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即便是夏日正午的陽光,也沒能讓趙荀的身上暖和起來,他掏出手機,29℃,現在的實時氣溫是29攝氏度,可趙荀卻始終感覺周身籠罩著一絲陰冷。穿行在滿是破敗房屋的棚戶區,天空如洗的碧藍與這裡的環境極不相稱,若不是很多房子外牆上都用紅色塗料噴上被圈起來的碩大「拆」字,很難想像這是走在21世紀城市裡的街道上。
「過了前面的『白房子『就上馬路了。「趙荀在心裡默念。這個念頭讓他驀地出了一身冷汗,今天是怎麼了,為什麼總想快點走出去,每天上班走這條路都沒這樣的感覺,今天卻隱隱覺得這片廢墟將要有什麼事情發生。不管什麼原因,趙荀加快了腳步,快要接近「白房子「的時候,忽然聽見左後方的廢墟後面似乎有噼噼啪啪的聲音。刑警的警覺讓他迅速轉過身,下意識地側身向旁邊房子的牆邊靠了過去,動作就像在警校里訓練過的一樣,執行跟蹤抓捕任務時需要適當尋找掩體。
廢墟隆起有一人多高,是之前的房子拆掉後堆起的廢舊磚瓦,廢墟後面是一座違建了閣樓還未被拆掉的平房,因為閣樓的原因,顯得比周邊的房子都高出了一截,在平房與廢墟之間的上空,赫然升起一股黑煙,北方正午的太陽有些偏南,陽光斜過閣樓頂端,在閣樓與廢墟之間形成了一道陰影,恰好蓋住它們之間的一條小巷。
趙荀抬起右手,將手掌水平放在額頭前,擋住正面直射過來的陽光,企圖看清那邊到底發生了什麼,可這一切都不過是他的一個習慣性動作,顯然,隆起的廢墟完全擋住了小巷裡面的狀況,除了那縷黑煙,什麼都看不到。
趙荀從警校畢業有兩年了,被分配到家鄉小城的市局裡。市局大院就在這片棚戶區外面的馬路旁邊,而趙荀的住處恰好在棚戶區的另一面,每天上班他都要穿過這片棚戶區,不是沒有好的路可走,而是他知道要想最快到達單位,穿過這裡是一條捷徑,另外一條路要繞過棚戶區多走上二十幾分鐘。趙荀顯然不想耽誤這二十幾分鐘的睡覺時間,這片棚戶區便成了他每天上下班的必經之路。因為棚戶區正準備拆遷,原來的住戶早就搬了出去,可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資金的原因,拆遷一直沒有開始,這裡便成了城市裡的一片「無人區」。
趙荀往常都是一早一晚兩次穿行於這裡。今天是周日,快近中午的時候,局裡來電話說上面的領導要一些檔案,需要他趕緊整理好,周一一大早就要交上去,他才匆匆吃了口剩飯跑了出來。時值正午,又是一年中最熱的七月份,可他怎麼也感覺不到這是一個夏天,尤其走進棚戶區那條熟悉的小路,總覺得有什麼事情要發生,直到他聽到響聲、看到黑煙,一直吊著的心才放了下來。這也許就是一名刑警應有的職業素質,當事情未知時,常常懸著一顆警惕的心,而當事情明確發生時,又變得異常沉著和冷靜。
「著火了嗎?「
「除了火,一般不會出現這樣的黑煙。「
「誰點的?「
「有人路過?還是刻意縱火?「
「可是廢墟里點火的目的是什麼?「
……
一大堆的念頭,輪番從趙荀的腦海中閃過,作為一名警察,判斷必須是全面的、迅速的,甚至在絕大多數時候要做到精確的。不過此刻卻容不得多想,雖然待拆的棚戶區著火併不會有太大的損失,但是如果真的蔓延開來,且不說會不會影響到周圍的小區,單就是造成的社會影響也不太好。但是,出于謹慎和警覺,趙荀並沒有迅速衝過去,萬一是爆炸物,那樣做就太魯莽了。他弓下腰,敏捷的爬上廢墟,儘量不讓自己的動作發出聲音。快到廢墟頂端的時候,他慢慢的伏在地上,悄悄探出頭向廢墟另一面的下方看去。
