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頂針、諧音、回文三法合一成妙聯
第31章:頂針、諧音、回文三法合一成妙聯
副標題:白頭翁娶紅娘子,巧用藥名作長聯
開篇詞:
詞韻輕揚論雅篇,壽聯富意捧高天,貧言反諷意深綿。白首將軍持戟戰,紅妝娘子戴花妍,藥名聯對寓千言。
【對聯故事】
老舍茶館內,人聲鼎沸,茶香四溢。坐在角落的桌子旁,墨韻與詩翁兩位老者興致勃勃地交談著。詩翁抿了口茶,開始娓娓道來。
其一:一捧一嘲
詩翁:「曾經有個地主慶祝壽辰,場面熱鬧非凡。當地的一個富農為了巴結地主,精心撰寫了一副連環式的壽聯。」
墨韻好奇追問:「哦?那富農的壽聯是如何寫的?」
詩翁笑了笑,回答道:「那富農寫道:
壽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壽年豐,豐衣足食,食盡珍餚美味,位尊德大,大享榮華富貴,貴客早應該來,來之是理,理所當然;
可謂是把地主捧上了天。」
墨韻:「真是奢華恭維之詞,那後來呢?」
詩翁:「然而,這卻引起了一位貧農的不滿。」
墨韻急忙問:「貧農如何回應?」
詩翁答道:「那貧農當下就對出了下聯:
福如東海,海闊大,大老人,人面獸心,心黑手毒,毒如豺狼虎豹,暴病而死,死無葬身墓地,地方好人莫去,去了後悔,悔之晚矣。
這一捧一嘲,針鋒相對,內容反轉,引人深思。」
墨韻拍手叫好道,上下聯皆有絕妙之處,同時採用了頂針、諧音和回文三種手法,為這副對聯的巧妙而讚嘆不已。
其二:中藥名巧對
隨後,詩翁又興致勃勃地分享了另一個與對聯相關的趣事。
詩翁:「說到對聯的妙趣,還有一副以中藥名入對的對聯,也是讓人拍案叫絕。」
墨韻好奇地問:「哦?中藥名也能入對聯?」
詩翁點頭笑道:「是啊,你聽我慢慢道來。有一位中醫老先生,他熱愛中藥,更喜歡用中藥名作對聯。有一天,一個了解中藥的客人來訪,看到藥房裡琳琅滿目的藥材,他隨口就吟出了一個上聯:
白頭翁,持大戟,跨海馬,與木賊,草寇戰百合,旋復回朝,不愧將軍國老;
這上聯一出,眾人都為他的才華而驚嘆。」
墨韻追問:「那老先生是如何回應的?」
詩翁微笑道:「老先生稍作思索,隨即對出了下聯:
紅娘子,插金簪,戴銀花,比牡丹,芍藥勝五倍,蓯蓉出閣,宛若雲母天仙。
整副對聯以中藥名巧妙串聯,既工整又富有創意,引得在場之人紛紛稱讚。」
聽完詩翁的講述,墨韻和其他在場的茶客都沉浸在這些絕妙的對聯之中,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限魅力。
【墨韻悟聯】
其一
上聯:壽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壽年豐,豐衣足食,食盡珍餚美味,位尊德大,大享榮華富貴,貴客早應該來,來之是理,理所當然;
下聯:福如東海,海闊大,大老人,人面獸心,心黑手毒,毒如豺狼虎豹,暴病而死,死無葬身墓地,地方好人莫去,去了後悔,悔之晚矣。
一捧一嘲,內容反轉,高手在民間。此聯罕見地將頂針、諧音頂針和回文三種創作手法精妙融合,顯示出民間高手的深厚功底。分別是頂針、諧音頂針、回文手法,增強了其巧妙性和趣味性。
頂針也就是每一句的最後一個字(或詞)是下一句的第一個字(或詞),以此類推,形成了獨特的韻律美。
上聯頂針:山-山,老-老,人-人,豐-豐,食-食,味-位,大-大,貴-貴,來-來,理-理;
下聯頂針:海-海,大-大,人-人,心-心,毒-毒,豹-暴,死-死,地-地,去-去,悔-悔。
同時,上下聯的開頭「壽比南山」與「福如東海」形成了對仗,而結尾的「理所當然」與「悔之晚矣」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捧與嘲的對比效果。
更為絕妙是上聯「味與位」是「諧音頂針」法,下聯「豹與暴」也是「諧音頂針」法。
此外,對聯中還巧妙地運用了回文手法,如「老大人」與「大老人」。
其二
上聯:白頭翁,持大戟,跨海馬,與木賊,草寇戰百合,旋復回朝,不愧將軍國老;
下聯:紅娘子,插金簪,戴銀花,比牡丹,芍藥勝五倍,蓯蓉出閣,宛若雲母天仙。
上聯以「白頭翁」為主角,描述了一位老將軍英勇善戰、凱旋而歸的場景,彰顯了他的威武與忠誠;下聯則以「紅娘子」為主角,描繪了一位新娘出嫁時的美麗與高貴。兩聯相互呼應,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上聯的「白頭翁、大戟、海馬、木賊、草寇、百合、旋復、將軍、國老」;下聯的「紅娘子、金簪、銀花、牡丹、芍藥、蓯蓉、雲母」均為中藥名。
這些中藥名不僅豐富了對聯的內容,也使得對聯具有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文化內涵。
同時,這些中藥名也與對聯的寓意緊密相連,如「白頭翁」象徵著老將軍的威嚴,「紅娘子」則代表了新娘的美麗與高貴。整個對聯巧妙地將中藥名與場景、人物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別具一格的對聯作品。
