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棋子
韋見素的宅邸位於平康坊中,這平康坊可是長安城中數一數二,風流藪澤的地方,韋見素的政敵李林甫的大宅也坐落在這裡。平康坊的西北面緊鄰皇城,西面與務本坊相望,那裡有國子監和孔廟太學,東鄰東市,北與崇仁坊春明大道相隔,南面的宣陽坊住著新貴楊國忠和虢國夫人。有趣的是,此坊入北門東回有三曲,稱南曲(前曲)、中曲、北曲(循坊牆一曲),為諸伎聚集之地。北曲彩樓高聳立、中曲獨門獨院、南曲霄台林立。宰相,貴戚,詩人,歌妓,士子,俠少,灼灼其華,蜂屯蟻聚,便是半個盛唐。
此時韋宅大小姐的廂房裡,當朝工部侍郎、尚書右丞韋見素正在和大女兒韋晴聊家常。剛剛過完正月十五,各家各戶都在為新一年的家務做著準備,然而這對父女談論的顯然不是這些問題。
「阿爺,最近青城的事情有什麼進展嘛?」
「派出去的人四處查探了,都沒有那個龍夢雲的下落。」
「有三、四個月了吧。」
「嗯,最後只在靈州見過他,便銷聲匿跡了。」韋見素無奈地點點頭,神情中有一絲的不安。
「其實您不是說過,目的就是讓這個東西消失,我們都找不到,也沒人找的到,阿爺何必憂心。」
「此言差已,此物消失就必須消失的乾乾淨淨,連同知道此中秘密的人都必須徹底的消失。」韋見素搖搖頭,沉吟道,「失落在江湖之中總是心頭大患。」
「此物干係如此重大,難怪阿爺始終不願意告訴我這青城之寶到底是什麼東西。」
「嗯,阿爺知道晴兒想為阿爺分憂,但有些事情,知道了未必是好事。」
「晴兒明白,但是找不到龍夢雲,該如何是好,看到阿爺日夜焦慮,晴兒恨自己不是男兒身,不能出去為您尋找,為您分憂。」
「晴兒的智慧已經超過很多男子,阿爺已經很心慰了。」
「阿爺特意來女兒閨房,是不是有事吩咐?」韋晴冰雪聰明,更是了解自己阿爺的性子。
「柴房那個小雜役,他們說是你弄回來的?」
「他只是女兒在街上撿來的一個小叫花子,阿爺怎會問起這個?」
「那天你妹妹無意之間和他打鬥的時候,我正好和老二在院子裡,老二說他有些武功底子。」
「竟有此等事?」
「來歷不明,還會武功,可不要留什麼後患。」
「女兒知道了,這就叫人去料理乾淨!」
「你妹妹呢?」
「她去獨孤駙馬府找靜樂公主玩去了。」
韋見素沉吟了一聲沒有繼續往下說。
韋晴見父親面色不好,又問道:「我看阿爺氣色不是很好,是不是朝堂上又受了李林甫的擠兌?」
「這李林甫忒的猖狂,仗著聖人寵信,專橫跋扈。從前還有張九齡宰相與其分庭抗禮,自從張宰被黜之後,李林甫更是隻手遮天。」韋見素手拍桌子,站了起來。
「為父好不容易和禮部尚書沈既濟一起勸說聖人下詔,令四海之內有一技之長的人才全部匯集到京師參加朝廷選拔,重現貞觀盛世。卻不料這李林甫心胸狹窄,妒賢嫉能,怕天下有志之士當著聖人揭他的短,把選拔人才之事攬在了自己身上。」
「由他去選,自然是沒有人能夠面聖了。」
「他對前來應試的人才故意刁難,把詩詞歌賦等統統過了一遍,篩選下來,竟然沒有一個人中選。不僅如此,李林甫還將此事向皇帝上報,並向聖人道賀,聲稱『野無遺賢』。
「女兒愚鈍,何為『野無遺賢』?」
「就是說當今萬歲已經把全天下的能人志士都網羅到了朝中,在民間已經沒有一個人才了。」韋見素越說越氣,聲音已經有些微微發抖了。
「這批人當中是否真有人才?」
