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 志向
被押到許都的司馬防壓根就沒見到曹操。
司馬家族的人太多,牢房不夠用,騰出了郊外一處軍營,將司馬族人全部關了進去。
曹操治理下的所有郡縣中的司馬家人陸續被捉拿。
司馬家族的影響力不小,這件事自然在世家中引起不小的轟動。
可司馬家族的罪名是勾結馬騰意圖謀反,且天下皆知曹丞相的嫡長子曹丕已死於馬騰之手。有馬騰和司馬懿的認罪供詞,也沒人敢站出來提出質疑。畢竟這種事可是純純觸霉頭,找不自在。
曹操下令將司馬家所有女眷充當營妓。
而男眷就慘了,被各種酷刑折磨致死。
讓鍾緣有點遺憾的是可能第一次執行凌遲,執刀手不怎麼熟練,導致司馬懿被割了五百多刀後便失血過多而亡。
至於女眷,他倒是知道司馬懿的妻子張春華是個有名的美人,可他也不敢動什麼心思。也許別人不知道是他覆滅了司馬家族,可不敢保證不知道是他的主意令司馬懿和司馬族男眷被酷刑折磨致死。萬一張春華一心要替夫報仇,那可就不好玩了,他還是蠻惜命的。
半個多月後這件事告一段落。
這天鍾緣去找曹操。
「丞相,我有要事商談。」
等曹操屏退周圍所有人,鍾緣飲了一口茶,慢條斯理地說道。「陛下已經決定禪讓於曹丞相。」
噗!
曹操剛含進嘴裡的茶水直接噴了出來,一臉震驚地看著鍾緣。他可沒在日記里看過這事!
鍾緣微微點了點頭。「千真萬確。」
看著曹操激動到通紅的臉和控制不住微微顫抖的雙手,鍾緣心中嘀咕當皇帝就那麼好?
雖然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可所謂高處不勝寒,手握權力的代價便是恐懼和孤獨。
大多數的皇帝都缺乏安全感,在睡夢中也不踏實,會擔心有人謀害他,所以大多數的皇帝都會有極強的猜疑心,才會有伴君如伴虎這一說。
但是孤獨的皇帝,還要面對他真正的考驗——治理天下。
大戰之後,需要快速地休養生息,安撫民眾。
處理和開國元勛,以及大臣間的關係。
平定國內小規模叛亂。
國際勢力之間的外交方針。
並且要在他的有生之年持續實行這些國策數十年。指揮這個龐大地機器正常良好的運轉。
要保持著政治的靈敏,一定的狠辣,適當的馭人之術,大臣之間的相互制衡……
若是想更進一步,成為一代明君,還要忍受言官的批評,控制自己的食色慾望,文功,武治都拿得出手……
光是想想都頭疼,他可吃不了這種苦。
就在鍾緣滿腦子胡思亂想之時,曹操的臉色恢復如初,問道。「陛下同意禪讓,可有條件?」
「有兩個。一個是陛下希望娶丞相之女為皇后。」
「嗯?」曹操想了想,點點頭。「沒問題,不過伏皇后怎麼處置?」
「陛下會下旨廢了她,貶為庶民。」
「……」然後你就接過來?