不看倒還好,這一看著實把趙荀嚇了個一哆嗦,脊背從頭到腰嗖的一下涼了半截,害的差點從廢墟上滾下來。籠罩在陰影里的小巷,似乎跟其他地方根本不在一個世界,地上鋪滿了白色的紙錢,陰影的中間面對面坐著兩位佝僂著身軀的老人,一名背對著廢墟,另一名就在他的對面,兩位老人全都身著黑衣,滿頭白髮,圍坐的中間似乎用粉筆畫出一個大大的圓圈,圓圈的開口朝向正南,圈子裡正燒著一大堆黃紙錢,裊裊的黑菸捲起燒黑的紙屑和火星直衝天空。老人的身旁放著一個黑色塑膠袋,裡面裝著紙錢和一沓燒紙,其中一位老人不斷向火中添紙錢,另一位老人用一根粗木棍撥動紙錢,讓火勢燒旺起來,木棍在火的侵襲下,逐漸碳化,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音。
趙荀深吸了一口氣,提到嗓子眼的心又硬生生咽了回去,這樣的一幕是他始料未及的,白天祭祀,實在匪夷所思。按照北方的習俗,民間大規模的祭祀一般是在每年的春節、清明節以及農曆七月十五或者死者的忌日,祭祀的方式大多是焚燒紙錢,俗稱「送錢」,不過一般都是晚上在十字路口「送」,能白天「送」的,都是在墳前或者公墓,像這種正午在巷子裡燒的幾乎沒有。若不是撞了鬼,就是這倆人有問題。
趙荀邊琢磨邊悄悄注視著兩位老人的舉動。幾分鐘的時間,卻好似幾年,兩人一直沒有任何交流,只是機械的添紙、用棍子掀動,正對著自己的老人始終低著頭,看不見面容,背對著的老人也一直沒有起身。趙荀不敢驚動他們,悄悄掏出手機,打算拍一張照片,萬一後面有什麼不對勁,也好作為證據。
手剛剛伸進衣兜,就聽遠處突然傳來一陣小孩的兒歌聲:
「巷子頭,巷子尾,你裝人來我扮鬼;
東邊土,西邊牆,我壘屋子你拆房;
我講真,你說謊,亦真亦假又何妨……「
趙荀趕緊把頭往下縮了一縮,然後又緩慢的向上探,直到一隻眼睛剛好能夠看到聲音傳來方向的巷子拐角處。大概有那麼兩三秒鐘的光景,拐角處慢悠悠的走出一個人,這個人身高約莫1米75左右,穿著一身白色褂子,臉上戴一個面具,兒歌明明是一個孩子唱的,可眼前這位明顯是一個成年人。這個人沿著巷子慢慢向燒紙的兩位老人走來,隨著漸漸走近,趙荀看清楚了面具的模樣,白色的塑料底子,上面用油彩畫出一個兒童笑臉的模樣,畫工粗劣,不僅表情十分呆板,而且笑容里透出一種壓抑在內心深處的憤怒和悲傷,面具好像並沒有在雙眼的位置留出孔隙,而是畫了一雙紅色瞳孔的眼睛,除了這雙紅色的眼睛,其他地方都是用黑筆畫的,整體看上去畫風僵硬、恐怖。
趙荀心想,今天是不是撞邪了,怎麼遇上這麼三個怪人?不知道後面還會出什麼么蛾子。他把頭又探高了一點,看到兩位老人只是自顧自的燒紙,似乎並沒有注意到有人在接近,兒歌聲也不知從什麼時候就停止了,甚至恍惚的搞不清楚是不是這個人唱的。現場除了燒紙的噼噼啪啪聲,沒有其他任何聲音,白衣人走路好像也是靜音的。看情形,這個白衣人是衝著兩位老人來的,按理說兩位老人不會沒有發現有人從巷子口走過來,可他們就是頭也不抬、身也不動,不知道是真沒發現還是對白衣人根本無視。