「當然有不少,為父粗略看過的詩書文章里,就有好些頗有見地,假以時日,必成國之棟樑,可惜,可惜……現在他們的詩書文章只能拿去給你的小妹妹玩賞了。」
「這樣下去,李林甫豈不是更加為所欲為,之前我聽說他連太子都敢彈劾......」
「為父擔心這樣下去,不僅為父的身家堪憂,大唐的國運也會蒙塵。」韋見素手攆長髯緩緩的說道,「阿爺與李林甫不睦,這斯得聖寵,太子都不放在眼裡。」
「阿爺自小便跟著聖人,平韋後之亂、誅太平一黨都有阿爺的汗馬功勞,聖人最是信任阿爺,阿爺何懼那哥奴。」
「休要胡言,李相的小名是你叫的嘛?」韋見素制止了女兒,接著說道,「你不了解我們這位聖人,不要說我們這些臣子,就是當年與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他都不放心。如今阿爺若欲與李林甫制衡,必須在朝堂內外合縱連橫。」
「阿爺的意思是?」
「朝中多是趨炎附勢之輩,除了阿爺和幾位老臣,其餘都站在李林甫那邊,如今只能聯合藩鎮。」
「據女兒所知,現在各藩鎮的節度使都是些胡人,素來與阿爺並無交往,要如何與他們聯手?」
「晴兒所言不錯,如今藩鎮儘是些胡人,也是拜那李林甫所賜。想那開元之初,御邊的都是些忠厚名將,郭知運,張手珪,牛仙客,王忠嗣,各個都是出可為帥,入可為相之材。可正是這些人讓沒有邊功的李林甫感到了威脅,所以他建言皇帝讓出身外族,卻又不識字的胡人擔任邊將,所謂『以夷治夷』。這些人即便立了戰功得到皇帝賞識,但是孤立無黨,目不識丁,也不怕他們威脅到自己宰相的位子。」
「阿爺既如此說,那麼這些莽夫之中有值得阿爺結交之人?」
「如今確有一人。」
「是何人?」
「此人名叫安祿山,是粟特族,幽州刺史張守珪的義子。驍勇善戰,屢建功勳,這幾年頗得聖人喜愛,領平盧節度使和范陽節度使於一身,步步高升、炙手可熱。」
「女兒聽說過此人,最近坊間傳聞,他比當今貴妃年長了快二十歲,卻認貴妃為養母,只為了更得皇帝的寵信。」
「這安祿山手握兵權,又得皇帝和貴妃的寵信,這也是為父為什麼要拉攏他,只有與這樣的人結盟,才能與李林甫分庭抗禮。」
韋見素正和女兒說話,卻沒想到陳一姐剛好來給大小姐房中送炭火。韋見素父女說要除掉樂山的話,剛好被經過廊下的她聽了個分明。一姐心中一慌,把碳放在院中,匆匆的跑回柴房給樂山通風報信。
韋見素隱約覺得院中有人影晃動,停頓了一下不說話了。
「阿爺跟女兒說這麼多,是要女兒做些什麼嘛?」韋晴並沒有發覺什麼動靜,以為父親是在等著自己主動表態。
「我要你嫁給安祿山的兒子。」韋見素推開窗往外看了看,只看到一籃炭火,確定無人,便轉回身,表情嚴肅地對女兒說道。
「什麼……」
「阿爺需要你幫阿爺完成這合縱連橫!」
「可是我......」韋晴早已心有所屬,可是她知道命運並不在自己手裡。
「你剛剛說你妹妹去駙馬府了,你知道為何獨孤明的女兒小小年紀就被皇帝封了靜樂公主嘛?」韋見素麵色凝重的說道,「就是因為皇帝要她下嫁契丹可汗李懷秀。」
「連皇帝的外孫女都可以去和親,你更要做阿爺的左膀右臂。」見韋晴沉默不語,韋見素只有軟硬兼施。
韋晴心裡一片冰冷,但她明白,生在皇族宗氏的女人,都只不過是棋子,用來交換的棋子。
放下韋見素父女的對話不說,但說陳一姐在大小姐的房門外無意間聽見韋氏父女的對話,得知二人要對樂山下手,一時間心慌意亂,手忙腳亂的奔回到柴房。柴房裡,樂山正在劈柴,一姐衝過去,一把奪過他手上的斧子扔在地上。
