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將軍當率兵
第九章將軍當率兵
此時的大秦朝堂,伴隨著兩位曾經上將軍的到來而徹底引爆。
幾乎所有大臣都盯著眼前兩位闊別已久的上將軍,在聽到兩位上將軍跪拜子嬰後,思緒又彷佛回到了當年始皇一統天下之時。
那時候,秦國可以說是鼎盛,可以說是一片欣欣向榮。
只是,如今不復當年了。
外有逆賊反叛,內有朝堂作亂,大秦可是內憂外患。
子嬰坐在王座上,看著下面的兩位上將軍,也是笑了笑,他這幾天除去處理朝政之外,主要工作便是派人聯繫幾位將軍。
通過楊端和老將軍的密信,子嬰很容易就找到了李信將軍。
這時候的他依然軍氣尚在,只是近年來的事情讓他有些憔悴,報國無力的憔悴。
尤其是是在秦滅楚的戰爭中,由於昌平君羋啟的背叛,致使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讓這位上將軍的道心碎了。
二十萬條鮮活的生命,沒了。
當子嬰找到他的時候,他整個人有些恍惚。
始皇尚在之時,李信就有這一心魔,但是跟隨始皇遊歷天下,並沒太過發作。
然而尤其是在知道項燕的子孫率楚軍攻過來這一消息,李信如著了心魔一般,痛苦得臥在地上。
同樣是姓項,同樣是楚軍。
消失在記憶中的心魔從新出現,開始擾亂他的內心。
哪怕始皇並沒有怪罪於他,罪責終究不在他身上。
但身為那些將士的將軍,面對著自己屬下臨死前那句「將軍!我們去了」,終究還是心中有愧,日日夜夜都縈繞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
解鈴還須繫鈴人。
於是子嬰就讓韓談派人把李信帶了回來。
韓談找到王賁的時候,他正年如日的坐在椅子上,看向東南楚國方向。
「閣下可是,上將軍李信。」
李信緩緩轉頭,看著來人,就說:「我是李信,你是誰?何事找我?」
韓談手拿子嬰竹簡,說:「陛下詔命,讓隴西侯李信,即刻入咸陽章台宮議事。」
嗡的一下。
李信的腦袋立刻炸開!
「陛下?胡亥重要要對我下手了嗎?怎麼就派了你一個人來?」
「上將軍誤會。」
韓談解釋道,怎麼這個隴西侯瘋瘋癲癲的。
「誤會?莫不是還想讓我去咸陽,當眾俯首?也罷也罷,我如今拖著殘軀,也是苟活在世上罷了。與其被那胡亥逼死,倒不如拔劍自刎,去地下找始皇!」
李信苦澀一笑,拔劍就準備自刎。
「本還想著率兵,再次踏入楚地,為將士們報仇的。」
韓談眼疾手快,立刻上前握住劍身。
「上將軍誤會!胡亥已死,如今乃三世皇帝子嬰,想要召見上將軍!」
李信一連懵地轉頭,難以置信看著韓談。
「你說什麼?胡亥,死了?趙高呢?子嬰,公子成蟜的兒子?」
李信緩緩放下劍,扔掉劍,雙手拍在韓談肩膀上,「趙高呢?」
「趙高被三世皇帝誅殺,夷三族。」
「呵呵呵,天啊。」
李信撲通跪在地上,哈哈大笑道,「子嬰,不,三世皇帝做得好!成蟜,也算生了個好兒子!」
韓談見狀,也不再問別的。
「陛下詔命,隴西侯接還是不接。」
韓談說道,手上留著血,單手舉起竹簡。
不能讓血沾染了皇帝詔命。
李信看向咸陽,站了起來,拱手接住皇帝詔命,「去看看,這三世皇帝是何種模樣!」
韓談帶著李信,一路來到章台宮。
「將軍,可還記得當年情況?」
韓談問道,看向李信。
而李信看著章台宮,內心卻愈發難受,喘著粗氣。
韓談搖搖頭,繼續帶著李信前往大殿。
----------
至於王賁。
子嬰在很早的時候就派遣羋洪去找尋他,羋洪幾乎是住在那了。
畢竟子嬰給出的任務是,讓羋洪不管用什麼辦法,都要把王賁給他帶回去。
羋洪就每天說,不厭其煩的說。
