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常和軍士打成一片
張飛嘴一咧,滿不在意的道:「你能教他什麼?現在辯經可還有用武之地?」
「他九歲就已通讀家學,還需讀書明理?既是神童,那自然不能以常理來教,要博學、多才方可!俺張飛別的不說,論勇猛,冠三軍也;論酒量,唯有雲長兄長堪能匹敵;論武藝,大兄尚且時常誇讚,子龍、陳到都是敬佩不已!」
孫乾聽完就感覺壞了,真要是教這些,這孩子以後回荊州去被考校,難不成還要上酒席和人划拳展示嗎?!
堂堂大好男兒,別真給他帶壞了。
不行,這件事我需與雲長說說。
張飛最聽關羽的話。
雖說他們都跟從劉備,為大兄之命是從,但是劉備公務繁忙時,在軍營中大多以關羽為首。
且三兄弟之中,二人常同時出生入死,感情又要尤其深厚,而劉備則除卻是他們的兄長之外,還肩負了這幾千託付了性命的將士之責。
所以兄長之任,七成時候是落到關將軍的身上。
要想辦法扼殺翼德這些大膽的想法,不能讓元直染了壞習慣。
孫乾想想就覺得可怕。
本來周不疑心思就已經足夠早慧了,而且還博學。其舅父就有「博聞強記」的名聲,他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說不定以後還很有辯才。
這樣的人,要是學會了飲酒、習武,和軍士打成一片……那不得了,這以後誰還製得住他。
……
新野城外軍營忙碌一日,二千多精銳,加上一萬餘流民都已有了安置之所。
城內的官吏也都出迎而來,各地亦有吏員送達文書,以奉荊州之令。
此時劉備之兵馬在此便算是安定了下來。
劉備等上大道之後,便和在朝陽等候的趙雲匯合,加速行軍往新野,一日就已進軍營,至大帳安歇,新野衙署已擴建出來,為劉備等人居住。
其餘將領亦有宅邸。
新野轄七千餘戶,共三萬餘人。
加上劉備帶來的一萬四千流民,有五萬人之多。
日後還需向汝南之境收容避戰之人,如果休養生息、良田足備,還會越發繁榮。
向北可通商至宛、魯陽一帶,亦可沿四條河流進入汝陽,至豫州。
向南則是與過襄陽、達江東,可得繁盛。
此途,曾在豫州治理過的劉備算是較為熟悉,故此剛來就已將城中要務梳理清楚。
知道新野優勢所在,扼博望為屏、背靠淯水,可養育萬民。
「從此處看,景升兄雖是讓我們為荊州北部之屏障,但卻也算是用心良苦。」
劉備看到這,更加對周不疑的話深信不疑。
劉表豈是庸碌之人?
他定是在荊州這些年已自覺老邁,很多事不能掌控於手中,所以在為未來鋪墊排布,而荊州的局勢也絕不是一片倒的想要投誠於曹操。
趙雲收集得來的地圖都頗為詳盡,其中多條捷徑小道都有刻意標註,未來便可用這些來探尋行軍、運糧的路線。
要早做準備,將荊州各地的地形都探查清楚,知曉越多日後則越能得心應手。
另外,按照元直的建議,這數年之內應該每年派遣深諳地圖之法的斥候沿線入川蜀,探索益州地形。
心中敲定大計之後,劉備向孫乾問道:「北方戰局如何?可有新的軍情傳來?」
孫乾拱手道:「聽聞,曹軍過官渡後,與青州兵馬極力猛進,威逼袁紹後撤,已攻下十餘座城池,袁軍完全不能抵擋,若按此勢乘勝追擊,秋收得糧草補充後,很快就能占據鄴城。」
「這般勢頭,兩三年便可占盡優勢,從而盡收袁氏兵馬。」
「如今官渡一戰,傳遍天下,曹賊挾滔天之勢返回許都,天子漢臣無不是若寒蟬一般,只敢讚頌而不敢出一言違逆。」
劉備心裡微沉,心下擔憂荊州安危。
不過,想到周不疑對北境的分析,亦覺得該深信不疑。
這時,張飛自帳外而來,人未到,呼喊兄長的聲音就已經傳了進來。
劉備扭頭和左首的周不疑道:「這是我三弟張翼德,人如猛虎、勇冠三軍也。」
「嗯。」
周不疑也朝外看去,不多時,一道門板般的身軀擋住了大帳光線,一手撩開微垂的帳簾,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
張飛豹頭環眼、鬍鬚戟張,外貌粗獷兇惡,體魄敦實,雙臂揮動有力,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下首位的周不疑,笑道:「這就是兄長多次禮賢下士請來的荊襄神童?」
「學生周不疑,字元直,見過翼德伯伯!」
「哈哈,好說,好說!」張飛大笑兩聲,也抱拳還禮,直爽的道:「賢侄既是到了新野相助,俺這裡剛好遇到一道難事,可否隨我去顯露一手?」
「翼德,」劉備沉聲叫停,正色道:「元直剛到新野,就連我都還不清民情,你這不是去叫他為難嗎?」
「哎呀兄長,怕得什麼,此事若是能成則順勢立元直之威信,若是不成還要俺在!俺便是他的殺手鐧!」
張飛快步到周不疑面前相請,有點不由分說的意思。
但也向劉備使了個眼色,示意他自有分寸。
孫乾在一旁欲言又止,但是回來之後還沒來得及和劉備說明情況,現在插嘴就顯得僭越,只能幹著急。
「元直?」劉備輕喚了一聲,看周不疑的意思。
「走吧,」沒想到周不疑直接起身,也好奇是什麼事。
「來來來,俺牽著。」
張飛拉著他的手轉身離去,一大一小很快消失在眾人視線之內。
劉備向右方站定的白袍將領道:「子龍,你跟著去看看,若是有什麼需要幫助的,聽從軍師之命,不可讓三弟胡鬧太過,他長得兇惡,發起火來嚇著元直。」
「唯。」
趙雲輕笑領命,跟隨而去。
孫乾這時候連忙上來,稟報了之前張飛所說的「歪理」,弄得劉備哭笑不得。
「無妨無妨,」劉備連連擺手,「公祐愛護之心過甚了,元直志趣高潔、律己純良,斷然不會被翼德帶壞。」
這孩子鬼精著呢,能洞悉荊州之大局,乃至天下三分之大勢,怎麼會被區區陋習帶歪?