「第二個是陛下希望丞相立下洛河之誓,保他一世平安富貴,就這兩個條件。」
這第二個條件曹操也爽快的點頭。「那禪讓什麼時候進行?」
「那就要看丞相的意思,丞相若是現在就想登基,也可以。想等到統一中原之後再登基也行。」
「以道長之見呢?」
鍾緣聳聳肩。「我是無所謂,又不是我當皇帝。」
沉思半晌,曹操緩緩開口道。「那還是等統一中原後再……」還未說完,突然長長地嘆了口氣。
看到鍾緣疑惑的目光,曹操苦笑一聲。「唉,想起我起事之時的雄心壯志,那時候可未曾想過會有今日。」
鍾緣會心一笑。以曹操的一生來看,他最早期的志向就是:匡扶漢室,維護正義。
23歲的曹操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嚴懲違反宵禁的蹇圖,要知道蹇圖是漢靈帝最寵信宦官蹇碩的叔父。
除此之外,曹操在擔任議郞時為前朝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平反。在擔任濟南相期間,加大了打擊貪官污吏的力度,使山東地區貪官污吏紛紛逃離。整個山東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創造了一個「政教大行,一郡清平」的局面。
黃巾起義之後,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整個東漢進入一種風雨飄搖的狀態,這個時候的曹操志向悄悄改變了,變成了想做東漢的征西將軍。
征西將軍是重號將軍,地位次於三公,在衛將軍之下。征西將軍顧名思義就是征服西邊的將軍,曹操認為漢的威脅來自西邊,所以給自己定了一個征西將軍的志向。
董卓之亂後曹操散盡家財拉起了一支隊伍,準備靠自己的能力與實力,去實現大漢征西將軍的夢想,以弱勢兵力討伐董卓,卻被董卓部將徐榮打得大敗,差一點連命都丟了。
以世家大族名聲出身的袁紹,天天打著滅亡漢朝的旗號醉生夢死,而作為宦官之後的曹操卻時時想成為大漢的征西將軍,這真是一種諷刺。
之後,曹操開啟了南征北戰的步伐。
此時的漢室皇權有名無實、地方割據勢力混戰不堪,要再次使天下歸於漢室一統,需要中央政府出現一位強權人物,使用集權手段,以強大的政治、軍事勢力震懾四方。
在謀臣荀彧、毛階等人的極力勸說下,曹操迎立漢獻帝到許都,並奉天子以令不臣。利用漢獻帝的名義四處征戰,地盤一天天擴大,收拾了呂布,斬殺了陳宮,收降了劉備。
其野心隨之更加膨脹,想要成就一番霸業。
可卻偏偏遭遇了赤壁大敗,曹操對此進行了深刻的反省,並且開始了政治權力的交接,這種交接是在曹操認為自己統一天下無望之下的志向,曹操從此之後不再把統一天下作為最重要的政治事件,而是把權力交接作為自己最重要的政治事件。
儘管曹操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表示沒有稱帝之心,但他的行為卻表明了他實際上是在進行世襲權力和改朝換代的行動。稱魏公、建魏公國,最後稱魏王,建立魏王國和宗廟祭祀,這些行為都明確顯示了他改朝換代的意圖。
司馬家族的人太多,牢房不夠用,騰出了郊外一處軍營,將司馬族人全部關了進去。
曹操治理下的所有郡縣中的司馬家人陸續被捉拿。
司馬家族的影響力不小,這件事自然在世家中引起不小的轟動。
可司馬家族的罪名是勾結馬騰意圖謀反,且天下皆知曹丞相的嫡長子曹丕已死於馬騰之手。有馬騰和司馬懿的認罪供詞,也沒人敢站出來提出質疑。畢竟這種事可是純純觸霉頭,找不自在。
曹操下令將司馬家所有女眷充當營妓。
而男眷就慘了,被各種酷刑折磨致死。
讓鍾緣有點遺憾的是可能第一次執行凌遲,執刀手不怎麼熟練,導致司馬懿被割了五百多刀後便失血過多而亡。
至於女眷,他倒是知道司馬懿的妻子張春華是個有名的美人,可他也不敢動什麼心思。也許別人不知道是他覆滅了司馬家族,可不敢保證不知道是他的主意令司馬懿和司馬族男眷被酷刑折磨致死。萬一張春華一心要替夫報仇,那可就不好玩了,他還是蠻惜命的。
半個多月後這件事告一段落。
這天鍾緣去找曹操。
「丞相,我有要事商談。」
等曹操屏退周圍所有人,鍾緣飲了一口茶,慢條斯理地說道。「陛下已經決定禪讓於曹丞相。」
噗!
曹操剛含進嘴裡的茶水直接噴了出來,一臉震驚地看著鍾緣。他可沒在日記里看過這事!
鍾緣微微點了點頭。「千真萬確。」
看著曹操激動到通紅的臉和控制不住微微顫抖的雙手,鍾緣心中嘀咕當皇帝就那麼好?