羋洪沒轍,只得每天在人家府中軟磨硬泡,不厭其煩的詢問:「上將軍身為當年秦國滅六國的主要功臣之一,如今眼見功績變成如此,能坐得下?」
王賁沒回答這個問題,每日還是如常,仿佛羋洪壓根不存在。
直到有一天。
羋洪帶著一條消息回到王府,來到了王賁身邊。
王賁沒轍,無奈道:「今天又有什麼事情?」
羋洪拱手道:「巨鹿軍報。項羽叛軍於巨鹿大敗秦軍20萬精銳,俘虜將領王離。」
「你說什麼?!」
王賁立刻站了起來,難以置信道。
羋洪看到王賁這般反應,心中除卻對巨鹿大戰的遺憾外,頓時露出了一絲喜悅。
畢竟王離是王賁的兒子,他覺得起碼內心會有所波動吧。
確實,在得到這個消息後,王賁氣憤至極。
羋洪以為他是在為自己兒子被俘虜生氣,就勸解道:「通武侯先別太過生氣,現在得到的消息是,秦軍暫且投降項羽,王離將軍被俘虜,是否被殺害,還是有待考證。」
「我生氣,不是因為那個逆子!」
王賁大罵道,氣得身子直哆嗦。
羋洪一愣,不是這個,還是什麼?
王賁扶胸大喘氣,坐了回去倒水,然後把茶碗摔個粉碎。
羋洪見狀,大氣不敢喘,就在一邊端正坐著。
「那個逆子兵法都學到哪兒去了,狗肚子裡?」
王賁拿著軍報竹簡,指著上面項羽的軍隊數量,「二十萬軍隊,打不過人家幾萬人?娘的,這場仗怎麼打輸的?」
羋洪趕緊勸解道:「通武侯莫要動怒了,畢竟那項羽之勇猛,當世罕見,而且戰報上說,項羽破釜沉舟,對於將士來說,確實是個增強戰鬥力的好辦法。」
「放屁!」
王賁把竹簡扔到羋洪臉上,「羋家娃娃,我且問你,王離那混小子率領的軍隊,曾經是誰訓練出來的?」
羋洪被這一下砸的有點暈,訥訥道:「這,這些曾經都是蒙恬將軍的匈奴軍隊。」
「你還不傻,還知道這曾經是和匈奴人真刀真槍幹過的我大秦精銳啊,二十萬精銳,打不過幾萬的烏合之眾?」
王賁此時恨不得飛奔到巨鹿戰場,把王離痛扁一頓後,自己來指揮。
但是說什麼也晚了,王賁也只能看著如此戰況乾瞪眼。
羋洪無話可說,但是事實就是這樣。
「通武侯,現在最重要的不是巨鹿軍隊,而是我大秦。這些幾乎是我大秦主力,若是他們失了,大秦危在旦夕。」
羋洪說道,再次勸解道:「如今陛下新即位,以振興大秦為己任,不妨去看看陛下。」
王賁看著羋洪,嘆了口氣。
「明天出發吧。」
「好!」
羋洪大喜過望,立刻轉身跑去收拾東西。
出門的時候還轉頭看了看王賁,說:「通武侯一言九鼎,君子之言,駟馬難追啊。」
說完就快速跑掉,生怕王賁反悔。
王賁嘆了口氣,轉身看到牆上的一把劍。
那是曾經始皇賜給王翦的佩劍。
如今王翦早已逝去,也該到他王賁手持劍為大秦效力的時候了吧。
既是觀看如今大秦朝堂,也是觀看當今陛下是何種樣子,如果當今皇帝是一位庸主,他就算有心也照樣無力,畢竟胡亥的例子擺在那裡,好好的。
廢胡亥殺趙高,也只能讓他另眼相看,至於是不是傳言的始皇在世,還得兩說。
畢竟始皇,可是五百多年才出這麼一個滅六國毫不留情的雄主。
---------
李信和王賁一同走進章台宮。
兩人見到王座之上,身高挺拔,腰配鹿盧劍,頭戴天子十二旒冠冕的子嬰之時,頓時瞪大眼,跪拜之禮愈加恭敬。
子嬰實在太像始皇了。
同樣的身高,同樣的身影,同樣的衣著,腰配秦王劍。
臉?十二旒冠冕擋著,看不見。
「陛下!」
眾大臣跪拜行禮,「皇帝陛下,萬年無極!」
子嬰居高臨下看著。
韓談氣力十足,「起——」
「見到朕,兩位上將軍有何話要說?」
兩位有些恍惚的將軍,還以為這是幾十年前,大秦一統六國的時候,那時候喊「跪——」「起——」的,是趙高。
王賁率先說道:「陛下之模樣,與當年始皇一般無二,末,臣一時間有些恍惚,請陛下恕罪。」
差點就脫口而出的「末將」。
李信此刻倒是內心清靜了不少。
當年他和蒙武率20萬大軍攻楚卻全軍覆沒,乃是自肥之戰以來,秦人遭受最大之重創!