大概距離老人5、6米遠的時候,白衣人突然飛奔了起來,褂子帶風捲起滿地的紙錢在空中飛舞,幾秒鐘的功夫,白衣人衝到了火堆旁邊,只見他突然蹲了下去,右手伸出,在背對著趙荀的老人胸前一扯,好像拽下來一個掛件樣的東西,然後迅速彈起,跳過火堆,向巷子的另一頭跑去。再看兩位老人,就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仍然坐在火堆旁淡定的燒紙,一板一眼重複著剛才的動作。
不用說了,顯然是搶劫,警察的職業習慣讓趙荀也迅速彈了起來,沒有再顧及會不會被他們發現,直接越過廢墟竄到對面的小巷裡,來不及回頭看一眼,追著白衣人跑去。拐了一個彎就到了巷子的盡頭,巷子盡頭是白房子的另一側,繞過去就是馬路。趙荀看到白衣人丟掉面具,穿過馬路,直衝向市局大院。自己也顧不得那麼多,抓人要緊,緊隨其後追了過去。
白衣人身形敏捷,從大院一側進出行人的小柵欄門上翻身過去,消失在院裡的一排楊樹後面,趙荀也不含糊,來不及掏進門卡,也縱身翻進大院,周末的市局大院裡十分安靜,路兩旁的楊樹在微風拂動下沙沙作響,細碎的陽光從樹葉間射到路旁的花壇上,似乎什麼都沒有發生。趙荀環顧了一下四周,向白衣人消失的方向看去,楊樹後面是一小片草地,草地後面是一個不大的停車場,停車場裡停放著7、8輛警車,放眼望去,並沒有發現白衣人的身影。
「小趙,你怎麼來了?這麼急,有什麼事兒嗎?」趙荀回頭一看,是今天值班的楊雲。
「楊哥,你看到一個穿白衣服的人跑進來嗎?」楊雲三十出頭,也算是刑偵隊的老警察了,趙荀跟他平時交流不多,稱呼他為楊哥。
「沒有啊?我就看見你急三火四的跳門進來了,啥事兒啊,都不刷卡了?」
「我之前有一個穿白衣服的人也跳進來了。「
「啊?我沒注意……沒有吧?那麼大動作,應該能看見啊,你沒看錯?「
「從前面跑過去了,我先過去看看。「趙荀來不及多解釋,用手指向停車場那邊,隨後跳過花壇、穿過草坪,奔著停車場跑過去,楊雲也緊跟著跑了過去。
兩個人在停車場搜尋了一會,並沒有發現任何人,幾輛車也都完好無損。
「這就奇怪了,屁大點兒地方,能躲哪兒去?「楊雲自言自語道。趙荀沒吭聲,向辦公樓那邊看了過去。
辦公樓只有七層,是一棟老樓,過去是市委的辦公地點,市委建了新樓後,就留給了公安局用,深灰色的牆面爬滿了爬山虎,樓的側面還留有室外樓梯,從這個樓梯可以直接進入辦公樓的任何一層,平時一些吸菸的民警也經常到這裡吸菸,順著樓梯可以爬上樓頂的天台,最後一層通向天台的樓梯口處安了一道鐵柵欄門,平時這個柵欄門都是上了鎖的,主要是避免外來的人爬上天台。天台上堆放了一些掃帚和鐵鍬,甚至還有一些舊物,成了公安局的一個露天倉庫。
天台中部向前凸起的部分形成了一個雨搭,正好擋住辦公樓正門口的台階,這樣下雨的時候車可以從台階兩側的坡道直接開到門口。現在的建築一般都把雨搭放在二層,這樣落到地面的水泥柱可以支撐起這片凸起的水泥台子,而這棟老樓的雨搭卻在最頂層的天台上,不說遮風避雨的效果不好,而且年久失修容易殘破。
趙荀很是疑惑,市局大院並不大,而且沒有什麼明顯可以隱蔽的地方,白衣人剛剛竄進來,這麼一會兒就不見了。更奇怪的是,白衣人就在楊警官的眼皮底下翻門,竟然沒有被發現,若不是經過專業訓練功夫了得,就是他媽的遇見鬼了。
