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少室山
「大夥!要下雨了,趕緊收衣服!」少林里,一個小和尚呼喊著師兄弟,頂著狂風衝到院子裡去收晾曬的僧衣。
其他的師兄弟還沒來得及趕到院子裡,暴雨已經傾盆而下,小和尚抱著大家的衣服沖回僧房,已經被淋了個落湯雞。
「哈哈哈!」眾人看著他的狼狽樣,紛紛起鬨,小和尚看著自己的樣子,也不由得笑了出來。
「來來來,把衣服脫了把,一會到柴房去生火把衣服和你都烤烤乾!」有兩個師兄弟湊上來,幫小和尚褪下僧衣,擦乾光頭。
小和尚抬起頭,正是李樂山。
三年過去了,樂山不再是那個瘦弱的孩子,已經長成了一個精壯的少年。光頭無法掩飾他清秀的面龐,一身肌肉也正散發著蓬勃的朝氣,在這少室山中快速的成長。
嵩山,乃五嶽之中,天地之中,天下之中。司馬遷曾說「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嶽」。少室山,主峰為嵩山最高,九頂蓮花,一枝獨秀。北魏時,天竺僧人菩提達摩一葦渡江,來到洛陽始傳禪宗,頗得北魏孝文帝禮遇,敕就少室山為佛陀立寺,供給衣食。寺處少室山林中,故得名「少林寺」。
少林寺自從十三棍僧幫助太宗皇帝創立基業之後,已經被朝廷封為護國禪寺,再經過這一兩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在江湖和廟堂都有著巨大影響的勢力,方圓百里,香火鼎盛。
少林寺分為上三院和下三院。
上三院分別是禪、武、禮。其中『禪』是專門研究佛法的僧人組織,其中的有為高僧有不少成為了朝廷的護國法師,甚至參與朝政。而『武』顧名思義是少林的頂樑柱也就是武僧和少林的精粹武學都集中在這裡。『禮』是類似管理的機構,寺廟內所有的開支、工程、人員調度等等都歸禮部管理,雖然表面看上去和少林的禪宗和武學都無關,但卻是最肥的差使。而朝廷中的很多大員也都紛紛把自己的子弟送進少林上三房,為將來攀龍附鳳做好準備。
下三院分別是俗、護、役。『俗』是指少林收納的俗家弟子,因為少林的名聲日盛,想要通過少林揚名立萬的人越來越多,所以很多富商巨賈紛紛花錢將子弟送入少林做俗家弟子。不過俗家弟子在少林不能超過三年,當然也就學不到甚麼高深的武功,但是這些人大多是沽名釣譽,並不在乎真才實學。『護』指的是僧兵或者說護院,大多是一些有潛質的青年弟子練習些基本的武功,充當看門護院的職責。『役』則是負責挑水砍柴、伙房菜園、打掃庭院的工作,是少林寺收留普通百姓的棲身之所。下三院的佼佼者也有機會入選上三院,只是機會寥寥。
上三院、下三院共六院,每院各十六房,共九十六房,每房人數不等,多至二三百人,少的也有二三十人,整個少林寺僧眾不下五千人,可謂規模空前。
果然如王維所說,並不是人人都進得了少林寺,即便有王維的行書,但樂山最初也只是在『役院』幹些挑水掃地的雜活。因為人勤快,又有些武功底子,頗得師傅的喜愛。兩年之後,經過一番篩選,被選入了『武院』,習一些淺顯的功夫。『武院』有兩個小和尚和樂山年紀相仿,意氣相投,一個叫安仁執,一個叫顏季明。
三個人剃度之後的法號分別為:圓通、圓空、圓志。
顏季明的阿爺是魏州的員外,花了錢讓兒子來學些本事。原本做俗家弟子即可,可是顏季明是個篤誠之人,不願學那些皮毛的功夫,這才剃度進了『武院』。安仁執從不曾談及過家事,只說自己是胡人,想多練些中原的武學,有朝一日能夠光宗耀祖。樂山在『役院』打雜的時候還認識了一個小和尚叫圓敬,圓敬不喜習武,卻對佛經佛理非常的精通,很快被選入了上三院的『禪院』。樂山和圓敬交好,加上圓空和圓志,四個人雖然出身不同,環境不同,小小的心靈卻在每日的磨練中走到了一起,結為兄弟。
