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圍爐夜話,笑舉軍陣
「怎麼?不疑覺得會如何?」徐庶看他神色古怪,忙問道。
也許周不疑對他也頗為了解。
周不疑仰頭笑道:「無妨,我們不攻葉縣便是,五年之內,曹司空去北疆,主公亦可攻得大略,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
「哈哈哈!!」
「好,都有光明的未來。」
這俏皮話,也只有孩童之口說出,聽來才頗具趣味。
幾人相視大笑,快慰不已。
「我以為元直聽聞過奉孝的名聲。」
「沒有,」周不疑擺了擺手,滿不在乎的道:「我只知道他常有論斷,傳言每斷必中,每次聽別人說他料事如神,就想笑。」
徐庶一愣,龐統也繞到了面前來,兩人直勾勾的盯著這孩子:「為何呢?」
何故口出如此狂言。
周不疑帶著童真笑意,脆生的道:「我若是每次評事都下論斷,對則向外廣為流傳,不對則是酒後失言閉口不談,難道不也是料事如神嗎?」
「若說論斷,他還不及我呢。」
他揚起了驕傲的小下巴。
幾人聽完一愣,旋即想通此理,放聲大笑起來,世間豈有真正每事必可料定者,無外乎是眾人之力,盡力促成而已!
「走,元直,先隨我去小帳入席。」
劉備把周不疑抱起來走,已是打齊劉備腰側的周不疑較之前長高了許多,再過一年恐怕就不能再抱了。
龐統跟在後面,負手而行,湊過去問道:「你十歲了,今夜要不吃點酒??」
「不吃,」周不疑直接不看他,「等今年禁酒令解了,我自己釀。」
「喲,還會釀酒?」龐統眼眉一挑,興致盎然,「到時候我可要嘗嘗。」
「一壇百金,黃金。」
「你掉錢眼裡了你,你知道百金有多少嗎。」
……
晚間席上,待將士大飲退去後,劉備喚得關羽從穰城趕來,一同飲酒。
剛好此時張飛也安排好了晚上各處巡守,回到主帳之前。
營里劉備主位,關羽、張飛向右依次而坐,周不疑則和劉備同案,已經趴在劉備的腿上睡了。
眾人圍著爐,正在烤肉涮醬,飲酒敘談,趙雲、龐統、徐庶、孫乾赫然在列,陳到等宿衛將領坐得稍遠。
幾人聊起了一些趣事,暢談歡慶,已不必顧及主臣之禮,宛若一群長兄、賢弟聊起家長里短。
不知不覺,就說到了龐士元即將赴江東之謀,為玄德公做說客。
今年雖說言之尚早,卻可盡此時去尋得志同道合的賢才相助,以為日後促成此事。
龐統由此便說起了江東的一些局勢,「孫伯符歿後,軍中以周瑜都督,軍心盡在其與孫氏幾位支柱老將身上。」
「而文臣則仰賴名流張昭等內治老臣,我聽聞,孫仲謀亦是在招攬新賢,以為自己的羽翼。」
徐庶笑道:「這麼說來,以仁兄的名聲與見機談吐,恐怕定會被招攬。」
「也許,」龐統摸了摸自己駁雜的鬍鬚,「我在江東亦有友人,此次去便先見故友,探聽這位吳侯之所欲。」
「幾次往返之後,也許會有所得。」
「你會觀星象、知氣候麼?」
正聊著,周不疑忽然坐了起來,揉著眼睛打呵欠。
龐統疑惑皺眉:「略知一二。」
周不疑緊了緊衣袍,往火爐里湊了湊,道:「若是先生能通曉星象氣候,便可知風、雨季等時節,我料荊州、江東之地,總有一些季節有反季之象,常年察其變化,就可有所得。」
眾人微微點頭,若有所思,但是不知周不疑這話是何意,就算是通過觀察記錄,這些年能夠知曉一二,又有什麼用?