趙荀平時不善多言,但是非常善于思考,看起來文質彬彬,其實身懷「絕技」,當年警校比武的時候經常拿第一名。今天這種情況卻讓他十分困惑,無論是從體力還是智商上,自己都是一流的,可竟然還沒跑過一個路人。
「咱們去樓後面看看吧!」楊雲說著就向辦公樓側面走。
「那我去樓裡面,咱倆分開行動。」
「好!可千萬別讓他跑了!」楊警官說的斬釘截鐵,今天畢竟是他值班,如果真的混進來什麼犯罪分子,他可是要擔責任的。
趙荀一路奔跑到辦公樓門口,箭步竄上台階,向樓里跑去。
辦公樓結構並不複雜,每層都是一條由西向東的走廊,走廊兩側是兩排辦公室,樓梯也是老式的,正對著大門,每兩層樓梯中間有一個緩步台,到了緩步台再轉身上一半樓梯就到了上一層,三層正對樓梯的是一間大會議室,平時局裡有什麼大事,都會聚集在這裡開會。節假日的時候,除了幾個必要值班的科室,其他辦公室都會鎖上門,只有三樓那間會議室,一般不會上鎖。
白衣人在走廊里顯然是躲不住的,要麼躲進了會議室,要麼就是進了某一層的洗手間或者開水間,值班的地方他應該不會闖,要不然早就被抓了。趙荀也沒多想,檢查完一、二層的洗手間和開水間後直奔三樓。令他感到疑惑的是,今天幾個值班的科室竟然都鎖著門。
剛踏上通往三樓的樓梯,忽然聽到三樓傳來一陣鋼琴聲。趙荀趕緊放緩了腳步,悄悄爬上最後一層台階。渾厚的琴鍵聲從三樓走廊西側盡頭傳來,聲音也越來越響亮,猶如葬禮上抬著棺木的禮儀官邁著沉重的步伐,腳下的皮鞋砸在大理石地板上,低沉有力。降b小調第二奏鳴曲第三樂章,沒錯,正是蕭邦這段《葬禮進行曲》。
趙荀小時候學過兩年鋼琴,後來因為堅持不下來放棄了,但他一直喜歡聽鋼琴曲,尤其是蕭邦的作品。上大學的時候,他經常嫌宿舍太吵,帶上耳機聽蕭邦,他喜歡這樣的時光,在樂曲聲中思考一些問題。直到現在,依然保持著這個習慣,閒暇的時候還是會一個人靜靜聽音樂。這段曲子他再熟悉不過了,略帶沉重的音符很適合他在某些場景的工作。
趙荀踮著腳步向局長辦公室走過去,快要到門口的時候,琴聲突然中斷了,趙荀快步走過去敲了敲門,裡面沒有人回應,他用力推了推門,門是鎖著的,他又連續敲了幾下,裡面仍然毫無動靜。沒人?沒人的話,琴聲從哪裡傳來的?
趙荀趕緊又推了推旁邊幾間屋子的門,都是鎖上的。沒辦法,趙荀疾步返到會議室門口推門進去。
會議室里空空蕩蕩,好像並沒有任何人來過。正對會議室門口是一張大的棗紅色木桌,桌子後面擺了幾把木製皮面椅子,這裡是平時開會領導坐的地方,椅子後方是一面電視牆,六個大電視鑲嵌在牆面上,拼成一個大屏幕。木桌前方,正對著會議室其餘近八九十平的空間,擺滿了相同顏色的桌椅,開會的時候,大家都坐在下面聽。
正午的陽光從窗口傾瀉進來,照在靠近窗邊的一排桌椅上,窗台上擺放著幾盆綠蘿,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熠熠的鮮綠色。
趙荀稍一愣神,便快速走進去在每一排桌椅間巡視,一直走到會議室的後門,並沒有發現任何人來過的痕跡。正當他推門打算出去的時候,眼角的餘光忽然瞥見窗口閃過一個黑影,只那麼0.1秒的時間,像是什麼東西從樓上掉了下去。趙荀趕緊跑到窗口,推開窗戶往下看,不好,有人墜樓了,他顧不得關窗戶,轉身衝出門外,一步兩三個台階,迅速下到一樓,穿過大廳,沖向大門外。
