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壞消息
短暫的失神過後,黎仁美迅速擺正了心態;現在他已經沒有退路了,要是轉身逃跑,怕是還沒爬上馬背就要被射成篩子。於是他任前來的清海軍士卒捆縛,不敢有絲毫小動作。
進了清海軍軍陣、行在槍林盾叢之中的黎仁美苦思冥想,欲找出一套說辭脫身。
他看這部軍士也就五千左右,且衣甲不似危全諷所部穿戴;向他們投降,還是要被危全諷大軍圍攻。到時候難以抵抗,處境反而不如坐以待斃、被危全諷攻克城池好,畢竟那樣還不算貳臣。
「好在攻取南門之時,城上牙兵和死囚軍都已所剩無幾,而剩下的鄉勇倒戈者甚多,所以沒有漏人去西面傳信。」
「而我又專門派人去向盧光瓊解釋南門異響的原因,並封鎖道路不讓普通小民行走,所以暫時無需擔憂盧光瓊反應過來。」
正想著的黎仁美突然感覺雙肩受力,他止住步伐抬頭一看,已到一位玄胄皂甲的少年將軍面前。
「你是什麼人,怎麼在我軍面前說要向危全諷投降。」蘇宇已經想通了事情的大致脈絡,但他沒有表明身份,也沒有說出危全諷撤退之事;而是想要根據這人的反應,判斷這是否是詐降。
黎仁美不敢遲疑,「小人叫黎仁美,是虔州馬步軍黎都指揮使的次子。盧家倒行逆施,殘害生民,小人見將軍興義兵至此,所以獻城於將軍。」
「錚」地一聲,蘇宇猛地拔出配劍,平舉在身前,怖人的寒光反射在黎仁美眼中;蘇宇輕彈劍身,寶劍發出微鳴,而後他用三指輕划過微顫的劍身,看也不看黎仁美一眼,
「你是欺我手中寶劍不利,還是覺得我有聽障!」說罷,陡然抬頭,凌厲的目光直刺黎仁美心中。
性命攸關之時,黎仁美也顧不上那麼多了,雙腿一軟,卻因被軍士架著,也沒跪下,「將軍、將軍息怒,小人是想向危全諷投降的,可不知道為什麼,今日來取城池的是將軍。但小人現在向將軍獻城的舉動,是真心實意。」
蘇宇劍出如龍,直接就架在了黎仁美的項上,「你這必是詐降,再不如實交代,我讓你人頭落地。」
黎仁美雖然敢於在困境放手一搏,但終究還是個惜命的人,連聲喚道,「將軍、將軍,小人事真心實意,絕無欺瞞,將軍不信,請看城門釣橋。」
聞言的蘇宇往城門看去,發現牽著釣橋的兩根粗索不知什麼時候被砍斷,再也釣不起來了。
「還有城門內的懸門,我也下令讓鄉勇......」
「噔!」黎仁美的話才說了一半,清海軍眾人被重物落地的聲音吸引了注意力——百餘步外的南門之中,一塊厚約兩尺的閘門倒在地上。
看著被拆落的懸門、割斷的釣橋,蘇宇疑慮打消了不少,他暗想道:「這南門外也未修有曲城,敵軍自毀城防,沒有懸門、吊橋的阻攔,無法隔斷我軍,看來他不是詐降。」
「李彥義,你先帶你的指揮入城。」蘇宇當機立斷,對身旁的一個指揮使下達軍令,而後轉向黎仁美,狠狠地撂下了一句,「如果我的部下出了差池,我絕對會讓你求死不能!」
還被蘇宇用劍指著的黎仁美一動也不敢動,正擔心著自己以後的處境,卻聽到:
「危全諷已經撤軍,現在能取贛縣的只有我軍。」
「此事當真?」黎仁美迫不及待地問出了一句,心中的欣喜讓他直接忘了還有刀劍加身。
蘇宇這句話是專門試探黎仁美的;看黎仁美這幅表情,蘇宇又消了不少疑慮;但他也懶得回復黎仁美。
「一定是將軍神威,嚇退了危全諷,」黎仁美見蘇宇這樣的反應,又泛起了別的心思,「只是這獻城、將軍不要誤會,小人不是要據功......」
「過一會城中消息就會傳來,如果探明你是真心獻城,我自然會將實情稟報行軍司馬,」說到這,蘇宇厭惡地看向這個溜須拍馬之徒,剛剛那番恭維讓他心裡生出了不少鄙夷。
而黎仁美見蘇宇向他許諾,反而得寸進尺地套起近乎來,「將軍看起來不過弱冠之年,便能獨領一軍,小人十分敬佩,還未請教將軍姓名。」
「我的姓名你無需知道,你只需要知道今日是向清海軍投降的,」蘇宇煩了黎仁美,冷冰冰地回道;而後又對他下了禁口令:未經允許,不得擅自開口。
過了一刻鐘多一點,城中出來一個清海軍軍士,向蘇宇匯報:城南守軍都已褪甲卸兵,被聚在拜將台處。
