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世界的黑風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934年5月 12日,是美國人永遠不會忘記的日子。這一天,在美國國土上發生了地球上最嚴重的一次黑風暴,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這天,從美國西部大平原的幾個州,颳起了一陣強暴的狂風。暴風掠過西部廣闊裸露的平地,將千頃農田的肥泥化作濃密的塵霧,卷到空中,遮天蔽日,並以每小時60~100公里的速度,咆哮著由西向東橫貫美國國土,一直到達東部海岸,最後消失在離海岸幾百公里的大西洋萬頃波濤之中。

  這股黑風暴連刮三天,據估計,每立方公里中至少含有40噸塵土,夾帶了乾旱平原地區3.5億噸肥沃表土。從美國西部的沃爾思堡起,吹到東部的沃爾巴尼,北至聖保羅,南到納希維爾,形成東西長2410公里,南北寬1450公里,高3.2公里的一個巨大的塵暴帶,跨越了美國2/3的國土。

  黑風暴掠至美國紐約時,正是上午11點45分,雖然已近中午,但天空一片昏暗。高大建築物已經不能分辨,滾滾而來的塵暴在市內肆意逞凶達4個小時之久,使得遠洋航船由於能見度低而延遲進港,飛機則被迫升到10000米以上高空徘徊,市內到處積滿了塵土。據紐約氣象台測定,那天白天透光率僅有平日的一半,每立方公里大氣含塵量為40噸。在美國的另一座大城市芝加哥,三天內積聚的塵土竟達1200萬噸之多。

  這次史無前例的黑風暴,將美國西部地區的表土層平均颳走了5~13厘米,毀掉耕地  黑風暴襲擊美國紐約4500多萬畝。風暴過後,西部平原的水井、溪流乾涸,塵土塞滿農舍,農作物枯萎,牛羊大量渴死,成千上萬的農民被迫達離西部大平原。

  禍不單行,同年7月20日,在美國的堪薩斯、德克薩斯▾俄克拉荷馬、科羅拉多等州,又一次颳起了黑風暴。大風前沿寬500公里,塵土飛揚3000多米高,又毀滅了大量農田。

  這一年,美國冬小麥減產51億公斤,損失十分慘重。

  是什麼事情釀成了如此瘋狂的黑風暴呢?這是大自然對人類違反自然規律的又一次大報復。

  跨入傳統農業階段後,人們憑藉愈來愈先進的生產工具,從土地上獲得了愈來愈多的糧食、布匹和其他消費品原料,滿足了人口迅速增長的需要。在世界許多地方,人們為了獲得更多的農產品,甚至不惜濫伐亂耕,對土地進行掠奪式的經營。這種違反自然規律的舉動,勢必引起大自然無情的懲罰。於是,在人們津津樂道於自己的勝利時,大自然的報復降臨了。

  我們還是來看看美國的黑風暴吧!

  在殖民主義者到達北美洲之前,現在叫做美國的地區,共有8000萬公頃土地,其中2/3是濃密的森林和灌木,還有大片的草原,野生生物資源十分豐富。由於這裡雨量充沛,一半以上的土地很適於農業生產。生活在這裡的200萬印第安人,用他們勤勞的雙手,建設著美好的家園。

  1607年到1733年,英國殖民主義者憑著船堅炮利,占領了這片富饒的土地,先後建立起13個殖民地。在他們統治的地區,原來開發北美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則幾乎被消滅殆盡。殖民者從歐洲移來了大量的白人,還從非洲販來許多黑人,賣作奴隸。至1775年左右,北美大陸上的居民已接近250萬,英語逐漸成為通用語言,開始形成統一的美利堅民族。

