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如鯁在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常委擴大會上,聽著沈培的熱情介紹,也接到了趙愷踢出來的皮球,李二海的腦子也在運轉著。

  其實,沈培說的也不錯,干工作就要有主動精神,敢幹的勇氣。前幾年,自己一開始也對趙愷縣長的西北新城區和工業集中區頗有微詞,但自己做了縣長以後,還是繼續推動了西北新城區的建設,現在效益明顯,和市里東擴的計劃對接,現在已經基本和市區一體化了,帶動了那塊地區的發展。

  就是工業集中區,自己也是盡了最大努力去招商,竟然把整個集中區建滿了廠子,不但保住了縣裡的開發區,還在全省收穫了殊榮。

  李二海剛要開口,不想沈培開始點將了。

  「李主任,你是我的前任,對情況比我熟悉,尤其是在你任上完成了趙書記當初的願望,建設了西北新城區和開發區。我認為在當今這個新城市中心發展問題上,你是權威,你最有發言權,請發表一下高見。」

  李二海心想,這個將點得有水平,指名道姓讓自己發言,還搬出自己以前的類似案例來,這是讓自己不同意就說不過去了呀。

  以前上大學的時候,沈培話不多,甚至有些時候還有點木訥,沒想到,他是真人不露相,有兩把刷子。

  李二海站起來,先是看了看趙愷,又看了看沈培,最後還掃視了一下其他人。

  「趙書記,沈縣長,各位領導,我也是今天才知道這個方案的,非得讓我說個子丑寅卯來,肯定不現實。為什麼?因為這個事太大,需要結合各方面因素來綜合考慮,這就需要時間。」

  「我現在不是常委,本不該多言。既然沈縣長點了名,不說兩句是不行了。那就簡單說說我的拙見,跟大家一起探討。」

  「我非常讚賞沈縣長的工作思想和工作精神。我們幹部,就是要為縣裡謀發展,為群眾謀福利,不能因循守舊抱殘守缺,不作為的幹部,肯定是不稱職的幹部。古代就有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一說,對吧?」

  「沈縣長剛才用投影的方式,向我們介紹了新城市中心發展藍圖,讓我看得是熱血沸騰啊,可以這樣說,這個規劃高瞻遠矚,高端大氣,可以說在三十年內是一步到位了,如果建設好了,放在全省也是屈指可數的。」

  「可以這樣說,這樣的新城市中心,就是我們嚮往的樣子。我認為,規劃超前,配套齊全,入住這樣的城區,生活質量就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一個樣板工程。」

  沈培心裡有些樂滋滋的,儘管他和李二海之間不睦,但李二海這樣肯定他的計劃,他還真沒有想到。

  那邊趙愷和祁浩、胡元柳他們心裡卻打起了小鼓,這李二海搞什麼名堂,這個計劃再好,溫定搞不起來啊,就是有那個能力搞起來了,就憑現在的溫定生活水平,能有幾人入住啊?到時候弄出一座空城來,豈不是一個笑話?

  祁浩有點奇怪地看了李二海一眼,還故意把茶杯輕輕地在桌上一磕。

  「說實話,如果現在我還在縣長任上,我也會考慮這個問題。沈縣長講得好,既然沿海發達地區都在大開發,就說明這是個方向。老話說得好,不會過日子看鄰居,鄰居育苗我育苗,鄰居施肥我施肥,就是錯也不會錯到哪兒去。」

  祁浩終於忍不住了,插話道:「李主任,你直接表個態,這事成不成?」

  李二海朝他輕輕一擺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沈培也插了一句:「李主任說得好,跟著先進學先進,總比我們摸著石頭過河強多了。正好馬上就要撤縣設市了,這就是個契機,乘這個東風,好好發展一下我們溫定新城市中心。」

  「各位,沈縣長總結得好,跟著先進學先進,肯定沒有錯。不過,不是所有的先進都能學的。這裡面就有個哲學的問題了,什麼樣的先進可以學,什麼時候學,怎麼學,就值得好好推敲了。如果你讓小雞學老鷹飛得高,肯定不行,最起碼也是個鸚鵡學舌的結果。」

