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揚州石龍
揚州城內的十多間武館和道場,若論規模威望,則首推由揚州第一高手「推山手」石龍親自創辦的石龍武場。
近十年來,石龍已罕有到場館治事,一切業務全交由弟子打理,但因武場掛的是他的名字,所以遠近慕名而來者,仍是絡繹於途。
石龍的內外功均臻達第一流高手的境界。此人天性好道,獨身不娶,一個人居住於城郊一所小莊院裡,足不出戶,由徒弟定期遣人送來所需生活用品,終日埋首研玩道家秘不可測的寶典《長生訣》。
據歷代口口相傳,此書來自上古黃帝之師廣成子,以甲骨文寫成,深奧難解,先賢中曾閱此書者,雖不乏智能通天之輩,但從沒有人能融會貫通,破譯全書。全書共七千四百種字形,但只有三千多個字形算是被破譯了出來。
書內還密密麻麻的布滿了曾看過此書者的註譯,但往往比原文更使人摸不著頭腦。
猶幸書內有七副人形圖,姿態無一相像,並以各項各樣的符號例如紅點,箭頭等指引,似在述說某種修煉的法門,但不諳其意者不練猶可,若勉強依其中某種符號催動內氣,立時氣血翻騰,隨著更會走火入魔,危險之極。
石龍與此書日夕相對足有三年,但仍是一無所得,就像寶藏擺在眼前,卻苦無啟門的鑰匙。
這天打坐起來,心中突現警兆,怎也沒法集中精神到寶典內去,正沉吟間,一聲輕笑,來自庭門外。
石龍忙把寶典納入懷裡,腦際閃過無數念頭,嘆了一口氣道:「貴客大駕光臨,請進來喝盅熱茶吧!「只是從對方來至門外,自己才生出感應,便可知來者已到了一流高手的境界。
大門洞開,只見門口有兩位絕色少女手牽著手,並肩而立。
其中一位穿著鵝黃勁裝的女子,生得極為美麗,眉如遠山,眼若秋水,鼻樑挺直,櫻桃小口,肌膚勝雪,容色絕麗而不失英氣。
她不僅容貌出眾,更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高貴氣質,仿佛天生就是眾人矚目的焦點。
她那雙宛如一湖秋水的明眸,大部分時間卻都聚焦在她身邊的另一位少女臉上。
與她同行的另一位少女,穿著一件素白的麻衣,赤著一雙雪白的玉足。眉目如畫,清麗難言,漆黑的長髮如瀑般傾瀉而下,與皓如白雪的肌膚交相輝映。
配合著她與生俱來般略帶羞澀的動人神態,足以令任何一個人心旌搖曳,難以自持。
石龍年過四旬,早過了少年慕艾的年紀,且一向精修道家功法,與女色上無動於衷,但此刻見了這兩位女子,也不由為之驚艷:「天下竟有這等美貌的女子!」
他修養甚深,一開始雖然被這兩位女子榮光所攝,數息間便恢復自如。
他安坐椅內,淡淡道:「兩位姑娘都有傾城傾國之姿,更難得的是,年紀輕輕,武功修為也已是當世第一流,想必在江湖上也有盛名,不知可否賜告?」
那位穿著鵝黃勁裝的女子笑道:「小女子沈落雁,這位是唐王白清兒。」
石龍大吃一驚,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抱拳行禮:「原來是唐王和俏軍師駕到,石龍有失遠迎,還望恕罪!二位神仙般的人物,不知為何,竟有這種閒情逸緻來訪我等方外野民?」
白清兒笑道:「清兒此來,是聽聞石前輩得到了道家無上秘典《長生訣》,特來向前輩借閱。」
《長生訣》乃是四大奇書之一,傳說其中蘊含著道家的至高奧秘,能使人長生不老。
而長生不老,可以說是智慧生物的本能追求。無論對是帝王將相,還是武者佳人,都是不可抵禦的誘惑。
石龍嘆了口氣道:「唐王雖然是陰癸門下,但自出道以來,殺麻叔謀,降張須陀,取洛口倉,威震中夏,救濟百萬生民,實在是有大功德。石龍對唐王,是真心仰慕。」
