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投降也能搞錯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贛縣的西北部乃是城中的衙署區,其中不是官邸,就是貴人居所。深夜過了子時,城中街巷上卻看不見一個報時的更夫,而有一處府邸的內堂中卻燈火通明。

  堂中坐了七八人,正位坐的是一個二十來歲面容陰鷙的青年,他正向坐著最近的兩位中年人說道;

  「黃公、謝公,不能再等了,今日城中兵勇死傷已超過四分之三,贛縣肯定撐不過明天中午,明早再不想辦法向危全諷獻城,就沒機會了。」

  被喚作「黃公」的那人名叫黃累,與「謝公」謝慶豐都是贛縣的大豪強;家中有良田千頃,奴僕成群,他先回道:「黎家二郎,你直呼危使君之名,哪裡是獻城的態度。」

  「我什麼態度都比你們首鼠兩端的好!先說要獻城的是你們,躊躇不前的也是你們!」黎修美一聽這話,心中大怒,立刻反唇相譏。

  見底下坐的人還是無動於衷,他又以言語相激,「當年我只是個黃髮小兒之時,盧光稠便開始強分豪強土地給那些賤民;二十年過去了,你們可曾說過一個不是?就算盧光稠喪師萬人、不知生死,你們都不敢有絲毫反抗之心。如果不是危全諷打上門來,你們這輩子怕是都要給盧家做順民。」

  「此處最沒有資格指責我們的,就是你黎家了罷。令尊黎、黎都指揮使,被奪去的田地最多,卻不以為恥,反而把家中的匿戶也獻給盧使君,用做晉身之資成了軍中大將。」

  謝慶豐也不甘示弱,揭起黎家的短來,可被黎二郎那一瞪,硬生生把「球」字咽下,換了官職來稱呼黎球;因為黎二郎正是黎球的二子,名叫黎仁美。

  黎仁美怒極反笑,正要再跟黃、謝二人爭論;卻想到自己父親生死未卜,兄長也因為犯了城中剛剛戒嚴之時的宵禁,被以儆效尤關在獄中,只得咽下這口氣,平復了心情,說道:

  「我自己先做個表率,明日我親領家丁攻城南的拜將台,再攻南門,放下釣橋,引撫兵入城。」

  黃累看黎仁美轉了性子,也不再糾結剛剛的爭吵,「盧光贊征了我們不少家奴、僕役,你還能拿出多少人。」

  「只有百人,不過我將家中藏的甲、弩也取了出來,一併付與他們;不成功,便成仁!」

  見黎仁美一臉決絕,黃累也不再藏著掖著,立刻表態:「我也出百人,助你奪取南門,且南門的鄉勇也有不少是從我處征過去的,我亦能派人誘他們倒戈。」

  「現在整個衙署區衛士不超過三十人,攻刺史署的差事就由我來罷。」作為主使的三人之一,謝慶豐也不願落於人後,隨之應和。

  然後堂下其餘諸人紛紛出言,各願出二十至五十人不等,以支持獻城。

  簡單算了一下人數,黎仁美發現已經有五百餘人,心中大定,「如此,計劃可以稍作變動,」然後他離開座位,踱了幾步又道:

