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朱元璋來明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66章 朱元璋來明末

  「怎麼樣?」

  尚峰山朱家坪朱雲峰家別墅內,地窖口。

  老朱和朱雲峰季赫站在那等。

  小朱棣剛剛從那邊的世界過來。

  之前探索永樂朝的時候是朱雲峰去的。

  後來去洪熙宣德等朝則是季赫。

  這次該小朱棣了。

  他之前就去過一次,這次再去是查探情報「那邊是個倉庫房間,裡面堆滿了雜物,石碑就放在角落。」

  小朱棣回來後跟三人描述道:「房間比珍寶館小,而且就一層,可以確定不是珍寶館。」

  珍寶館作為大明的寶庫,坐落在皇宮東北角,也是倉庫用,用於存放各種奇珍異寶,高三層,面積超過兩千平米,每層存儲各有不同。

  而小朱棣去的那邊則就是個稍微大點的庫房,就一層,顯然不是珍寶館。

  「跟我猜測的一樣,那邊應該就是成化年的吉王府了。」

  朱雲峰摸著下巴道:,「現在有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

  老朱問。

  「怎麼證明咱們的身份!」

  朱雲峰雙手一攤道:「以前咱們可以找上代皇帝過來,但現在朱祁鎮被老祖宗揍了個半死,估計也快噶了。雖然也可以去找朱見深過來,不過大概率那邊是成化後期。如果找年輕時候的朱見深,不一定奏效。萬一我家老祖,那位初代吉王覺得是冒充的,或者乾脆連吉王的面都沒見到,被人家的家丁以為進賊了直接開干咋辦。」

  之前他們進皇宮,首先是武力震,其次是靠上代皇帝。

  守衛皇宮的宿衛都是軍中精銳,他們見識過火器的厲害,在看到AK和手榴彈強大後,不會輕舉妄動。

  並且很多皇宮宿衛屬於上十二衛士兵,多次跟隨上一代皇帝巡邊,因而不少軍中的中高層將領,乃至普通士兵都見過皇帝的模樣,認得出來,自然沒什麼問題。

  王府就不同了。

  雖然大明的親王按照規格,也會帶幾百衛兵,然而這些衛兵主要在王府外圍保護。

  王府宅內則一般也是宮女和太監,以及一些外宅的奴僕家丁。

  他們可不一定認識上一代皇帝。

  畢竟能被分配到王府來的,往往都是宮中低位很低的宮女太監,能夠見到皇帝的次數屈指可數。

  何況若是成化後期。

  成化帝在位二十三年,比朱棣坐江山的時間都長,前後時間跨度很大。

  現在朱祁鎮廢了,那就只能找小朱見深來。

  而把成化前期的小朱見深帶到成化後期,那個時候吉王府的宮女太監都可能還沒進宮,不認識小朱見深的概率非常高。

  所以進吉王府有很大風險。

  說不好就可能要開干,先弄死一些人,以武力威,然後才能抓住主動權。

  只是這樣做的問題也很大。

  無法完全證明身份的情況下,即便抓住了吉王朱見浚,人家也不一定會承認他的身份。

  到時候派人去北京,路途遙遠不說,北京的成化帝大概率也不會承認朱的因而相比於之前,第三個部分從成化時期到崇禎時期,石碑處于吉王府的階段,老朱想證明自己還是很困難。

  一是朱祁鎮沒法過來證明。

  二是離得太遠,沒有出現在皇宮裡,就不能出現認識上代皇帝的人,從而不可避免地無法自證。

  沒辦法。

  這確實是個擺在他們面前需要解決的麻煩。

  「唔」

  聽到朱雲峰提出來的問題,老朱沉吟片刻,目光看向了第十六個圓球道:「不如先去明末看看?」

  「明末嗎?」

  眾人目光也看向那圓球。

  老朱說道:「明末天下大亂,時局大變,李自成張獻忠四處為惡,誰還管我的身份?何況若是崇禎後期,張獻忠攻破湖南,長沙吉王府也被他縱火焚燒,王府里大抵早就沒有人了吧。」

  「要是去明末的話,就得準備充足才行。畢竟那邊非常亂,也非常危險。不說到處都是農民起義軍,亂世當中山賊、流寇、官兵、兵丁都是禍患。」


  朱雲峰說道:「左良玉在湖北擁兵自重,肆意劫掠百姓。李自成張獻忠部所過之處,寸草不生,貿然過去,很不理智。」

  「而且我記得明末已經有紅衣大炮了吧。」

  小朱棣也說道:「火炮雖然威力不大,但射程也遠,對我們有威脅性,

  光靠自動步槍恐怕.::