雖然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可所謂高處不勝寒,手握權力的代價便是恐懼和孤獨。
大多數的皇帝都缺乏安全感,在睡夢中也不踏實,會擔心有人謀害他,所以大多數的皇帝都會有極強的猜疑心,才會有伴君如伴虎這一說。
但是孤獨的皇帝,還要面對他真正的考驗——治理天下。
大戰之後,需要快速地休養生息,安撫民眾。
處理和開國元勛,以及大臣間的關係。
平定國內小規模叛亂。
國際勢力之間的外交方針。
並且要在他的有生之年持續實行這些國策數十年。指揮這個龐大地機器正常良好的運轉。
要保持著政治的靈敏,一定的狠辣,適當的馭人之術,大臣之間的相互制衡……
若是想更進一步,成為一代明君,還要忍受言官的批評,控制自己的食色慾望,文功,武治都拿得出手……
光是想想都頭疼,他可吃不了這種苦。
就在鍾緣滿腦子胡思亂想之時,曹操的臉色恢復如初,問道。「陛下同意禪讓,可有條件?」
「有兩個。一個是陛下希望娶丞相之女為皇后。」
「嗯?」曹操想了想,點點頭。「沒問題,不過伏皇后怎麼處置?」
「陛下會下旨廢了她,貶為庶民。」
「……」然後你就接過來?
「第二個是陛下希望丞相立下洛河之誓,保他一世平安富貴,就這兩個條件。」
這第二個條件曹操也爽快的點頭。「那禪讓什麼時候進行?」
「那就要看丞相的意思,丞相若是現在就想登基,也可以。想等到統一中原之後再登基也行。」
「以道長之見呢?」
鍾緣聳聳肩。「我是無所謂,又不是我當皇帝。」
沉思半晌,曹操緩緩開口道。「那還是等統一中原後再……」還未說完,突然長長地嘆了口氣。
看到鍾緣疑惑的目光,曹操苦笑一聲。「唉,想起我起事之時的雄心壯志,那時候可未曾想過會有今日。」
鍾緣會心一笑。以曹操的一生來看,他最早期的志向就是:匡扶漢室,維護正義。
23歲的曹操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嚴懲違反宵禁的蹇圖,要知道蹇圖是漢靈帝最寵信宦官蹇碩的叔父。
除此之外,曹操在擔任議郞時為前朝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平反。在擔任濟南相期間,加大了打擊貪官污吏的力度,使山東地區貪官污吏紛紛逃離。整個山東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創造了一個「政教大行,一郡清平」的局面。
黃巾起義之後,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整個東漢進入一種風雨飄搖的狀態,這個時候的曹操志向悄悄改變了,變成了想做東漢的征西將軍。
征西將軍是重號將軍,地位次於三公,在衛將軍之下。征西將軍顧名思義就是征服西邊的將軍,曹操認為漢的威脅來自西邊,所以給自己定了一個征西將軍的志向。
董卓之亂後曹操散盡家財拉起了一支隊伍,準備靠自己的能力與實力,去實現大漢征西將軍的夢想,以弱勢兵力討伐董卓,卻被董卓部將徐榮打得大敗,差一點連命都丟了。
以世家大族名聲出身的袁紹,天天打著滅亡漢朝的旗號醉生夢死,而作為宦官之後的曹操卻時時想成為大漢的征西將軍,這真是一種諷刺。
之後,曹操開啟了南征北戰的步伐。
此時的漢室皇權有名無實、地方割據勢力混戰不堪,要再次使天下歸於漢室一統,需要中央政府出現一位強權人物,使用集權手段,以強大的政治、軍事勢力震懾四方。
在謀臣荀彧、毛階等人的極力勸說下,曹操迎立漢獻帝到許都,並奉天子以令不臣。利用漢獻帝的名義四處征戰,地盤一天天擴大,收拾了呂布,斬殺了陳宮,收降了劉備。
其野心隨之更加膨脹,想要成就一番霸業。
可卻偏偏遭遇了赤壁大敗,曹操對此進行了深刻的反省,並且開始了政治權力的交接,這種交接是在曹操認為自己統一天下無望之下的志向,曹操從此之後不再把統一天下作為最重要的政治事件,而是把權力交接作為自己最重要的政治事件。
儘管曹操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表示沒有稱帝之心,但他的行為卻表明了他實際上是在進行世襲權力和改朝換代的行動。稱魏公、建魏公國,最後稱魏王,建立魏王國和宗廟祭祀,這些行為都明確顯示了他改朝換代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