俗話說,「急行無好步」,大門還沒有自然關合,趙荀腳下一滑,就摔倒在門口的台階下,後腦勺磕在了台階上,頓時暈了過去。
「過了前面的『白房子『就上馬路了。「趙荀在心裡默念。這個念頭讓他驀地出了一身冷汗,今天是怎麼了,為什麼總想快點走出去,每天上班走這條路都沒這樣的感覺,今天卻隱隱覺得這片廢墟將要有什麼事情發生。不管什麼原因,趙荀加快了腳步,快要接近「白房子「的時候,忽然聽見左後方的廢墟後面似乎有噼噼啪啪的聲音。刑警的警覺讓他迅速轉過身,下意識地側身向旁邊房子的牆邊靠了過去,動作就像在警校里訓練過的一樣,執行跟蹤抓捕任務時需要適當尋找掩體。
廢墟隆起有一人多高,是之前的房子拆掉後堆起的廢舊磚瓦,廢墟後面是一座違建了閣樓還未被拆掉的平房,因為閣樓的原因,顯得比周邊的房子都高出了一截,在平房與廢墟之間的上空,赫然升起一股黑煙,北方正午的太陽有些偏南,陽光斜過閣樓頂端,在閣樓與廢墟之間形成了一道陰影,恰好蓋住它們之間的一條小巷。
趙荀抬起右手,將手掌水平放在額頭前,擋住正面直射過來的陽光,企圖看清那邊到底發生了什麼,可這一切都不過是他的一個習慣性動作,顯然,隆起的廢墟完全擋住了小巷裡面的狀況,除了那縷黑煙,什麼都看不到。
趙荀從警校畢業有兩年了,被分配到家鄉小城的市局裡。市局大院就在這片棚戶區外面的馬路旁邊,而趙荀的住處恰好在棚戶區的另一面,每天上班他都要穿過這片棚戶區,不是沒有好的路可走,而是他知道要想最快到達單位,穿過這裡是一條捷徑,另外一條路要繞過棚戶區多走上二十幾分鐘。趙荀顯然不想耽誤這二十幾分鐘的睡覺時間,這片棚戶區便成了他每天上下班的必經之路。因為棚戶區正準備拆遷,原來的住戶早就搬了出去,可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資金的原因,拆遷一直沒有開始,這裡便成了城市裡的一片「無人區」。
趙荀往常都是一早一晚兩次穿行於這裡。今天是周日,快近中午的時候,局裡來電話說上面的領導要一些檔案,需要他趕緊整理好,周一一大早就要交上去,他才匆匆吃了口剩飯跑了出來。時值正午,又是一年中最熱的七月份,可他怎麼也感覺不到這是一個夏天,尤其走進棚戶區那條熟悉的小路,總覺得有什麼事情要發生,直到他聽到響聲、看到黑煙,一直吊著的心才放了下來。這也許就是一名刑警應有的職業素質,當事情未知時,常常懸著一顆警惕的心,而當事情明確發生時,又變得異常沉著和冷靜。
「著火了嗎?「
「除了火,一般不會出現這樣的黑煙。「
「誰點的?「
「有人路過?還是刻意縱火?「
「可是廢墟里點火的目的是什麼?「
……
一大堆的念頭,輪番從趙荀的腦海中閃過,作為一名警察,判斷必須是全面的、迅速的,甚至在絕大多數時候要做到精確的。不過此刻卻容不得多想,雖然待拆的棚戶區著火併不會有太大的損失,但是如果真的蔓延開來,且不說會不會影響到周圍的小區,單就是造成的社會影響也不太好。但是,出于謹慎和警覺,趙荀並沒有迅速衝過去,萬一是爆炸物,那樣做就太魯莽了。他弓下腰,敏捷的爬上廢墟,儘量不讓自己的動作發出聲音。快到廢墟頂端的時候,他慢慢的伏在地上,悄悄探出頭向廢墟另一面的下方看去。