  「那就做好準備再去吧。」

  老朱想了想道:「帶齊三千精銳之士,全部自動步槍加大量彈夾補給,

  再帶上迫擊炮,壓縮餅乾之類的行軍口糧。多弄些糧食,用三輪車裝載。」

  「嗯,不如這樣,先把人送過去,物資方面我從現代搞。電動三輪車不方便,沒有充電來源,就搞人力三輪車。」

  朱雲峰想了想道:「大明那邊只需要帶齊槍炮和彈藥,先在那邊把石碑所在地占領,建立成軍營,我再瘋狂往那邊送物資,你們覺得怎麼樣?」

  「可以。」

  老朱點點頭,這確實是個最好的辦法。

  他們背靠現代,在資源方面肯定是不缺,只不過石碑無法移動,就意味看只能從長沙做起點。

  那也無所謂。

  元末那種亂象自已都從南京殺了過來,明末而已,大不了重新打一次江山!

  當下確定好了方案之後,老朱就去洪武朝把毛他們叫來。

  依舊是先送十個人過去,站穩腳跟再說。

  很快一旗人馬就通過石碑,傳輸到了第十六個圓球的世界。

  朱雲峰和季赫也很好奇,便跟了過去。

  隨著光波流轉,當朱雲峰和季赫睜開眼的時候,看到了一個破敗的庫房。

  此時庫房裡早就沒有了東西,石碑孤零零地躺在地上,周圍牆壁破爛倒塌,門窗破碎,甚至還有火燒過的痕跡。

  透過半拉敞開的大門,能看到外面一片殘垣斷壁,四周花草樹木被燒得只剩下黑色的灰鋪了滿地。

  顯然他們確實來到了明末,還是已經被張獻忠禍害過的吉王府。

  根據朱雲峰家譜記載。

  第八代吉王朱由棟在張獻忠攻克湖南後逃走,本想北上逃往北京,結果半路上聽聞北京被李自成攻克的消息,於是準備南下投奔弘光政權。

  但在淮安的時候朱由棟病逝。

  於是朱由棟的兒子朱慈帶著朱由棟的屍體到了南京,被南京弘光政權朱由崧任命為第九代吉王。

  此時張獻忠已經棄湖南入蜀,朱慈便乘船回到長沙,重建了吉王府。

  結果第二年弘光政權倒台,清軍來勢洶洶,朱慈隨即準備去投奔福建的隆武政權。

  可萬萬沒想到,他人還沒到福建,隆武政權就又被清軍攻克。

  到1647年的時候,清軍向長沙逼近,朱慈被迫召集在湖南的朱明宗室,分家各自逃亡。

  朱雲峰的老祖宗朱慈焙,就是在這個時候分家逃難,跑到雪峰山里藏起來。

  所以長沙吉王府分別被張獻忠和清軍禍害過。

  眼下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

  是張獻忠時期,還是後來的清軍入關時期。

  「陛下,這裡是?」

  毛驟取下面罩,(十分異地看向四周,

  朱元璋雙手背負在身後,淡淡地道:「三百年後的大明,已是王朝末載。」

  『三百年後的大明?」

  十多個衛士然不已,怎麼來到這兒了?

  還是毛驤聰明,立即單膝下跪道:「臣願隨陛下,再打一次江山。」

  「哈哈哈哈哈。」

  朱元璋還沒笑,朱雲峰樂了起來,拍了拍毛驤的肩膀道:「老毛,你可以呀,有前途,以後侯爵和公爵有望。」

  毛驟憨厚的笑笑。

  因為查辦胡惟庸案,他被封為忠勇伯。

  不過這個伯是最低等的伯爵,非世襲伯,連勛貴都談不上,所以他自然想要進步。

  機會果然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現在如果真的隨陛下來到明末,正該大展拳腳,好好立下一份功勳,贊一贊家業。


