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赴宴(上)
洗完澡還有一會兒時間,方小航才給夏文吉打電話。
「領導,現在方便嗎,有個事兒向您匯報一下。」
電話那頭,夏文吉用嘹亮的閩南腔普通話說道:「方便。」
「蔣清波說有個供應商,原來是做宏緯的,但是合約到期了,現在又著急供貨,想通過沃緯這邊過個單。」
「有沒有其他風險,過單金額預計多少?」夏文吉只問了兩個關鍵問題。
「還沒來得及問清楚,剛才老蔣那邊打電話讓我晚上和他一起去找供應商面談。」
「你答應了嗎?」
「還沒呢,這不得請示一下您嗎?」
「航仔,你跟了我兩三年了,這點事情你自己做主就行,你看著辦吧,回頭跟我說一下具體情況。」
「好勒。」
方小航回答一聲,夏文吉就掛掉看電話。
「到底是吃飯的事情看著辦呢,還是接單的事情看著辦呢?小單子打個招呼就行了,估計是幾百萬上千萬的訂單,過帳只是代購的點數,沒啥利潤,算了,看看再說。」
方小航換好衣物提前到小區門口等候蔣清波。
六點十分的時候,蔣清波開著他那輛奔馳GLE出現了。
方小航心裡更加警惕,因為蔣清波連何雲都沒帶,看來保密程度比較高。
何雲年紀比蔣清波大,但是深圳分部的都知道何雲是蔣清波的嫡系和副手,主管著榮星達在華南的最重要的幾個客戶。
蔣清波沒帶何雲出來的原因,無外乎是想保密,不帶何雲玩,這樣就能少分一杯羹。
何雲屬於那種有賊心沒賊膽的保守派,很容易打發,善於玩弄權術的蔣清波,算是何雲的後輩,但能把何雲吃的死死的。
上車後,方小航坐在副駕駛位子,嫻熟地打開蔣清波的華子拿出一支點了起來。
「蔣總,今晚有什麼安排啊?」
「你小子,光顧著自己抽,不給我點一根是吧?」
「您手上不是拿著一根嗎,一次性抽兩根,多浪費啊,對了,這供應商什麼來頭,竟然還要我們去莞城主動拜訪?」
「嘿嘿,別多問,聽話有糖吃,小航,坐穩咯,叔叔要加速了。」
「我靠,蔣總你還看《頭文字D》的啊?」
「那是,我剛出來打工那會,就是聽周杰倫的歌。」
說著,蔣清波微眯著眼,嘴裡叼著煙,拿出手機點了起來,幾秒過後,車內響起了《一路向北》的前奏。
方小航豎起拇指,「潮巴!」
「爭取七點趕到。」
.
在公司,有兩個人開車的行為不太規範,其他人做這倆人的車的時候,都能不坐儘量不坐,坐也會綁好安全帶和抓緊抓手。
一個是蔣清波,另一個是夏文吉。
這兩人還保留著當初MRO野蠻生長時跑業務的習慣,無論何時何地,都會在最快的時間內回復重要消息,比如開車的時候,蔣清波一手握著方向盤,另一手在中控台的手機上點來點去查看和回復消息,但自身車速和其他車輛之間的距離有把握的很好。
方小航看著還是害怕,「蔣總,要不咱在服務區換一下,我來開車,您休息休息。」
蔣清波撇了一眼方小航,皮笑肉不笑地說道:「呵呵,在你,今晚我肯定要喝酒,打算回來的時候你開。」
「沒事的,讓我體驗體驗奔馳的感覺吧。」
實際上,方小航連林澄澄的保時捷都開過,並不稀奇這個奔馳GLE,他只是出於安全考慮,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他還想著等還清家裡的欠款後,好好攢錢享受生活呢,總不能在世間走一遭光顧著吃苦吧。
至於蔣清波像樂哥一樣皮笑肉不笑的笑容是不是表示他心裡的忌憚,方小航不關心,現在榮星達就是雙話事人管理狀態,也沒見蔣清波把夏文吉約出去釣魚。
「聽說明年宏緯要退出自動駕駛技術,我看車評人的評測視頻,那感覺跟我以前看的科幻小說差不多。」
「蔣總,那是輔助駕駛技術,手還是要放在方向盤上的。」
「我懂,法律規定。」
「話說您那會兒的科幻小說是怎樣的啊?」
「不咋樣,跟現在的科幻比起來,就像是太空歌劇,什麼一人一生一張卡,智能家具和駕駛工具啊等等等,那會兒大屁股電腦都是個新奇玩意,誰能想到現在的筆記本厚度連一厘米都不到,指不定以後會發展成什麼樣,當然,我們那會一個村里都不一定有一台固線電話,現在基本上人手一部智慧型手機……」
「航仔,不好做咯,現在信息化時代,我們不能像10年前後那樣,靠著信息差和關係接單,現在產品利潤低不說,服務方面還得裝孫子。」
「蔣總,您什麼意思,不看好我們這行嗎,還是說想勸我年輕,找點兒別的工作干?」