每日除了操練一些基本的武功之外,聽經頌禪也是必修的功課,一轉眼三年過去了,樂山漸漸開始明白,母親讓自己來少林寺的目的其實並不是學習甚麼《易筋經》、《洗髓經》,而是讓自己通過禪宗的學習平靜心態,忘記仇恨。然而母親可能沒有想到,如今的少林寺已經不是她想像的那樣是一個修心的所在,而是一個名利混雜的大染缸。少林寺的每一個人都各懷心思,各有所圖,勾心鬥角,明爭暗鬥,在這裡要嘛往上爬,要嘛被踩在腳下。少林寺不僅沒有能夠成為樂山修身的淨土,反而讓他見識到了更多的權謀和殘酷。就這麼過了幾年,這一日,三年一次的達摩堂選拔考試再次到來。
武院十六房,每房百十來人,共二千人,先由各房師傅從本房挑選出三人參加考試,共四十八人。初試由這四十八人捉對比試,輸者淘汰,剩餘二十四人參加第二輪複試,複試選題每年不同,最終只能有三人入可以選達摩堂。
入選了達摩堂才有機會研習少林寺最高深的武功,所有人都躍躍欲試,競爭可謂激烈。
圓通、圓空、圓志三人武功和人品都很出眾,是本房師傅的得意弟子,被師傅推薦參加選拔之後,首輪就輕鬆的戰勝了各自對手,攜手面對更大的挑戰。
今年複試被選在一個山洞中進行,此洞處於深山山腹之中,入口為湖水覆蓋,進入之後洞中有洞,九曲迴腸,深不可測,率先找到出口走出山洞的三個人即為優勝。
在這樣一個黑暗和封閉的空間裡,考驗的不僅是每個人的武功,也是適應能力,敏銳、忍耐、團結等各方面的整體素質。
「我們該怎麼辦?」潛水進入山洞之後,其餘二十幾個弟子紛紛散開各自尋找出口去了,只有圓通、圓空、圓志三人先停下來商量。
「分開各自走還是一起走?」圓志問。
「分開走找到出口的可能性更大,一起走如果走錯路,三個人就全軍覆沒了。」圓空按奈不住,希望抓緊時間開始行動。
「不行,考試安排在山洞裡絕對不是讓我們憑運氣找出口這麼簡單,我們必須結合三個人的力量獲勝的希望才更大。」圓通拉住圓空,讓他稍安勿躁,先想清楚了再行動。
「對,師兄說的對。」圓志性格內斂,但關鍵時刻頭腦清醒。
「現在十六房當中只有我們這一房是三個人全部進入了複試,每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個優勢,就比別人多了勝算。」
「好。」圓空見二人說的有理,腦筋一轉道,「洞中黑暗,道路難尋,但是有水的地方必有縫隙,我們不如循水而上,看看有沒有機會。」
三人依言寧心靜氣,辨別了水流的方向,循聲而去。
在轉過一處岩壁之後,山洞豁然開朗,一個巨大的空間出現在眼前,一些早先來到的弟子,紛紛點亮手中的火折,四處摸索著出路。空洞中間有一快大石,仿佛一座高山直抵山洞的頂端,岩石光滑而陡峭,不少弟子正在奮力攀登。
「我們也上吧?」
「等等,看看那些師兄弟的情況再說,免得浪費力氣。」
「你看他們手裡的火折。」
「怎麼?」
「火苗根本不往上竄,說明出口肯定不在上面。」
「對,還是按著水流的方向走吧。」
三人拿定主意,終於在側面發現一個入口,爬行了一段之後離開了剛才那個巨大的空間,來到一個貌似鐘乳石梯田的地方。
「水是從石頭裡滲出來了,好像沒有路了。」圓志摸索了一下,有些失望。
「點一個火折。」圓通從懷裡摸出自己的火折。
「每個人只有一個火折,用了就沒有了。」
