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章 放糧興洛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白清兒朗聲道:「我之為政,當以仁義為根本,兼愛尚賢,唯以萬民安樂為念。」

  她的聲音如清泉流過,帶著一種不可抗拒的感染力。

  沈落雁眼波流轉,眼神中充滿了敬佩與愛慕。她輕聲吟誦著,語調婉轉如歌。

  「《禮記·禮運》有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她的聲音悠揚動聽,語氣中充滿了無限憧憬。隨後,她看向白清兒,微微一笑。

  「清兒妹妹,你所追求的,是要創建大同盛世啊!」

  張須陀聞言,再次陷入了沉思,他閉上眼睛,仔細品味著白清兒和沈落雁的話,心中波濤洶湧,難以平靜。

  他想起自己求學出仕的初心,那時候,他懷揣著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想要為百姓謀福祉。然而,這些年,楊廣暴虐無道,橫徵暴斂,使得百姓民不聊生,那些被活生生逼上梁山的百姓,最終都成為了義軍。

  他每戰雖勝,但問心卻有愧,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並非真正的為國為民,而是助紂為虐。

  許久之後,張須陀長長地嘆息一聲,仿佛要將心中的所有鬱結都吐出來。

  他閉上眼睛,似乎在做著最後的抉擇,然後睜開眼睛,目光中充滿了釋然和解脫。

  他緩緩說道:「若能目睹如此盛世,張某縱死無憾!」

  張須陀已經被白清兒的理想和抱負所打動,他知道,這才是他真正應該追尋的道路。

  ==================

  張須陀歸順之後,瓦崗軍眾人聚集一堂,商議下一步的行動。

  大帳內,燃著熊熊的篝火,驅散了寒意,也照亮了眾人堅毅的面龐。

  白清兒坐在主位上,她目光炯炯,掃視著眾人,朗聲道。

  「昏君楊廣,如今在吳越一帶醉生夢死,沉迷於酒色之中,早已不顧天下百姓的死活。全國百姓正鬧饑荒,餓殍遍野,各地義軍競相起事,烽煙四起。」

  「諸位都是當世英傑,統率著驍勇強大的軍隊,正是平定天下的大好機會。」

  「現在東都洛陽的士民百姓,里里外外離心離德,早已對隋朝失去了信心,留守京城的官員,也是各懷鬼胎,政令不能統一,朝廷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

  「我建議諸位應當統率精銳,直接去襲擊興洛倉,打開糧倉,散發糧食救濟窮苦百姓,如此一來,定能深得民心,各地民眾誰不歸附?百萬之眾,一朝可集,先發制人,此機不可失也!」

  翟讓聽完白清兒的話,略微沉吟了一下。

  現在瓦崗軍舊人中,徐世勣、單雄信對白清兒敬佩有加,已經成了她的忠實擁躉。

  沈落雁更不必說,那是整日都恨不得粘在白清兒身上。

  程咬金是白清兒一手招攬,張須陀、秦叔寶和羅士信也是她親自說降。

  翟讓知道自己在軍中威望不足,也自知在謀略方面遠不如白清兒,便說道:「我是農民出身,沒有什麼聲望,也不懂得這些排兵布陣和戰略謀劃。」

  「如果一定要實現您所講的目標,就請清兒姑娘統率諸將,率先出兵,我帶上各支隊伍作為後續力量,為您掠陣。奪取興洛倉後,我們再作商議下一步的行動。」

  白清兒微微一笑,她那清麗的容顏上充滿了自信和果敢。

  她環顧四周,目光掃過在座的每一位將領,他們的臉上都充滿了躍躍欲試的期待,都渴望著隨同自己出兵,建功立業。

  ==================

  大業十三年,一月

  白清兒、沈落雁、張須陀、秦叔寶、羅士信,帶領七千名精兵從陽城向北出發,他們避開隋軍的耳目,晝伏夜行,一路急行軍,跨過方山,從羅口方向突然襲擊興洛倉。

  山路崎嶇,朔風如刀。

  白清兒素衣赤足,和沈落雁手挽著手,走在最前,披荊斬棘,為瓦崗軍開闢道路。

  瓦崗將士們看著她們的背影,各個奮勇爭先,絕不肯落於人後。


  興洛倉是隋朝最大的糧倉之一,儲存著大量的糧食,是關中和東都的重要糧食物資供應地。負責守衛興洛倉的隋軍士兵雖然人數不少,但大多是些未經戰陣之人,加上連日來大雪封路,他們也放鬆了警惕,根本沒有想到瓦崗軍會突然來襲。

  瓦崗軍的突襲來得如此突然,隋軍根本來不及反應,便被瓦崗軍一舉攻克了興洛倉。整個過程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可謂是兵不血刃。

  白清兒進入興洛倉後,立刻下令打開倉庫,委任張須陀總覽全權,將興洛倉裡面的糧食全部散發給附近的百姓。

  消息一傳開,附近的百姓紛紛湧來,他們扶老攜幼,拖家帶口,爭先恐後地前來領取糧食。許多老人婦女也背著孩童趕來,路上絡繹不絕,人數多達幾十萬人。

  張須陀見到無數老人背著孩子,婦女拄著拐杖,冒雪趕來領糧的場景,心中既欣慰又酸楚。

  白清兒牽著沈落雁的手,站在張須陀身邊,看著絡繹不絕的百姓潮水般湧入洛口倉。

  百姓們衣衫襤褸,許多人披著破舊的單衣,有些甚至裹著麻布遮寒。

  婦女背著瘦小的孩童,孩童凍得通紅的小臉緊貼母親的肩膀。

  老人拄著拐杖,步履蹣跚,每走一步都顯得異常艱難。

  他們的鞋子大多已經破爛不堪,不少人赤著雙腳,腳趾凍得青紫,艱難地踩在寒冷的地面上。

  無數百姓接過糧袋之後,跪在地上,用力磕頭,聲音沙啞地喊著:「多謝瓦崗軍!多謝張大人!多謝白姑娘的救命之恩!」

  一時間,興洛倉外人聲鼎沸,百姓的哭泣聲與感恩聲交織在一起。

  沈落雁依偎在白清兒懷中,轉過頭,美目顧盼流波:「恭喜清兒妹妹,自今日起,中原民心,盡歸於你了。」

  白清兒輕聲說道:「這些糧食本就是他們辛苦耕作而得。楊廣暴政橫行,搜刮民脂民膏,如今不過是物歸原主罷了。」

  張須陀聽到這句話,心中湧起一股從未有過的複雜情緒。他下拜行禮道:「清兒姑娘,就憑你這句話,張某願盡此生所能,助你創建大同盛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