副標題:白頭翁娶紅娘子,巧用藥名作長聯
開篇詞:
詞韻輕揚論雅篇,壽聯富意捧高天,貧言反諷意深綿。白首將軍持戟戰,紅妝娘子戴花妍,藥名聯對寓千言。
【對聯故事】
老舍茶館內,人聲鼎沸,茶香四溢。坐在角落的桌子旁,墨韻與詩翁兩位老者興致勃勃地交談著。詩翁抿了口茶,開始娓娓道來。
其一:一捧一嘲
詩翁:「曾經有個地主慶祝壽辰,場面熱鬧非凡。當地的一個富農為了巴結地主,精心撰寫了一副連環式的壽聯。」
墨韻好奇追問:「哦?那富農的壽聯是如何寫的?」
詩翁笑了笑,回答道:「那富農寫道:
壽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壽年豐,豐衣足食,食盡珍餚美味,位尊德大,大享榮華富貴,貴客早應該來,來之是理,理所當然;
可謂是把地主捧上了天。」
墨韻:「真是奢華恭維之詞,那後來呢?」
詩翁:「然而,這卻引起了一位貧農的不滿。」
墨韻急忙問:「貧農如何回應?」
詩翁答道:「那貧農當下就對出了下聯:
福如東海,海闊大,大老人,人面獸心,心黑手毒,毒如豺狼虎豹,暴病而死,死無葬身墓地,地方好人莫去,去了後悔,悔之晚矣。
這一捧一嘲,針鋒相對,內容反轉,引人深思。」
墨韻拍手叫好道,上下聯皆有絕妙之處,同時採用了頂針、諧音和回文三種手法,為這副對聯的巧妙而讚嘆不已。
其二:中藥名巧對
隨後,詩翁又興致勃勃地分享了另一個與對聯相關的趣事。
詩翁:「說到對聯的妙趣,還有一副以中藥名入對的對聯,也是讓人拍案叫絕。」
墨韻好奇地問:「哦?中藥名也能入對聯?」
詩翁點頭笑道:「是啊,你聽我慢慢道來。有一位中醫老先生,他熱愛中藥,更喜歡用中藥名作對聯。有一天,一個了解中藥的客人來訪,看到藥房裡琳琅滿目的藥材,他隨口就吟出了一個上聯:
白頭翁,持大戟,跨海馬,與木賊,草寇戰百合,旋復回朝,不愧將軍國老;
這上聯一出,眾人都為他的才華而驚嘆。」
墨韻追問:「那老先生是如何回應的?」
詩翁微笑道:「老先生稍作思索,隨即對出了下聯:
紅娘子,插金簪,戴銀花,比牡丹,芍藥勝五倍,蓯蓉出閣,宛若雲母天仙。
整副對聯以中藥名巧妙串聯,既工整又富有創意,引得在場之人紛紛稱讚。」
聽完詩翁的講述,墨韻和其他在場的茶客都沉浸在這些絕妙的對聯之中,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限魅力。
【墨韻悟聯】
其一
上聯:壽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壽年豐,豐衣足食,食盡珍餚美味,位尊德大,大享榮華富貴,貴客早應該來,來之是理,理所當然;
下聯:福如東海,海闊大,大老人,人面獸心,心黑手毒,毒如豺狼虎豹,暴病而死,死無葬身墓地,地方好人莫去,去了後悔,悔之晚矣。
一捧一嘲,內容反轉,高手在民間。此聯罕見地將頂針、諧音頂針和回文三種創作手法精妙融合,顯示出民間高手的深厚功底。分別是頂針、諧音頂針、回文手法,增強了其巧妙性和趣味性。
頂針也就是每一句的最後一個字(或詞)是下一句的第一個字(或詞),以此類推,形成了獨特的韻律美。
上聯頂針:山-山,老-老,人-人,豐-豐,食-食,味-位,大-大,貴-貴,來-來,理-理;
下聯頂針:海-海,大-大,人-人,心-心,毒-毒,豹-暴,死-死,地-地,去-去,悔-悔。
同時,上下聯的開頭「壽比南山」與「福如東海」形成了對仗,而結尾的「理所當然」與「悔之晚矣」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捧與嘲的對比效果。
更為絕妙是上聯「味與位」是「諧音頂針」法,下聯「豹與暴」也是「諧音頂針」法。
此外,對聯中還巧妙地運用了回文手法,如「老大人」與「大老人」。
其二
上聯:白頭翁,持大戟,跨海馬,與木賊,草寇戰百合,旋復回朝,不愧將軍國老;
下聯:紅娘子,插金簪,戴銀花,比牡丹,芍藥勝五倍,蓯蓉出閣,宛若雲母天仙。
上聯以「白頭翁」為主角,描述了一位老將軍英勇善戰、凱旋而歸的場景,彰顯了他的威武與忠誠;下聯則以「紅娘子」為主角,描繪了一位新娘出嫁時的美麗與高貴。兩聯相互呼應,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上聯的「白頭翁、大戟、海馬、木賊、草寇、百合、旋復、將軍、國老」;下聯的「紅娘子、金簪、銀花、牡丹、芍藥、蓯蓉、雲母」均為中藥名。
這些中藥名不僅豐富了對聯的內容,也使得對聯具有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文化內涵。
同時,這些中藥名也與對聯的寓意緊密相連,如「白頭翁」象徵著老將軍的威嚴,「紅娘子」則代表了新娘的美麗與高貴。整個對聯巧妙地將中藥名與場景、人物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別具一格的對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