「我用了,你們不是還有嘛。」圓通果斷的擦亮火折,四周頓時清晰了起來。
「在那裡。」圓空用手一指,果然在洞的高出又有一個小口。
「上!」
圓志飛身而上,卻旋即掉了下來,「石面太滑,洞口太高,上不去。」
「我再試試。」圓空挺身再上。
「等等,這樣是上不去的,上面沒有著力點。」圓通舉手制止了圓空,「圓空先跳,圓志再跳,圓空下落的時候,圓志向上托他一把,圓空借力便可達到那個洞口的高度。然後我和圓志再重複一次,圓志又可進入洞口。」
「那師兄你呢?」
「你們兩上去之後,一個抓住另一個的雙腳倒掛下來,我再起跳,就能抓住其中一人的手。」
「好辦法,還是師兄聰明。」
三人依計而行,果然沒費多少力氣就進入了頭頂的山洞。洞內狹窄悠長,但明顯已有氣流的傳動。
「要不要用碎石把洞口堵上?」
「不要了。」
「如果他們也通過兩三個人合作的方式豈不是也能達到這裡。」
「人人都是有私心的,並非所有人都願意通力合作。何況到達這裡並不代表就能出去,何必斷了我們自己的退路呢。」
在穿過了狹長的通道之後又來到一個巨大的空洞之中,三人從通道滑入洞底,仿佛又失去了方向。
「怎麼辦?」
「別著急,好像有什麼聲音。」
黑暗中,人的耳朵就會變得特別靈敏,三個人凝神傾聽,發現一些淅淅沙沙的聲音,心越定,聲音越大。
「再點一個火折。」
「是蝙蝠!」
火折一亮,洞頂黑壓壓一片掛滿了成千上萬的蝙蝠,形狀可怕。圓志拾起幾塊碎石,手腕一抖,直飛洞頂的蝙蝠群,一陣騷動之後,大批的蝙蝠仿佛黑色的旋風一般呼嘯而起,在洞中盤旋一會之後直飛出去。
「出口一定在那邊。」三人指著蝙蝠飛去的方向異口同聲。
沿著石壁上的天然凸起,師兄弟三人朝著蝙蝠飛去的位置逐步往上攀登。在又繞過幾個大大小小的山洞之後,前面已經漸漸的有了一絲微弱的亮光。
「到了!」三個人不由得興奮不已。
就在此時,一群由洞外飛回來的蝙蝠突然從石壁的拐角飛回來,和走在最前面的圓志撞了個正著,圓志一個吃驚,站立不穩,踉踉蹌蹌的由石壁上跌落了下去。
「哎呀,不好。」身後的圓通大呼不妙,立刻俯身伸手去抓,一把揪住了圓志背上的僧袍,但是自己也被帶的往下墜去。圓空見勢又從背後拉住了圓通的手臂,三個人就這麼懸在半空。
「師兄,你鬆手吧,這樣我們三個都會掉下去。」最下面的圓志大喊著。
「不行,要死一塊死。」圓通提了兩次真氣想把圓志拉上來,但是身體懸空,根本無法發力。
「師兄,我快堅持不住了,怎麼辦?」石壁上的天然棧道非常下載,圓空在兩個人體重的下拉之下,已經站立不住。
「圓空,你鬆手。」圓通果斷的做出決定。
「那你們?」
「你快點順著亮光出去,找師傅和其他人來救我們,如果我們三個全掉下去就徹底沒希望了。」
「好吧。」圓空咬了咬牙,終於放開了手,同時立刻從懷裡掏出剩下的最後一個火折點亮朝著兩位師兄墜落的方向擲去,「師兄,接著火折,我馬上就去找人。」說完,扶著被拉脫臼的手臂,貼著石壁向光亮處走去。
圓通和圓志直線向洞底墜落,一片黑暗之中突然有一束火光閃現,是圓空擲下的火折。順著亮光二人向下一看,山洞依然深不見底,想要藉助山壁提氣上縱,無奈山體儘是青苔和泉水,滑不立足,二人在磕磕碰碰之中繼續下落。就在二人絕望之際,有一雙大手撐住二人的腰間,減緩了他們的下墜之勢,二人正自驚訝和狐疑,卻已慢慢的落到了平地之上,轉頭借著最後一點火折之光一看,一位鶴髮長髯、衣衫襤褸的老者正站在他們的身後。
圓通和圓志猶豫了一下,不知道這樣一個鬼魅的山洞裡怎麼會有這麼鬼魅的人存在,但是還是隨即拜倒說道:「感謝前輩的救命之恩。」