  1776年7月 4日,北美13個殖民地的人民發表《獨立宣言》,宣布解除同英國的一切隸屬關係,成立了獨立的美利堅合眾國。由於摧毀了英國的殖民枷鎖,美國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得到迅速發展。隨著歐洲移民不斷增加,人口生育率持續高漲,加上種植園主們可以利用大批廉價的黑人勞力,於是,美國人開始大舉開發中西部的無垠沃土。僅僅一個世紀,他們向西部擴張墾殖,就跨越了4800多公里。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他們砍伐森林、開墾草原的規越模來越大,速度也越米越快。1870年,美國西部被開墾的土地不到12萬公頃;而到1930年,則擴大到了753萬多公頃。60年間擴大了60多倍。

  在這100多年裡,美國人利用國土上豐富的自然資源,獲得了巨大的財富,他們向世界各國出口了大量的野生動物毛皮、木材、菸草、棉花、小麥、玉米、牛肉、豬肉和羊毛。而且,正是這些「土壤肥力」的出口,使得美國由債務國一舉變為富有的債權國。

  美國經濟的繁榮,引起世界許多國家的羨慕。然而,美國人為此付出的代價也是相當大的。他們差不多滅絕了平原上所有的美洲野牛,濫捕亂殺了數不清的其他野生動物;差一點砍光了從大西洋畔一直伸展到大平原區的一望無際的硬木森林……

  有人曾在美國西部地區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定位試驗,其結果是:在坡度3~4%的土地上,如果實行牧草連作,每英畝(約合6市畝)土地每年平均風蝕掉土壤300公斤;如果是進行玉米連作,每年平均風蝕掉土壤19700公斤;如果是寸草不生的裸露地,則每年風蝕掉土壤多達41000公斤。

  依此計算,在一塊天然草原上,颳走 18厘米厚的表土,約需2000多年的時間;如在玉米連作地上,颳走同樣數量的表土,只需要49年;而裸露地,則只需要18年時間。

  由此不難看出,如果對土地進行掠奪式的生產,勢必加速文明的滅亡,而人類文明最根本的基礎,就是要保護文明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和發展物質生產。美國人在大舉開發中西部地區時,恰好忘記了這一點,由於他們肆無忌憚地濫伐亂耕,土地上的自然植被消失了,土地裸露,風蝕加速,到處都能看到被沖溝切割得零亂的土地,以及成片被侵蝕的山坡,原來清澈見底的河流也變得渾濁不堪。地貌與土壤情況不斷惡化,到了大自然無法忍受之時,終於造成了那場震驚世界的黑風課。

  實際上,美國並不是唯一遭受黑風暴災害的國家,另一個發達的農業大國蘇聯,也曾屢遭黑風暴的襲擊。

  從1954年起,蘇聯人花了10年時間,在哈薩克、西伯利亞、烏拉爾、伏爾加河沿岸和北高加索的廣大地區,毀壞大片的草原,新開墾了6000萬公頃耕地。頭一二年收成不錯,但是,由於植被嚴重破壞,耕作施肥措施無法跟上,土壤肥力下降,以後產量一年不如一年。到了60年代,大自然的報復開始了,黑風暴迭起,不斷吞沒耕地,摧毀農作物。僅1963年的一次黑風暴,就毀掉農田2000多萬公頃,20多萬公頃土地被沙覆蓋,大片新開墾的土地只得棄耕荒蕪,使10年興師動眾的大開墾,成為一場自然環境的大破壞。

  難怪有人這樣來描述我們的歷史:文明人踏上地球表面,在他們的足跡所到之處,留下的只是一片荒漠。這個論斷雖然有些偏頗,但決不是完全憑空捏造。距今五六千年以來的歷史記載說明,世界上除了尼羅河流域等三幾個地區外,其他地區的人類文明,從未在一個地區連續興盛超過30~60代人(即800~2000年)以上,都是在建立人類文明的同時,糟踏了自己久居其上的土地,又移向另外一處創建新的文明。這就是人類文明的「大轉移」現象。可是,全世界的可耕地總共才480億畝,如果人們不去認真保護這些賴以生存的土地,老是這麼移來移去,等到把這些土地全給糟踏完了,全球幾十億人口又能夠往哪裡移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