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兵臨邯鄲
此時遠處喊殺聲陡然高了許多,緊接著是一陣歡呼、城門大開的聲音,顯然是中山狼已經攻破城池。
那兩名中山國醫兵聽到喊聲,竟然拋下傷兵朝兵營外奔去,傷兵營中的傷兵也不顧身上傷痛,都紛紛咬牙翻身上馬,朝漁陽城奔去,只怕遲了一步,就會被大軍丟棄在城外。
李恨將黑色鈍刀用布條層層包好,挎在腰間。
他前一晚跟晉無歸打過照面,擔心被認出來,於是便伸手在傷兵身上沾了一把污血,抹在臉上,魯穆等人見狀,也紛紛效仿,眨眼間幾人都已經快認不出來了。
頃刻間中山狼營地已經空無一人,眾人翻身上馬,趕上中山狼大軍,湧進城去。
城裡除了幾百具趙軍屍首,已經空無一人。
中山狼騎兵正在四處放火、虐屍泄憤,李恨和魯穆等人混在狼騎兵群中,不時也佯裝踢翻陶器瓦罐,竟然也沒人懷疑他們。
到天色黑盡,漁陽城已經是一片火海,地上屍體也被亂刀砍的不像人樣,中山狼騎兵一路劫掠踐踏,衝出南城門,徑直朝距離不到三百里地的邯鄲城方向而去。
暗紅月色之中,中山騎兵彼此高聲呼喝、大呼小叫,如同打了雞血一般一路狂奔。
李恨和魯穆等人混在其中,連夜馬不停蹄,直奔到第二天中午時分,在翻過一處丘陵之後,終於看見遠處廣闊平原上,出現了一座高大雄偉的城池。
這便是趙國的國都,邯鄲城。
……
幾百年前,這裡其實並沒有邯鄲城。
不過當年這裡有另一座比邯鄲更為聞名的城池:比干城。
比干城當年是雄踞一方的霸主:晉國的都城,與天下共主:大毅朝的國都朝歌城齊名,都是當時天下最為繁華的都城之一。
後來晉公姬靈沉溺酒色,不思進取,國力才漸漸衰微,國中貴族趙氏乘機架空國君,最終取而代之,後來又將晉公姬靈及其追隨者,流放到北疆蠻荒之地,這段歷史被稱作「趙氏代晉」。
晉公姬靈被流放北疆之後,一度求助中原諸侯,卻無人伸手相援,於是心中對趙人和中原諸侯懷下怨恨,立誓必報此仇。
緊接著,百獸族南犯中原,與諸侯戰於比干城,比干城也在那場驚天地泣鬼神的人獸大戰中湮滅無蹤。
後來趙國國力日盛,趙人便在比干城原址興建了如今的邯鄲城,並將都城從雍城遷至邯鄲,從此邯鄲便成為趙國新都,延綿數百年之久。
被流放北疆的晉公姬靈為了活下來,只好投靠蠻族,成為蠻族的附庸。
幾百年間,姬靈族人臥薪嘗膽,不惜與自己原先看不起的低賤獸族通婚,最終融入獸族,建立了一個強大國度:北疆狼國,從此他們自稱為狼族,與趙人和中原之間的仇怨也世代沿襲了下來,這便是現如今北疆狼族的由來。
狼族後來以故國為姓,改姓為「晉」,以不忘故國被趙氏所取代的恥辱。
經過晉氏數百年苦心經營,北疆狼族實力日漸強盛,幾十年前,人稱昭烈候的狼國國君晉炎終於決定捲土重來,開始籌謀準備,誓要橫掃中原,奪回故土,報趙人流放之仇。
昭烈候晉炎先是恩威並施,派大兒子晉無傷率黑狼軍十萬出使中山國,要挾中山國國君姬愚共同進兵,並許以重諾,只要一統中原,便將所攻滅的燕國土地永世分封給中山國。
中山國受燕國欺辱已久,有此機會復仇不說,還能吞滅燕國,自然喜不自禁,當即派大將軍曲尤率舉國之兵出征,供晉無傷驅遣。