「呵呵,你要是另有高就,咱榮福集團不會強留,也不能強留,只是我作為一個高位管理者,心裡一天天的煩躁啊,事情沒少干,業績不好搞,其實我哪怕現在失業了,去找點別的事情干,這輩子也不愁吃喝了,但我總覺得作為銷售總監,榮福集團的一個長輩,應該帶領後輩們過上更好的生活,就拿今天我們要見的這個客戶,他是做檢測模具工具這一塊兒的,蘋果、富西康、HW、宏緯都有在做,跟我們客戶群體高度重合,以前他們都是直接和這些客戶合作,但是因為收款的原因還有合約到期的空窗期,現在我們有機會參與並且分一杯羹了。」
蔣清波長篇大論,一半是在試探,一半是在畫餅,總之顯得他嗅覺敏銳、人格高尚的樣子。
MRO這一行,屬於「技工貿」裡面的「貿」,但有金融性質的工業品貿易商、服務商,本質屬於第三產業,具體屬性有點複雜。
在方小航的認知里,MRO企業更像是一個沒有金融業執照的工業品銀行,因為MRO企業跟客戶簽訂的付款協議,至少是月結60天起步,至於延長多久,以及是電匯還是承兌另說,這就意味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MRO企業要承擔很大的墊資壓力,墊資包括貨款、場地、人工等等,在這個信息化時代,並不是說MRO供方賣價多少,成交價就是多少,客戶公司往往會有對應的採購部門和審計部門進行覆核,看MRO的價格有無優勢,或者是否超出預算合理區間。
在物流和網際網路尚未發展起來的時代,很多時候MRO客戶側想覆核都不一定能找到原廠家或者替代品,所以以前會出現同一家公司的不同分公司、不同部門對同一件產品的採購價格相差甚遠的情況,而現在他們可以指定全國性質的MRO企業進行集中採購合作。
現在的大趨勢是,標準品的利潤越來越低,因為渠道透明,客制化的產品利潤高,但除少數獨角獸產品外,大多供大於求,除去生產經營成本,也沒多少淨利潤。
網際網路企業暫且不提,上千人起的工廠,每月所需的生產物資、後勤物資、安環物資等,不會是個小數目,而且所需的現金流也會很緊張,所以MRO的前景並沒有蔣清波說的那麼悲觀,不過從藍海市場變為了紅海市場,整個行業的發展模式必須要順應第二產業的版本模式作出更新罷了。
那麼,代價是什麼呢?
劣幣驅逐良幣,還是優勝劣汰?
七點鐘,閒聊沒停過的兩人,終於抵達了目的地。
一家位於松湖的湘菜館。
方小航見到門口處有個眼熟的大光頭朝他們這邊揮手。
「領導,現在方便嗎,有個事兒向您匯報一下。」
電話那頭,夏文吉用嘹亮的閩南腔普通話說道:「方便。」
「蔣清波說有個供應商,原來是做宏緯的,但是合約到期了,現在又著急供貨,想通過沃緯這邊過個單。」
「有沒有其他風險,過單金額預計多少?」夏文吉只問了兩個關鍵問題。
「還沒來得及問清楚,剛才老蔣那邊打電話讓我晚上和他一起去找供應商面談。」
「你答應了嗎?」
「還沒呢,這不得請示一下您嗎?」
「航仔,你跟了我兩三年了,這點事情你自己做主就行,你看著辦吧,回頭跟我說一下具體情況。」
「好勒。」
方小航回答一聲,夏文吉就掛掉看電話。
「到底是吃飯的事情看著辦呢,還是接單的事情看著辦呢?小單子打個招呼就行了,估計是幾百萬上千萬的訂單,過帳只是代購的點數,沒啥利潤,算了,看看再說。」
方小航換好衣物提前到小區門口等候蔣清波。
六點十分的時候,蔣清波開著他那輛奔馳GLE出現了。
方小航心裡更加警惕,因為蔣清波連何雲都沒帶,看來保密程度比較高。
何雲年紀比蔣清波大,但是深圳分部的都知道何雲是蔣清波的嫡系和副手,主管著榮星達在華南的最重要的幾個客戶。
蔣清波沒帶何雲出來的原因,無外乎是想保密,不帶何雲玩,這樣就能少分一杯羹。
何雲屬於那種有賊心沒賊膽的保守派,很容易打發,善於玩弄權術的蔣清波,算是何雲的後輩,但能把何雲吃的死死的。
上車後,方小航坐在副駕駛位子,嫻熟地打開蔣清波的華子拿出一支點了起來。
「蔣總,今晚有什麼安排啊?」
「你小子,光顧著自己抽,不給我點一根是吧?」
「您手上不是拿著一根嗎,一次性抽兩根,多浪費啊,對了,這供應商什麼來頭,竟然還要我們去莞城主動拜訪?」
「嘿嘿,別多問,聽話有糖吃,小航,坐穩咯,叔叔要加速了。」
「我靠,蔣總你還看《頭文字D》的啊?」
「那是,我剛出來打工那會,就是聽周杰倫的歌。」
說著,蔣清波微眯著眼,嘴裡叼著煙,拿出手機點了起來,幾秒過後,車內響起了《一路向北》的前奏。
方小航豎起拇指,「潮巴!」
「爭取七點趕到。」
.