「樂山,快逃吧,老爺他們要殺你。」
「什麼?」樂山有點懵了。
「我剛才聽到老爺和大小姐說你是奸細,要來抓你,說不定還會殺了你,你快跑吧。」
「怎麼會這樣,老爺那天不是還救了我嘛?」
「不要再說,沒時間了,他們很快就要來了,你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可是……」樂山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撞的暈頭轉向,不知所措。
「快走!」陳一姐拉著樂山衝進柴房,給樂山收拾了兩件衣服塞進包裹,然後把自己身上所有值錢的東西褪下來塞到了樂山的懷裡。
「我只有這麼多,無論你去哪,只要能活著,我能幫你的也只有這麼多。」陳一姐慌亂的有些語無倫次,只顧著把樂山往外推。
「一姐,我……我們還能再見面嘛?」事發突然,樂山有些依依不捨。
「不知道,只要活著,也許會的吧。」
「等一下!」樂山停住了腳步,握住陳一姐的手,心裡的酸甜苦辣仿佛混雜在一起的難受,他把包裹先塞到一姐的懷裡,然後從脖子上取下藏在衣服里的玉佩。「一姐,你對我這麼好,我沒有什麼可以送你的,只有母親留下的一個玉佩。」
四目相對,兩個人的眼淚都已經流下來了。
陳一姐望著樂山的眼睛,鄭重的把玉佩塞在懷裡,然後把包裹遞給他,用手摸著樂山的臉說道:「阿弟,我們一定會再見面的。」
「不如我們一起走吧!」樂山突然抓住陳一姐的手說道。
陳一姐愣了一下,隨即說道:「不行,我不能走,我會拖累你,一個都逃不了,別說了,你快走吧。」
陳一姐使勁的推著樂山溜出了韋見素的府邸,就在這春寒料峭的早春里,樂山再次踏上了流浪的路,一段亂世里純潔而短暫的感情就這麼輕易的隨著寒風飄零了。
一姐把樂山送走之後,慌亂的回到柴房,韋晴派來的幾個爪牙已經恭候多時,得知樂山已經逃走,不由分說,把一姐綁了起來送進了府里的地牢。經過一天一夜的刑訊逼供、黑暗和恐懼之後,陳一姐傷痕累累,但確實說不出個一二,於是便被丟回了柴房。
過了一兩天,二小姐也知道了小雜役偷偷溜走、陳一姐被責罰的事情,偷偷的帶著一些吃的,溜到柴房來看望陳一姐。
天氣寒冷,陳一姐傷後無人照看,已經奄奄一息,看到二小姐來探望,感激的淚流滿面,勉強的支撐起身體和二小姐說話。
「你怎麼這麼傻,為了一個小小花子弄成這樣?」韋雪看著陳一姐可憐,自己也紅了眼睛。別看她平時刁蠻的樣子,內心卻是個簡單善良的小女孩。
「他是個好孩子,老爺、小姐不要再為難他。」
「你這又是何苦呢,快把這些吃了吧。」韋雪把自己偷偷帶來的東西塞在陳一姐的懷裡。
「二小姐,你也是個好人。」陳一姐的聲音和雙手都有些顫抖,「這些年,你一直都對我很好。」
「不要說了,趕緊吃東西,好起來去向阿爺求情。」
「二小姐。」陳一姐已經泣不成聲,說不出話來,她知道自己已經快不行了,心中愈發地感激韋雪。
陳一姐顫抖著從懷裡取出了樂山給她的玉佩,這是她唯一擁有、覺得珍貴的東西。一姐把玉佩遞給韋雪,聲音微弱的說道:「二小姐,你拿著。」
「我不要!」韋雪什麼好東西沒見過,又怎麼會要一個雜役的勞什子。
「二小姐對我好,我沒什麼可以報答的,這是我唯一珍貴的東西,我快不行了,二小姐就幫我收著吧,算是了了我的心愿。」
「好吧,那我先幫你收著。」二小姐看了看玉佩,竟然發現出奇的精緻,握在手裡有一股暖氣傳遍全身。這不像是陳一姐能夠擁有之物,正想詢問來歷,卻被一姐打斷了。