在中山國的助力之下,黑狼軍更是勢如破竹,只用了短短一個多月,便滅了老弱燕國,接著又追殺入趙國境內,長驅直下,直逼邯鄲。
趙國原本是中原大國,但自從國君趙一陽執政之後,國力一日不如一日,早已不復往日強大。晉無傷率領黑狼軍一路摧枯拉朽,所向披靡,只三個月不到,就兵臨邯鄲城下。
國君趙一陽在聽到風聲後,在一個月前便帶著五萬精兵和妻妾朝臣,倉皇渡過漠江,逃往舊都雍城去了,只留下最小的兒子趙虹和一萬多的老弱殘兵留守邯鄲。
而晉無傷率領十萬黑狼大軍,以及曲尤率領的十五萬中山國騎兵,正從四面八方湧向邯鄲城。
……
前半段歷史李恨已經從各個渠道多少知道了一些,後半段則是這幾日親眼目睹了。
他一直沒有弄清楚黑狼軍和中山國騎兵的關係,現在才知道,黑狼軍是北疆狼族的精銳騎兵,而中山騎兵則只是被脅迫出兵的中山國軍隊,兩者並無真正的隸屬關係,後者其實只是前者的馬前卒而已。
甚至兩者互相之間還互不對付,黑狼軍戰力驚人,也更為殘忍嗜血,對燕趙軍民視為仇敵,所過之處非屠即焚,雞犬不留。
而中山狼騎兵雖說也不是什麼善類,但比黑狼軍好一些,只搶掠財貨女人,並不趕盡殺絕,在戰力上也比黑狼軍弱上許多。
不過這些淵源此刻完全幫不上忙,一身中山騎兵打扮的李恨,此刻正站在離邯鄲城不遠處的一處山丘之上,將四周情勢盡收眼底。
此時正值黃昏,殘陽如血,遠處邯鄲城城外黑壓壓近三十萬大軍將邯鄲城圍的水泄不通,邯鄲城頭也是兵甲林立,嚴陣以待。
大戰隨時都有可能爆發。
李恨眉頭微蹙,雖然他們耍了點小聰明,扮做中山狼傷兵,順利來到這裡,可是眼下該怎麼穿過這數十萬大軍,將墨家工匠們送進城,卻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要是只有他自己一人,方法卻是不少。
可以攀著牆壁入城,也可以直接殺入城內,都不是問題,雖然墨家工匠們都學了些禦敵的招術,但畢竟不如刀兵堂那些戰鬥人員,絕不可能陪他冒險攀牆,或是徑直殺入城內。
太陽緩緩落入地平線,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李恨正在絞盡腦汁思索著辦法,忽見遠處飛來一騎快馬,奔至山腳,馬上騎手翻身下馬,快步朝山頂奔來,不片刻已來到李恨近前,正是李恨派出去打探四周環境的衛耘。
「李大哥,」衛耘喘息稍勻,開口報導,「西門與南門都有中山狼騎兵防守,根本無法靠近。東門距離太遠,我還沒來得及繞過去查看。」
「不用去東門了!」李恨沉吟道,「那邊多半也進不去,我們必須另想他法。」
他邊說邊走下山,朝躲在山谷隱蔽處墨家弟子駐地走去,打算跟魯穆等人商量一下進城方案。
走不多遠,忽然在一處拐彎看到了一個用石頭堆成的箭頭,這箭頭看上去跟兩天前夜晚看到的那個箭頭極為相似。
李恨心頭一動,便打發衛耘先回營地,自己照著箭頭指向走了百餘米,果然又在一個斜坡下看到了第二個石頭鋪成的箭頭。
攀上坡頂,又有一枚箭頭。
這次箭頭直直指向不遠處一個高聳的懸崖。
李恨抬頭向那處懸崖看去,只見崖頂上正站著一個身形頎長,穿著一襲白色長衫的年輕男子,正悠然搖著羽扇,仰頭看向天空中剛剛升起的暗紅月亮。
這不是肅神又是誰?