所以,大家都很有興致的看著他,張飛咋舌道:「哎呀,別賣關子,趕緊說,你天天吊俺胃口。」
幾名謀臣聽張飛的話樂了樂,周不疑旋即說道:「若是知曉氣象、氣候的獨特之處,可以選擇合適的時機,譬如行船要風時、久旱要祈雨時、隆冬要暖陽時……出言開壇祭天,借風、借雨、借冬陽,然後屏退守軍,不可直視高壇,再提前約好將士準備小船接應,趁機脫身。」
「如此,又可留下一段玄奇傳言,還能脫身而走,即便是為人所識破,也可傳料事如神、足智多謀之名。」
說完,眾人微微呆愣,周圍的呼吸都靜謐下來。
張飛都聽得一愣,最後還是他支吾的問道:「這,這,你就為了能傳個名聲,竟還能這般大費周章,你也是……」
閒的。
龐統卻是伸手微捻其須,十分滿意的笑道:「這倒是妙策,元直,你小小年紀,沒想到肚子裡這麼多壞水。」
周不疑癟嘴挺了挺肚子,平靜的道:「平日裡多思一些計策,多說些軍略,沒準什麼時候就能用得上。」
「在下此前有一些軍陣的想法,趁著今日剛好可以拿出和各位相商一番。」
「在座的都是自己人,軍陣演練如此機密,正該群策群力如何?」
這話一出,在場所有人都露出了興致。
周不疑坐正之後,劉備讓門外軍士取了筆墨帛布來。
很快,他用簡單的線條代表軍士,畫出了一個十一人軍陣,為首是小隊首領,持旗槍號令;接下來依次為左右牌手、狼筅手、兩排長槍手、鏜把手。
周不疑一一解釋道:「旗隊長為號令,牌手持盾可擋弓箭,若是壯士可持大盾擋投擲槍茅;兩翼之狼筅手可持長竹竿襲擾騎兵、近身長槍,亦可隱蔽身形,掃去箭落,而長槍手可主攻,鏜手則是可攻可守。」
鏜上兩翼能架住槍戟,亦可為槍尖進攻。
「此軍陣,可善於小地形交戰,我們在數年之內,將宛城北地,分割駐關,加建土牆,掩蓋大戰場,分為狹窄的小戰場,以阻隔北方鐵騎。」
「再日夜操練此軍陣,在戰場形成多股小隊以阻擋步卒交戰。」
「如果可以以年計日夜操練,配合得當、進退自如,將士們經多年磨合自如一體,則威力無窮也。」
……
周不疑兩手張開,滔滔不絕的將細則之處一一介紹,軍陣之優劣、地形之便利,以及未來設防之工事,均無遺漏,說完之後,拱手向文武道:「還請諸位指正,若有改良之處,當日夜尋其法,早日操練。」
「但凡軍陣,需數年方可小成,需血戰才可成威,一旦用軍陣之將士養成軍勢,那便可無往而不利!」
關羽看得許久,眼中大亮,暗暗道:「好軍陣,若是每人再配以環手刀,則亦可近身殺敵,施展自如,此陣若成,可在狹小戰場以一當十也,任曹軍到來也會大為耗損。」
徐庶、龐統亦是覺得還能改良,若是陣中加以神射手,推進及近時,箭無虛發,則威力更佳。
張飛道:「俺營下有力士,可以投擲長矛,力透盾牌。」
「我營中亦有猛力刀手,或可持此狼筅,」關羽亦是馬上有許多人選,他們明日就可去軍中選出百名猛士,操練以觀成效。
「好啊,而今有軍備,有糧草,亦有兵源,可在雲長營中秘密操訓,演練此陣。」
劉備輕撫鬍鬚,一隻手放在了周不疑盤坐的腿上,欣慰而問:「元直將此陣喚作何名?」
「左右相稱,方為穩固,稱鴛鴦陣耳。」
周不疑笑道。
也許周不疑對他也頗為了解。
周不疑仰頭笑道:「無妨,我們不攻葉縣便是,五年之內,曹司空去北疆,主公亦可攻得大略,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
「哈哈哈!!」
「好,都有光明的未來。」
這俏皮話,也只有孩童之口說出,聽來才頗具趣味。
幾人相視大笑,快慰不已。
「我以為元直聽聞過奉孝的名聲。」
「沒有,」周不疑擺了擺手,滿不在乎的道:「我只知道他常有論斷,傳言每斷必中,每次聽別人說他料事如神,就想笑。」
徐庶一愣,龐統也繞到了面前來,兩人直勾勾的盯著這孩子:「為何呢?」
何故口出如此狂言。
周不疑帶著童真笑意,脆生的道:「我若是每次評事都下論斷,對則向外廣為流傳,不對則是酒後失言閉口不談,難道不也是料事如神嗎?」
「若說論斷,他還不及我呢。」
他揚起了驕傲的小下巴。
幾人聽完一愣,旋即想通此理,放聲大笑起來,世間豈有真正每事必可料定者,無外乎是眾人之力,盡力促成而已!
「走,元直,先隨我去小帳入席。」
劉備把周不疑抱起來走,已是打齊劉備腰側的周不疑較之前長高了許多,再過一年恐怕就不能再抱了。
龐統跟在後面,負手而行,湊過去問道:「你十歲了,今夜要不吃點酒??」
「不吃,」周不疑直接不看他,「等今年禁酒令解了,我自己釀。」
「喲,還會釀酒?」龐統眼眉一挑,興致盎然,「到時候我可要嘗嘗。」
「一壇百金,黃金。」
「你掉錢眼裡了你,你知道百金有多少嗎。」
……
晚間席上,待將士大飲退去後,劉備喚得關羽從穰城趕來,一同飲酒。
剛好此時張飛也安排好了晚上各處巡守,回到主帳之前。
營里劉備主位,關羽、張飛向右依次而坐,周不疑則和劉備同案,已經趴在劉備的腿上睡了。
眾人圍著爐,正在烤肉涮醬,飲酒敘談,趙雲、龐統、徐庶、孫乾赫然在列,陳到等宿衛將領坐得稍遠。
幾人聊起了一些趣事,暢談歡慶,已不必顧及主臣之禮,宛若一群長兄、賢弟聊起家長里短。
不知不覺,就說到了龐士元即將赴江東之謀,為玄德公做說客。
今年雖說言之尚早,卻可盡此時去尋得志同道合的賢才相助,以為日後促成此事。
龐統由此便說起了江東的一些局勢,「孫伯符歿後,軍中以周瑜都督,軍心盡在其與孫氏幾位支柱老將身上。」
「而文臣則仰賴名流張昭等內治老臣,我聽聞,孫仲謀亦是在招攬新賢,以為自己的羽翼。」
徐庶笑道:「這麼說來,以仁兄的名聲與見機談吐,恐怕定會被招攬。」
「也許,」龐統摸了摸自己駁雜的鬍鬚,「我在江東亦有友人,此次去便先見故友,探聽這位吳侯之所欲。」
「幾次往返之後,也許會有所得。」
「你會觀星象、知氣候麼?」
正聊著,周不疑忽然坐了起來,揉著眼睛打呵欠。
龐統疑惑皺眉:「略知一二。」
周不疑緊了緊衣袍,往火爐里湊了湊,道:「若是先生能通曉星象氣候,便可知風、雨季等時節,我料荊州、江東之地,總有一些季節有反季之象,常年察其變化,就可有所得。」
眾人微微點頭,若有所思,但是不知周不疑這話是何意,就算是通過觀察記錄,這些年能夠知曉一二,又有什麼用?