也就是在這章台宮,李信和蒙恬裸露上體,腰背負荊,請罪於始皇嬴政。
子嬰自然看得出來李信的恍惚,也從韓談那裡得知了李信患了心病。
「城父兵敗,乃昌平君羋啟之罪過,與上將軍無關。」
子嬰說道,把始皇當年說過的話又複述了一遍。
李信訥訥抬頭,看見王座之上的腰佩寶劍的黑龍袍後,涕零道:「臣,李信......」
子嬰從王座之上站起,一步步來到隴西侯李信身邊,而王賁則是扶起李信。
「我大秦的將士,當於前線奮勇殺敵!而不是窩縮在小院子裡痛哭流涕!」
李信抬頭,面容已經不能自己了。
王賁見狀,拿出個布匹給他擦了擦。
李信年紀要比王賁大,入朝堂的時間也更早。
「李信,朕若是讓你率秦軍攻打楚軍,你還能得勝嗎?」
「陛下,臣,臣......」
李信支支吾吾說不出話。
啪——
子嬰狠狠打了李信一巴掌。
「唧唧歪歪的,你還是大秦隴西侯嗎?還是那個始皇信任的百戰不殆的將軍嗎?就算你敗了項燕一次,始皇仍然信任你,但是你這樣子,對得起始皇的信任嗎?」
「陛下,臣......」
子嬰大聲說道,「來人帶他出去,什麼時候想明白了,再來找朕。」
將軍若不能為己所用,則棄之。
幾位寺人把李信拖了出去,隴西侯也沒說什麼,木訥怔怔的,在想一些事情。
子嬰看向群臣武將,緩緩道:「如今我大秦淪陷,四周叛亂皆起,千萬里疆土狼煙四起。朕當以重塑大秦為己任,僅剩的函谷、崤山二關,決不能丟!」
「通武侯王賁何在?」
王賁立刻跪拜,「臣在!」
「朕復命你為大秦上將軍,率剩餘的一萬大秦精銳騎兵,趁項羽聯軍等待糧草之際,繞後燒他糧路。如今章邯在殷墟和項羽對峙,務必要儘快。」
王賁剛準備「諾」,但聽見子嬰說大秦精銳騎兵後,頓時愣住。
現在大秦被禍害得不成樣子,哪兒來的騎兵?
「陛下,如今之大秦,何來萬數騎兵?良馬眾多,但騎兵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練出來的。」
子嬰微微一笑,給王賁一個自信笑容,模樣和始皇讓王賁追遼東燕王喜時一般無二,來自上位者的笑容,來自皇帝的自信。
「朕自有辦法,如今的騎兵都在藍田大營,朕命你即刻去組織。」
現在已經是子嬰即位第十二天了,這幾天他將始皇十二金人其中之一颳了不少去做事,整新軍備等。
在咸陽、關中、巴蜀等地尋了不少技人,高價錢好對待找了不少墨家匠師。
如今武關沒丟,函谷關嚴陣以待,也算是邁出了第一步。
而王賁聽到騎兵在藍田大營這個消息後,雖然疑惑無比,但皇帝下令,遵從。
通過對如今秦皇帝言行舉止的了解,他認為這是個雄主,絕對不會是昏庸。
雖略顯稚嫩,但當有大志!
