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朕在後面苦戰,眾卿為何先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建康城中。

  此刻,滿朝文武皆處於茫然無措之中。

  眾人只知曉陛下已然逃離,且未攜他們一同離去。

  更為糟糕的是,韓世忠與張俊的兵馬,連同滁州城的駐軍皆毫無音訊。

  張浚凝視著眼前的地圖,如今趙構不在,整個朝堂便以他這位宰相為首。

  「張大人,咱們還是儘快撤離為妙!那幫武夫定然是察覺到局勢不妙,早已溜之大吉。

  說不定金軍此次大規模出動,意在徹底攻占建康。」

  「是啊!張大人,咱們趕緊走!」

  戰爭的陰霾如厚重的烏雲,沉沉地壓在眾人頭頂。

  張浚此刻亦是心慌意亂,亂作一團。

  當下他發出的指令全然無人遵從。

  建康城內更是人心惶惶,四處皆是奔逃的百姓,不少官員甚至舉家朝南逃竄。

  此刻留在建康的皆是些無能的文官,此時他們也是手足無措!

  「再等等,再等等!」

  張浚一直在苦苦等待前線的消息,此時哪怕有前線戰敗的消息傳來,他都能藉此藉口南逃。

  可當下卻是毫無半點音信。

  「張大人,等不得了!

  我早就說過,武將不可靠,如今好了,這般危急時刻他們毫無消息。」

  「我們再不跑就來不及了。」

  文官們你一言我一語地極力勸說著,令張浚頭腦發脹,嗡嗡作響。

  一時間,張浚不知該如何抉擇,如今撤也不是,不撤也不是。

  此等事宜並非他一位宰相能夠輕易決斷的!

  「那我們暫且後退,觀望局勢如何。」

  張浚被眾文官簇擁著,最終往南邊倉皇逃竄。

  然而他們剛跑出數十里地,前線的軍報終於傳來。

  上面的內容令他們震驚得瞠目結舌。

  陛下親自率領軍隊殺敵十萬。

  看到這份戰報,所有文官皆驚愕得目瞪口呆。

  不少人根本不信。

  更有甚者直接嚎啕大哭道。

  「完了,前線必定淪陷,這定然是金人的謠言。」

  有人跪地痛哭道。

  「對,肯定如此,一定是金人的謠言。」

  一眾文臣無論如何都不願相信,依舊簇擁著張浚想要南逃。

  殺敵十萬本就令人匪夷所思。

  更何況是趙構率軍。

  此等謠言哪怕傻子也不會相信!

  文官們無一例外,沒人相信這份軍報。

  他們寧願相信,此刻金人已然攻破了建康城。

  說不定馬上臨安也要被攻占了。

  不行,不能去臨安了,要再跑遠些,直接跑到海上去才算安全。

  「逃!」

  這是所有文官心中唯一的念頭。

  一群拖家帶口的文官,一天足足奔逃了上百里。

  猶如當年汴京城被破時,百官南逃的情景再度上演。

  然而他們還未抵達下一個驛站,一份份情報便從建康傳來。

  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逐漸清晰,眾人漸漸覺得此事或許有幾分真實。

  張浚也有些拿不準了,難道陛下真的獲勝了?

  文官集團暫且停止了南逃,開始派人打聽消息。

  很快,他們便收到了劉禪傳來的消息。

  這次他們幾乎可以確定前線真的獲勝了,而且還是陛下率領軍隊取勝。

  這個消息猶如一顆十萬噸級的核彈在他們心中轟然引爆。

  沒一會兒,他們就接到了劉禪的聖旨。

  上面大意便是:

