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運力不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破敵軍?」從蘇宇的話語中嗅出了些端倪的劉良貞隨即問道:「行軍司馬,莫不是又要打仗了,有用得到我巨艦軍的地方,請隨意驅使!」

  「這回還給你說著了,此番作戰,水師可立奇功。」劉岩微微抬起食指,側向劉良貞說道,「現在巨艦軍有多少可用的戰船和士卒。」

  「回稟行軍司馬,巨艦軍正兵兵額千人,另有搖櫓、舵手、棹夫等千餘人;轄樓船一,鬥艦三十七、其餘海鶻、遊艇、車船、走舸等一百五十餘艘。」

  劉良貞對自己的軍力如數家珍,稍微喘了口氣,又介紹道:「樓船可載三百人,鬥艦能容八十人,其餘戰船能納十到四十人不等。」

  「嗯。」劉岩輕應一聲,算是對他的肯定,然後又接著嘆道:「這將近兩百艘戰船,怎麼能帶四五千人吧;先前我還擔心船隻的運力不夠,現在看來,這擔憂是多餘的了。」

  劉良貞面露難色,吞吞吐吐說了一句,「行軍司馬,這、這要運四五千人,著實辦、辦不到......」

  劉岩站直了身子,眉頭微蹙,「怎麼,你這軍中有吃空餉的?」

  聽了這話,劉良貞神色恢復了不少,不急不緩地告道:「行軍司馬有所不知,這水師的船隻,從未有一齊投入作戰的時候。」

  伴著劉岩狐疑的目光,他接著解釋道:「這船隻精貴得很,每年都要維護修繕;尤其是那船底,要是超過一年不仔細照看,便被那鑿船貝啃噬壞了。」

  「四月水師中應除貝的船隻未得空,於本月一同除貝。以鬥艦為例,有六艘卸去武裝,正在清理船底,無法出戰;再加上之前作戰受損的,鬥艦只有二十八艘可用。現今總共能用的諸戰艦,運力大概能載個三千五百人。」

  這番解釋讓劉岩的眉頭皺地更深了,「如劉指揮使所說的話,那三千五百人也運不到;此番亦是海上作戰,遊艇走舸這類船隻要是入海,一個浪頭就打沒了。」

  雖然說這次襲劉昌魯後路的行動,並不一定要「畢其功於一役」。但「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的道理,劉岩還是懂得;他總得把準備做到最充分,要是只帶一千多戰兵,那也太不把對手當回事了。

  「不如徵調那些番商的商船,番坊里那麼多番人,湊總是能湊夠的,大不了給他們些錢帛;而且番商的船遠渡重洋而來,比漁民的船可靠多了。」

  蘇宇的建議讓正對劉岩的胃口,比起徵發本國漁民的漁船的內疚,他壓榨外國人反而心安理得。

  「要不錢也不給了,強征他們船?」劉岩腦中突然冒出一個更極端的想法,但是這想法很快便被他打消了。「前些日子還說不要有這種病態的念頭,現在又犯了......」

  「下官以為,不能征那些番商的船!」一道聲音從劉岩身後傳來,打斷了他的思緒;劉岩回首一瞧,原來是梁克貞發的話。

  農曆五月,正是印度洋上西南季風強勁的時候;此時有不斷地阿拉伯商人來廣州做生意,輕鬆便能徵到百艘以上的商船。劉岩不解地望向梁克貞,不知道他為什麼一口否定這看上去甚好的建議。

  「請行軍司馬容下官一一道來。」梁克貞說到這裡,抬頭看劉岩的意思,得到首肯後,他又接著道:

  「下官從小便喜歡船隻,內河船、海船,能見著的,都要上去瞧一瞧。這番商的船,我上過一次,便再也不願意上了,那船太不牢靠!」

  劉岩看他說了些無關緊要的,又出言催促,「怎麼不牢靠了,別賣關子了。」梁克貞不敢怠慢,續著自己的話:

  「那些番人的商船,船板結合之處,既不用榫卯,也不用釘子;而是用胥邪的枝和皮縫起來的。即使他們航行起來沒多大問題,但若是遇到敵軍水師,只要稍受打擊,我水師官健,都要入海底餵魚了!」

  雖然劉岩並不知道胥邪就是椰子樹,但僅從「縫」這個字,他便意識到這些番人的商船有多麼不可靠,隨即便打消了征商船的念頭。

  望著沉思的劉岩,梁克貞又建言道:「行軍司馬何必捨近求遠,眼下有現成的船可用,何須用那些破爛的番船!」

  沒有像之前再賣關子,梁克貞隨即點破,「嶺南漕糧已停運多年,州中有之前做漕運的海船數十艘......」

  「住口!」劉岩還未做反應,劉良貞搶先一步喝止,「膽大包天,什麼話你都敢往外說!」

  被這一喝,梁克貞也不再說話,只是瞧向了劉岩,一副「我已經把注意拿了出來,采不採納由你」的樣子。

  劉良貞的這般反應給劉岩嚇了一跳,直到蘇宇躊躇片刻後,附耳解釋,他才明白其中原委——這件事情居然和劉岩的母族有關:

  咸通三年時,韋宙出任嶺南節度使;在此期間,韋氏族人掌控了嶺南漕運。同一時期,韋宙也把自己的兄長的女兒韋氏,嫁給了劉岩的便宜老爹劉謙。

  後韋宙病死任上,韋家失了權勢,無奈放手漕運;直到劉隱入主廣州,在韋氏要求之下,把漕運之利還給了韋氏族人,漕船也被其掌控至今;他們用這公船販瓷貿絲、賣糧輸粟,所獲甚多。

  劉岩自己也犯了難,看劉良貞這副緊張樣子,韋家就算不是一毛不拔,也差不甚遠。

  「怎麼從他們手中把運人的船給搞出來呢、求娘娘去?不行,娘娘很少對我有好臉色,我每日與她見禮時都是戰戰兢兢的,生怕被一頓訓斥;提這種事情,怕是要被罵死。」

  思來想去,劉岩也沒想到什麼好辦法;看著周圍僵住的氣氛,他直接揭過這頁,說道:「我想去那樓船上看看,不知能否有勞都指揮使親自領我們去?」

  有劉岩自其中調和,劉良貞自然是應允了,他又瞪了梁克貞一眼,才帶著三人往樓船上去。

  趁著劉良貞在前,劉岩靠著梁克貞、小聲地問了一句:「你說的那些漕船,有多大,能載多少人。」

  「具體尺寸下官也不甚清楚,不過那些船看上去比朝廷制式的漕船略小,一船載個八百石米應該不是問題。按《通典》『勝人多少,皆以米為率,一人重米二石』來算的話,一船能載個四百人罷。」

  「四百人......」劉岩念叨著這個數字,腿雖然還在走,思想卻早已經神遊物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