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來乍到九一八 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哥,粥好了。」隨著一聲女聲,門口一個女孩兩隻手端著兩個冒著熱氣的大碗進屋。

  此時,李巍的關注點,不在那著裝奇怪的女孩,而是在那兩隻大碗上。一般的來說,北方人吃飯用的碗都比南方人的碗大。但是這兩個碗實在是太大了,這是兩隻堪稱盆子的粗瓷碗,李巍在東北這麼多年也沒見誰家用來吃飯。

  「蓮花,把粥放桌子上,趕緊的,把菜也端過來,雞蛋煮好了嗎?」

  「好了,哥,我就去拿。。」

  李巍不由自主的想,腦子不由自主的疼,嘴角抽搐一下,李巍腦子裡又多了些東西:這個馬鵬文化差,也沒什麼技術,一心保住機械學員的身份,不僅對李偉殷勤備至,還想把剛剛十六歲的妹妹馬蓮花嫁給李巍做續弦。

  這他麼是親哥哥嗎?才十六歲的妹妹,就要給人做續弦,而且還要做後娘,就這麼捨得?良心呢?哥哥我三十大幾啊,大二十歲呢。(豬腳代入感有點過剩,原主才二十四。)

  穿越真開眼,真長見識。

  馬蓮花很快就把小菜,雞蛋端了過來,李巍飢腸轆轆,也不好再評價馬家兄妹。吃著人家飯,再腹誹人家,這不是李巍的為人之道。

  穿越真是處處新奇,李巍很快就再次有新發現:自己真飯桶。堪稱盆子的大碗,李巍喝了兩碗粥。估計有半斤重的棒子麵和麵粉二混的饅頭,吃了一整個,雞蛋吃了四個,此外還有鹹菜若干。

  估計一下,自個身高近一米八,體重最多一百二,或許只有一百一十斤。相比自個原本的一百八體重,是太瘦了,需要漲漲膘。

  嗯,需要漲漲膘。李巍很快就原諒了自己的飯桶屬性。

  早飯過後,李巍帶著馬鵬,故作輕鬆的向東塔機場走去。他其實不想走在前面的,因為不識路。馬屁精就這點不好,總是猥瑣的跟在他身後,不知道主動帶路。幸好,一路上同去機場的軍人不少,李魏倒也不擔心走錯路。李巍作為一個新來乍到的,故作坦然實則小心翼翼的觀察著這個世界的一切。

  路上有人會和李巍打招呼,也有很多對李巍視而不見。從路人的態度看,李巍感覺原主應當是有點地位,但卻混的不咋樣的那類。

  除此之外,他最大的感覺是:路上的東北軍,哪怕穿著軍裝的東北軍,也沒有那種軍人應有的那種昂揚蓬勃的氣質。

  一邊走,李巍一邊暗自在心中對照。東塔機場這塊他很熟悉,另一個時空他那個小廠子有幾個客戶就在這塊。這塊兒有著共和國大名鼎鼎的幾個企業,比如航空發動機的製造企業黎明廠。但是眼下,只有荒野和農田,秋天的寒風中,一片淒涼。不遠處的渾河,半死不活的泛著黑白。

  只小小的觀察了一番環境,李巍就收回了心思:今天就是九·一八,完全不給他這個穿越者準備時間啊。

  故事中不是有套路的嗎?先種田,再爆發,最後稱霸天下,屠美滅日什麼的。此外,是不是還得有個外掛、系統什麼的?

  歷史,李巍知道一些:九·一八事變爆發是在夜間。也就是說,他還有一白天的時間。

  但人生地不熟,一個白天,他能幹什麼?

  東塔機場大門,一群官兵亂鬨鬨的,說說笑笑,毫無危機感的通過門衛。

  一個大胖子坐在那裡,估摸有三十多歲,鼓脹的肚腩把軍服撐得緊繃繃,一個小兵的半跪在他身前,用一塊破布用力在在擦大胖子的長筒馬靴。

  大胖子一邊和進門的官兵咋呼,一邊拿著一根疑似馬鞭的玩意敲打著那擦鞋士兵的頭。

  這是拿士兵當跑堂的還是當奴隸呢?

  李巍吐槽:一葉知秋,東北軍就這熊樣,能打仗嗎?