所以絕對不是空話。
「末將遵命!」
子嬰坐於秦王座之上,安靜等待著。
一切都差不多準備好了,第一階段,該到終點了。
項羽此刻剛擊敗王離,士氣雖盛,但缺乏糧草,畢竟剛剛將20萬秦軍收入麾下,缺糧是一定的。
子嬰算著日子,也差不多快到時候了。
巨鹿之戰秦大敗之後,剩餘的秦軍被編入諸侯聯軍作先行部隊,然而卻屢遭諸侯軍欺辱,內心早已不滿。
等到章邯投降項羽後,黥布、蒲將軍卻向項羽打小報告,楚軍也趁夜色把秦軍二十餘萬人擊殺坑埋在新安城南。
現在還差幾天。
畢竟是秦軍,子嬰自然有大作用,這也是子嬰一定要李信、王賁回來的原因。
王綰上前,拜道:「陛下,臣有一言。」
「丞相請講。」
「陛下。王賁和曾經的蒙恬將軍齊名,而巨鹿軍隊是蒙恬將軍一手訓練出來的防匈奴兵,而後便被交給了王離將軍,王離將軍又是王賁將軍之子,如此名號加之,必然會激起老秦人激盪的內心。天下秦軍,莫不以兩位將軍為棟樑。」
「所以到時候,諸侯聯軍必定大亂!函關可守,我大秦將存。」
子嬰思索了一番,回應道,「眾愛卿覺得如何?」
台下臣子思索一番,也是拱手道:「陛下,臣等也覺得可,只是計謀雖好,風險也太大,如何使得楚軍眾的我秦軍也是一個問題。」
「此番計謀眾愛卿多加商討,朕去往藍田大營,也和將領商談一遍。」
「陛下英明!」
「恩,退朝。」
子嬰說完,徑直走了下去。
「恭送陛下!」
此時的大秦朝堂,伴隨著兩位曾經上將軍的到來而徹底引爆。
幾乎所有大臣都盯著眼前兩位闊別已久的上將軍,在聽到兩位上將軍跪拜子嬰後,思緒又彷佛回到了當年始皇一統天下之時。
那時候,秦國可以說是鼎盛,可以說是一片欣欣向榮。
只是,如今不復當年了。
外有逆賊反叛,內有朝堂作亂,大秦可是內憂外患。
子嬰坐在王座上,看著下面的兩位上將軍,也是笑了笑,他這幾天除去處理朝政之外,主要工作便是派人聯繫幾位將軍。
通過楊端和老將軍的密信,子嬰很容易就找到了李信將軍。
這時候的他依然軍氣尚在,只是近年來的事情讓他有些憔悴,報國無力的憔悴。
尤其是是在秦滅楚的戰爭中,由於昌平君羋啟的背叛,致使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讓這位上將軍的道心碎了。
二十萬條鮮活的生命,沒了。
當子嬰找到他的時候,他整個人有些恍惚。
始皇尚在之時,李信就有這一心魔,但是跟隨始皇遊歷天下,並沒太過發作。
然而尤其是在知道項燕的子孫率楚軍攻過來這一消息,李信如著了心魔一般,痛苦得臥在地上。
同樣是姓項,同樣是楚軍。
消失在記憶中的心魔從新出現,開始擾亂他的內心。
哪怕始皇並沒有怪罪於他,罪責終究不在他身上。
但身為那些將士的將軍,面對著自己屬下臨死前那句「將軍!我們去了」,終究還是心中有愧,日日夜夜都縈繞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
解鈴還須繫鈴人。
於是子嬰就讓韓談派人把李信帶了回來。
韓談找到王賁的時候,他正年如日的坐在椅子上,看向東南楚國方向。
「閣下可是,上將軍李信。」
李信緩緩轉頭,看著來人,就說:「我是李信,你是誰?何事找我?」
韓談手拿子嬰竹簡,說:「陛下詔命,讓隴西侯李信,即刻入咸陽章台宮議事。」
嗡的一下。
李信的腦袋立刻炸開!
