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升官了!陳專員上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23章 升官了!陳專員上線

  陳軍解決了會議的最大難題,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加起來只用了不到半個小時,就把第二階段的其他工作全部安排妥當,並且組建起了專門的工作組。

  小組一共配置了九個工作人員。

  組長是七零二團副團長周輝民,第二階段的所有工作都由他負責,解決不了的再向團長匯報。

  副組長是後勤股的副股長唐國忠,任務就是做組長周輝民的副手。

  剩下七個人全都是組員,只有陳軍是比較特殊的「專員」。

  之所以是一個這樣的專員,主要是陳軍的軍銜職務相對來說較低,沒法在小組中安排很高的職務。

  比如安排副組長這種職務,身份和副團長差不多,就顯得有點過於另類。

  可陳軍是合成營組建的發起者,又是合成營組建方案的著作人,更是七零二團合同戰術的先驅者。

  他又需要較高的話語權,才能更方便他展開工作。

  所以特意給了他一個專員的身份,專門來負責合成營的籌備組建工作,完美避開這方面的麻煩。

  陳專員就此正式上線!

  會議結束時間已經來到中午,陳軍都沒時間回鋼七連瞅上一眼,立刻就轉入到工作狀態中。

  在團裡面簡單的吃了中飯,工作組便火速展開工作。

  「陳專員,我們先從哪開始?」

  副團長周輝民非常的有自知之明,很清楚陳軍才是合成營的主心骨,他就是出來掛個名的,實際完全沒能力掌控全局,懂事的把決定權交給了陳軍。

  「我想先去基地看一看,把驗收的工作做了,趁著工兵連的人還沒走,如果哪裡還有問題,也還來得及做糾正。」

  趁著集團軍空降的人員還沒來,陳軍想要集中精力做基地驗收。

  「行,按你說的辦。」

  副團長周輝民沒有二話,立刻招了下手安排道:「劉幹事,去,通知小車班,立刻派三台車過來。」

  「是,周組長。」

  作為工作組組員的劉幹事,麻溜的快步跑了出去。

  很快。

  小車班開過來三台越野軍車,一號車坐了組長周輝民、副組長唐國忠,還有特設專員陳軍。

  剩下的其他六名組員,分別乘坐後面的兩台車。

  合成營新打造的全新基地,距離團部也就是10來公里的路程,工作組車隊很快便抵達了現場。

  還沒撤場的工兵連連長,提前接到電話早就在這等候。

  在工兵連連長的一路帶領下,工作組先從營指揮班子所在的營部開始,驗收各處設施修建是否到位。

  營部的人數加起來就那麼點,工作主要也是協調其他各連。

  所以營部只修建了一棟建築。

  一棟三層樓的部隊格局走廊樓。

  三樓相當於是辦公區,營部所有幹部的宿舍和個人辦公室都在這。

  二樓是多功能的媒體中心,集中了營部的會議、圖書、文書、通訊、小車班人員宿舍等功能。

  一樓相當於是營部的生活區,配套有必須的洗漱和衛生間等等。

  在樓房的前面是一片大操場,再搭配一些方方正正的綠化植物,草地加上水泥地的組合。

  將所有的一切集中在一棟樓,算是這邊軍隊營區的一個特色。

  相對於普通營的營部就幾個人,合成營的營部人數翻了幾個倍,所以營部占地面積也更大。

  除此之外。

  基本上也沒啥區別。

  加上工兵連的辦事效率很高,也沒有自以為是的去加入自己的創意,營部的建設基本就是陳軍的方案。

  因此整個一圈檢查下來,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驗收算是通關了!

  營部這個合成營的大腦之下,最為重要的就是連接合成營各個單位,堪稱第二重要的工兵保障連。

  作為一個配置超過兩百人,相當於兩個半常規連的超加強連。

  工兵保障連旗下的五個排,其中三個都達到了連級標準,哪怕是剩下的兩個,也需要占地很大的倉儲。


  所以工兵保障連的連營地,占地面積是整個營最大的。

  也是最複雜的!