「二小姐快些回去吧,老爺要是知道你來我這,要責罰你的。」
「阿爺不會的,我這就去求他開恩,找郎中來瞧你。」
韋雪走了,去向韋見素求情,韋見素又焉能理會她,兩天之後,陳一姐死在了柴房,結束了她短暫而悽苦的一生。
此時韋宅大小姐的廂房裡,當朝工部侍郎、尚書右丞韋見素正在和大女兒韋晴聊家常。剛剛過完正月十五,各家各戶都在為新一年的家務做著準備,然而這對父女談論的顯然不是這些問題。
「阿爺,最近青城的事情有什麼進展嘛?」
「派出去的人四處查探了,都沒有那個龍夢雲的下落。」
「有三、四個月了吧。」
「嗯,最後只在靈州見過他,便銷聲匿跡了。」韋見素無奈地點點頭,神情中有一絲的不安。
「其實您不是說過,目的就是讓這個東西消失,我們都找不到,也沒人找的到,阿爺何必憂心。」
「此言差已,此物消失就必須消失的乾乾淨淨,連同知道此中秘密的人都必須徹底的消失。」韋見素搖搖頭,沉吟道,「失落在江湖之中總是心頭大患。」
「此物干係如此重大,難怪阿爺始終不願意告訴我這青城之寶到底是什麼東西。」
「嗯,阿爺知道晴兒想為阿爺分憂,但有些事情,知道了未必是好事。」
「晴兒明白,但是找不到龍夢雲,該如何是好,看到阿爺日夜焦慮,晴兒恨自己不是男兒身,不能出去為您尋找,為您分憂。」
「晴兒的智慧已經超過很多男子,阿爺已經很心慰了。」
「阿爺特意來女兒閨房,是不是有事吩咐?」韋晴冰雪聰明,更是了解自己阿爺的性子。
「柴房那個小雜役,他們說是你弄回來的?」
「他只是女兒在街上撿來的一個小叫花子,阿爺怎會問起這個?」
「那天你妹妹無意之間和他打鬥的時候,我正好和老二在院子裡,老二說他有些武功底子。」
「竟有此等事?」
「來歷不明,還會武功,可不要留什麼後患。」
「女兒知道了,這就叫人去料理乾淨!」
「你妹妹呢?」
「她去獨孤駙馬府找靜樂公主玩去了。」
韋見素沉吟了一聲沒有繼續往下說。
韋晴見父親面色不好,又問道:「我看阿爺氣色不是很好,是不是朝堂上又受了李林甫的擠兌?」
「這李林甫忒的猖狂,仗著聖人寵信,專橫跋扈。從前還有張九齡宰相與其分庭抗禮,自從張宰被黜之後,李林甫更是隻手遮天。」韋見素手拍桌子,站了起來。
「為父好不容易和禮部尚書沈既濟一起勸說聖人下詔,令四海之內有一技之長的人才全部匯集到京師參加朝廷選拔,重現貞觀盛世。卻不料這李林甫心胸狹窄,妒賢嫉能,怕天下有志之士當著聖人揭他的短,把選拔人才之事攬在了自己身上。」
「由他去選,自然是沒有人能夠面聖了。」
「他對前來應試的人才故意刁難,把詩詞歌賦等統統過了一遍,篩選下來,竟然沒有一個人中選。不僅如此,李林甫還將此事向皇帝上報,並向聖人道賀,聲稱『野無遺賢』。
「女兒愚鈍,何為『野無遺賢』?」
「就是說當今萬歲已經把全天下的能人志士都網羅到了朝中,在民間已經沒有一個人才了。」韋見素越說越氣,聲音已經有些微微發抖了。
「這批人當中是否真有人才?」
「當然有不少,為父粗略看過的詩書文章里,就有好些頗有見地,假以時日,必成國之棟樑,可惜,可惜……現在他們的詩書文章只能拿去給你的小妹妹玩賞了。」
「這樣下去,李林甫豈不是更加為所欲為,之前我聽說他連太子都敢彈劾......」
「為父擔心這樣下去,不僅為父的身家堪憂,大唐的國運也會蒙塵。」韋見素手攆長髯緩緩的說道,「阿爺與李林甫不睦,這斯得聖寵,太子都不放在眼裡。」