「起來吧。」老人的微笑消失在熄滅的火光中,「看樣子你們是少林弟子。」
「正是。」
「前輩您?」
「我也曾經算是少林弟子,哈哈。」笑聲清澈爽朗,迴蕩四壁,「可惜現在頭髮都長了。」
「原來是前輩大師,請受弟子一拜。」二人一聽說是少林的前輩,立刻放下戒備,再次拜倒。
「請教大師法號。」
「呵呵,不提也罷,除了呆在這少林後山的山洞裡之外,我已經和少林沒有任何的聯繫了。」
大師哈哈大笑,話鋒一轉道:「現在少林誰是掌門。」
「無過大師。」
「哈哈,無過終於如願以償了。」
「大師難道和掌門是師兄弟?大師又怎麼會在這裡?」二人沒有想到眼前之人竟然和師祖同輩。
「不提了,我喜歡這裡。」黑暗中已經看不清大師的容貌,只能聽見他的聲音說道,「到是你們為什麼會到這裡來?」
「達摩堂的選拔在這裡進行,最先出洞的弟子就可以入選。」
「原來又是這些花樣,連這個山洞都被他們用上了,看來我也不能久留了,哎。」
「前輩乃高人,不知道能不能送弟子二人回到洞頂,我們還有贏得選拔的希望。」
「哈哈,入選達摩堂真的那麼好嘛?好,我送你們上去,但我看你們本性純良,有一句話要提醒你們,少林寺並非清靜之地,你們自己要放量招子,好自為之。」
「謝謝大師指點。」
話音未落,二人已被大師如同老鷹捉小雞一般提遛起來,空氣流動的聲音在耳邊滑過,光線也越來越亮,幾個縱躍之後,三人已回到了剛才跌落的崖壁之上,圓通和圓志驚的渾身冷汗,心中不由得佩服不已。
「記住,不要和任何人提起我,就說是你們自己爬上來的。」透過微弱的光亮,大師的面龐慈祥中透露著威嚴。
「弟子遵命。」圓通和圓志恭身再拜,大師單手輕輕的一托,二人把持不住,倒退幾步。
「去吧,年輕人,我們後會有期。」影子一閃,大師再次消失在黑暗當中。圓通和圓志心懷驚喜和感激朝著洞口走去,前面仿佛是一片光明,卻刺的二人睜不開眼睛。
其他的師兄弟還沒來得及趕到院子裡,暴雨已經傾盆而下,小和尚抱著大家的衣服沖回僧房,已經被淋了個落湯雞。
「哈哈哈!」眾人看著他的狼狽樣,紛紛起鬨,小和尚看著自己的樣子,也不由得笑了出來。
「來來來,把衣服脫了把,一會到柴房去生火把衣服和你都烤烤乾!」有兩個師兄弟湊上來,幫小和尚褪下僧衣,擦乾光頭。
小和尚抬起頭,正是李樂山。
三年過去了,樂山不再是那個瘦弱的孩子,已經長成了一個精壯的少年。光頭無法掩飾他清秀的面龐,一身肌肉也正散發著蓬勃的朝氣,在這少室山中快速的成長。
嵩山,乃五嶽之中,天地之中,天下之中。司馬遷曾說「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嶽」。少室山,主峰為嵩山最高,九頂蓮花,一枝獨秀。北魏時,天竺僧人菩提達摩一葦渡江,來到洛陽始傳禪宗,頗得北魏孝文帝禮遇,敕就少室山為佛陀立寺,供給衣食。寺處少室山林中,故得名「少林寺」。
少林寺自從十三棍僧幫助太宗皇帝創立基業之後,已經被朝廷封為護國禪寺,再經過這一兩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在江湖和廟堂都有著巨大影響的勢力,方圓百里,香火鼎盛。
少林寺分為上三院和下三院。
上三院分別是禪、武、禮。其中『禪』是專門研究佛法的僧人組織,其中的有為高僧有不少成為了朝廷的護國法師,甚至參與朝政。而『武』顧名思義是少林的頂樑柱也就是武僧和少林的精粹武學都集中在這裡。『禮』是類似管理的機構,寺廟內所有的開支、工程、人員調度等等都歸禮部管理,雖然表面看上去和少林的禪宗和武學都無關,但卻是最肥的差使。而朝廷中的很多大員也都紛紛把自己的子弟送進少林上三房,為將來攀龍附鳳做好準備。
