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禍不單行
在盧光稠等人清洗城中豪強的次日,劉岩便帶著盧光稠一眾兄弟及其家眷百餘人踏上了歸途;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劉岩還是將盧光稠幾個年輕的側室以及次子盧延巡留在了他身邊。
而後蘇宇引兵三千取道大庾縣,以便去接手布置梅關之防禦;劉岩則領著剩下的士卒循著原路回信豐,以便放走廖爽、帶回盧延昌;兩方約定在曲江匯合。
近五百里的路程,饒是劉岩緊趕慢趕之下,也花了七八日才抵達曲江,蘇宇則落在了後面。
到了曲江,梁銘已通過劉岩的斥候得到消息,出城相迎;望著劉岩所率士卒比出發時明顯少了很多,便迫不及待地問道:「司馬此去虔州......戰況如何。」
劉岩正準備問梁銘瀧州的情況,但看到梁銘一臉擔憂,估計是以為自己吃了敗仗;他拍了拍腦袋,說:「這事倒是忘記讓斥候跟你說了,我軍已經攻克了虔州,大勝而還。」
「攻克虔州?」梁銘被這消息驚的嘴巴都忘了合上,在他看來,這幾個毛頭小子,能全身而退便不容易了,怎能料到虔州已克。
梁克貞見自己父親少見地失態,也插了一腔,「先前我聽到行軍司馬是從危全諷數萬大軍手中搶得贛縣,表情也如大人一般。」
這句話又讓梁銘心中一振,但也沒像剛剛那樣失態,而是問道:「那這少的士卒,是在虔州戍守麼,蘇宇也被司馬留鎮贛縣了?」
「沒有,哎呀,此事說來話長。」劉岩急於知道廣州以及瀧州的情況,卻被梁銘一個接一個問題「轟炸」;有些心煩氣躁,但也不至於發火。
「我雖然攻下了虔州,但族兄那封信讓我不能久留虔州,所以......唉、這事情一句兩句說不清楚。」
劉岩急躁之下也懶得細說,直接扔出結果,「總之我讓盧光稠繼續鎮守虔州,把他的兄弟、家眷都帶來了嶺南,以為人質;還有三千兵我讓蘇宇帶著,去接管虔州割給我軍的梅關。」
「梁刺史,廣州情況如何,瀧州是否失陷!」不給梁銘任何消化這信息的時間,劉岩接著問道。
這聲急躁的催促讓梁銘不得不放下虔州之事,但他又顧忌眾目睽睽之下談論瀧州軍事不好,並未直接匯報,而是建議道:「行軍司馬不如先隨我回府中,飲些茶水,我好細細說來。」
「不了,我大軍先不進城,就在城外歇著,你找人安排些涼茶、飲子給軍士們用;我們就在城門口找個僻靜的地方,你簡明扼要地說說。」劉岩只想趕快了解情況,如果不樂觀,他就不準備等蘇宇,直接先回南海。
隨後劉岩讓謝貫傳令幾個都指揮使讓士卒稍作休息,自己領著梁克貞隨梁銘入城。
三人尋了間城牆根下值夜的小屋,甫一進去,劉岩便又催問:「我怎麼看城中士卒好像少了很多,也沒見族兄在此,怎麼回事。」
「三日前節下差人來,將曲江的兩千牙外兵,調了回去,右廂馬步軍都指揮使也跟著回去了;昨日廣州又讓韶州撥了一千州兵南行,恐怕情形不容樂觀......」
「我這便回去。」劉岩一聽,哪裡還敢停留,起了身子就要往屋外走。
「司馬也不必過於擔心,至今下官還未收到瀧州失陷的消息。」
「而瀧州瀧川縣四面環山,群山中僅有一條貫穿東西的道路,龐巨昭在瀧州西、劉潛在瀧州東,雙方暫時無法合兵一處,分只能兩頭攻。」
「且瀧州西邊小道,最窄處不足十步,龐巨昭雖有數千悍勇蠻兵,也無法短時間突破;新州則地小民稀,劉潛可戰之兵不多;瀧州形勢雖急,也不至於危若累卵。」
「另有衙內軍的蘇都指揮使受節下軍令,已領兵五千前去馳援瀧州。」
梁銘一口氣向劉岩闡述了諸多原由,總算讓劉岩止住了離去的步伐,他鬆了口氣,「那便好」。
回頭的劉岩正巧看到梁銘,看著他欲言又止,問道:「有什麼便直說好了,不必藏著掖著。」
「司馬,其實、其實廣州也不安寧。」
「廣州怎麼了,莫非馬殷派桂州兵攻廣州了?」
微微搖頭的梁銘回道:「並非如此,而是潮州歸來的士卒,多有染病,因此節下只派了五千兵去瀧州。」