  他這話鋒一轉,沈培就知道要壞事,原來他在這兒等著呢。

  「剛才祁副縣長問我,成不成?其實就是問我支持還是反對。」

  「我是支持的,這樣的計劃沒有什麼不可以推進的,只要科學規劃,量力而行,循序漸進,這事應當支持的。」

  聽他這麼一說,沈培、黃德培、吉前進,錢大軍他們幾人很是振奮,他們都是支持派。

  有了李二海的支持,這事就成了一大半。他們互相對視了一下,表達了一種興奮。

  「我也是反對的。計劃再好,再周全,如果不切實際,就是冒進,就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剛才高興的幾人,又被潑了一盆冷水。

  「沈縣長也強調了這個計劃的可行性,請了國家和省里的專家來進行了認證。誠然,他們都是學者專家,但他們都不是本地人,他們來了,只是走馬觀花地看了一下那個地塊,更多的是在圖紙上搞研究,實際上就是紙上談兵,用現在易地時髦的話說,就是不接地氣。」

  「這麼大一個工程,財力是一個根本。各位都清楚,雖然我們溫定這幾年有了一定的起色,但離小康和富裕還有很大的距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吧?」

  「當然,有人也會說,辦大事哪有不借錢的?對,借也是一個方法,但借錢的前途是你得有那個償還能力。剛才看了這個方案,沒有兩百億,肯定拿不下來。這還是個保底的估計,真正實施起來,恐怕遠遠不止這個數。一旦啟動起來,就會停不下來了,可能會是個無底洞。」

  「這就是我反對的理由。我們的理想是好的,我們做了規劃也是對的,但現在啟動可能不是個好時機。這是我個人的看法,僅供參考。」

  趙愷、祁浩、胡元柳他們都放下心來。這李二海明著沒有反對,但實質上已經否定了沈培這個計劃,這正是他們要的結果。

  確實,就目前溫定的情況來看,這個計劃不切實際。

  李二海說得對,計劃不是不好,只是時機有問題。

  沈培內心非常生氣,但他竭力克制著自己。

  吉前進有點不服氣,騰地站了起來,氣鼓鼓地說:「李主任,你說這個話我就不贊成了。當年趙書記還是縣長,你還只是縣委辦秘書,政府提出建設西北新城區的時候,你就有意見。後來上馬了,郊區拆遷遇到困難了,還不是你出馬解決的?到你上任縣長的時候,不要忘了,你可是不遺餘力地發展新城和開發區呀。請問,起初時機成熟嗎?請問你後來為何又極力推崇?你的所作所為。就像你今天發言的內容一樣,自相矛盾。」

  沈培看了一眼吉前進,十分滿意。懟得好,這就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趙愷抬眼瞟了吉前進一眼,心想,當年這個小跟班一天到晚都服服帖帖的,跟個小綿羊一樣,沒想到,竟然是這樣一個有脾氣的主子。

  李二海聽了,心裡也不舒服。大家都是為了工作,研究事情哪怕不能心平氣和,說話至少要注意措詞,婉轉些會有更好的效果。

  但李二海現在的格局不是吉前進他們能及的,他知道先做人後做事這個道理,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才能和別人坐在一起探討問題。

  錢大軍也站起來說了幾句,他認為現在的情形和當年建設西北新城區一樣,雖然財力有限,但這不是不可逾越的坎,有很多辦法解決,先把事情做起來,日後再慢慢補上虧空。

  整個會議室飄蕩著一種不安的氣息,大家都左右為難,誰說的都對,可好像誰說的又不對。

  要是換了旁人,肯定會馬上站起來反駁,但李二海坐在椅子上巋然不動,目光直視著吉前進和錢大軍。

  他心想,是你們請我來開會的,那我就應該發表自己的看法。現在我已經說了,就沒必要再和他們進行爭論,這樣的大事,也不是自己能決定得了的,還得由大家集體研究決定。

  祁浩還是忍不住站起來。

  「沈縣長,您是縣長,我是常務副縣長,按理說必須支持您工作。不過,今兒這事,非同小可,不可以操之過急,一定要拿出一個萬全之策。李縣長從兩個方面闡述了其可行性,都很到位,建議此事從長計議。」

  沈培也知道這個計劃很大,一次會議肯定不會通過。但第一次會議就是個風向標,哪個主張占了上風,會對以後的再議產生巨大的引導。

  中途休會半小時,大家互相自由討論。

  最終也沒有形成有效決議,沈培宣布散會,今後再議。

  儘管這個結果在意料之中,但沈培仍然有無盡的失落感,他覺得自己總是遇到挫折,一直不順。

  沈培第一個站起身來,徑直向外走去,小陳夾起皮包隨他而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