下三院分別是俗、護、役。『俗』是指少林收納的俗家弟子,因為少林的名聲日盛,想要通過少林揚名立萬的人越來越多,所以很多富商巨賈紛紛花錢將子弟送入少林做俗家弟子。不過俗家弟子在少林不能超過三年,當然也就學不到甚麼高深的武功,但是這些人大多是沽名釣譽,並不在乎真才實學。『護』指的是僧兵或者說護院,大多是一些有潛質的青年弟子練習些基本的武功,充當看門護院的職責。『役』則是負責挑水砍柴、伙房菜園、打掃庭院的工作,是少林寺收留普通百姓的棲身之所。下三院的佼佼者也有機會入選上三院,只是機會寥寥。
上三院、下三院共六院,每院各十六房,共九十六房,每房人數不等,多至二三百人,少的也有二三十人,整個少林寺僧眾不下五千人,可謂規模空前。
果然如王維所說,並不是人人都進得了少林寺,即便有王維的行書,但樂山最初也只是在『役院』幹些挑水掃地的雜活。因為人勤快,又有些武功底子,頗得師傅的喜愛。兩年之後,經過一番篩選,被選入了『武院』,習一些淺顯的功夫。『武院』有兩個小和尚和樂山年紀相仿,意氣相投,一個叫安仁執,一個叫顏季明。
三個人剃度之後的法號分別為:圓通、圓空、圓志。
顏季明的阿爺是魏州的員外,花了錢讓兒子來學些本事。原本做俗家弟子即可,可是顏季明是個篤誠之人,不願學那些皮毛的功夫,這才剃度進了『武院』。安仁執從不曾談及過家事,只說自己是胡人,想多練些中原的武學,有朝一日能夠光宗耀祖。樂山在『役院』打雜的時候還認識了一個小和尚叫圓敬,圓敬不喜習武,卻對佛經佛理非常的精通,很快被選入了上三院的『禪院』。樂山和圓敬交好,加上圓空和圓志,四個人雖然出身不同,環境不同,小小的心靈卻在每日的磨練中走到了一起,結為兄弟。
每日除了操練一些基本的武功之外,聽經頌禪也是必修的功課,一轉眼三年過去了,樂山漸漸開始明白,母親讓自己來少林寺的目的其實並不是學習甚麼《易筋經》、《洗髓經》,而是讓自己通過禪宗的學習平靜心態,忘記仇恨。然而母親可能沒有想到,如今的少林寺已經不是她想像的那樣是一個修心的所在,而是一個名利混雜的大染缸。少林寺的每一個人都各懷心思,各有所圖,勾心鬥角,明爭暗鬥,在這裡要嘛往上爬,要嘛被踩在腳下。少林寺不僅沒有能夠成為樂山修身的淨土,反而讓他見識到了更多的權謀和殘酷。就這麼過了幾年,這一日,三年一次的達摩堂選拔考試再次到來。
武院十六房,每房百十來人,共二千人,先由各房師傅從本房挑選出三人參加考試,共四十八人。初試由這四十八人捉對比試,輸者淘汰,剩餘二十四人參加第二輪複試,複試選題每年不同,最終只能有三人入可以選達摩堂。
入選了達摩堂才有機會研習少林寺最高深的武功,所有人都躍躍欲試,競爭可謂激烈。
圓通、圓空、圓志三人武功和人品都很出眾,是本房師傅的得意弟子,被師傅推薦參加選拔之後,首輪就輕鬆的戰勝了各自對手,攜手面對更大的挑戰。
今年複試被選在一個山洞中進行,此洞處於深山山腹之中,入口為湖水覆蓋,進入之後洞中有洞,九曲迴腸,深不可測,率先找到出口走出山洞的三個人即為優勝。
在這樣一個黑暗和封閉的空間裡,考驗的不僅是每個人的武功,也是適應能力,敏銳、忍耐、團結等各方面的整體素質。
「我們該怎麼辦?」潛水進入山洞之後,其餘二十幾個弟子紛紛散開各自尋找出口去了,只有圓通、圓空、圓志三人先停下來商量。
「分開各自走還是一起走?」圓志問。
「分開走找到出口的可能性更大,一起走如果走錯路,三個人就全軍覆沒了。」圓空按奈不住,希望抓緊時間開始行動。