「之前見你沒提,我還以為我軍躲過了這一劫,」劉岩錘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心煩不已,「譚全播呀譚全播,你真是害己又害人。」
不明就裡的梁銘聽聞劉岩提到譚全播,追問:「這事還與那譚全播有聯繫麼,他難道可通鬼神,操縱疫病?」
劉岩擺了擺手,表示否定,「我現在確定了,這病肯定與水有關,就是不知道是什麼病。」
梁克貞突然跟著回了一句:「這病的症狀,倒是與那蠱痢有些相似。」
終於有人能說出這病的名字,劉岩像是抓住了一絲徹除此病的機會,「蠱痢?是什麼症狀,你跟我說詳細些。」
梁銘不敢遲疑,連忙介紹症狀,「患病之初,便是胸痛、血痰、發熱、咳嗽這般;久而久之,就容易乍冷乍熱、亂下膿血;之後人就變得『腹內脹滿,狀如蝦蟆』;再往後沒幾年便死了。
蝦蟆就是蛤蟆。劉岩迴響了下蛤蟆的樣子,再聯繫到人身上,暗自想到:
「肚子脹那麼大,八成是血吸蟲病了!那可完了,這病到近代都難以處理,我也只知道要遠離疫水,滅殺釘螺,還有糞便也是傳染源;對於已患病者的醫治方法絲毫不知。」
沒瞧見劉岩的下文,梁銘繼續補充道:「不止如此,廣州城中庶民,都用的是咸苦之水,歷年此季都是疾病多發之時;而現今又遇上了軍中病災,更使城中形勢雪上加霜。」
「回南海的患病士卒有多少?」
「這個下官不知,不過潮州一戰,遭受水攻的一萬大軍,十死六七。而患病者幾乎皆是從水中撿回了一條命的軍士,不會超過三千之數罷。」
三千這個數嚇到劉岩了,他瞬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這麼多軍士,如果有人用糞便污染了水源,那整個廣州都不知道多少人要染上血吸蟲病。
「來不及了,我要即刻趕回廣州!」劉岩自說自話著奔向屋外,梁銘、梁克貞父子正面面相覷,又聽到屋外劉岩聲音傳入:「梁刺史,等蘇宇至此,便可將那五千虔兵俘虜放還。」
追出門外的梁銘再要細問,已經看不到劉岩的身影......
劉岩回到軍中,派斥候營的吳珣等幾人先行回去,讓他們請自己兄長頒布將水燒開再喝的命令,以及順帶稟報自己虔州戰況。
然後劉岩一邊催促著大軍集結,一邊暗罵譚全播運氣好,把病人都扔在了偏僻少人的地方。
而後蘇宇引兵三千取道大庾縣,以便去接手布置梅關之防禦;劉岩則領著剩下的士卒循著原路回信豐,以便放走廖爽、帶回盧延昌;兩方約定在曲江匯合。
近五百里的路程,饒是劉岩緊趕慢趕之下,也花了七八日才抵達曲江,蘇宇則落在了後面。
到了曲江,梁銘已通過劉岩的斥候得到消息,出城相迎;望著劉岩所率士卒比出發時明顯少了很多,便迫不及待地問道:「司馬此去虔州......戰況如何。」
劉岩正準備問梁銘瀧州的情況,但看到梁銘一臉擔憂,估計是以為自己吃了敗仗;他拍了拍腦袋,說:「這事倒是忘記讓斥候跟你說了,我軍已經攻克了虔州,大勝而還。」
「攻克虔州?」梁銘被這消息驚的嘴巴都忘了合上,在他看來,這幾個毛頭小子,能全身而退便不容易了,怎能料到虔州已克。
梁克貞見自己父親少見地失態,也插了一腔,「先前我聽到行軍司馬是從危全諷數萬大軍手中搶得贛縣,表情也如大人一般。」
這句話又讓梁銘心中一振,但也沒像剛剛那樣失態,而是問道:「那這少的士卒,是在虔州戍守麼,蘇宇也被司馬留鎮贛縣了?」
「沒有,哎呀,此事說來話長。」劉岩急於知道廣州以及瀧州的情況,卻被梁銘一個接一個問題「轟炸」;有些心煩氣躁,但也不至於發火。
「我雖然攻下了虔州,但族兄那封信讓我不能久留虔州,所以......唉、這事情一句兩句說不清楚。」
劉岩急躁之下也懶得細說,直接扔出結果,「總之我讓盧光稠繼續鎮守虔州,把他的兄弟、家眷都帶來了嶺南,以為人質;還有三千兵我讓蘇宇帶著,去接管虔州割給我軍的梅關。」
「梁刺史,廣州情況如何,瀧州是否失陷!」不給梁銘任何消化這信息的時間,劉岩接著問道。
這聲急躁的催促讓梁銘不得不放下虔州之事,但他又顧忌眾目睽睽之下談論瀧州軍事不好,並未直接匯報,而是建議道:「行軍司馬不如先隨我回府中,飲些茶水,我好細細說來。」