在公司,有兩個人開車的行為不太規範,其他人做這倆人的車的時候,都能不坐儘量不坐,坐也會綁好安全帶和抓緊抓手。
一個是蔣清波,另一個是夏文吉。
這兩人還保留著當初MRO野蠻生長時跑業務的習慣,無論何時何地,都會在最快的時間內回復重要消息,比如開車的時候,蔣清波一手握著方向盤,另一手在中控台的手機上點來點去查看和回復消息,但自身車速和其他車輛之間的距離有把握的很好。
方小航看著還是害怕,「蔣總,要不咱在服務區換一下,我來開車,您休息休息。」
蔣清波撇了一眼方小航,皮笑肉不笑地說道:「呵呵,在你,今晚我肯定要喝酒,打算回來的時候你開。」
「沒事的,讓我體驗體驗奔馳的感覺吧。」
實際上,方小航連林澄澄的保時捷都開過,並不稀奇這個奔馳GLE,他只是出於安全考慮,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他還想著等還清家裡的欠款後,好好攢錢享受生活呢,總不能在世間走一遭光顧著吃苦吧。
至於蔣清波像樂哥一樣皮笑肉不笑的笑容是不是表示他心裡的忌憚,方小航不關心,現在榮星達就是雙話事人管理狀態,也沒見蔣清波把夏文吉約出去釣魚。
「聽說明年宏緯要退出自動駕駛技術,我看車評人的評測視頻,那感覺跟我以前看的科幻小說差不多。」
「蔣總,那是輔助駕駛技術,手還是要放在方向盤上的。」
「我懂,法律規定。」
「話說您那會兒的科幻小說是怎樣的啊?」
「不咋樣,跟現在的科幻比起來,就像是太空歌劇,什麼一人一生一張卡,智能家具和駕駛工具啊等等等,那會兒大屁股電腦都是個新奇玩意,誰能想到現在的筆記本厚度連一厘米都不到,指不定以後會發展成什麼樣,當然,我們那會一個村里都不一定有一台固線電話,現在基本上人手一部智慧型手機……」
「航仔,不好做咯,現在信息化時代,我們不能像10年前後那樣,靠著信息差和關係接單,現在產品利潤低不說,服務方面還得裝孫子。」
「蔣總,您什麼意思,不看好我們這行嗎,還是說想勸我年輕,找點兒別的工作干?」
「呵呵,你要是另有高就,咱榮福集團不會強留,也不能強留,只是我作為一個高位管理者,心裡一天天的煩躁啊,事情沒少干,業績不好搞,其實我哪怕現在失業了,去找點別的事情干,這輩子也不愁吃喝了,但我總覺得作為銷售總監,榮福集團的一個長輩,應該帶領後輩們過上更好的生活,就拿今天我們要見的這個客戶,他是做檢測模具工具這一塊兒的,蘋果、富西康、HW、宏緯都有在做,跟我們客戶群體高度重合,以前他們都是直接和這些客戶合作,但是因為收款的原因還有合約到期的空窗期,現在我們有機會參與並且分一杯羹了。」
蔣清波長篇大論,一半是在試探,一半是在畫餅,總之顯得他嗅覺敏銳、人格高尚的樣子。
MRO這一行,屬於「技工貿」裡面的「貿」,但有金融性質的工業品貿易商、服務商,本質屬於第三產業,具體屬性有點複雜。
在方小航的認知里,MRO企業更像是一個沒有金融業執照的工業品銀行,因為MRO企業跟客戶簽訂的付款協議,至少是月結60天起步,至於延長多久,以及是電匯還是承兌另說,這就意味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MRO企業要承擔很大的墊資壓力,墊資包括貨款、場地、人工等等,在這個信息化時代,並不是說MRO供方賣價多少,成交價就是多少,客戶公司往往會有對應的採購部門和審計部門進行覆核,看MRO的價格有無優勢,或者是否超出預算合理區間。
在物流和網際網路尚未發展起來的時代,很多時候MRO客戶側想覆核都不一定能找到原廠家或者替代品,所以以前會出現同一家公司的不同分公司、不同部門對同一件產品的採購價格相差甚遠的情況,而現在他們可以指定全國性質的MRO企業進行集中採購合作。
現在的大趨勢是,標準品的利潤越來越低,因為渠道透明,客制化的產品利潤高,但除少數獨角獸產品外,大多供大於求,除去生產經營成本,也沒多少淨利潤。
網際網路企業暫且不提,上千人起的工廠,每月所需的生產物資、後勤物資、安環物資等,不會是個小數目,而且所需的現金流也會很緊張,所以MRO的前景並沒有蔣清波說的那麼悲觀,不過從藍海市場變為了紅海市場,整個行業的發展模式必須要順應第二產業的版本模式作出更新罷了。
那麼,代價是什麼呢?
劣幣驅逐良幣,還是優勝劣汰?
七點鐘,閒聊沒停過的兩人,終於抵達了目的地。
一家位於松湖的湘菜館。
方小航見到門口處有個眼熟的大光頭朝他們這邊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