  「一個時辰之後,帶人在陽街街口集合,我取三百人,由陽街向南、至拜將台之北,潛伏於附近我家的一處大宅中;城中已無人手巡街,乘著夜色,必不會被發現。」

  「你們則選人領著二百人,看到我城南狼煙揚起,便攻入刺史署中,捉了他盧家幾兄弟,有敢反抗者,格殺勿論。」

  「其中最為緊要之處,就是要在驚動西牆守軍之前,將撫州兵放進來,如果做不到這點,我們這些人,怕是等不到危全諷入城,就要身首異處了!」

  幾人聽黎仁美說得頭頭是道,都深以為然,然後又核對了些細節,各自返家去了。

  深夜沒睡的,不止這城中幾個懷有易心之人,還有因虔州之事殫精竭慮的劉岩等人。

  「盧光稠這老叟真的是不可理喻,我跟他陳述利弊,他卻絲毫不領情,對我視若無睹!」劉岩這一聲吼,讓他帥帳外值夜的士兵一驚,瞬時沒了困意,認真守其帳門來。

  蘇宇則是蹙著眉頭,苦思可以取巧的辦法;但以巧計取勝的戰事畢竟少數,加上攻城又是最下的選擇,所以他想了良久,也沒有眉目。

  「贛縣真的撐不過明日,萬一裡面有個像張睢陽般的人物,那不是能抵擋......」劉岩這話說得他自己都不信,聲音也越來越小,最後索性閉上了嘴。

  望著已經問了這個問題不知八次還是九次的劉岩,蘇宇也是束手無策,只能勸道:「二郎,還是退軍罷。」

  「我心有不甘,」劉岩繃著臉,緊皺著眉頭,搜腸刮肚,也只說出一句,「總得再試試,不看見危全諷大軍入城,我絕不放棄。」

  劉岩那晚在信豐縣反思之後,意志力堅定了不少;再加上前世看的那麼多離成功只距一步之遙的例子,他終於下定了決心。


  「明日引全軍出營,伺機而動。」說服的自己的劉岩突然冒出了這一道命令,不但蘇宇一臉不解地望向他,就連一旁沉默的謝貫也抬起了頭。

  蘇宇沒有直接出言反對,以免加深劉岩的不滿,而是取了一個折中的法子,「司馬,不如明日由我帶一半軍士出營,看有沒有機會能阻礙危全諷攻下贛縣,司馬則帶著剩下士卒,守衛大營,以防不測。」

  「不行,一半也太少了,你帶七千人走,這軍營地勢險要,修的也齊整,三千人就能守住。」

  「司馬,大營把著退路,最為緊要,五千人守大營剛剛合適。多帶兩千人,與攻城而言亦是杯水車薪;如果尋得良機,五千人足以破敵;還望司馬三思。」為了後路的安危,蘇宇不得已說起了大話。

  而劉岩思索再三,終於沒有一意孤行,接受了分兵一半的建議。

  次日,蘇宇帶著用過朝食的五千清海軍士卒,向北進發。不過並未迫近城牆,而是先在城南四里的一處林中隱匿了起來。

  可等了一個時辰,都到了隅中,他也沒見危全諷帶人來攻城。只有贛縣一城孤零零地立在那裡,比昨日冷寂了太多。

  感覺到事情有些不對的蘇宇讓人找來吳珣,派熟悉危全諷大營位置的他帶上幾人,繞城而過前去查看敵情。

  半個時辰之後,返回的吳珣帶來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消息——危全諷大營已經不見,原地只留下一些雜亂的木樁、柵欄,空無一人。

  「你說的是真的?」蘇宇結合昨日危全諷提早退兵的事情,像是悟出了什麼,但對這消息還是不敢相信,再次確認道。

  「小人確認了數次,江北空無一人,小人願以性命擔保此事真偽;如不屬實,軍主可取我項上人頭。」

  蘇宇聞言,向東北、西北又張望了下;看到一片坦途,沒有能藏匿伏兵的地方。於是當機立斷,讓令兵擊鼓進軍。

  兩刻鐘之後,五千人已經來到了贛縣南門,蘇宇還未下達登城的命令,卻聽到城頭一聲鳴鏑之響,嚇得他大驚失色,以為中了敵軍計策,腦袋裡滿是一個念頭:敵軍如何設伏的。

  可預想中的箭矢、伏兵都沒有出現,反而城內響起了一股喊殺聲,還升起了一股狼煙;不到一刻鐘,喊殺聲愈來愈弱,而後城上數日未動的的釣橋也慢慢放下,搭在了壕溝之上,一人單騎擎著一桿白旗馳出,直奔蘇宇軍陣而來。

  看清了白旗的蘇宇,下令弓弩不許放箭,而擎白旗的人行至軍陣二十步前,則是翻身下馬,跪於地上。

  「小人黎仁美,願獻城於危使......」說著說著,黎仁美僵住了,因為他發現,這一方軍陣的旗幟,只有「劉」和「蘇」二字,沒有「危」字。

  他可能,降錯人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