李恨頓時啞然,心想這傢伙還挺會玩的,看來這些箭頭和那袋灰黑混雜的石頭,都是他搞出來的。
又想起自己在漠北要塞與墨離比肩作戰的那夜,為了使用嗜血術,曾經割破了自己的手臂,想來那時候這傢伙就已經現身了。
於是驅動體內獸血,快步奔向山頭。
那兩名中山國醫兵聽到喊聲,竟然拋下傷兵朝兵營外奔去,傷兵營中的傷兵也不顧身上傷痛,都紛紛咬牙翻身上馬,朝漁陽城奔去,只怕遲了一步,就會被大軍丟棄在城外。
李恨將黑色鈍刀用布條層層包好,挎在腰間。
他前一晚跟晉無歸打過照面,擔心被認出來,於是便伸手在傷兵身上沾了一把污血,抹在臉上,魯穆等人見狀,也紛紛效仿,眨眼間幾人都已經快認不出來了。
頃刻間中山狼營地已經空無一人,眾人翻身上馬,趕上中山狼大軍,湧進城去。
城裡除了幾百具趙軍屍首,已經空無一人。
中山狼騎兵正在四處放火、虐屍泄憤,李恨和魯穆等人混在狼騎兵群中,不時也佯裝踢翻陶器瓦罐,竟然也沒人懷疑他們。
到天色黑盡,漁陽城已經是一片火海,地上屍體也被亂刀砍的不像人樣,中山狼騎兵一路劫掠踐踏,衝出南城門,徑直朝距離不到三百里地的邯鄲城方向而去。
暗紅月色之中,中山騎兵彼此高聲呼喝、大呼小叫,如同打了雞血一般一路狂奔。
李恨和魯穆等人混在其中,連夜馬不停蹄,直奔到第二天中午時分,在翻過一處丘陵之後,終於看見遠處廣闊平原上,出現了一座高大雄偉的城池。
這便是趙國的國都,邯鄲城。
……
幾百年前,這裡其實並沒有邯鄲城。
不過當年這裡有另一座比邯鄲更為聞名的城池:比干城。
比干城當年是雄踞一方的霸主:晉國的都城,與天下共主:大毅朝的國都朝歌城齊名,都是當時天下最為繁華的都城之一。
後來晉公姬靈沉溺酒色,不思進取,國力才漸漸衰微,國中貴族趙氏乘機架空國君,最終取而代之,後來又將晉公姬靈及其追隨者,流放到北疆蠻荒之地,這段歷史被稱作「趙氏代晉」。
晉公姬靈被流放北疆之後,一度求助中原諸侯,卻無人伸手相援,於是心中對趙人和中原諸侯懷下怨恨,立誓必報此仇。
緊接著,百獸族南犯中原,與諸侯戰於比干城,比干城也在那場驚天地泣鬼神的人獸大戰中湮滅無蹤。
後來趙國國力日盛,趙人便在比干城原址興建了如今的邯鄲城,並將都城從雍城遷至邯鄲,從此邯鄲便成為趙國新都,延綿數百年之久。
被流放北疆的晉公姬靈為了活下來,只好投靠蠻族,成為蠻族的附庸。
幾百年間,姬靈族人臥薪嘗膽,不惜與自己原先看不起的低賤獸族通婚,最終融入獸族,建立了一個強大國度:北疆狼國,從此他們自稱為狼族,與趙人和中原之間的仇怨也世代沿襲了下來,這便是現如今北疆狼族的由來。
狼族後來以故國為姓,改姓為「晉」,以不忘故國被趙氏所取代的恥辱。
經過晉氏數百年苦心經營,北疆狼族實力日漸強盛,幾十年前,人稱昭烈候的狼國國君晉炎終於決定捲土重來,開始籌謀準備,誓要橫掃中原,奪回故土,報趙人流放之仇。
昭烈候晉炎先是恩威並施,派大兒子晉無傷率黑狼軍十萬出使中山國,要挾中山國國君姬愚共同進兵,並許以重諾,只要一統中原,便將所攻滅的燕國土地永世分封給中山國。
中山國受燕國欺辱已久,有此機會復仇不說,還能吞滅燕國,自然喜不自禁,當即派大將軍曲尤率舉國之兵出征,供晉無傷驅遣。
在中山國的助力之下,黑狼軍更是勢如破竹,只用了短短一個多月,便滅了老弱燕國,接著又追殺入趙國境內,長驅直下,直逼邯鄲。