「但願吧……」孫乾是真的略有擔憂。
很多歷經生死的軍士都懼怕張飛,何況一個孩童。
……
出了大帳,周不疑抬頭看著身旁這黑煞神,天真無邪的問道:「翼德伯伯,我聽說您經常和軍士打成一片是真的嗎?」
「噗……」
走在後頭的趙雲聞言沒忍住笑出聲來。
張飛回頭看了一眼,癟嘴道:「子龍你笑什麼?」
「我想起高興的事情。」
打成一片還可以這麼用?!
反正結合張飛常打罵軍士的事跡,他能瞬間聽懂。
並且他估計大部分營中將校軍士都可以瞬懂。
「小子,你少聽他人胡謅,俺張飛愛民如子,今日請你來,就是為軍士解決一樁大事,」張飛今天顯然心情不錯,根本沒發半點脾氣,帶他們到了糧倉後,伸手向前一展,笑著道:「這件事,你要是能妥善解決,俺不光不怪你譏諷,還會將一身本領全部傳授於你!」
「並且,日後就聽兄長的話,對你言聽計從,如何?」
「大丈夫一言既出!」周不疑揚起了下巴,眼睛靈動狡黠。
「萬馬難追。」
張飛拍了拍胸脯,和周不疑做了個口頭約定。
「他九歲就已通讀家學,還需讀書明理?既是神童,那自然不能以常理來教,要博學、多才方可!俺張飛別的不說,論勇猛,冠三軍也;論酒量,唯有雲長兄長堪能匹敵;論武藝,大兄尚且時常誇讚,子龍、陳到都是敬佩不已!」
孫乾聽完就感覺壞了,真要是教這些,這孩子以後回荊州去被考校,難不成還要上酒席和人划拳展示嗎?!
堂堂大好男兒,別真給他帶壞了。
不行,這件事我需與雲長說說。
張飛最聽關羽的話。
雖說他們都跟從劉備,為大兄之命是從,但是劉備公務繁忙時,在軍營中大多以關羽為首。
且三兄弟之中,二人常同時出生入死,感情又要尤其深厚,而劉備則除卻是他們的兄長之外,還肩負了這幾千託付了性命的將士之責。
所以兄長之任,七成時候是落到關將軍的身上。
要想辦法扼殺翼德這些大膽的想法,不能讓元直染了壞習慣。
孫乾想想就覺得可怕。
本來周不疑心思就已經足夠早慧了,而且還博學。其舅父就有「博聞強記」的名聲,他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說不定以後還很有辯才。
這樣的人,要是學會了飲酒、習武,和軍士打成一片……那不得了,這以後誰還製得住他。
……
新野城外軍營忙碌一日,二千多精銳,加上一萬餘流民都已有了安置之所。
城內的官吏也都出迎而來,各地亦有吏員送達文書,以奉荊州之令。
此時劉備之兵馬在此便算是安定了下來。
劉備等上大道之後,便和在朝陽等候的趙雲匯合,加速行軍往新野,一日就已進軍營,至大帳安歇,新野衙署已擴建出來,為劉備等人居住。
其餘將領亦有宅邸。
新野轄七千餘戶,共三萬餘人。
加上劉備帶來的一萬四千流民,有五萬人之多。
日後還需向汝南之境收容避戰之人,如果休養生息、良田足備,還會越發繁榮。
向北可通商至宛、魯陽一帶,亦可沿四條河流進入汝陽,至豫州。
向南則是與過襄陽、達江東,可得繁盛。
此途,曾在豫州治理過的劉備算是較為熟悉,故此剛來就已將城中要務梳理清楚。
知道新野優勢所在,扼博望為屏、背靠淯水,可養育萬民。
「從此處看,景升兄雖是讓我們為荊州北部之屏障,但卻也算是用心良苦。」
劉備看到這,更加對周不疑的話深信不疑。
劉表豈是庸碌之人?