所以,大家都很有興致的看著他,張飛咋舌道:「哎呀,別賣關子,趕緊說,你天天吊俺胃口。」
幾名謀臣聽張飛的話樂了樂,周不疑旋即說道:「若是知曉氣象、氣候的獨特之處,可以選擇合適的時機,譬如行船要風時、久旱要祈雨時、隆冬要暖陽時……出言開壇祭天,借風、借雨、借冬陽,然後屏退守軍,不可直視高壇,再提前約好將士準備小船接應,趁機脫身。」
「如此,又可留下一段玄奇傳言,還能脫身而走,即便是為人所識破,也可傳料事如神、足智多謀之名。」
說完,眾人微微呆愣,周圍的呼吸都靜謐下來。
張飛都聽得一愣,最後還是他支吾的問道:「這,這,你就為了能傳個名聲,竟還能這般大費周章,你也是……」
閒的。
龐統卻是伸手微捻其須,十分滿意的笑道:「這倒是妙策,元直,你小小年紀,沒想到肚子裡這麼多壞水。」
周不疑癟嘴挺了挺肚子,平靜的道:「平日裡多思一些計策,多說些軍略,沒準什麼時候就能用得上。」
「在下此前有一些軍陣的想法,趁著今日剛好可以拿出和各位相商一番。」
「在座的都是自己人,軍陣演練如此機密,正該群策群力如何?」
這話一出,在場所有人都露出了興致。
周不疑坐正之後,劉備讓門外軍士取了筆墨帛布來。
很快,他用簡單的線條代表軍士,畫出了一個十一人軍陣,為首是小隊首領,持旗槍號令;接下來依次為左右牌手、狼筅手、兩排長槍手、鏜把手。
周不疑一一解釋道:「旗隊長為號令,牌手持盾可擋弓箭,若是壯士可持大盾擋投擲槍茅;兩翼之狼筅手可持長竹竿襲擾騎兵、近身長槍,亦可隱蔽身形,掃去箭落,而長槍手可主攻,鏜手則是可攻可守。」
鏜上兩翼能架住槍戟,亦可為槍尖進攻。
「此軍陣,可善於小地形交戰,我們在數年之內,將宛城北地,分割駐關,加建土牆,掩蓋大戰場,分為狹窄的小戰場,以阻隔北方鐵騎。」
「再日夜操練此軍陣,在戰場形成多股小隊以阻擋步卒交戰。」
「如果可以以年計日夜操練,配合得當、進退自如,將士們經多年磨合自如一體,則威力無窮也。」
……
周不疑兩手張開,滔滔不絕的將細則之處一一介紹,軍陣之優劣、地形之便利,以及未來設防之工事,均無遺漏,說完之後,拱手向文武道:「還請諸位指正,若有改良之處,當日夜尋其法,早日操練。」
「但凡軍陣,需數年方可小成,需血戰才可成威,一旦用軍陣之將士養成軍勢,那便可無往而不利!」
關羽看得許久,眼中大亮,暗暗道:「好軍陣,若是每人再配以環手刀,則亦可近身殺敵,施展自如,此陣若成,可在狹小戰場以一當十也,任曹軍到來也會大為耗損。」
徐庶、龐統亦是覺得還能改良,若是陣中加以神射手,推進及近時,箭無虛發,則威力更佳。
張飛道:「俺營下有力士,可以投擲長矛,力透盾牌。」
「我營中亦有猛力刀手,或可持此狼筅,」關羽亦是馬上有許多人選,他們明日就可去軍中選出百名猛士,操練以觀成效。
「好啊,而今有軍備,有糧草,亦有兵源,可在雲長營中秘密操訓,演練此陣。」
劉備輕撫鬍鬚,一隻手放在了周不疑盤坐的腿上,欣慰而問:「元直將此陣喚作何名?」
「左右相稱,方為穩固,稱鴛鴦陣耳。」
周不疑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