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朝堂之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大宋莊嚴肅穆的朝堂之上,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欞,斑駁地灑在金碧輝煌的地面上。丞相金子墨身著一襲深紫色的官袍,袍上繡著精緻的仙鶴圖案,腰束玉帶,頭戴烏紗帽,那張方正的臉上,濃眉微微蹙起,一雙深邃的眼睛透著堅定與睿智。此刻,他正神色凝重地向皇帝諫言南下賑災之人選。

  「陛下,臣以為犬子金逸塵為人穩重,辦事幹練,且心懷百姓,定能勝任此次南下賑災之重任。」金子墨拱手說道。

  而另一側,大將軍李稷騫身披戰甲,威風凜凜。他身材高大魁梧,猶如一座鐵塔,古銅色的面龐上,劍眉斜插入鬢,雙目炯炯有神,散發著威嚴的光芒。

  「陛下,臣之子李執心思縝密,斷案如神,更能體察民間疾苦,由他前往賑災,必能不辱使命。」李稷騫聲如洪鐘。

  朝堂之下,各位大臣各站一邊,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這金丞相和李將軍都力薦自己的兒子,看來此番競爭激烈啊。」一位大臣小聲說道。

  「那金逸塵處理事務數量雖多,可這李執處理案件更為細膩,還真不好說。」另一位大臣附和著。

  金子墨的兒子金逸塵和李稷騫的兒子李執皆在衙門做事。據統計來看,金子墨之子金逸塵處理的事務數量要多一些。然而,李執處理的案件則更為細膩,絲絲入扣。

  皇帝坐在龍椅之上,眉頭緊鎖,頭疼不已。他望著殿下爭論不休的大臣們,心中煩悶。一方面,金丞相的舉薦有理有據;另一方面,李大將軍的提議也並非毫無道理。他輕揉著太陽穴,目光在金丞相和李大將軍之間來回移動,遲遲無法做出決定。

  整個朝堂的氣氛愈發緊張,仿佛凝固了一般,所有人都在等待著皇帝的最終裁決。

  片刻爭論之後,皇帝終於抬手,朗聲道:「既然兩位愛卿勢均力敵,難分伯仲,那就以『御苑騎射之競』來進行比試,屆時按照比賽結果來決定由誰南下抗災。」

  諸位大臣聽聞皇帝所言,紛紛頷首附和。

  「陛下聖明,此乃公平之法。」一位白須老臣率先躬身說道,臉上滿是恭敬。

  「正是,如此一來,定能選出最為合適之人。」旁邊的大臣連忙應和,神色間儘是贊同。

  「以騎射定勝負,既能考較武藝,又可看出膽識,陛下英明!」又有大臣高聲讚頌,聲音在朝堂中迴蕩。

  一時間,附和之聲此起彼伏,整個朝堂充滿了對皇帝李嘉佑決策的稱讚。

  金丞相站在朝堂一側,看似神色自若,然而心底卻不禁泛起了層層憂慮的漣漪。他的目光看似平靜地落在前方,實則思緒早已亂如麻團。他深知自己那寶貝兒子,前些日子不慎受傷,至今尚未完全康復。若是這騎射比試,兒子的身體狀況定然會讓他處於劣勢,吃虧怕是在所難免。

  可身為丞相,他又怎能在這朝堂之上顯露出半分怯意與擔憂?於是,他緊抿雙唇,臉上依舊維持著那慣有的沉穩與威嚴,仿佛一切盡在掌控之中。只是那微微顫抖的手指,不經意間泄露了他內心的不安。

  皇帝微微抬起手,沉聲道:「退朝!」聲音在朝堂中迴響,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大臣們紛紛恭敬地彎腰行禮,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隨後有序地退出朝堂。

  金丞相強裝鎮定,隨著人流緩緩往外走,腳步卻顯得有些沉重。李大將軍則昂首闊步,神色間透著自信。

  朝堂漸漸安靜下來,只剩下皇帝坐在龍椅上,若有所思地凝視著前方。

  皇帝回到寢宮,疲憊地坐在榻上,目光看向一旁伺候著的太監總管王福,開口問道:「王福,對於金逸塵和李執這二人,你怎麼看?」

  王福趕忙躬身上前,臉上帶著謹慎小心的神情,輕聲說道:「陛下,這金公子平日裡倒也有些才名,只是聽聞前些日子受了傷,不知此次比試是否會受影響。那李公子嘛,將門之後,騎射功夫想來是不差的。」說罷,微微抬頭,觀察著皇帝的臉色,不敢再多言。

  皇帝微微皺了皺眉,目光深邃地看向遠處,沉吟片刻後說道:「朕也在為此事煩憂,金丞相與李大將軍皆是國之重臣,他們舉薦的人選想必都有其考量。只是這南下抗災之事關乎重大,萬不可有半分疏忽。」

  王福連忙點頭應道:「陛下聖明,這的確是件難斷之事。不過依奴才之見,最終還是要看這比試的結果,方能定奪。」

  皇帝輕哼一聲,說道:「但願此次比試能公平公正,選出真正能擔當此任之人。王福,你且派人多留意些,莫要讓這其中生出什麼事端。」

  王福趕忙低頭,恭敬道:「陛下放心,奴才定會安排妥當。」

  皇帝揮了揮手,略顯疲憊地說道:「下去吧,朕想一個人靜一靜。」

  王福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輕輕合上房門,留下皇帝獨自在屋內沉思。

  王福退出房門後,皇帝起身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宮牆樓閣,心中思緒萬千。他既憂心南下抗災之事能否順利解決,又擔憂朝堂中各方勢力的平衡。

  而另一邊,王福離開皇帝寢宮後,不敢有絲毫懈怠,趕忙差遣了幾個信得過的小太監去暗中留意金逸塵和李執的情況。

  回到自己的住處,王福坐在椅子上,輕抿了一口茶,心裡暗自琢磨著:這金丞相和李大將軍在朝堂上明爭暗鬥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此次舉薦人選,怕也不只是為了抗災之事,說不定背後還有更深的盤算。自己可得小心應對,萬不可在這趟渾水中陷得太深。

  與此同時,金丞相回到府中,立刻把兒子金逸塵叫到書房,面色陰沉地說道:「此次騎射比試,為父也不知該如何是好。你受傷未愈,可要做好最壞的打算。」金逸塵咬了咬牙,堅定地說:「父親放心,兒子定會盡力而為。」

  李執在將軍府中,也是摩拳擦掌,積極準備著即將到來的比試。他深知,這不僅是一次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更是為了能為百姓謀福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