  剛剛,李巍才冒出一點雄心,現在又冰涼了。

  輪到李巍進門,那大胖子站了起來,李巍本還以為是對自己這個中尉、機場中層的禮遇。胖子一開口,一股酸味就噴了出來:「呀,呀,讓我瞅瞅,這不地上龍嗎?昨個兒咋沒摔死呢---?」

  大胖子話音拉的很長,陰陽怪氣。

  李巍沒注意到,看到這個胖子時他身後的馬鵬縮了縮身子。

  周圍人群,有笑的,有默然的,但就是沒有一個主動插言的。

  腦子又是一疼:此人是機場守備團團長張大毛,外號「胖毛」,據說是東北空軍副司令張煥相的親戚。說是團長,其實手下只有一個營三百多號人馬,負責機場安全。

  原主如何對付這樣的場面,李巍不知道。但是李巍知道:對陌生人還可以忍忍,越是熟人同事,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懟回去!否則這些人會變本加厲,蹬鼻子上臉。


  李巍正要反擊,電光火石間,腦子又是一疼,腦海中又多了許多東西。

  胖毛好色,和李巍不對付原因就是女人,額,女孩,馬蓮花。事兒很傳統狗血,幾句話就能說清:馬鵬一個在東塔機場謀生的小機械學員,兄妹兩個相依為命,妹妹馬蓮花被張大毛看上了,馬鵬不樂意,於是自傳謠言:李偉要娶馬蓮花。

  新信息!

  李巍扭頭乜斜一眼馬鵬,心說:人不大人心思還真是不簡單啊。

  原主或許毫無察覺,但這點小花招卻瞞不了李巍:這馬鵬,小小年紀還真是玩的好一手驅虎吞狼啊,拿李偉對付張大毛。

  不過從另一方面說,一個無權無勢的小學員,能想到這一招,也算不錯了,手法雖然稚嫩一點,但是看樣子在原主李偉身上估計還真管用了。

  雖然是被利用,李巍卻沒有太生氣,幫扶弱者,李巍很有正義感的。但是,找個機會是必須要讓馬鵬明白,願意幫你是哥風格高,但是並不是傻傻的被利用,這一點同樣很重要。

  沒有更多廢話,李巍帶著馬鵬仰頭進了大門,張大毛被晾在一邊,有些愣了:這李(偉)巍今天有些不一樣啊。不大甘心吵架失利,於是再刺激李巍一聲:「今兒個還飛嗎?天上蟲?」

  「天上蟲,地上龍「,對航空業者來說,這可不是什麼好詞,地上是龍,到了天上反倒成蟲了。這特麼是諷刺老子啊。

  「今天是9.18,明天張大毛,呵呵。「李巍冷哼,瞪了張大毛一眼,張大毛被李巍陰冷的眼神嚇了一跳。張大毛拿李巍沒什麼法子的,別看張大毛是陸軍中校團長,但是根本管不到李巍。

  在東塔機場,守備機場的陸軍管不了空軍!當然,空軍也管不了陸軍,這玩意是制衡!

  別說忠貞不二少帥張學浪不是絕對純粹草包,就是草包也懂得制衡。制衡的理念那是上位者最基本的素養,少帥玩的順溜著呢。僅僅憑遺傳的威望能統領幾十萬大軍?那是不可能的。

  東塔機場,名義上是東北軍空軍的司令部所在,張學浪兼任司令。但是實際上張學浪少帥在哪裡,哪裡就是司令部。

  東北空軍的指揮系統是這樣的:張學浪是東北空軍的司令,張煥相和徐世英是副司令,張煥相兼任代司令,參謀長是陳海華。而實際上,張煥相經常不在瀋陽,徐世英緊跟張學浪現在北平。機場坐班的只有參謀長陳海華,機場的日常管理和訓練等一切事務實際上也是陳海華在支應。

  陳海華,廣東人,乃是中國早期的保定陸軍學校畢業,曾經在中國最早的空軍南苑航校擔任過教官,算是東北空軍高級軍官中的唯一內行!

  南苑航校!乃是北洋時期袁世凱創建的,時間1913年夏,乃是中國航空的第一所航校!只是在戰亂頻仍的年代,辦學十幾年,只培養了大約一百五十個航空人才。

  東塔機場分幾塊,首先是空軍的作戰系統,這是一等主力,編制上東北空軍有五個大隊,但實際上常駐東塔的只有一個大隊,未來的抗日英雄高銘九(高志航)就是其中一員。這個大隊有三十多名飛行員和二十多架各種飛機。二十多架飛機,有德國造法國造日本造還有傳說中的遼造(東北軍自造),非常的混亂。

  再一塊兒,是飛行學員隊,算是第二梯隊。當下有五十多名學員和一幫教官,教官有中有洋,甚至還有兩個日本教官(當下不在)。

  二者都直接歸空軍司令部統一指揮,由於很多教官實際上也是正式作戰系統的飛行員,比如大名鼎鼎的抗日英雄高銘九(志航)就經常的擔任教官一職。所以這兩塊實際上算一塊。再加上輔助的參謀、通信,氣象、材料,後勤等部門,總兵力三百來人。

  其中的材料部門,卻不是李魏所在的材料班。而是直屬作戰系統的地勤單位,足足一百來號人馬,承擔飛機日常的機械檢查維修以及作戰時的加油掛彈等任務。

  李巍的材料班,屬於空軍司令部直轄的另一塊—後勤。後勤處長徐德仁是副司令徐世英的親戚親信,也是李巍的頂頭上司,把持著肥的流油的差事,卻狗屁不通,只知道撈錢。

  而李巍這個材料班班長,主要任務是飛機大修。這個崗位是非常拼技術的,比起戰鬥部隊的材料班只做戰時保障和日常維護,技術水平要求不是一個層次。故此,李巍雖然手下只有那麼三十多人,重要性卻是無可替代,地位因此也有那麼點。