不看倒還好,這一看著實把趙荀嚇了個一哆嗦,脊背從頭到腰嗖的一下涼了半截,害的差點從廢墟上滾下來。籠罩在陰影里的小巷,似乎跟其他地方根本不在一個世界,地上鋪滿了白色的紙錢,陰影的中間面對面坐著兩位佝僂著身軀的老人,一名背對著廢墟,另一名就在他的對面,兩位老人全都身著黑衣,滿頭白髮,圍坐的中間似乎用粉筆畫出一個大大的圓圈,圓圈的開口朝向正南,圈子裡正燒著一大堆黃紙錢,裊裊的黑菸捲起燒黑的紙屑和火星直衝天空。老人的身旁放著一個黑色塑膠袋,裡面裝著紙錢和一沓燒紙,其中一位老人不斷向火中添紙錢,另一位老人用一根粗木棍撥動紙錢,讓火勢燒旺起來,木棍在火的侵襲下,逐漸碳化,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音。
趙荀深吸了一口氣,提到嗓子眼的心又硬生生咽了回去,這樣的一幕是他始料未及的,白天祭祀,實在匪夷所思。按照北方的習俗,民間大規模的祭祀一般是在每年的春節、清明節以及農曆七月十五或者死者的忌日,祭祀的方式大多是焚燒紙錢,俗稱「送錢」,不過一般都是晚上在十字路口「送」,能白天「送」的,都是在墳前或者公墓,像這種正午在巷子裡燒的幾乎沒有。若不是撞了鬼,就是這倆人有問題。
趙荀邊琢磨邊悄悄注視著兩位老人的舉動。幾分鐘的時間,卻好似幾年,兩人一直沒有任何交流,只是機械的添紙、用棍子掀動,正對著自己的老人始終低著頭,看不見面容,背對著的老人也一直沒有起身。趙荀不敢驚動他們,悄悄掏出手機,打算拍一張照片,萬一後面有什麼不對勁,也好作為證據。
手剛剛伸進衣兜,就聽遠處突然傳來一陣小孩的兒歌聲:
「巷子頭,巷子尾,你裝人來我扮鬼;
東邊土,西邊牆,我壘屋子你拆房;
我講真,你說謊,亦真亦假又何妨……「
趙荀趕緊把頭往下縮了一縮,然後又緩慢的向上探,直到一隻眼睛剛好能夠看到聲音傳來方向的巷子拐角處。大概有那麼兩三秒鐘的光景,拐角處慢悠悠的走出一個人,這個人身高約莫1米75左右,穿著一身白色褂子,臉上戴一個面具,兒歌明明是一個孩子唱的,可眼前這位明顯是一個成年人。這個人沿著巷子慢慢向燒紙的兩位老人走來,隨著漸漸走近,趙荀看清楚了面具的模樣,白色的塑料底子,上面用油彩畫出一個兒童笑臉的模樣,畫工粗劣,不僅表情十分呆板,而且笑容里透出一種壓抑在內心深處的憤怒和悲傷,面具好像並沒有在雙眼的位置留出孔隙,而是畫了一雙紅色瞳孔的眼睛,除了這雙紅色的眼睛,其他地方都是用黑筆畫的,整體看上去畫風僵硬、恐怖。
趙荀心想,今天是不是撞邪了,怎麼遇上這麼三個怪人?不知道後面還會出什麼么蛾子。他把頭又探高了一點,看到兩位老人只是自顧自的燒紙,似乎並沒有注意到有人在接近,兒歌聲也不知從什麼時候就停止了,甚至恍惚的搞不清楚是不是這個人唱的。現場除了燒紙的噼噼啪啪聲,沒有其他任何聲音,白衣人走路好像也是靜音的。看情形,這個白衣人是衝著兩位老人來的,按理說兩位老人不會沒有發現有人從巷子口走過來,可他們就是頭也不抬、身也不動,不知道是真沒發現還是對白衣人根本無視。
大概距離老人5、6米遠的時候,白衣人突然飛奔了起來,褂子帶風捲起滿地的紙錢在空中飛舞,幾秒鐘的功夫,白衣人衝到了火堆旁邊,只見他突然蹲了下去,右手伸出,在背對著趙荀的老人胸前一扯,好像拽下來一個掛件樣的東西,然後迅速彈起,跳過火堆,向巷子的另一頭跑去。再看兩位老人,就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仍然坐在火堆旁淡定的燒紙,一板一眼重複著剛才的動作。