「陛下?胡亥重要要對我下手了嗎?怎麼就派了你一個人來?」
「上將軍誤會。」
韓談解釋道,怎麼這個隴西侯瘋瘋癲癲的。
「誤會?莫不是還想讓我去咸陽,當眾俯首?也罷也罷,我如今拖著殘軀,也是苟活在世上罷了。與其被那胡亥逼死,倒不如拔劍自刎,去地下找始皇!」
李信苦澀一笑,拔劍就準備自刎。
「本還想著率兵,再次踏入楚地,為將士們報仇的。」
韓談眼疾手快,立刻上前握住劍身。
「上將軍誤會!胡亥已死,如今乃三世皇帝子嬰,想要召見上將軍!」
李信一連懵地轉頭,難以置信看著韓談。
「你說什麼?胡亥,死了?趙高呢?子嬰,公子成蟜的兒子?」
李信緩緩放下劍,扔掉劍,雙手拍在韓談肩膀上,「趙高呢?」
「趙高被三世皇帝誅殺,夷三族。」
「呵呵呵,天啊。」
李信撲通跪在地上,哈哈大笑道,「子嬰,不,三世皇帝做得好!成蟜,也算生了個好兒子!」
韓談見狀,也不再問別的。
「陛下詔命,隴西侯接還是不接。」
韓談說道,手上留著血,單手舉起竹簡。
不能讓血沾染了皇帝詔命。
李信看向咸陽,站了起來,拱手接住皇帝詔命,「去看看,這三世皇帝是何種模樣!」
韓談帶著李信,一路來到章台宮。
「將軍,可還記得當年情況?」
韓談問道,看向李信。
而李信看著章台宮,內心卻愈發難受,喘著粗氣。
韓談搖搖頭,繼續帶著李信前往大殿。
----------
至於王賁。
子嬰在很早的時候就派遣羋洪去找尋他,羋洪幾乎是住在那了。
畢竟子嬰給出的任務是,讓羋洪不管用什麼辦法,都要把王賁給他帶回去。
羋洪就每天說,不厭其煩的說。
羋洪沒轍,只得每天在人家府中軟磨硬泡,不厭其煩的詢問:「上將軍身為當年秦國滅六國的主要功臣之一,如今眼見功績變成如此,能坐得下?」
王賁沒回答這個問題,每日還是如常,仿佛羋洪壓根不存在。
直到有一天。
羋洪帶著一條消息回到王府,來到了王賁身邊。
王賁沒轍,無奈道:「今天又有什麼事情?」
羋洪拱手道:「巨鹿軍報。項羽叛軍於巨鹿大敗秦軍20萬精銳,俘虜將領王離。」
「你說什麼?!」
王賁立刻站了起來,難以置信道。
羋洪看到王賁這般反應,心中除卻對巨鹿大戰的遺憾外,頓時露出了一絲喜悅。
畢竟王離是王賁的兒子,他覺得起碼內心會有所波動吧。
確實,在得到這個消息後,王賁氣憤至極。
羋洪以為他是在為自己兒子被俘虜生氣,就勸解道:「通武侯先別太過生氣,現在得到的消息是,秦軍暫且投降項羽,王離將軍被俘虜,是否被殺害,還是有待考證。」
「我生氣,不是因為那個逆子!」
王賁大罵道,氣得身子直哆嗦。
羋洪一愣,不是這個,還是什麼?