  「先查探一番情況,隨我進城看看。」

  朱元璋邁步跨出這破敗的府庫。

  吉王府位於長沙中心,為後世長沙市中心一帶。

  長沙人都知道,長沙步行街有個南門口和司門口,這裡其實就是明代吉王藩的王府大門。

  南門口是王府南門,司門口則是專門充當儀仗護衛的儀衛司衙門。

  而庫房則位於王府東北角,與皇宮庫房位置相近,從庫房出來,看到的是已經被燒成灰的草木園林。

  那假山聳立,乾涸的水渠以及大量散落的殘垣斷壁,無不說明這裡曾經有過輝煌。

  再看東北角王宮高牆,火燒過的痕跡尤為明顯,一些地方的宮牆已經倒塌,隱約還能看到宮牆外的民居以及街道上的百姓。

  「陛下,有人。」

  毛迅速察覺到不遠處有幾個流民正在瓦礫間翻找著什麼。

  朱元璋說道:「捉來問問。」

  「是。」

  毛驟立即揮手。

  左右十餘人分兩邊向那幾個流民包了過去。

  他們的位置在東北角庫房,南面則是花園,園內堆有「紫金山」,開浚有萬春池。

  曾經亭台樓閣無數,如今倒塌大半,後來洪承疇降清,帶清軍南下,又拆了剩餘的吉王府磚瓦木料,用於修築城牆。

  因而此時雖然遭遇了火災,但王府內還是有很多殘存,吸引了城內流民過來搜尋,看看有無寶藏殘留。

  這一旗宿衛都是精銳,行動迅速,等那幾個流民發現不對勁的時候,已經被包圍住,在刀槍的威逼之下,他們被迫來到了朱元璋面前。

  「你們是何人?」

  老朱問道。

  流民面黃肌瘦,形如枯稿,見他們雍容華貴,氣勢不凡,嚇了一跳,連忙跪地道:「老爺饒命,老爺饒命。」

  「問你們話就是了。」

  老朱走到朱雲峰身邊,從他隨身攜帶的背包里拿了幾個餅乾出來,打開包裝袋遞過去道:」「不用怕,有什麼就說什麼。」

  那幾個流民面面相,然後小心翼翼地接過餅乾,立馬大快朵頤,狼吞虎咽起來。

  其中一人稍微年長,吃了兩口然後想起了朱元璋的問話,忙道:「回稟老爺,我們是岳州人,家鄉遭了兵災,又遇水禍,不得已逃到長沙。」

  「哦。」」

  朱元璋點點頭道:!「現在是哪個皇帝當政?長沙有兵災嗎?」

  「這:

  老漢遲疑,皇帝哪是他一個小民能議論的。

  小朱棣說道:「你們不用怕,這是大明太祖陛下當面,此次下凡,就是為了給萬民做主,有什麼就說什麼,若是皇帝昏庸無能,太祖會懲罰他。」

  「啊?」

  老漢傻眼,猶豫一下後就磕頭道:「回太祖陛下,是.......是崇禎帝。」

  他其實也不知道對方是不是太祖,雖然小民愚鈍,但也不可能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可人家給他吃的了,那就當對方是太祖吧。

  「現在是崇禎多少年?」

  老朱又問。

  「前歲當差的小吏來鄉里收稅,跟我們說是崇禎十四年,去年遭了災,

  今年又有兵禍,兩年無人來收稅了。」

  老漢小心翼翼道:「小老兒帶著幾個兒子侄子出來討夥計,四處浪蕩也不曉得是什麼時候,但看時節,想來已經是崇禎十六年八九月了罷。」

  「崇禎十六年嗎?」

  朱元璋喃喃自語,隨後意識到了什麼,立即問道:「那城裡是不是張獻忠所部?」

  「額4

  老漢面露懼意,低頭不敢回話。

  他哪來敢說?

  張獻忠攻占湖南的時候其實並未大開殺戒,但唯獨在長沙殺了不少人。

  史料記載「獻賊破長沙,在城之民,殺虜逃亡者無算。賊眾四掠,名為討馬。是年赤旱千里,賊所過境,血染枯禾。堆手如山立,剮樁二三百,無一樁未剮人」。

  相比於後來屠川,張獻忠其實在長沙殺得不多。因為這個時候的張獻忠還算是紀律嚴明,號稱所過之處秋毫不犯,對湖南的傷害不大。


  然而農民軍的弊端也是如此,如果破城不劫掠的話肯定影響士氣,所以劫掠和殺人的行為自然是有。

  有城中富戶搶劫殺了不少,眼下還有軍隊駐紮在長沙,城中還有大西軍,他們哪來敢亂說話。

  「陛下讓你們說就說,怕甚麼。縱使城裡有賊寇人馬,陛下亦有天兵天將。」

  毛驤見他猶豫不決,立即出言惆嚇道:「何況你怕賊寇,難道不怕陛下?賊寇能殺人,我就殺不得人嗎?」

  「是是是。」

  老漢被嚇了一跳,連忙道:「大西王確實在長沙,不過前些日子聽說南下攻打永州去了,城裡留守了不少人馬。」

  朱元璋眯起眼睛,揮手道:「毛驟!」

  「陛下!」

  毛驟忙拱手回應。

  「你們把他們幾個先制住,防止他們報信,就以這附近為根基,安營紮寨,朕回去叫人。」

  「是。」

  「老四。

  「爹。」

  「隨我走!」

  朱元璋扭頭就走了。

  他要回去調集自己的精銳宿衛。

  槍炮帶齊,攻下長沙!

章節目錄