趙國原本是中原大國,但自從國君趙一陽執政之後,國力一日不如一日,早已不復往日強大。晉無傷率領黑狼軍一路摧枯拉朽,所向披靡,只三個月不到,就兵臨邯鄲城下。
國君趙一陽在聽到風聲後,在一個月前便帶著五萬精兵和妻妾朝臣,倉皇渡過漠江,逃往舊都雍城去了,只留下最小的兒子趙虹和一萬多的老弱殘兵留守邯鄲。
而晉無傷率領十萬黑狼大軍,以及曲尤率領的十五萬中山國騎兵,正從四面八方湧向邯鄲城。
……
前半段歷史李恨已經從各個渠道多少知道了一些,後半段則是這幾日親眼目睹了。
他一直沒有弄清楚黑狼軍和中山國騎兵的關係,現在才知道,黑狼軍是北疆狼族的精銳騎兵,而中山騎兵則只是被脅迫出兵的中山國軍隊,兩者並無真正的隸屬關係,後者其實只是前者的馬前卒而已。
甚至兩者互相之間還互不對付,黑狼軍戰力驚人,也更為殘忍嗜血,對燕趙軍民視為仇敵,所過之處非屠即焚,雞犬不留。
而中山狼騎兵雖說也不是什麼善類,但比黑狼軍好一些,只搶掠財貨女人,並不趕盡殺絕,在戰力上也比黑狼軍弱上許多。
不過這些淵源此刻完全幫不上忙,一身中山騎兵打扮的李恨,此刻正站在離邯鄲城不遠處的一處山丘之上,將四周情勢盡收眼底。
此時正值黃昏,殘陽如血,遠處邯鄲城城外黑壓壓近三十萬大軍將邯鄲城圍的水泄不通,邯鄲城頭也是兵甲林立,嚴陣以待。
大戰隨時都有可能爆發。
李恨眉頭微蹙,雖然他們耍了點小聰明,扮做中山狼傷兵,順利來到這裡,可是眼下該怎麼穿過這數十萬大軍,將墨家工匠們送進城,卻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要是只有他自己一人,方法卻是不少。
可以攀著牆壁入城,也可以直接殺入城內,都不是問題,雖然墨家工匠們都學了些禦敵的招術,但畢竟不如刀兵堂那些戰鬥人員,絕不可能陪他冒險攀牆,或是徑直殺入城內。
太陽緩緩落入地平線,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李恨正在絞盡腦汁思索著辦法,忽見遠處飛來一騎快馬,奔至山腳,馬上騎手翻身下馬,快步朝山頂奔來,不片刻已來到李恨近前,正是李恨派出去打探四周環境的衛耘。
「李大哥,」衛耘喘息稍勻,開口報導,「西門與南門都有中山狼騎兵防守,根本無法靠近。東門距離太遠,我還沒來得及繞過去查看。」
「不用去東門了!」李恨沉吟道,「那邊多半也進不去,我們必須另想他法。」
他邊說邊走下山,朝躲在山谷隱蔽處墨家弟子駐地走去,打算跟魯穆等人商量一下進城方案。
走不多遠,忽然在一處拐彎看到了一個用石頭堆成的箭頭,這箭頭看上去跟兩天前夜晚看到的那個箭頭極為相似。
李恨心頭一動,便打發衛耘先回營地,自己照著箭頭指向走了百餘米,果然又在一個斜坡下看到了第二個石頭鋪成的箭頭。
攀上坡頂,又有一枚箭頭。
這次箭頭直直指向不遠處一個高聳的懸崖。
李恨抬頭向那處懸崖看去,只見崖頂上正站著一個身形頎長,穿著一襲白色長衫的年輕男子,正悠然搖著羽扇,仰頭看向天空中剛剛升起的暗紅月亮。
這不是肅神又是誰?
李恨頓時啞然,心想這傢伙還挺會玩的,看來這些箭頭和那袋灰黑混雜的石頭,都是他搞出來的。
又想起自己在漠北要塞與墨離比肩作戰的那夜,為了使用嗜血術,曾經割破了自己的手臂,想來那時候這傢伙就已經現身了。
於是驅動體內獸血,快步奔向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