓道來,順便還提及了明天要前往市台參與一場現場訪談的錄製,也一一道出。

  老爺子聽完她的解釋,沉思片刻,才緩慢開口。

  「小玉啊,你錯過了一個機遇啊。」

  「機遇?」沈先玉聞言一頭霧水,但既然老爺子已經點出,必然是已經胸有成竹,有所打算了。

  「不錯,你好好把握,未必沒有彌補的空間。」

  老爺子肯定道,看著小女兒的迷惑神色,才開始跟她講解起來。

  原來,老爺子所謂的機緣有兩層意思,其一是那場新聞的主要當事人周珣,其二則是明天的市台訪談。

  說是兩件事,但根源卻跟周珣這個高一新生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父女倆交談良久,一直到沈母進來喊二人吃晚飯之時,才稍作停歇。

  沈先玉走進堂屋的時候,腦海里還在不停的迴蕩著老父親的話語,但是總結下來僅有一句:友交於微末之時。

  隨即在心裡暗自做了一個決定,不顧母親的催促,徑直走到父親的書房,撥出了一通電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