不用說了,顯然是搶劫,警察的職業習慣讓趙荀也迅速彈了起來,沒有再顧及會不會被他們發現,直接越過廢墟竄到對面的小巷裡,來不及回頭看一眼,追著白衣人跑去。拐了一個彎就到了巷子的盡頭,巷子盡頭是白房子的另一側,繞過去就是馬路。趙荀看到白衣人丟掉面具,穿過馬路,直衝向市局大院。自己也顧不得那麼多,抓人要緊,緊隨其後追了過去。
白衣人身形敏捷,從大院一側進出行人的小柵欄門上翻身過去,消失在院裡的一排楊樹後面,趙荀也不含糊,來不及掏進門卡,也縱身翻進大院,周末的市局大院裡十分安靜,路兩旁的楊樹在微風拂動下沙沙作響,細碎的陽光從樹葉間射到路旁的花壇上,似乎什麼都沒有發生。趙荀環顧了一下四周,向白衣人消失的方向看去,楊樹後面是一小片草地,草地後面是一個不大的停車場,停車場裡停放著7、8輛警車,放眼望去,並沒有發現白衣人的身影。
「小趙,你怎麼來了?這麼急,有什麼事兒嗎?」趙荀回頭一看,是今天值班的楊雲。
「楊哥,你看到一個穿白衣服的人跑進來嗎?」楊雲三十出頭,也算是刑偵隊的老警察了,趙荀跟他平時交流不多,稱呼他為楊哥。
「沒有啊?我就看見你急三火四的跳門進來了,啥事兒啊,都不刷卡了?」
「我之前有一個穿白衣服的人也跳進來了。「
「啊?我沒注意……沒有吧?那麼大動作,應該能看見啊,你沒看錯?「
「從前面跑過去了,我先過去看看。「趙荀來不及多解釋,用手指向停車場那邊,隨後跳過花壇、穿過草坪,奔著停車場跑過去,楊雲也緊跟著跑了過去。
兩個人在停車場搜尋了一會,並沒有發現任何人,幾輛車也都完好無損。
「這就奇怪了,屁大點兒地方,能躲哪兒去?「楊雲自言自語道。趙荀沒吭聲,向辦公樓那邊看了過去。
辦公樓只有七層,是一棟老樓,過去是市委的辦公地點,市委建了新樓後,就留給了公安局用,深灰色的牆面爬滿了爬山虎,樓的側面還留有室外樓梯,從這個樓梯可以直接進入辦公樓的任何一層,平時一些吸菸的民警也經常到這裡吸菸,順著樓梯可以爬上樓頂的天台,最後一層通向天台的樓梯口處安了一道鐵柵欄門,平時這個柵欄門都是上了鎖的,主要是避免外來的人爬上天台。天台上堆放了一些掃帚和鐵鍬,甚至還有一些舊物,成了公安局的一個露天倉庫。
天台中部向前凸起的部分形成了一個雨搭,正好擋住辦公樓正門口的台階,這樣下雨的時候車可以從台階兩側的坡道直接開到門口。現在的建築一般都把雨搭放在二層,這樣落到地面的水泥柱可以支撐起這片凸起的水泥台子,而這棟老樓的雨搭卻在最頂層的天台上,不說遮風避雨的效果不好,而且年久失修容易殘破。
趙荀很是疑惑,市局大院並不大,而且沒有什麼明顯可以隱蔽的地方,白衣人剛剛竄進來,這麼一會兒就不見了。更奇怪的是,白衣人就在楊警官的眼皮底下翻門,竟然沒有被發現,若不是經過專業訓練功夫了得,就是他媽的遇見鬼了。
趙荀平時不善多言,但是非常善于思考,看起來文質彬彬,其實身懷「絕技」,當年警校比武的時候經常拿第一名。今天這種情況卻讓他十分困惑,無論是從體力還是智商上,自己都是一流的,可竟然還沒跑過一個路人。
「咱們去樓後面看看吧!」楊雲說著就向辦公樓側面走。
