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君王當守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十二章君王當守關

  待整備好藍田大營之事,子嬰就返回了咸陽。

  「韓談,你去把王綰叫過來,朕有要事要商談。」

  走在返回章台宮路上,子嬰說道。

  「諾。」

  韓談領命,立刻緩步走去。

  只是這看似像走路,腿在衣袍中沒一點兒起伏,但行走速度確實快,這給子嬰看的一愣一愣的,果真是寺人本領大著呢。

  子嬰拿起武關傳來的密信,觀看幾番後,不由嘆了口氣。

  如今劉邦駐紮在城外,明里叫囂破城營敵,暗裡不斷派人來武關內策反將領,不斷言說如今大秦之弊端、苛政,竟有些被說動的,軍心紊亂。

  「拿我大秦苛政說事兒。」

  啪——

  子嬰將竹簡扔在地上,扶額。

  「這沛公劉季,收買人心的手段果真是強。」

  子嬰搖搖頭,「不然也不會走到哪兒都會收不少將領文臣了。」

  歷史中,劉邦正是不斷派遣酈食其和陸賈不斷收買人心,這也才讓劉邦破城幾乎毫不費力,甚至直接策反,一路上通暢無阻,搶先來到了咸陽。

  「該死的野豬,三年能讓大秦變成這副樣子,你是六國餘孽的詛咒嗎?」

  子嬰氣的直罵娘。

  始皇在世的時候,大秦政令十分寬厚,與歷史中記載完全不同,甚至比起往後各個朝代,都要人性化多得多。

  就比如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給出的理由是延誤了時期,罪行是被砍頭。

  這純屬胡扯。

  當時的秦法表明:失期三日到五日,誶,也就是口頭教訓。六日到十日,罰一面盾牌的錢。過十天,罰一面盔甲的錢。若是遇到雨水等問題延誤軍期,則免除一切軍法處置。

  然而胡亥即位,趙高當政,三年時間就讓大秦法度幾乎崩潰。想到如此,子嬰直接氣笑了,這胡亥果真不是凡人。

  只是其中,必然少不了六國貴族的推波助瀾,致使落到地方的秦法變了不少,而秦二世時期,對這些又不管不顧,更是助長了六國餘孽的復國心思。

  生氣歸生氣,如今必須找一個能定鼎人心的,武關可不能丟,那幾乎是咸陽門戶。

  武關要是丟了,劉邦軍隊就可直入崤關,距離咸陽就不遠了。

  「陛下,丞相到了。」

  韓談返回宮中,說道。

  還是一樣的說話聲調,仿佛是氣力沒有損失一般,這才多久時間,就回來了。

  韓談看出子嬰的疑惑,就主動說:「陛下,王綰丞相正準備入宮面聖,因此路上就恰好遇到了。」

  「讓他進來吧。」

  「諾。」

  韓談轉頭喊道:「王綰進殿。」

  內宮不是上朝,也不必大吼一聲「宣,進殿」。

  等到王綰進入,韓談也緩緩退出宮殿,大殿之內僅剩君臣。

  韓談出來後見到了羋洪。

  羋洪此時作為郎中,陪伴子嬰左右,如同昔日之蒙毅陪伴始皇一般。

  郎中就是帝王侍從,負責皇帝安全等事務。

  大殿內,王綰見到被扔在地上散落的竹簡,明白了子嬰為何面生怒氣。

  莫不是前線出了壞事......王綰心頭一緊。

  「拿起來看看。」

  子嬰說道,舒緩了下氣息。

  王綰拿起來,仔細看了一遍武關軍報。

  餘光落在軍心之上,王綰頓時憤恨無比,攥著竹簡愈發用力,隨後立刻便跪拜道:「陛下,軍心潰散定是有奸佞小人作祟!臣請趕赴武關前線,以震軍心!」

  王綰也差不多明白,子嬰找他前來就是為了此事。函谷關有王賁將軍,而武關就需要一人前去,不管是振軍心還是防禦叛軍。

  「去往前線之人朕另有打算。丞相應當坐鎮中央,處理政事。」

  王綰沉默少許,「不知陛下所遣之人,是誰?」

  若是要震軍心,要麼派遣一位德高望重大臣,要麼就委派一位將士都奉為棟樑的將軍,但是現在,大秦能當得上此稱號的都被子嬰委派了任務。


  通武侯王賁正在藍田大營等待時機,隴西侯李信現在正被子嬰暫且關在偏殿中,老秦大臣幾乎剩不下幾人,也就自己尚在秦國朝堂。

  那,子嬰會委派誰?

  忽然,王綰想到了一個人,怔怔地看向子嬰。

  「丞相想的不錯,朕不日便會親征武關,震軍心,守國門。而那時候,就請丞相代為監國。」

  王綰立刻站起來,拜道:「陛下萬萬不可,皇帝乃萬金之軀,若是有失,必然會導致我大秦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你坐下,急什麼。」

  子嬰擺擺手,示意王綰坐下,繼續說道:「如今我大秦軍心潰散,正當震軍心之時,朕不認為這是什麼壞計策。」

  「陛下!」

  王綰還想爭取爭取。

  畢竟當年就是因為始皇在外的突然崩殂,導致奸臣逆賊有機可乘,所以如此,王綰絕對不想讓子嬰親征,更是面對大軍的攻城,且不說如今秦軍明顯處於劣勢,就光是對劉邦的報告,王綰就絕對不想讓子嬰前去。

  劉邦出身市井,做事從來不按常理,保不准就會出現陰謀事情,導致子嬰出事。

  如今大秦剛有了一點生氣,萬一要是有了一點差錯,不只大秦會出事,天下又將陷入諸侯紛爭的大亂!

  六國餘孽各懷鬼胎,難以一統,自始皇一統天下,無不懷著復國心思。

  子嬰明白王綰的想法,如今大秦有子嬰這個主心骨在,便是出不了什麼大事。

  「你看你,又急。」

  「陛下三思!」

  「朕心意已決,如今之情況應當以社稷為重。若是丞相有計策能攔住劉邦項羽聯軍,朕就聽你的,不然就不要再勸了。」

  王綰默然,皇帝親臨前線確實能為將士起到莫大的鼓舞作用。

  「我大秦皇帝就應該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此豪邁壯言一出,王綰也不再說話。

  子嬰瞥了他一眼,繼續道:「朕前去武關,也有其他目的,除卻軍資以及震軍心外,朕也想看看,那劉邦到底是何種模樣。」

  畢竟那可是漢太祖高皇帝。

  如今的子嬰對他勢同水火,前世的子嬰應當給予些尊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