  其中供應排主要是倉儲設施,占據了營房百分之八十的位置,剩下的區域並沒有什麼太大差別。

  炊事排一共有三個食堂,可以一次供應三個連隊就餐。

  合成營現在也就只有五個連,炊事排能同時保證三個連的就餐,就足以保證整個營的炊事。

  部隊吃飯的速度都比較快,十分鐘就餐時間就夠了。

  剩下的設施是一個綜合式的廚房,能夠同時啟用三個大灶炒菜,讓三個炊事班同時在裡面操作。

  以及還有一個大的室內車庫,專門用來存放移動炊事相關車輛。

  剩下的維修排、工兵排、衛生排也都差不多,都根據各個排的特性,建造了相應一系列的設施。

  每個排都有自己的專屬設施建築,而他們的生活區其實都是一樣的,統一住在同一棟大樓裡面。

  一共是兩棟兩層的宿舍樓!

  每棟宿舍樓要住下一百多號人,還有配套的洗漱和儲藏室等等,兩棟宿舍樓拉的都比較長。

  之所以建兩棟兩層的宿舍樓,而不是一棟四層樓的宿舍樓。

  就因為兩層的房屋建造更快,對地面的要求沒那麼高,不需要打地基,可以進一步壓縮工期。

  還是那句話……

  基本是按陳軍方案設計的建築圖,而部隊的房屋質量又是出了名的好,基本上是沒有任何問題。

  隨後的裝甲連營區、電子對抗連和火炮防空連,也都沒有什麼太大問題。

  只有一些不痛不癢的瑕疵,比如廁所修建的坑位不夠,生活垃圾填埋場太近,污水處理區需要調整等等。

  這些問題都不是很大,解決起來也就是兩三天的事。

  只是當工作組來到特偵連,也就是未來鋼七連新營地的時候,停在這裡坐了很長時間討論。

  不是說工兵連的工作有問題,特偵連的營區出現了很大的差池。

  而是陳軍之前設計方案的時候,當時並沒有想到能搞來一個特戰排,更沒想到在合成營的時候,就能夠來一波小起飛,提前就整上了特種部隊。

  所以陳軍當初設計的特偵連營地,是以當初的鋼七連為基礎延伸的,只能夠滿足鋼七連的訓練和生活。

  可現在呢?

  因為陳軍的挖人計劃過於順利,讓袁朗和鐵路不得不「慷慨大方」,一下子整來了整整三十三名「兵王」。

  這可不是一個標準的作戰排,而是一個人人軍官的特戰排。

  人家 A大隊給軍官「戰士」的待遇,那可是兩個人一間的超大宿舍,再配上獨立衛浴的豪華標準。

  哪怕是在最沒尊嚴的集訓營,也都是四人一間的宿舍。

  現在這群軍官被陳軍畫的大餡餅,誘惑來到了鋼七連,身為一名軍官,也願意在基層連隊做戰士。

  你要是再按基層部隊的標準,給人家整十人一間的宿舍。

  那怎麼都說不過去。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哪怕就按十人一間的宿舍算,突然多出來一整個排,如今的特偵連也根本放不下。

  更別說還有最關鍵的核心,特戰訓練和普通訓練略有不同。

  陳軍既然要打造自己的特戰部隊,哪怕僅僅只是一個排的規模,他也要以最高的規格來訓練。

  那麼殺戮屋、近距離作戰訓練場、室外作戰中心、特訓場等等。

  這些服務於特戰技訓練的訓練場,趁著現在工兵連還沒有撤走,現在就得必須配套的打造出來。

  這個書最近更新在##!!更新!

  否則後續再重新設計建造,將會非常耽誤合成營的戰鬥力形成。

  而對此工兵連的連長也很懵逼。

  他就是按照建築圖開工的,對於能夠打造全軍第一個合成營的基地,他是真的覺得非常的榮幸。

  甚至覺得這很可能就是他這輩子,做過的最牛逼得一件事情。

  結果到了驗收的時候,一百個人的連隊變成了一百三十個人,並且還要多搞一大堆的訓練場。


  這讓他無可奈何!