  話說李巍實際上對於原主還是很有點佩服的,別的不說,僅僅看履歷的話實在是很拿得出手的,尤其是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

  二四年,李偉高小(相當於初中)畢業。隨後在二叔李二武的操作下進入東北陸軍,三個月後就優選進入了張學浪父子的空軍留學生班。


  這個空軍留學生班,乃是全東北軍包括東北的學生,幾十萬人中先海選出來一千人,然後再多方面考核選八十人。雖然有二叔背後出力,但是能入選這八十人的大名單,李偉自身的能力肯定也不差。李偉很榮幸,在這八十人之列,著名的抗戰英雄高銘九(志航)是他的同學。

  張作霖張學浪父子很重視空軍,東北軍雖然富裕,但誰家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該節約的還是要節約的。張家父子是這麼安排的:這八十人學員班,要在國內先學一年法語,然後再出國。

  等到二五年三月,學員們準備出國了,張大帥手頭又不寬裕了,於是再次優中選優選了三十四人去法國,其中飛行員28人,機械生6人。後來飛行員二十八人中有在法國生病一個,只有二十七人回國。

  李偉沒能入選這三十四人大名單,成了第二梯隊。張家父子好不容易選出了這麼八十個苗子,還培訓了一年,覺得浪費了可惜,於是再次選出了十二個人。這十二個人被送到日本學習,其中飛行員六人,機械生六人。其他學生,就只能在國內培養了。

  總體來說,這十二個人,比去法國留學的三十多人稍微差點。畢竟沒有一年的預科語言(日語)學習就直接出國了,再加上日本二十年代的航空比起法國來說差的不是一點半點。當然也有更重要的一點,這十二人中間,關係戶稍微多了點,比如李偉。再比如目前同在東塔機場的另一位叫做葛詩昌的(本書原型,名字取諧音),這位本來是陸軍軍官,到了日本說是學飛行,其實主要學的乃是空戰參謀。

  高銘九那一批也就是中國航空歷史上著名的一批真正經過正規訓練的二十七個飛行員(在日本訓練的幾個飛行員也不能說很差,只是種種原因,不出名。),算是和國際接軌的一批飛行員,也是中國三十年代以前真正有飛行能力的二十七個飛行員。在這方面,無論是常申凱的南京還是其他派系軍閥。只是吧,哪怕是高銘九高志航這一批飛行員,在法國學習的也只是飛行,而不是真正的空軍。

  李偉赴日本來是學飛行員科的,但是半年多以後,兩個原因造成他去讀機械生課程。一個原因是,當時十七八歲的李偉飛快的長個子,半年時間從一米七不到的身高漲到了近一米八。太高的個子不適合做飛行員,日本鬼子是這麼說的。那啥,這個好像有點科學性,但不到一米八真的算高嗎?難道不是鬼子都太矮了嗎?李巍吐槽。

  高銘九要是知道這個,能羨慕死。當初高銘九入選八十人大名單的時候,差點被淘汰,就是因為身高太矮,當時十七歲的高志航還不足一米六五。

  另一個原因,李偉學習太努力,眼睛竟然近視了。近視眼也不適合做飛行員,這個也很科學,李魏對小鬼子一點好感也沒有,但這個原因也算科學,反正二十一世紀飛行員也不要近視的,他也不吐槽了。

  剛說不吐槽,李巍就突然感覺很不對頭。李巍今天出門沒帶眼鏡,也沒發現屋子裡有眼鏡。他舉目遠視一下,雖然沒有視力表,但他絕對確定自己不近視,這是怎麼回事兒?到底是原主本來不近視,還是穿越福利造成他現在不近視,這是個問題,但不用現在深究。

  二八年李偉學成歸國,成為四十萬東北軍中僅僅十二個正規飛機機械技師之一。但無論張學浪多麼重視空軍,由於東北軍的攤子太大,裝甲部隊,炮兵部隊,海軍部隊,軍工廠,到處需要高技術人才。最終這十二個機械技師真正留在空軍的只有六個人。六個技師在空軍各部分吧分吧,東塔機場這裡雖然是司令部,算是最重要的基地了,但目前也只留有兩人,一個在作戰系統材料班,一個就是李巍的後勤材料班。這六個人中,李巍技術一流,但混的卻是最差,他是這六個人中間唯一的中尉,其他人起碼都少校了甚至中校。

  李巍有點想不明白:履歷不差、智商不差,原主為什麼混的這麼差。

  難道是原主二叔陣亡後,沒有靠山的緣故?

  不應該啊,記憶里原主是認識張學浪少帥的,而且少帥還很器重他的。更何況,他二叔和張大帥一同遇難,到了李偉這裡應當算「根正苗紅」的東北軍了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