這通消息讓蘇宇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了地,他隨即引兵入城,另遣人將此處情況向劉岩匯報。
劉岩正在帳中寫字靜心,帥帳外巡視的謝貫突然進入帳中,向劉岩匯報導。「司馬,蘇軍主那便已經有消息傳回來了。」
劉岩聽了謝貫的話,心中「撲通撲通」地亂跳,祈禱著千萬別是城破的消息;之後趕忙吩咐:「快把人帶進來。」
遵命的傳信之人剛一進帳,劉岩連喘氣的機會都不給他,就迫不及待地問道:「城中情況如何。」
「城、城破了。」下馬後一路跑到帥帳的小卒上氣不接下氣,撿最重要的先說了出來。
這幾個字讓劉岩感到前功盡棄,他氣不打一處來,罵道:「贛縣城中的虔兵都是廢物麼,兩個時辰不到便被人取了城池!」
「司馬您誤會了,小人是說蘇軍主已經破了城。「
劉岩瞪大眼睛、愣在座上,手中的筆也隨之鬆開,掉在寫字的絹布上。濺起的幾個墨點都落在了劉岩的錦袍上,他聞到上面的墨臭才清醒了一些。
那個小卒看到主帥這副表情,又趕快補充道:「危全諷已經拔營撤兵了,軍主確認這事之後,便率師攻城。可沒想到,城中居然生了內亂,有人打開南門直接獻城了。」
這話信息量有些大,劉岩梳理了一會,才搞清楚來龍去脈。而後他強作鎮定,一邊頷首、一邊虛空捻著下巴上並不存在的鬍鬚,自誇道:「如果昨天決定打道回府,那就沒有今日的收穫了,這功勞也當有我一份吧。」
謝貫立刻應道:「這必定是是郎君的首功,危全諷跑了,就算沒人獻城,那贛縣也是彈指可破。」
能攻入贛縣,最為關鍵的確實是劉岩堅持不撤、想要再搏一搏的心思。不過謝貫後面那句卻是有失偏頗,分兵攻城的蘇宇有可能一兩天也拿不下千人駐守的贛縣,拖著下去,說不定譚全播就到了,勝負也未可知。
不過劉岩對謝貫的話非常受用,他正要去找盧光稠那個冥頑不靈的老頭,奚落他一番;卻又有人匯報,韶州有令兵帶來信件。
帶著些狐疑,劉岩將韶州令兵召入帳中;取了他攜帶的書信,仔細研讀。
閱讀信件的劉岩臉色逐漸變得陰沉,還沒看完,他就慢慢地鬆了手,喃道:
「兄長敗了,在潮州死傷近萬;更要緊的是,容州龐巨昭與新州劉潛乘著我軍軍力空虛,一起圍攻瀧州。」
進了清海軍軍陣、行在槍林盾叢之中的黎仁美苦思冥想,欲找出一套說辭脫身。
他看這部軍士也就五千左右,且衣甲不似危全諷所部穿戴;向他們投降,還是要被危全諷大軍圍攻。到時候難以抵抗,處境反而不如坐以待斃、被危全諷攻克城池好,畢竟那樣還不算貳臣。
「好在攻取南門之時,城上牙兵和死囚軍都已所剩無幾,而剩下的鄉勇倒戈者甚多,所以沒有漏人去西面傳信。」
「而我又專門派人去向盧光瓊解釋南門異響的原因,並封鎖道路不讓普通小民行走,所以暫時無需擔憂盧光瓊反應過來。」
正想著的黎仁美突然感覺雙肩受力,他止住步伐抬頭一看,已到一位玄胄皂甲的少年將軍面前。
「你是什麼人,怎麼在我軍面前說要向危全諷投降。」蘇宇已經想通了事情的大致脈絡,但他沒有表明身份,也沒有說出危全諷撤退之事;而是想要根據這人的反應,判斷這是否是詐降。
黎仁美不敢遲疑,「小人叫黎仁美,是虔州馬步軍黎都指揮使的次子。盧家倒行逆施,殘害生民,小人見將軍興義兵至此,所以獻城於將軍。」
「錚」地一聲,蘇宇猛地拔出配劍,平舉在身前,怖人的寒光反射在黎仁美眼中;蘇宇輕彈劍身,寶劍發出微鳴,而後他用三指輕划過微顫的劍身,看也不看黎仁美一眼,
「你是欺我手中寶劍不利,還是覺得我有聽障!」說罷,陡然抬頭,凌厲的目光直刺黎仁美心中。
性命攸關之時,黎仁美也顧不上那麼多了,雙腿一軟,卻因被軍士架著,也沒跪下,「將軍、將軍息怒,小人是想向危全諷投降的,可不知道為什麼,今日來取城池的是將軍。但小人現在向將軍獻城的舉動,是真心實意。」
蘇宇劍出如龍,直接就架在了黎仁美的項上,「你這必是詐降,再不如實交代,我讓你人頭落地。」
黎仁美雖然敢於在困境放手一搏,但終究還是個惜命的人,連聲喚道,「將軍、將軍,小人事真心實意,絕無欺瞞,將軍不信,請看城門釣橋。」
聞言的蘇宇往城門看去,發現牽著釣橋的兩根粗索不知什麼時候被砍斷,再也釣不起來了。