「阿爺自小便跟著聖人,平韋後之亂、誅太平一黨都有阿爺的汗馬功勞,聖人最是信任阿爺,阿爺何懼那哥奴。」
「休要胡言,李相的小名是你叫的嘛?」韋見素制止了女兒,接著說道,「你不了解我們這位聖人,不要說我們這些臣子,就是當年與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他都不放心。如今阿爺若欲與李林甫制衡,必須在朝堂內外合縱連橫。」
「阿爺的意思是?」
「朝中多是趨炎附勢之輩,除了阿爺和幾位老臣,其餘都站在李林甫那邊,如今只能聯合藩鎮。」
「據女兒所知,現在各藩鎮的節度使都是些胡人,素來與阿爺並無交往,要如何與他們聯手?」
「晴兒所言不錯,如今藩鎮儘是些胡人,也是拜那李林甫所賜。想那開元之初,御邊的都是些忠厚名將,郭知運,張手珪,牛仙客,王忠嗣,各個都是出可為帥,入可為相之材。可正是這些人讓沒有邊功的李林甫感到了威脅,所以他建言皇帝讓出身外族,卻又不識字的胡人擔任邊將,所謂『以夷治夷』。這些人即便立了戰功得到皇帝賞識,但是孤立無黨,目不識丁,也不怕他們威脅到自己宰相的位子。」
「阿爺既如此說,那麼這些莽夫之中有值得阿爺結交之人?」
「如今確有一人。」
「是何人?」
「此人名叫安祿山,是粟特族,幽州刺史張守珪的義子。驍勇善戰,屢建功勳,這幾年頗得聖人喜愛,領平盧節度使和范陽節度使於一身,步步高升、炙手可熱。」
「女兒聽說過此人,最近坊間傳聞,他比當今貴妃年長了快二十歲,卻認貴妃為養母,只為了更得皇帝的寵信。」
「這安祿山手握兵權,又得皇帝和貴妃的寵信,這也是為父為什麼要拉攏他,只有與這樣的人結盟,才能與李林甫分庭抗禮。」
韋見素正和女兒說話,卻沒想到陳一姐剛好來給大小姐房中送炭火。韋見素父女說要除掉樂山的話,剛好被經過廊下的她聽了個分明。一姐心中一慌,把碳放在院中,匆匆的跑回柴房給樂山通風報信。
韋見素隱約覺得院中有人影晃動,停頓了一下不說話了。
「阿爺跟女兒說這麼多,是要女兒做些什麼嘛?」韋晴並沒有發覺什麼動靜,以為父親是在等著自己主動表態。
「我要你嫁給安祿山的兒子。」韋見素推開窗往外看了看,只看到一籃炭火,確定無人,便轉回身,表情嚴肅地對女兒說道。
「什麼……」
「阿爺需要你幫阿爺完成這合縱連橫!」
「可是我......」韋晴早已心有所屬,可是她知道命運並不在自己手裡。
「你剛剛說你妹妹去駙馬府了,你知道為何獨孤明的女兒小小年紀就被皇帝封了靜樂公主嘛?」韋見素麵色凝重的說道,「就是因為皇帝要她下嫁契丹可汗李懷秀。」
「連皇帝的外孫女都可以去和親,你更要做阿爺的左膀右臂。」見韋晴沉默不語,韋見素只有軟硬兼施。
韋晴心裡一片冰冷,但她明白,生在皇族宗氏的女人,都只不過是棋子,用來交換的棋子。
放下韋見素父女的對話不說,但說陳一姐在大小姐的房門外無意間聽見韋氏父女的對話,得知二人要對樂山下手,一時間心慌意亂,手忙腳亂的奔回到柴房。柴房裡,樂山正在劈柴,一姐衝過去,一把奪過他手上的斧子扔在地上。
「樂山,快逃吧,老爺他們要殺你。」
「什麼?」樂山有點懵了。
「我剛才聽到老爺和大小姐說你是奸細,要來抓你,說不定還會殺了你,你快跑吧。」
「怎麼會這樣,老爺那天不是還救了我嘛?」
「不要再說,沒時間了,他們很快就要來了,你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可是……」樂山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撞的暈頭轉向,不知所措。