王賁扶胸大喘氣,坐了回去倒水,然後把茶碗摔個粉碎。
羋洪見狀,大氣不敢喘,就在一邊端正坐著。
「那個逆子兵法都學到哪兒去了,狗肚子裡?」
王賁拿著軍報竹簡,指著上面項羽的軍隊數量,「二十萬軍隊,打不過人家幾萬人?娘的,這場仗怎麼打輸的?」
羋洪趕緊勸解道:「通武侯莫要動怒了,畢竟那項羽之勇猛,當世罕見,而且戰報上說,項羽破釜沉舟,對於將士來說,確實是個增強戰鬥力的好辦法。」
「放屁!」
王賁把竹簡扔到羋洪臉上,「羋家娃娃,我且問你,王離那混小子率領的軍隊,曾經是誰訓練出來的?」
羋洪被這一下砸的有點暈,訥訥道:「這,這些曾經都是蒙恬將軍的匈奴軍隊。」
「你還不傻,還知道這曾經是和匈奴人真刀真槍幹過的我大秦精銳啊,二十萬精銳,打不過幾萬的烏合之眾?」
王賁此時恨不得飛奔到巨鹿戰場,把王離痛扁一頓後,自己來指揮。
但是說什麼也晚了,王賁也只能看著如此戰況乾瞪眼。
羋洪無話可說,但是事實就是這樣。
「通武侯,現在最重要的不是巨鹿軍隊,而是我大秦。這些幾乎是我大秦主力,若是他們失了,大秦危在旦夕。」
羋洪說道,再次勸解道:「如今陛下新即位,以振興大秦為己任,不妨去看看陛下。」
王賁看著羋洪,嘆了口氣。
「明天出發吧。」
「好!」
羋洪大喜過望,立刻轉身跑去收拾東西。
出門的時候還轉頭看了看王賁,說:「通武侯一言九鼎,君子之言,駟馬難追啊。」
說完就快速跑掉,生怕王賁反悔。
王賁嘆了口氣,轉身看到牆上的一把劍。
那是曾經始皇賜給王翦的佩劍。
如今王翦早已逝去,也該到他王賁手持劍為大秦效力的時候了吧。
既是觀看如今大秦朝堂,也是觀看當今陛下是何種樣子,如果當今皇帝是一位庸主,他就算有心也照樣無力,畢竟胡亥的例子擺在那裡,好好的。
廢胡亥殺趙高,也只能讓他另眼相看,至於是不是傳言的始皇在世,還得兩說。
畢竟始皇,可是五百多年才出這麼一個滅六國毫不留情的雄主。
---------
李信和王賁一同走進章台宮。
兩人見到王座之上,身高挺拔,腰配鹿盧劍,頭戴天子十二旒冠冕的子嬰之時,頓時瞪大眼,跪拜之禮愈加恭敬。
子嬰實在太像始皇了。
同樣的身高,同樣的身影,同樣的衣著,腰配秦王劍。
臉?十二旒冠冕擋著,看不見。
「陛下!」
眾大臣跪拜行禮,「皇帝陛下,萬年無極!」
子嬰居高臨下看著。
韓談氣力十足,「起——」
「見到朕,兩位上將軍有何話要說?」
兩位有些恍惚的將軍,還以為這是幾十年前,大秦一統六國的時候,那時候喊「跪——」「起——」的,是趙高。
王賁率先說道:「陛下之模樣,與當年始皇一般無二,末,臣一時間有些恍惚,請陛下恕罪。」
差點就脫口而出的「末將」。
李信此刻倒是內心清靜了不少。
當年他和蒙武率20萬大軍攻楚卻全軍覆沒,乃是自肥之戰以來,秦人遭受最大之重創!