「實不相瞞,自得到這道家瑰寶《長生訣》後,石龍把腦袋想得都破了,仍是一無所得。心境反沒有得書前的自在平和。沒想到唐王蒞臨寒舍,也是為了這本書。」
「本來唐王想要這本書,石龍就該雙手奉上。」
「只是不久前,那昏君楊廣,竟然也得知了這個消息,派人向我索要。」
「不瞞二位,石龍早已猛下狠心,決定就算拚死亦不肯讓這寶書落到昏君楊廣手上。」
「否則以楊廣下面的濟濟人材,說不定真能破譯書內所有甲骨文,掌握了長生的訣要,變成永遠不死的暴君,那我石龍就萬死不足辭其咎了。」
「這本書乃是修道之人渴求的至寶,但因為懷璧其罪,現在也會給擁有它的人帶去災禍。非是有緣者,得之實在是無益有害。」
「石龍無禮,想請唐王和俏軍師賜教。二位中不拘哪位,若能夠勝我一招半式,我自然將此書奉上。」
白清兒欣然道:「石前輩深明大義,清兒十分佩服。既如此,就請石前輩不吝賜教!」
兩人相對而立,石龍運聚全身功力,耳朵立時傳來方圓十丈所有細微響音,連蟲行蟻走的聲音都瞞不過他。
他踏前一步,抬起右掌,氣勁雄渾如山,向白清兒擊去。一掌擊出,四下的空氣都給他帶動了。那種仿佛連山都能一撞而翻的氣勢剛猛無鑄,果然不負推山手之名。
白清兒站在原地,輕搖臻首,秀髮揚起,帶起了一股難以形容的奇異氣旋,竟像一下子吸乾了石龍的真勁。
石龍尚是首次遇上如此怪異的武功,難過得差點要狂吐鮮血,尤其是那種令他的真勁無處著力的感覺,更令他銳氣全消,駭然退了一步。
石龍驚道:「這是什麼武功?」
白清兒笑道:「這正是陰癸派的『天魔秘典』!石前輩,你要再試幾招嗎?」
石龍搖頭嘆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唐王如此年輕,武功已經在石龍之上。這本《長生訣》,合蓋歸唐王所有!請唐王好生保管,莫要被昏君楊廣得去。」
石龍從懷中取出長生訣,雙手奉給了白清兒。
近十年來,石龍已罕有到場館治事,一切業務全交由弟子打理,但因武場掛的是他的名字,所以遠近慕名而來者,仍是絡繹於途。
石龍的內外功均臻達第一流高手的境界。此人天性好道,獨身不娶,一個人居住於城郊一所小莊院裡,足不出戶,由徒弟定期遣人送來所需生活用品,終日埋首研玩道家秘不可測的寶典《長生訣》。
據歷代口口相傳,此書來自上古黃帝之師廣成子,以甲骨文寫成,深奧難解,先賢中曾閱此書者,雖不乏智能通天之輩,但從沒有人能融會貫通,破譯全書。全書共七千四百種字形,但只有三千多個字形算是被破譯了出來。
書內還密密麻麻的布滿了曾看過此書者的註譯,但往往比原文更使人摸不著頭腦。
猶幸書內有七副人形圖,姿態無一相像,並以各項各樣的符號例如紅點,箭頭等指引,似在述說某種修煉的法門,但不諳其意者不練猶可,若勉強依其中某種符號催動內氣,立時氣血翻騰,隨著更會走火入魔,危險之極。
石龍與此書日夕相對足有三年,但仍是一無所得,就像寶藏擺在眼前,卻苦無啟門的鑰匙。
這天打坐起來,心中突現警兆,怎也沒法集中精神到寶典內去,正沉吟間,一聲輕笑,來自庭門外。
石龍忙把寶典納入懷裡,腦際閃過無數念頭,嘆了一口氣道:「貴客大駕光臨,請進來喝盅熱茶吧!「只是從對方來至門外,自己才生出感應,便可知來者已到了一流高手的境界。
大門洞開,只見門口有兩位絕色少女手牽著手,並肩而立。
其中一位穿著鵝黃勁裝的女子,生得極為美麗,眉如遠山,眼若秋水,鼻樑挺直,櫻桃小口,肌膚勝雪,容色絕麗而不失英氣。
她不僅容貌出眾,更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高貴氣質,仿佛天生就是眾人矚目的焦點。