「還有城門內的懸門,我也下令讓鄉勇......」
「噔!」黎仁美的話才說了一半,清海軍眾人被重物落地的聲音吸引了注意力——百餘步外的南門之中,一塊厚約兩尺的閘門倒在地上。
看著被拆落的懸門、割斷的釣橋,蘇宇疑慮打消了不少,他暗想道:「這南門外也未修有曲城,敵軍自毀城防,沒有懸門、吊橋的阻攔,無法隔斷我軍,看來他不是詐降。」
「李彥義,你先帶你的指揮入城。」蘇宇當機立斷,對身旁的一個指揮使下達軍令,而後轉向黎仁美,狠狠地撂下了一句,「如果我的部下出了差池,我絕對會讓你求死不能!」
還被蘇宇用劍指著的黎仁美一動也不敢動,正擔心著自己以後的處境,卻聽到:
「危全諷已經撤軍,現在能取贛縣的只有我軍。」
「此事當真?」黎仁美迫不及待地問出了一句,心中的欣喜讓他直接忘了還有刀劍加身。
蘇宇這句話是專門試探黎仁美的;看黎仁美這幅表情,蘇宇又消了不少疑慮;但他也懶得回復黎仁美。
「一定是將軍神威,嚇退了危全諷,」黎仁美見蘇宇這樣的反應,又泛起了別的心思,「只是這獻城、將軍不要誤會,小人不是要據功......」
「過一會城中消息就會傳來,如果探明你是真心獻城,我自然會將實情稟報行軍司馬,」說到這,蘇宇厭惡地看向這個溜須拍馬之徒,剛剛那番恭維讓他心裡生出了不少鄙夷。
而黎仁美見蘇宇向他許諾,反而得寸進尺地套起近乎來,「將軍看起來不過弱冠之年,便能獨領一軍,小人十分敬佩,還未請教將軍姓名。」
「我的姓名你無需知道,你只需要知道今日是向清海軍投降的,」蘇宇煩了黎仁美,冷冰冰地回道;而後又對他下了禁口令:未經允許,不得擅自開口。
過了一刻鐘多一點,城中出來一個清海軍軍士,向蘇宇匯報:城南守軍都已褪甲卸兵,被聚在拜將台處。
這通消息讓蘇宇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了地,他隨即引兵入城,另遣人將此處情況向劉岩匯報。
劉岩正在帳中寫字靜心,帥帳外巡視的謝貫突然進入帳中,向劉岩匯報導。「司馬,蘇軍主那便已經有消息傳回來了。」
劉岩聽了謝貫的話,心中「撲通撲通」地亂跳,祈禱著千萬別是城破的消息;之後趕忙吩咐:「快把人帶進來。」
遵命的傳信之人剛一進帳,劉岩連喘氣的機會都不給他,就迫不及待地問道:「城中情況如何。」
「城、城破了。」下馬後一路跑到帥帳的小卒上氣不接下氣,撿最重要的先說了出來。
這幾個字讓劉岩感到前功盡棄,他氣不打一處來,罵道:「贛縣城中的虔兵都是廢物麼,兩個時辰不到便被人取了城池!」
「司馬您誤會了,小人是說蘇軍主已經破了城。「
劉岩瞪大眼睛、愣在座上,手中的筆也隨之鬆開,掉在寫字的絹布上。濺起的幾個墨點都落在了劉岩的錦袍上,他聞到上面的墨臭才清醒了一些。
那個小卒看到主帥這副表情,又趕快補充道:「危全諷已經拔營撤兵了,軍主確認這事之後,便率師攻城。可沒想到,城中居然生了內亂,有人打開南門直接獻城了。」
這話信息量有些大,劉岩梳理了一會,才搞清楚來龍去脈。而後他強作鎮定,一邊頷首、一邊虛空捻著下巴上並不存在的鬍鬚,自誇道:「如果昨天決定打道回府,那就沒有今日的收穫了,這功勞也當有我一份吧。」
謝貫立刻應道:「這必定是是郎君的首功,危全諷跑了,就算沒人獻城,那贛縣也是彈指可破。」
能攻入贛縣,最為關鍵的確實是劉岩堅持不撤、想要再搏一搏的心思。不過謝貫後面那句卻是有失偏頗,分兵攻城的蘇宇有可能一兩天也拿不下千人駐守的贛縣,拖著下去,說不定譚全播就到了,勝負也未可知。
不過劉岩對謝貫的話非常受用,他正要去找盧光稠那個冥頑不靈的老頭,奚落他一番;卻又有人匯報,韶州有令兵帶來信件。
帶著些狐疑,劉岩將韶州令兵召入帳中;取了他攜帶的書信,仔細研讀。
閱讀信件的劉岩臉色逐漸變得陰沉,還沒看完,他就慢慢地鬆了手,喃道:
「兄長敗了,在潮州死傷近萬;更要緊的是,容州龐巨昭與新州劉潛乘著我軍軍力空虛,一起圍攻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