  可是現在特偵連營區都已經竣工,把它推翻重建是根本不可能的,那就只能在該基礎上進行改造。

  於是乎。

  陳軍代表的工作組一行人,只能立刻前往工兵連的臨時營地,和工兵連的連部眾人進行了緊急磋商。

  從中午一直討論到晚上,討論的時間超過了四個小時。

  最終討論出的兩個方案。

  首先的第一個方案是擴建,也就是在現如今特偵連營區的規格上,再給它加一個排的配置進去。

  然後再去營區周邊的空地上,挑選相應的位置修建其他訓練設施。

  這個方案的優勢是速度更快,可以在儘可能最短的時間裡完工,不耽誤接下來的人員入駐。

  缺點也很明顯。

  那就是後續可能會有一些隱患。

  修修補補出來的東西確實能用,可它的使用感受肯定沒有全新的好,後續必然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

  以一百人為規格設計的營區,住進去一百一十人就飽和了。

  而原本鋼七連加上連部人員,基本上也就是這個人數。

  現在經過各種修修補補之後,強行住進去將近一百五十個人,根本無法保證所有細節全部到位。

  就比如廁所坑位夠不夠?

  儲藏室的儲藏空間夠不夠?

  洗漱淋浴的位置夠不夠用?

  訓練場能不能展得開?

  ……

  等等這些現在都沒法確定,問題只有等後面真的投入到訓練中之後,在使用中才會慢慢的顯露出來。

  第二個方案是新建!

  相當於地球和月球這種模式,在特偵連的旁邊再重新修一個營區,專門提供給特戰排來使用。

  兩者分開,卻又緊密相連。

  缺點就是非常的費時間,按照陳軍的標準打造,起碼得要一個半月的工期。

  畢竟陳軍想要打造的特戰訓練場,大家在會議上聽的就已經雲裡霧裡,完全是他們沒見過的東西。

  修建這些從沒有修建過的設施,肯定是會更加的費時間。

  加上前面幾天還沒法動工,必須等陳軍把設計圖拿出來,他們才能按照設計圖正式開始動工。

  預計一個半月時間的工期,已經是非常的極限。

  且費用又得增加一大筆。

  集團軍能不能夠批得下來,需要多久才能批下來都是未知。

  優點就是不會影響合成營入駐,所有工作都可以按原定計劃那班,按部就班有序的入駐基地。

  多出來的這個特戰排,暫時可以安置在鋼七連老營區。

  等新基地這邊的營區建造完畢,到時候特戰排再轉過來,就能夠無縫對接,迅速融入到合成營體系中。

  副團長周輝民和工兵連的連長,他們倆都比較傾向於擴建。

  這樣能夠快速完工,也更加的省軍費。

  陳軍能夠理解他們倆的心情,畢竟合成營第二階段非常的關鍵,上到集團軍下到連隊的士兵,都在眼巴巴的看著。

  如果這個時候鬧出么蛾子,說要再花一個多月新建營區。

  還真不是個好兆頭!

  可陳軍也有他的想法和顧慮,他更加傾向於新建,現在多花點心思,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寧願前面多辛苦,也不願後面出麻煩。

  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兩方意見,誰也沒有辦法說服對方,這也不是件小事,不能夠輕易的決斷。

  想著正好快要到了晚飯時間,反正還要回團裡面吃晚飯。

  索性一車人就開回了團部。

  既然他們決定不了,那就交給團長來做決斷。

  組長周輝民帶著專員陳軍,直接就干到了團長的辦公室,把遇到的情況和問題,向王團長進行了反映。

  周輝民以為王團長會討論一番,最後才會鄭重的作出決定。

  沒成想王團長聽完情況後,當場拍板就按陳軍說的來,總體工作依舊不變,重新新建一個營區。

  並且表示新建所需要的費用,先由團裡面來全權負責。

  哪怕是大家這個月捏著褲腰帶,工資都放到下個月再發,也得先把新建特戰排營區的錢款湊齊。

  等後續集團軍申報通過,錢款發下來了再補給大家。

  陳軍的話在團長那這麼好使,甚至不惜舉全團之力全力支持,副團長周輝民是真挺無奈。

  還能說啥?

  只能同意陳軍的新建方案。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