她那雙宛如一湖秋水的明眸,大部分時間卻都聚焦在她身邊的另一位少女臉上。
與她同行的另一位少女,穿著一件素白的麻衣,赤著一雙雪白的玉足。眉目如畫,清麗難言,漆黑的長髮如瀑般傾瀉而下,與皓如白雪的肌膚交相輝映。
配合著她與生俱來般略帶羞澀的動人神態,足以令任何一個人心旌搖曳,難以自持。
石龍年過四旬,早過了少年慕艾的年紀,且一向精修道家功法,與女色上無動於衷,但此刻見了這兩位女子,也不由為之驚艷:「天下竟有這等美貌的女子!」
他修養甚深,一開始雖然被這兩位女子榮光所攝,數息間便恢復自如。
他安坐椅內,淡淡道:「兩位姑娘都有傾城傾國之姿,更難得的是,年紀輕輕,武功修為也已是當世第一流,想必在江湖上也有盛名,不知可否賜告?」
那位穿著鵝黃勁裝的女子笑道:「小女子沈落雁,這位是唐王白清兒。」
石龍大吃一驚,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抱拳行禮:「原來是唐王和俏軍師駕到,石龍有失遠迎,還望恕罪!二位神仙般的人物,不知為何,竟有這種閒情逸緻來訪我等方外野民?」
白清兒笑道:「清兒此來,是聽聞石前輩得到了道家無上秘典《長生訣》,特來向前輩借閱。」
《長生訣》乃是四大奇書之一,傳說其中蘊含著道家的至高奧秘,能使人長生不老。
而長生不老,可以說是智慧生物的本能追求。無論對是帝王將相,還是武者佳人,都是不可抵禦的誘惑。
石龍嘆了口氣道:「唐王雖然是陰癸門下,但自出道以來,殺麻叔謀,降張須陀,取洛口倉,威震中夏,救濟百萬生民,實在是有大功德。石龍對唐王,是真心仰慕。」
「實不相瞞,自得到這道家瑰寶《長生訣》後,石龍把腦袋想得都破了,仍是一無所得。心境反沒有得書前的自在平和。沒想到唐王蒞臨寒舍,也是為了這本書。」
「本來唐王想要這本書,石龍就該雙手奉上。」
「只是不久前,那昏君楊廣,竟然也得知了這個消息,派人向我索要。」
「不瞞二位,石龍早已猛下狠心,決定就算拚死亦不肯讓這寶書落到昏君楊廣手上。」
「否則以楊廣下面的濟濟人材,說不定真能破譯書內所有甲骨文,掌握了長生的訣要,變成永遠不死的暴君,那我石龍就萬死不足辭其咎了。」
「這本書乃是修道之人渴求的至寶,但因為懷璧其罪,現在也會給擁有它的人帶去災禍。非是有緣者,得之實在是無益有害。」
「石龍無禮,想請唐王和俏軍師賜教。二位中不拘哪位,若能夠勝我一招半式,我自然將此書奉上。」
白清兒欣然道:「石前輩深明大義,清兒十分佩服。既如此,就請石前輩不吝賜教!」
兩人相對而立,石龍運聚全身功力,耳朵立時傳來方圓十丈所有細微響音,連蟲行蟻走的聲音都瞞不過他。
他踏前一步,抬起右掌,氣勁雄渾如山,向白清兒擊去。一掌擊出,四下的空氣都給他帶動了。那種仿佛連山都能一撞而翻的氣勢剛猛無鑄,果然不負推山手之名。
白清兒站在原地,輕搖臻首,秀髮揚起,帶起了一股難以形容的奇異氣旋,竟像一下子吸乾了石龍的真勁。
石龍尚是首次遇上如此怪異的武功,難過得差點要狂吐鮮血,尤其是那種令他的真勁無處著力的感覺,更令他銳氣全消,駭然退了一步。
石龍驚道:「這是什麼武功?」
白清兒笑道:「這正是陰癸派的『天魔秘典』!石前輩,你要再試幾招嗎?」
石龍搖頭嘆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唐王如此年輕,武功已經在石龍之上。這本《長生訣》,合蓋歸唐王所有!請唐王好生保管,莫要被昏君楊廣得去。」
石龍從懷中取出長生訣,雙手奉給了白清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