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東塔風冷初試翼 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巍安全落地,意味著保貞轟炸機由485馬力的發動機換成520匹馬力的捷克造發動機算是圓滿成功。

  洋鬼子賓丁心急火燎,雖然還是帶著笑,客氣的祝賀,但李巍很明白這個洋鬼子在想什麼,直接說道:「下一架飛機試飛很快的。」

  D27戰鬥機迅速被推了出來,李巍再次熟悉一番。這款戰鬥機乃是由法國著名飛機設計師德瓦蒂尼於1928年設計的。由於一戰戰後戰鬥機需求量的下滑,德瓦蒂納在1927年不得不關閉了他在法國整天賠錢的飛機工廠,只身前往瑞士尋找新的機會。

  在瑞士,排除千難萬險之後,他終於得以為瑞士空軍設計一款全新教練機的機會來得以維持生計,這便是D.26教練機。隨後,德瓦蒂尼在對D.26進行些許改進之後,一種新的飛機橫空出世——這便是德瓦蒂尼 D.27戰鬥機。

  D.27戰鬥機的牛X之處有兩點:其一:這是一款單翼機!其二,這是一架全金屬飛機。

  單翼機,後來人當然沒有什麼感覺,李巍除了在網絡或者圖片上見過雙翼機,現實中除了國產的運五飛機,沒有見過或者接觸過其他雙翼飛機。

  但是,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這就是創舉,代表了先進!

  至於全金屬製造的飛機,李巍就不說了,反正在這個時代也是先進飛機的代名詞。對李巍來說,金屬的質感比木質機身讓他這個飛行員比較安心。

  D.27戰鬥機的設計非常有特點,採用了「傘翼」設計:優點首先是單翼機相比當下主流的雙翼機,少了一副機翼,空氣阻力小。至於傘翼的優點,這個,作為航空迷的李巍也可以解釋一下,所謂傘翼,就是機翼位置相對於機身很高,相當於機身掛在機翼下面。如果把機翼看做降落傘,優點就很容易想像了。近乎相當於航空運動中的動力傘,比較安全!如果沒有發動機的話,相當於滑翔傘,安全!

  傘翼吊著機身,最大的優點,那就是飛行穩定性好,容易駕駛操縱,易於為人接受。在單翼機初生的時代,設計師德瓦蒂尼選對了發展道路!商業上也獲得了成功,其中,瑞士空軍購買了四十五架。

  作為航空業的一員,德瓦蒂尼以前就和東北軍打過交道,張家父子對法國戰機情有獨鍾,東北軍那麼多種類的戰機中,法國戰機最多。因此德瓦蒂尼剛剛造好飛機,就派人找張學浪推銷。D.27戰鬥機在東北做過一系列的飛行表演,表演很精彩,但張學浪以及空軍中的軍官一直都是駕駛雙翼機,對單翼機有懷疑,故此沒有批量採購。但是這架來華表演的飛機還是以28000大洋的價格被東北軍收購,成為張少帥的御用戰鬥機,雖然張少帥肯定不會開這架飛機去戰鬥。少帥有錢啊,愛好很高端的,單架購買的飛機好幾架呢。

  雖然傘翼結構的飛機有很多優點,但在李巍眼中就有些怪了。機翼與機身之間有很大空隙,飛行員從座艙中向前看,目光就在機翼和機身之間通過。故此,這款戰鬥機,雖然是單翼,但是本質上來說,還是沒有跳出雙翼機的窠臼,結構和功能性設計基本上還是雙翼機那一套,只是減少了一副機翼而已。甚至在以後的日子裡,李巍發現包括機翼的翼型其實還是雙翼機的翼型。

  但不管怎麼說這款飛機速度最高可達312公里,東北軍第一,全國第一。航空迷李巍則更看重這款飛機的另一個參數,最高飛行高度9200米,實用飛行高度也能上五千米。因為原本的五百匹馬力發動機換裝捷克產的五百二十匹馬力發動機,而原來發動機上的法國法曼工廠出品的機械增壓器李巍也給換了過來,速度和爬升性能肯定會進一步提高。這個實用飛行高度數據,在國內甚至在全世界在這個年頭都是非常出色的,幾乎可以肯定說是超出了國內所有戰機飛行高度一個等級。

  航空迷李巍自然知道,高空高速對於戰鬥機性能來說是何等重要。在以後的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高空高速就是戰鬥機性能的追求方向,也是空戰制勝的法寶。

  當然,也有小小的不滿,那就是這架戰鬥機的火力實在太貧弱了,僅僅只是兩挺7.5毫米航空機槍,而且還配備的都是60發子彈的彈鼓,不是彈鏈供彈機構,總共才一百二十發子彈。

  看到更合心意的飛機,李巍的計劃也隨之改變,他打算把這架D27戰鬥機飛走,以避免落入曰本鬼子之手。

  李巍的安排,或者說是學員們按部就班的工作給李巍造成了不小難度。這架比較先進的戰鬥機實際上操作難度比起保貞轟炸機要小的多。這順序,對於原來的李偉,沒啥問題。但是對於冒牌貨李巍,就是先難後易,順序錯誤。

  由於更容易操作,這次李巍在地面上的折騰就少多了,僅僅滑了四個來回,感覺已經熟練,他沒有中間停車,戰機就輕鬆的起飛了。

  第二次升空飛行,和第一次飛行,心理上完全不同。而且,金屬飛機給李巍的安全感比較強,操縱動作不再僵硬。

  當然,李巍可沒敢一絲的懈怠,不過雖然沒有敢玩任何的花樣動作,他還是小小的體驗了一下戰鬥機高速飛行的快意。與保貞轟炸機相比,這架戰鬥機的功重比提高了差不多百分之五十,超過了0.3馬力/公斤!注意,這個0.3馬力/公斤的功重比數據,很重要,在三十年代,這個數據都很重要。這是三十年代戰鬥機功重比的門檻!

  德瓦蒂尼的設計的戰機跨過了這個門檻,功重比接近了0.32馬力/公斤,故此爬升性能相當不錯,一秒鐘差不多能爬升四米,折合一分鐘達到兩百多米!最大爬升率甚至可以達到一秒鐘五米還多。

  雖然這架飛機最高速度才三百多公里,而李巍也只飛到了兩百五十公里的速度,但是感覺真很爽,比高速上開快車要爽的多。第二次飛行,李巍雖然還是緊張,但已經有了一點點心情體驗速度的快感!

  這就是飛啊!

  感覺和坐飛機那種飛完全不是一回事兒!李巍是乘坐過小型飛機的,比如著名的塞斯納162。但是,坐飛機與開飛機,區別大了!飛機仿佛成了自己的翅膀,那感覺,真如同鳥兒自由翱翔。

  發動機測試的結果,令李巍很滿意,僅僅百分之五十的功率,就能保證兩百一十公里的巡航速度。捷克斯柯達發動機的性能還是說的過去的。由於計劃改變,李巍要抓緊時間熟悉這架D27戰鬥機,因此上足足飛行了一個小時,這才在機場上空盤旋幾圈,飄然降落,無驚無險。順利落地之後,李巍再次心中大叫一聲:「哥哥我會飛了!」

  據說美國著名飛行員杜立特,就是十年之後轟炸東京的那位,僅僅用了六個小時就學會了飛行。咱,更牛,僅僅兩三個小時就學會了飛行!必須給自個兒點上三十二個贊!

  PS:臉真大,開飛機是你的本事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