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耕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轉眼便是太元十三年(389年),新年一開始,就下了一場小雪,滋潤了大江兩岸。

  只是一個並不怎麼寒冷的冬天,京口周圍的凍死之人就有六七百之多。

  對貧寒之家而言,每一個冬天都是一場劫難。

  一開年,官府就徵發徭役,為王家的幾萬畝淤田修建江堤,每戶出一個勞力,劉裕主動站出來,自帶乾糧,去了江邊。

  小雪散去,冬去春來,眼望著要春耕,官府這個時候徵發徭役,根本沒管百姓死活……

  劉道規修整自家的十多畝薄田,翻修水渠,平整土地。

  這年頭種田真不是人幹的,沒有牛,全靠一雙手。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當初從刁家家奴手中奪回的刀劍,一部分熔煉成了鐵犁鏵和鐵耙,四五家輪著用。

  劉遵父母早亡,家中無田,劉道規耕田,他也出力,這傢伙體壯如牛,力大無窮,干起活來是一把好手。

  從兄劉懷肅知道劉家缺人,也時常過來幫忙。

  「聽說朝廷又要啟用劉將軍。」劉懷肅消息靈通,一邊幹活一邊聊天。

  在京口,都督自然是謝玄,將軍則是劉牢之,二人聲望極高。

  「朝廷不是在打壓北府諸將嗎?」劉道規對此事極為上心。

  北府軍算是所剩不多的晉身之途。

  劉懷肅道:「前一陣兒,劉家不知為何與琅琊王氏搭上的關係,得到他們的舉薦。」

  王與馬,共天下。

  說的便是琅琊王氏,如今,以琅玡王氏為首的高門,正與宗室出身的司馬道子斗的不可開交。

  正需要劉牢之這樣的打手。

  劉道規忽然想起那一日在富貴賭坊中遇到的桓玄,也不知跟他有多少關係。

  桓家在江東也是一隻不可忽視的力量。

  「你怎會知曉的這麼多?」正在奮力掘土的劉遵滿臉好奇。

  劉懷素道:「少將軍徵辟我為寧朔從事。」

  少將軍劉敬宣,與劉懷肅一向親近,經常在一起談論天下大事。

  朝廷重新啟用劉牢之,北府軍隨之水漲船高,彭城劉氏自然也能跟著沾些光。

  「恭喜。」劉道規心中一喜。

  舅父在建康一直沒有消息傳來,估計情況不太樂觀。

  一個下品士族,能爭取到國子學的名額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其他的就不要妄想了,永嘉之亂北國陸沉,不知有多少家道中落的士族想要復起。

  每條晉身之途上都擠滿了人,也不知多少家族被踩了下去。

  舅父將來能混個太守,牧守一方,蕭家就要燒高香了。

  作為京口人,最佳選擇當然是加入北府軍。

  以兩家的關係,劉懷肅若是出人頭地了,肯定也會幫扶劉家一把。

  這年頭離開了宗族豬狗都不如。

  北方南下的流民為何如此悽慘?就是因為脫離了宗族和鄉土。

  彭城劉氏當年隨祖父殺到江左,保全了宗族,劉氏才能在京口立足,不然早就成了豪族的僮僕,或者佃客。

  劉道規雖然滿足於現狀,但眼下形勢越來越不樂觀,去年家中還斷了糧,今年還不知道是個什麼光景。

  遇上個什麼天災人禍,便是傷亡無數。

  為了生存,必須竭盡全力往上爬。

  「你兄弟二人勇力過人,他日定能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等我在北府軍站住腳,你二人也一同過來,少將軍早就對兄長讚不絕口。」

  「有勞兄長。」劉道規拱手一禮。

  「你這就見外了。」劉懷肅甩甩手。

  「嘿,這等好事,如何忘了我?」劉遵趕緊湊過來。

  「當然少不得你,到時候我們兄弟一起搏出個前程出來。」劉懷肅不禁莞爾。

  劉道規道:「有口飯吃就行了,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什麼前程不前程。」

  這年頭朝廷已經對寒門庶族關上的大門,即便混到劉牢之這個級別,也不過是士族手上的一把刀而已。

  劉道規的原則是做人不要太認真。


  有時候削尖腦袋竭盡全力往上鑽,在現有格局和體制之下,寒門出身,基本沒有出頭之日。

  「哈哈,你這般心性倒適合做隱士。」劉懷肅笑道。

  「隱士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做的,沒有錢糧,沒有家世,沒有名聲,那就不是隱士,而是野人。」劉道規有自知之明。

  魏晉的隱士個個出身不凡,都是有一定家底的人。

  眼下長江兩岸,山河湖澤,都被豪強占據,連野人都當不成,最大的可能是被豪強抓了去,變成僮僕。

  僮僕就是奴隸,想打就打,想殺就殺,想睡就睡……

  劉道規摸摸自己的臉,也算周正,忍不住全身一陣惡寒。

  三人忙碌到日落時分,方才回家。

  夕陽西下,河山如畫,暖風微熏,吹人慾醉。

  只是路旁無人收斂的凍死屍體,臉色青黑,全身爬滿蟲蟻,破壞了這份安寧之美。

  很多還是孩童和婦人,死之前,衣服都被人扒了去,悽慘模樣,令人不忍直視。

  「這世道越來越亂了,聽說東府那邊,入天師道者有數萬之眾。」劉懷肅一臉悲天憫人。

  晉室南渡,以京口為北府,江陵為西府,會稽為東府。

  東府也是司馬家、王謝等高門的根基之地,當年謝安便是隱居在會稽郡山陰縣境內的東山,留下東山再起的著名典故。

  連士族門閥的大本營都糜爛如此,可想而知這是個什麼世道。

  稍有眼力都知道,天師道遲早會造反。

  永嘉之亂後,東南西北,天下各地,道門作亂此起彼伏。

  十幾年前,彭城人盧悚,率幾百人輕而易舉就殺入了皇宮,險些給司馬家來了一記黑虎掏心。

  「那是朝廷的事,我等連飯都吃不起,還操那等閒心做甚?」劉遵瓮聲瓮氣的,說出的話卻令人刮目相看。

  劉懷肅一愣,點點頭,「說的也是。」

  這時一陣哭喊聲吸引三人注意,向東望去,只見三四輛牛車上,載滿了男童女童,朝著刁家堡的方向駛去。

  劉道規嘆了一聲,富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劉家現在自己都是勉強度日,沒資格去憐憫別人,也根本改變不了這世道。

  「走吧。」劉懷肅低著頭。

  氣氛頓時變得沉悶壓抑,讓人感覺有些喘不過氣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