「不行,考試安排在山洞裡絕對不是讓我們憑運氣找出口這麼簡單,我們必須結合三個人的力量獲勝的希望才更大。」圓通拉住圓空,讓他稍安勿躁,先想清楚了再行動。
「對,師兄說的對。」圓志性格內斂,但關鍵時刻頭腦清醒。
「現在十六房當中只有我們這一房是三個人全部進入了複試,每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個優勢,就比別人多了勝算。」
「好。」圓空見二人說的有理,腦筋一轉道,「洞中黑暗,道路難尋,但是有水的地方必有縫隙,我們不如循水而上,看看有沒有機會。」
三人依言寧心靜氣,辨別了水流的方向,循聲而去。
在轉過一處岩壁之後,山洞豁然開朗,一個巨大的空間出現在眼前,一些早先來到的弟子,紛紛點亮手中的火折,四處摸索著出路。空洞中間有一快大石,仿佛一座高山直抵山洞的頂端,岩石光滑而陡峭,不少弟子正在奮力攀登。
「我們也上吧?」
「等等,看看那些師兄弟的情況再說,免得浪費力氣。」
「你看他們手裡的火折。」
「怎麼?」
「火苗根本不往上竄,說明出口肯定不在上面。」
「對,還是按著水流的方向走吧。」
三人拿定主意,終於在側面發現一個入口,爬行了一段之後離開了剛才那個巨大的空間,來到一個貌似鐘乳石梯田的地方。
「水是從石頭裡滲出來了,好像沒有路了。」圓志摸索了一下,有些失望。
「點一個火折。」圓通從懷裡摸出自己的火折。
「每個人只有一個火折,用了就沒有了。」
「我用了,你們不是還有嘛。」圓通果斷的擦亮火折,四周頓時清晰了起來。
「在那裡。」圓空用手一指,果然在洞的高出又有一個小口。
「上!」
圓志飛身而上,卻旋即掉了下來,「石面太滑,洞口太高,上不去。」
「我再試試。」圓空挺身再上。
「等等,這樣是上不去的,上面沒有著力點。」圓通舉手制止了圓空,「圓空先跳,圓志再跳,圓空下落的時候,圓志向上托他一把,圓空借力便可達到那個洞口的高度。然後我和圓志再重複一次,圓志又可進入洞口。」
「那師兄你呢?」
「你們兩上去之後,一個抓住另一個的雙腳倒掛下來,我再起跳,就能抓住其中一人的手。」
「好辦法,還是師兄聰明。」
三人依計而行,果然沒費多少力氣就進入了頭頂的山洞。洞內狹窄悠長,但明顯已有氣流的傳動。
「要不要用碎石把洞口堵上?」
「不要了。」
「如果他們也通過兩三個人合作的方式豈不是也能達到這裡。」
「人人都是有私心的,並非所有人都願意通力合作。何況到達這裡並不代表就能出去,何必斷了我們自己的退路呢。」
在穿過了狹長的通道之後又來到一個巨大的空洞之中,三人從通道滑入洞底,仿佛又失去了方向。
「怎麼辦?」
「別著急,好像有什麼聲音。」
黑暗中,人的耳朵就會變得特別靈敏,三個人凝神傾聽,發現一些淅淅沙沙的聲音,心越定,聲音越大。
「再點一個火折。」
「是蝙蝠!」
火折一亮,洞頂黑壓壓一片掛滿了成千上萬的蝙蝠,形狀可怕。圓志拾起幾塊碎石,手腕一抖,直飛洞頂的蝙蝠群,一陣騷動之後,大批的蝙蝠仿佛黑色的旋風一般呼嘯而起,在洞中盤旋一會之後直飛出去。
「出口一定在那邊。」三人指著蝙蝠飛去的方向異口同聲。
沿著石壁上的天然凸起,師兄弟三人朝著蝙蝠飛去的位置逐步往上攀登。在又繞過幾個大大小小的山洞之後,前面已經漸漸的有了一絲微弱的亮光。
「到了!」三個人不由得興奮不已。
就在此時,一群由洞外飛回來的蝙蝠突然從石壁的拐角飛回來,和走在最前面的圓志撞了個正著,圓志一個吃驚,站立不穩,踉踉蹌蹌的由石壁上跌落了下去。