也就是在這章台宮,李信和蒙恬裸露上體,腰背負荊,請罪於始皇嬴政。
子嬰自然看得出來李信的恍惚,也從韓談那裡得知了李信患了心病。
「城父兵敗,乃昌平君羋啟之罪過,與上將軍無關。」
子嬰說道,把始皇當年說過的話又複述了一遍。
李信訥訥抬頭,看見王座之上的腰佩寶劍的黑龍袍後,涕零道:「臣,李信......」
子嬰從王座之上站起,一步步來到隴西侯李信身邊,而王賁則是扶起李信。
「我大秦的將士,當於前線奮勇殺敵!而不是窩縮在小院子裡痛哭流涕!」
李信抬頭,面容已經不能自己了。
王賁見狀,拿出個布匹給他擦了擦。
李信年紀要比王賁大,入朝堂的時間也更早。
「李信,朕若是讓你率秦軍攻打楚軍,你還能得勝嗎?」
「陛下,臣,臣......」
李信支支吾吾說不出話。
啪——
子嬰狠狠打了李信一巴掌。
「唧唧歪歪的,你還是大秦隴西侯嗎?還是那個始皇信任的百戰不殆的將軍嗎?就算你敗了項燕一次,始皇仍然信任你,但是你這樣子,對得起始皇的信任嗎?」
「陛下,臣......」
子嬰大聲說道,「來人帶他出去,什麼時候想明白了,再來找朕。」
將軍若不能為己所用,則棄之。
幾位寺人把李信拖了出去,隴西侯也沒說什麼,木訥怔怔的,在想一些事情。
子嬰看向群臣武將,緩緩道:「如今我大秦淪陷,四周叛亂皆起,千萬里疆土狼煙四起。朕當以重塑大秦為己任,僅剩的函谷、崤山二關,決不能丟!」
「通武侯王賁何在?」
王賁立刻跪拜,「臣在!」
「朕復命你為大秦上將軍,率剩餘的一萬大秦精銳騎兵,趁項羽聯軍等待糧草之際,繞後燒他糧路。如今章邯在殷墟和項羽對峙,務必要儘快。」
王賁剛準備「諾」,但聽見子嬰說大秦精銳騎兵後,頓時愣住。
現在大秦被禍害得不成樣子,哪兒來的騎兵?
「陛下,如今之大秦,何來萬數騎兵?良馬眾多,但騎兵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練出來的。」
子嬰微微一笑,給王賁一個自信笑容,模樣和始皇讓王賁追遼東燕王喜時一般無二,來自上位者的笑容,來自皇帝的自信。
「朕自有辦法,如今的騎兵都在藍田大營,朕命你即刻去組織。」
現在已經是子嬰即位第十二天了,這幾天他將始皇十二金人其中之一颳了不少去做事,整新軍備等。
在咸陽、關中、巴蜀等地尋了不少技人,高價錢好對待找了不少墨家匠師。
如今武關沒丟,函谷關嚴陣以待,也算是邁出了第一步。
而王賁聽到騎兵在藍田大營這個消息後,雖然疑惑無比,但皇帝下令,遵從。
通過對如今秦皇帝言行舉止的了解,他認為這是個雄主,絕對不會是昏庸。
雖略顯稚嫩,但當有大志!
所以絕對不是空話。
「末將遵命!」
子嬰坐於秦王座之上,安靜等待著。
一切都差不多準備好了,第一階段,該到終點了。
項羽此刻剛擊敗王離,士氣雖盛,但缺乏糧草,畢竟剛剛將20萬秦軍收入麾下,缺糧是一定的。
子嬰算著日子,也差不多快到時候了。
巨鹿之戰秦大敗之後,剩餘的秦軍被編入諸侯聯軍作先行部隊,然而卻屢遭諸侯軍欺辱,內心早已不滿。
等到章邯投降項羽後,黥布、蒲將軍卻向項羽打小報告,楚軍也趁夜色把秦軍二十餘萬人擊殺坑埋在新安城南。
現在還差幾天。
畢竟是秦軍,子嬰自然有大作用,這也是子嬰一定要李信、王賁回來的原因。
王綰上前,拜道:「陛下,臣有一言。」
「丞相請講。」
「陛下。王賁和曾經的蒙恬將軍齊名,而巨鹿軍隊是蒙恬將軍一手訓練出來的防匈奴兵,而後便被交給了王離將軍,王離將軍又是王賁將軍之子,如此名號加之,必然會激起老秦人激盪的內心。天下秦軍,莫不以兩位將軍為棟樑。」
「所以到時候,諸侯聯軍必定大亂!函關可守,我大秦將存。」
子嬰思索了一番,回應道,「眾愛卿覺得如何?」
台下臣子思索一番,也是拱手道:「陛下,臣等也覺得可,只是計謀雖好,風險也太大,如何使得楚軍眾的我秦軍也是一個問題。」
「此番計謀眾愛卿多加商討,朕去往藍田大營,也和將領商談一遍。」
「陛下英明!」
「恩,退朝。」
子嬰說完,徑直走了下去。
「恭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