「那我去樓裡面,咱倆分開行動。」
「好!可千萬別讓他跑了!」楊警官說的斬釘截鐵,今天畢竟是他值班,如果真的混進來什麼犯罪分子,他可是要擔責任的。
趙荀一路奔跑到辦公樓門口,箭步竄上台階,向樓里跑去。
辦公樓結構並不複雜,每層都是一條由西向東的走廊,走廊兩側是兩排辦公室,樓梯也是老式的,正對著大門,每兩層樓梯中間有一個緩步台,到了緩步台再轉身上一半樓梯就到了上一層,三層正對樓梯的是一間大會議室,平時局裡有什麼大事,都會聚集在這裡開會。節假日的時候,除了幾個必要值班的科室,其他辦公室都會鎖上門,只有三樓那間會議室,一般不會上鎖。
白衣人在走廊里顯然是躲不住的,要麼躲進了會議室,要麼就是進了某一層的洗手間或者開水間,值班的地方他應該不會闖,要不然早就被抓了。趙荀也沒多想,檢查完一、二層的洗手間和開水間後直奔三樓。令他感到疑惑的是,今天幾個值班的科室竟然都鎖著門。
剛踏上通往三樓的樓梯,忽然聽到三樓傳來一陣鋼琴聲。趙荀趕緊放緩了腳步,悄悄爬上最後一層台階。渾厚的琴鍵聲從三樓走廊西側盡頭傳來,聲音也越來越響亮,猶如葬禮上抬著棺木的禮儀官邁著沉重的步伐,腳下的皮鞋砸在大理石地板上,低沉有力。降b小調第二奏鳴曲第三樂章,沒錯,正是蕭邦這段《葬禮進行曲》。
趙荀小時候學過兩年鋼琴,後來因為堅持不下來放棄了,但他一直喜歡聽鋼琴曲,尤其是蕭邦的作品。上大學的時候,他經常嫌宿舍太吵,帶上耳機聽蕭邦,他喜歡這樣的時光,在樂曲聲中思考一些問題。直到現在,依然保持著這個習慣,閒暇的時候還是會一個人靜靜聽音樂。這段曲子他再熟悉不過了,略帶沉重的音符很適合他在某些場景的工作。
趙荀踮著腳步向局長辦公室走過去,快要到門口的時候,琴聲突然中斷了,趙荀快步走過去敲了敲門,裡面沒有人回應,他用力推了推門,門是鎖著的,他又連續敲了幾下,裡面仍然毫無動靜。沒人?沒人的話,琴聲從哪裡傳來的?
趙荀趕緊又推了推旁邊幾間屋子的門,都是鎖上的。沒辦法,趙荀疾步返到會議室門口推門進去。
會議室里空空蕩蕩,好像並沒有任何人來過。正對會議室門口是一張大的棗紅色木桌,桌子後面擺了幾把木製皮面椅子,這裡是平時開會領導坐的地方,椅子後方是一面電視牆,六個大電視鑲嵌在牆面上,拼成一個大屏幕。木桌前方,正對著會議室其餘近八九十平的空間,擺滿了相同顏色的桌椅,開會的時候,大家都坐在下面聽。
正午的陽光從窗口傾瀉進來,照在靠近窗邊的一排桌椅上,窗台上擺放著幾盆綠蘿,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熠熠的鮮綠色。
趙荀稍一愣神,便快速走進去在每一排桌椅間巡視,一直走到會議室的後門,並沒有發現任何人來過的痕跡。正當他推門打算出去的時候,眼角的餘光忽然瞥見窗口閃過一個黑影,只那麼0.1秒的時間,像是什麼東西從樓上掉了下去。趙荀趕緊跑到窗口,推開窗戶往下看,不好,有人墜樓了,他顧不得關窗戶,轉身衝出門外,一步兩三個台階,迅速下到一樓,穿過大廳,沖向大門外。
俗話說,「急行無好步」,大門還沒有自然關合,趙荀腳下一滑,就摔倒在門口的台階下,後腦勺磕在了台階上,頓時暈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