「不了,我大軍先不進城,就在城外歇著,你找人安排些涼茶、飲子給軍士們用;我們就在城門口找個僻靜的地方,你簡明扼要地說說。」劉岩只想趕快了解情況,如果不樂觀,他就不準備等蘇宇,直接先回南海。
隨後劉岩讓謝貫傳令幾個都指揮使讓士卒稍作休息,自己領著梁克貞隨梁銘入城。
三人尋了間城牆根下值夜的小屋,甫一進去,劉岩便又催問:「我怎麼看城中士卒好像少了很多,也沒見族兄在此,怎麼回事。」
「三日前節下差人來,將曲江的兩千牙外兵,調了回去,右廂馬步軍都指揮使也跟著回去了;昨日廣州又讓韶州撥了一千州兵南行,恐怕情形不容樂觀......」
「我這便回去。」劉岩一聽,哪裡還敢停留,起了身子就要往屋外走。
「司馬也不必過於擔心,至今下官還未收到瀧州失陷的消息。」
「而瀧州瀧川縣四面環山,群山中僅有一條貫穿東西的道路,龐巨昭在瀧州西、劉潛在瀧州東,雙方暫時無法合兵一處,分只能兩頭攻。」
「且瀧州西邊小道,最窄處不足十步,龐巨昭雖有數千悍勇蠻兵,也無法短時間突破;新州則地小民稀,劉潛可戰之兵不多;瀧州形勢雖急,也不至於危若累卵。」
「另有衙內軍的蘇都指揮使受節下軍令,已領兵五千前去馳援瀧州。」
梁銘一口氣向劉岩闡述了諸多原由,總算讓劉岩止住了離去的步伐,他鬆了口氣,「那便好」。
回頭的劉岩正巧看到梁銘,看著他欲言又止,問道:「有什麼便直說好了,不必藏著掖著。」
「司馬,其實、其實廣州也不安寧。」
「廣州怎麼了,莫非馬殷派桂州兵攻廣州了?」
微微搖頭的梁銘回道:「並非如此,而是潮州歸來的士卒,多有染病,因此節下只派了五千兵去瀧州。」
「之前見你沒提,我還以為我軍躲過了這一劫,」劉岩錘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心煩不已,「譚全播呀譚全播,你真是害己又害人。」
不明就裡的梁銘聽聞劉岩提到譚全播,追問:「這事還與那譚全播有聯繫麼,他難道可通鬼神,操縱疫病?」
劉岩擺了擺手,表示否定,「我現在確定了,這病肯定與水有關,就是不知道是什麼病。」
梁克貞突然跟著回了一句:「這病的症狀,倒是與那蠱痢有些相似。」
終於有人能說出這病的名字,劉岩像是抓住了一絲徹除此病的機會,「蠱痢?是什麼症狀,你跟我說詳細些。」
梁銘不敢遲疑,連忙介紹症狀,「患病之初,便是胸痛、血痰、發熱、咳嗽這般;久而久之,就容易乍冷乍熱、亂下膿血;之後人就變得『腹內脹滿,狀如蝦蟆』;再往後沒幾年便死了。
蝦蟆就是蛤蟆。劉岩迴響了下蛤蟆的樣子,再聯繫到人身上,暗自想到:
「肚子脹那麼大,八成是血吸蟲病了!那可完了,這病到近代都難以處理,我也只知道要遠離疫水,滅殺釘螺,還有糞便也是傳染源;對於已患病者的醫治方法絲毫不知。」
沒瞧見劉岩的下文,梁銘繼續補充道:「不止如此,廣州城中庶民,都用的是咸苦之水,歷年此季都是疾病多發之時;而現今又遇上了軍中病災,更使城中形勢雪上加霜。」
「回南海的患病士卒有多少?」
「這個下官不知,不過潮州一戰,遭受水攻的一萬大軍,十死六七。而患病者幾乎皆是從水中撿回了一條命的軍士,不會超過三千之數罷。」
三千這個數嚇到劉岩了,他瞬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這麼多軍士,如果有人用糞便污染了水源,那整個廣州都不知道多少人要染上血吸蟲病。
「來不及了,我要即刻趕回廣州!」劉岩自說自話著奔向屋外,梁銘、梁克貞父子正面面相覷,又聽到屋外劉岩聲音傳入:「梁刺史,等蘇宇至此,便可將那五千虔兵俘虜放還。」
追出門外的梁銘再要細問,已經看不到劉岩的身影......
劉岩回到軍中,派斥候營的吳珣等幾人先行回去,讓他們請自己兄長頒布將水燒開再喝的命令,以及順帶稟報自己虔州戰況。
然後劉岩一邊催促著大軍集結,一邊暗罵譚全播運氣好,把病人都扔在了偏僻少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