  「朕還在前方浴血奮戰,眾卿為何先行逃離?」

  驛站內。

  張浚看到這封聖旨,頓時感到渾身乏力。


  這一次他這個宰相不能說是不稱職,簡直可以說是毫無作為。

  而且自己竟帶著眾臣提前南逃。

  最為重要的是,皇帝還在後方死戰,他們卻逃了。

  他們這些文官的顏面算是丟盡了。

  驛站里,所有文官皆面色漲紅。

  年紀大的,恨不得找塊豆腐一頭撞死。

  這讓他們如何面對陛下,如何面對大宋百姓。

  年輕些的羞愧不已,腳底板仿佛都能摳出三進三出的大院子。

  不過很快他們之中就有人開始推卸責任。

  「陛下去了韓世忠軍中,為何不與我等說一聲。

  若我等提前知曉,也不至於如此慌亂。」

  此話一出,不少人也紛紛議論起來。

  總之就是他們之所以逃跑,皆是因為劉禪未告知他們實情。

  宰相張浚無力地站起身,這一刻他仿佛一下子蒼老了十幾歲。

  「諸位,回去吧!」

  「是!」

  文官們全體有氣無力地回應道。

  這一刻他們心中甚至有些埋怨劉禪。

  跑路不是老趙家的傳統手段嗎?為何你不跑。

  如今好了,你沒跑,我們跑了,我們還要不要臉皮了。

  ......

  建康。

  劉禪端坐在龍椅上,目光冷冷地看著下方跪著的文官們。

  面色冷峻,這一次劉禪未讓他們起身。

  而站在一旁的韓世忠、酈瓊等武將們個個昂首挺胸,意氣風發。

  這一回武將可謂是出盡了風頭。

  這一次偽齊的十萬兵馬,死的死,逃的逃,更為重要的是,這一次至少斬殺了超過一萬五的金軍,還俘虜了三千金軍。

  這可是宋金開戰以來,宋朝首次俘虜如此眾多的金人。

  如此戰果,即便岳家軍都未曾取得過幾次。

  「你們起來吧!」

  劉禪緩緩說道。

  「謝陛下!」

  文官們從地上站起,卻一個個低垂著頭,不敢看向劉禪。

  包括宰相張浚在內的所有人,此刻都失去了往日的威風與神采。

  這次若劉禪打了敗仗,他們或許還不至於如此。

  可劉禪贏了,這無疑是在狠狠打他們的臉。

  尤其是劉禪聖旨中的那句。

  「朕在後方死戰,眾卿何以先逃。」

  這句話將整個文官集團的臉無情地摁在地上摩擦。

  沉默片刻,宰相張浚嘆了口氣,拱手道。

  「陛下,老臣請求辭去宰相之職。」

  劉禪面帶笑意道。

  「愛卿為何請辭?」

  顯然劉禪不打算就此輕易放過。

  張浚無奈,只得自我揭露過錯。

  「陛下,此次大戰臣身為宰相,未能妥善處理,碌碌無為,此乃罪一。」

  「金軍兵臨城下,人心浮動,臣未能安定人心,此乃罪二。」

  頓了頓,張浚身子顫抖著說道。

  「戰況不明,陛下在前線統兵作戰,臣臨陣脫逃,此乃罪三。」

  這句話仿佛耗盡了他所有的力氣。

  張浚知曉,日後若自己未立下驚天大功,仕途怕是到此為止了。

  未曾想劉禪只是搖了搖頭。

  「此次出行,朕之所以未告知你們,乃是擔憂計劃泄露,被金人奸細知曉。」

  劉禪如此一說,文官們頭垂得更低了。

  劉禪這是暗指他們中間有金人的奸細。

  不過這話倒也並非毫無道理,畢竟投降派一直與金人有所聯繫。

  倘若劉禪的計劃被金人提前知曉,後果不堪設想。

  「臣等知罪!」


  文官集團全部再次跪地。

  「好了,都給我起來吧!

  此次朕不追究你們的罪責了,暫且保留你們的官位,戴罪立功!」

  這一次劉禪算是看清了,這些文官貪生怕死,根本毫無文人的風骨與氣節。

  他倒是想直接將他們從朝堂上清除,可如今南宋正值用人之際,留著他們比殺了他們更為有用。

  岳飛和韓世忠是領軍的能手,可處理政務還得依靠這群人。

  「謝陛下隆恩!」

  張浚本以為今日官位必定不保,沒想到還有轉機。

  不過劉禪也並非毫無動作。

  「趙鼎如今在何處?」

  此言一出,文臣們不由驚訝。

  趙鼎是前宰相,不久前剛被罷黜,沒想到這麼快就被啟用了。

  張浚知曉劉禪這是想找人牽制自己。

  即便他不情願,如今形勢所迫,也由不得他了。

  「陛下,趙鼎在紹興府。」

  幾日後。

  趙鼎作為右相再度出現在朝堂上。

  做完一系列安排後,劉禪又開始懈怠起來。

  最近許久未找張家小娘子了。

  她很軟,很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