「哎呀,不好。」身後的圓通大呼不妙,立刻俯身伸手去抓,一把揪住了圓志背上的僧袍,但是自己也被帶的往下墜去。圓空見勢又從背後拉住了圓通的手臂,三個人就這麼懸在半空。
「師兄,你鬆手吧,這樣我們三個都會掉下去。」最下面的圓志大喊著。
「不行,要死一塊死。」圓通提了兩次真氣想把圓志拉上來,但是身體懸空,根本無法發力。
「師兄,我快堅持不住了,怎麼辦?」石壁上的天然棧道非常下載,圓空在兩個人體重的下拉之下,已經站立不住。
「圓空,你鬆手。」圓通果斷的做出決定。
「那你們?」
「你快點順著亮光出去,找師傅和其他人來救我們,如果我們三個全掉下去就徹底沒希望了。」
「好吧。」圓空咬了咬牙,終於放開了手,同時立刻從懷裡掏出剩下的最後一個火折點亮朝著兩位師兄墜落的方向擲去,「師兄,接著火折,我馬上就去找人。」說完,扶著被拉脫臼的手臂,貼著石壁向光亮處走去。
圓通和圓志直線向洞底墜落,一片黑暗之中突然有一束火光閃現,是圓空擲下的火折。順著亮光二人向下一看,山洞依然深不見底,想要藉助山壁提氣上縱,無奈山體儘是青苔和泉水,滑不立足,二人在磕磕碰碰之中繼續下落。就在二人絕望之際,有一雙大手撐住二人的腰間,減緩了他們的下墜之勢,二人正自驚訝和狐疑,卻已慢慢的落到了平地之上,轉頭借著最後一點火折之光一看,一位鶴髮長髯、衣衫襤褸的老者正站在他們的身後。
圓通和圓志猶豫了一下,不知道這樣一個鬼魅的山洞裡怎麼會有這麼鬼魅的人存在,但是還是隨即拜倒說道:「感謝前輩的救命之恩。」
「起來吧。」老人的微笑消失在熄滅的火光中,「看樣子你們是少林弟子。」
「正是。」
「前輩您?」
「我也曾經算是少林弟子,哈哈。」笑聲清澈爽朗,迴蕩四壁,「可惜現在頭髮都長了。」
「原來是前輩大師,請受弟子一拜。」二人一聽說是少林的前輩,立刻放下戒備,再次拜倒。
「請教大師法號。」
「呵呵,不提也罷,除了呆在這少林後山的山洞裡之外,我已經和少林沒有任何的聯繫了。」
大師哈哈大笑,話鋒一轉道:「現在少林誰是掌門。」
「無過大師。」
「哈哈,無過終於如願以償了。」
「大師難道和掌門是師兄弟?大師又怎麼會在這裡?」二人沒有想到眼前之人竟然和師祖同輩。
「不提了,我喜歡這裡。」黑暗中已經看不清大師的容貌,只能聽見他的聲音說道,「到是你們為什麼會到這裡來?」
「達摩堂的選拔在這裡進行,最先出洞的弟子就可以入選。」
「原來又是這些花樣,連這個山洞都被他們用上了,看來我也不能久留了,哎。」
「前輩乃高人,不知道能不能送弟子二人回到洞頂,我們還有贏得選拔的希望。」
「哈哈,入選達摩堂真的那麼好嘛?好,我送你們上去,但我看你們本性純良,有一句話要提醒你們,少林寺並非清靜之地,你們自己要放量招子,好自為之。」
「謝謝大師指點。」
話音未落,二人已被大師如同老鷹捉小雞一般提遛起來,空氣流動的聲音在耳邊滑過,光線也越來越亮,幾個縱躍之後,三人已回到了剛才跌落的崖壁之上,圓通和圓志驚的渾身冷汗,心中不由得佩服不已。
「記住,不要和任何人提起我,就說是你們自己爬上來的。」透過微弱的光亮,大師的面龐慈祥中透露著威嚴。
「弟子遵命。」圓通和圓志恭身再拜,大師單手輕輕的一托,二人把持不住,倒退幾步。
「去吧,年輕人,我們後會有期。」影子一閃,大師再次消失在黑暗當中。圓通和圓志心懷驚喜和感激朝著洞口走去,前面仿佛是一片光明,卻刺的二人睜不開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