「快走!」陳一姐拉著樂山衝進柴房,給樂山收拾了兩件衣服塞進包裹,然後把自己身上所有值錢的東西褪下來塞到了樂山的懷裡。
「我只有這麼多,無論你去哪,只要能活著,我能幫你的也只有這麼多。」陳一姐慌亂的有些語無倫次,只顧著把樂山往外推。
「一姐,我……我們還能再見面嘛?」事發突然,樂山有些依依不捨。
「不知道,只要活著,也許會的吧。」
「等一下!」樂山停住了腳步,握住陳一姐的手,心裡的酸甜苦辣仿佛混雜在一起的難受,他把包裹先塞到一姐的懷裡,然後從脖子上取下藏在衣服里的玉佩。「一姐,你對我這麼好,我沒有什麼可以送你的,只有母親留下的一個玉佩。」
四目相對,兩個人的眼淚都已經流下來了。
陳一姐望著樂山的眼睛,鄭重的把玉佩塞在懷裡,然後把包裹遞給他,用手摸著樂山的臉說道:「阿弟,我們一定會再見面的。」
「不如我們一起走吧!」樂山突然抓住陳一姐的手說道。
陳一姐愣了一下,隨即說道:「不行,我不能走,我會拖累你,一個都逃不了,別說了,你快走吧。」
陳一姐使勁的推著樂山溜出了韋見素的府邸,就在這春寒料峭的早春里,樂山再次踏上了流浪的路,一段亂世里純潔而短暫的感情就這麼輕易的隨著寒風飄零了。
一姐把樂山送走之後,慌亂的回到柴房,韋晴派來的幾個爪牙已經恭候多時,得知樂山已經逃走,不由分說,把一姐綁了起來送進了府里的地牢。經過一天一夜的刑訊逼供、黑暗和恐懼之後,陳一姐傷痕累累,但確實說不出個一二,於是便被丟回了柴房。
過了一兩天,二小姐也知道了小雜役偷偷溜走、陳一姐被責罰的事情,偷偷的帶著一些吃的,溜到柴房來看望陳一姐。
天氣寒冷,陳一姐傷後無人照看,已經奄奄一息,看到二小姐來探望,感激的淚流滿面,勉強的支撐起身體和二小姐說話。
「你怎麼這麼傻,為了一個小小花子弄成這樣?」韋雪看著陳一姐可憐,自己也紅了眼睛。別看她平時刁蠻的樣子,內心卻是個簡單善良的小女孩。
「他是個好孩子,老爺、小姐不要再為難他。」
「你這又是何苦呢,快把這些吃了吧。」韋雪把自己偷偷帶來的東西塞在陳一姐的懷裡。
「二小姐,你也是個好人。」陳一姐的聲音和雙手都有些顫抖,「這些年,你一直都對我很好。」
「不要說了,趕緊吃東西,好起來去向阿爺求情。」
「二小姐。」陳一姐已經泣不成聲,說不出話來,她知道自己已經快不行了,心中愈發地感激韋雪。
陳一姐顫抖著從懷裡取出了樂山給她的玉佩,這是她唯一擁有、覺得珍貴的東西。一姐把玉佩遞給韋雪,聲音微弱的說道:「二小姐,你拿著。」
「我不要!」韋雪什麼好東西沒見過,又怎麼會要一個雜役的勞什子。
「二小姐對我好,我沒什麼可以報答的,這是我唯一珍貴的東西,我快不行了,二小姐就幫我收著吧,算是了了我的心愿。」
「好吧,那我先幫你收著。」二小姐看了看玉佩,竟然發現出奇的精緻,握在手裡有一股暖氣傳遍全身。這不像是陳一姐能夠擁有之物,正想詢問來歷,卻被一姐打斷了。
「二小姐快些回去吧,老爺要是知道你來我這,要責罰你的。」
「阿爺不會的,我這就去求他開恩,找郎中來瞧你。」
韋雪走了,去向韋見素求情,韋見素又焉能理會她,兩天之後,陳一姐死在了柴房,結束了她短暫而悽苦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