他定是在荊州這些年已自覺老邁,很多事不能掌控於手中,所以在為未來鋪墊排布,而荊州的局勢也絕不是一片倒的想要投誠於曹操。
趙雲收集得來的地圖都頗為詳盡,其中多條捷徑小道都有刻意標註,未來便可用這些來探尋行軍、運糧的路線。
要早做準備,將荊州各地的地形都探查清楚,知曉越多日後則越能得心應手。
另外,按照元直的建議,這數年之內應該每年派遣深諳地圖之法的斥候沿線入川蜀,探索益州地形。
心中敲定大計之後,劉備向孫乾問道:「北方戰局如何?可有新的軍情傳來?」
孫乾拱手道:「聽聞,曹軍過官渡後,與青州兵馬極力猛進,威逼袁紹後撤,已攻下十餘座城池,袁軍完全不能抵擋,若按此勢乘勝追擊,秋收得糧草補充後,很快就能占據鄴城。」
「這般勢頭,兩三年便可占盡優勢,從而盡收袁氏兵馬。」
「如今官渡一戰,傳遍天下,曹賊挾滔天之勢返回許都,天子漢臣無不是若寒蟬一般,只敢讚頌而不敢出一言違逆。」
劉備心裡微沉,心下擔憂荊州安危。
不過,想到周不疑對北境的分析,亦覺得該深信不疑。
這時,張飛自帳外而來,人未到,呼喊兄長的聲音就已經傳了進來。
劉備扭頭和左首的周不疑道:「這是我三弟張翼德,人如猛虎、勇冠三軍也。」
「嗯。」
周不疑也朝外看去,不多時,一道門板般的身軀擋住了大帳光線,一手撩開微垂的帳簾,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
張飛豹頭環眼、鬍鬚戟張,外貌粗獷兇惡,體魄敦實,雙臂揮動有力,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下首位的周不疑,笑道:「這就是兄長多次禮賢下士請來的荊襄神童?」
「學生周不疑,字元直,見過翼德伯伯!」
「哈哈,好說,好說!」張飛大笑兩聲,也抱拳還禮,直爽的道:「賢侄既是到了新野相助,俺這裡剛好遇到一道難事,可否隨我去顯露一手?」
「翼德,」劉備沉聲叫停,正色道:「元直剛到新野,就連我都還不清民情,你這不是去叫他為難嗎?」
「哎呀兄長,怕得什麼,此事若是能成則順勢立元直之威信,若是不成還要俺在!俺便是他的殺手鐧!」
張飛快步到周不疑面前相請,有點不由分說的意思。
但也向劉備使了個眼色,示意他自有分寸。
孫乾在一旁欲言又止,但是回來之後還沒來得及和劉備說明情況,現在插嘴就顯得僭越,只能幹著急。
「元直?」劉備輕喚了一聲,看周不疑的意思。
「走吧,」沒想到周不疑直接起身,也好奇是什麼事。
「來來來,俺牽著。」
張飛拉著他的手轉身離去,一大一小很快消失在眾人視線之內。
劉備向右方站定的白袍將領道:「子龍,你跟著去看看,若是有什麼需要幫助的,聽從軍師之命,不可讓三弟胡鬧太過,他長得兇惡,發起火來嚇著元直。」
「唯。」
趙雲輕笑領命,跟隨而去。
孫乾這時候連忙上來,稟報了之前張飛所說的「歪理」,弄得劉備哭笑不得。
「無妨無妨,」劉備連連擺手,「公祐愛護之心過甚了,元直志趣高潔、律己純良,斷然不會被翼德帶壞。」
這孩子鬼精著呢,能洞悉荊州之大局,乃至天下三分之大勢,怎麼會被區區陋習帶歪?
「但願吧……」孫乾是真的略有擔憂。
很多歷經生死的軍士都懼怕張飛,何況一個孩童。
……
出了大帳,周不疑抬頭看著身旁這黑煞神,天真無邪的問道:「翼德伯伯,我聽說您經常和軍士打成一片是真的嗎?」
「噗……」
走在後頭的趙雲聞言沒忍住笑出聲來。
張飛回頭看了一眼,癟嘴道:「子龍你笑什麼?」
「我想起高興的事情。」
打成一片還可以這麼用?!
反正結合張飛常打罵軍士的事跡,他能瞬間聽懂。
並且他估計大部分營中將校軍士都可以瞬懂。
「小子,你少聽他人胡謅,俺張飛愛民如子,今日請你來,就是為軍士解決一樁大事,」張飛今天顯然心情不錯,根本沒發半點脾氣,帶他們到了糧倉後,伸手向前一展,笑著道:「這件事,你要是能妥善解決,俺不光不怪你譏諷,還會將一身本領全部傳授於你!」
「並且,日後就聽兄長的話,對你言聽計從,如何?」
「大丈夫一言既出!」周不疑揚起了下巴,眼睛靈動狡黠。
「萬馬難追。」
張飛拍了拍胸脯,和周不疑做了個口頭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